1. 简单百科
  2. 南充市

南充市

南充市,古称“安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总面积12482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南充市常住人口554.9万人。市人民政府驻南充市顺庆区万年西路2号。

南充位于四川盆地中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地势从北向南倾斜,地貌类型以丘陵为主。境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南充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境内就有先民生息。原始社会的唐尧、虞舜时,境内为“有果氏之国”。汉时境内设巴郡。唐时境内置果州。清时境内设保宁府。1993年7月2日,设立地级市南充市。截至2022年末,南充市下辖3个区、5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南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三国文化和春节文化的发祥地,拥有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嘉陵江文化等文化。南充民俗文化丰富,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川北皮影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充红色文化厚重,是朱德、张澜、罗瑞卿等革命前辈和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的故乡,是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充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位于嘉陵江生态旅游线和三国文化旅游线上,拥有三国遗迹、古城风水、将帅故里、嘉陵风光等旅游资源,其中阆中古城、朱德故里风景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22年5月,被纳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规划范围。

南充位于成都市重庆市、西安三角经济区要冲,是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达成、兰渝两条铁路在南充十字交会,建成高速公路增至10余条。高坪机场年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南充是川东北经济、物流、商贸和金融中心,形成了汽车汽配、油气化工、丝纺服装、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2024年,南充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61.6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

名称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安汉县更名为南充县,此为南充一名之始。“南充”名字由来,一说,南充以在汉代充国县南为名;一说,充,是民族名;一说,充,是的通假字,充为賨人或賨民所居,亦因民族而得名。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南充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境内就有先民生息。原始社会的唐尧、虞舜时,境内为“有果氏之国”(原始部落)。夏时南充地属《尚书·禹贡》梁州。商时属巴人之国。周时为巴国地。其间的战国时期,约姬扁三十年(前339年)巴子屡为楚子所逼,巴国首都迁至境内的阆中古城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秦灭蜀、巴,置蜀、巴二郡。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前314年),在巴国别都旧址置阆中县,隶巴郡

秦汉三国时期

秦末,楚汉争战,纪信殉国救主,有开汉之功,从阆中县南析出故纪信出生地,设置安汉县。继析阆中县西南设置充国县。汉末,析充国县东南置南充国县(县治今南部县南隆街道),原充国县改名西充国县(县治今南部县大桥镇)。

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南充境内设巴郡,郡治安汉县。建安六年(201年),巴郡更名为巴西郡郡治由安汉县移至阆中县。三国蜀汉时,境内所设郡县未变。

东汉建安十九年至三国蜀刘备章武元年(214~221年),张飞任巴西太守,镇守阆中。后为部将范强、张达所害,死后葬阆中,阆中人民为其建祠塑像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州、郡、县体制及名称最为繁复。约略统计,魏晋南北朝时境内先后设州、郡十五六个,设县二十余个。

隋唐五代时期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因原有南充国县旧名,安汉县又地处南充国县之南,安汉县更名为南充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因治地城西有盛产黄果(柑橘)的果山而置果州,故人称南充为“果城”。

唐时境内还置有阆州(州治今阆中市)、蓬州(州治今蓬安县)。唐亡,北方五代十国中的后李嗣源天成四年(929年),“割阆、果二州置保宁军”(此为其后保宁建府名号由来之始)。

宋元时期

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理宗赵昀将他在赵扩嘉定十四年(1221年)任果州团练使之地果州升为顺庆府,意为“祥顺、吉庆”。顺庆区府治今顺庆区。

宋淳三年(1243年)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余玠在嘉陵江南充段两岸选择山势险峻之处先后筑起蓬州运山城、南充青居城,抗击蒙军。宋淳祐九年(1249年)为防蒙,府治迁至今高坪区青居山。

元代,境内设有顺庆路(路治今顺庆区)、保宁府(保宁府治今阆中市)、蓬州(州治今蓬安县)。

明清时期

明代境内所设府(州)、县基本未变。

清代,境内设有顺庆府(府治今顺庆区)、保宁府(府治今阆中市)、蓬州(州治今蓬安县,蓬州隶属顺庆府)。

清顺治二年(1645年),张献忠都督刘进忠马元利率兵占领顺庆,马元利留守顺庆府。清顺治三年十月(1646年10月),张献忠从顺庆移师西充县凤凰山驻扎,整顿队伍,扩充实力,补充给养,准备北上抗清。刘进忠在朝天区关叛变降清,秘密引导清军星夜急驰抵达西充县凤凰山。张献忠仓促率众出门巡视,经刘进忠指认,张献忠被清军乱箭射杀。

清雍正八年(1730年),因南充地处川北,置川北道,道治保宁府(今阆中市)。顺庆府、保宁府、蓬州隶属川北道。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二年(1913年),全国废府、州、厅,顺庆府、保宁府、蓬州随即撤销。境内仅存川北道。民国三年(1914年),川北道更名为嘉陵道。

民国4年(1915年)2月,阆中保宁醋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世界博览会,获金质奖章。是年南充吉庆丝厂生产的“醒狮”牌13/15D扬返丝及其他厂、坊生产的丝绸产品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醒狮”牌13/15D扬返丝获头奖,阆中泰丰丝厂生产的“莲花“牌白厂丝获四等奖。

民国五年(1916年),道署移驻南充县城(今顺庆区)。民国十三年(1924年),废除道制,嘉陵道亦即终结。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川政统一,实行“行政督察区制”,四川省分为十八个行政督察区,在南充设第十一行政督察区,督察专员公署驻南充县城(今顺庆区)。

民国29年(1940)3月中共南充中心县委领导南充丝二厂、南充丝四厂(即南充丝三厂)1000多工人进行了历时18天的联合大罢工。4月12日日本飞机空袭南充县城。8月4日,日本飞机再次空袭南充县城。两次共派飞机81架次,投弹341枚,炸死1000余人,炸伤2000余人,炸毁房屋850多幢。9月3日日本飞机空袭南充县城,共派飞机36架次,投炸弹228枚,炸伤251人,炸死453人。

1949年9月,第十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消亡。其间,民国二十一年至民国二十四年(1932-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陕西南部和四川省北部一带建立了川陕苏区,先后在境内建立了阆南县、仪陇县、长胜县、营山县、德丰县和忠发市苏维埃政权。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转移离开时,境内所设县、市苏维埃政府终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2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充县城。1949年12月,中共川北区委成立。

1950年1月,川北人民行政公署成立(辖南充、达县、遂宁市剑阁县4专区35个县)。2月,中共南充地方委员会、南充专员公署成立,南充专员公署为川北行署派出机构。川北行署及南充专员公署同驻南充县城(今顺庆区)。3月,南充专署迁驻今广安市岳池县城。是月,析南充县城关所属区域设置南充市,由川北人民行政公署直辖。

1952年5月,专署回迁南充市河东乡(今高坪区城内)。1952年9月,中央撤销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四个行署,恢复四川省建置,原南充专区改隶四川省人民政府。是年,南充专署迁回南充市城内。

1953年5月,原川北行署直辖的南充市改为省辖市(降为县级),由南充专署代管。1955年1月,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成立,南充专区隶属四川省人民委员会。1969年1月,南充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1978年5月,改南充地区革命委员会为南充地区行政公署。1993年7月2日,撤销南充地区,设立南充市(地级)和广安地区,南充市人民政府顺庆区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介于东经105°27'~106°58',北纬30°35’~31°51’之间。南北跨度165千米,东西跨度143千米,东邻达州市,南连广安市,西与遂宁市绵阳市接壤,北与广元市巴中市毗邻,总面积12482平方千米。

气候

南充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与盆地南部的长江河谷地区相比,气温相对较低,雨季较长,暴雨较多。与川西平原相比,气温相对较高,春雨的比重大。南充历年平均气温在17.1℃左右,最冷为1月,月平均气温6.5℃。最热月为8月,月平均气温27.9℃。南充年平均年降水为1020.1毫米,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5~10月常年平均降水量为821.2毫米,占年总量的80%。南充年平均年日照时数1354.7小时,年日照率31%。各月日照时数最多是8月,平均为219.2小时,日照率54%,最少是12月,平均为47.6小时,日照率是15%。南充年平均风速1.2~1.7米/秒之间,全年中无风的时间多在50%以上。风向随季节而变化,一般以偏北风为主。南充年均相对湿度都在75%~79%之间。南充年均相对湿度为75%~79%,无霜期长达301天。

地质

地层

南充地层属于扬子地层四川盆地分区南充小区部分。市域内侏罗系地层广布,第四系松散层分布在嘉陵江及其支流沿岸。南充的中生代地层主要有三叠纪地层、侏罗纪地层和白垩纪地层。南充地域的新生代地层为第四纪地层,主要分布于嘉陵江干、支流沿岸,以阶地堆积与现代河流冲积物为主,坡残积物次之。在顺庆区约47平方千米,占全区面积的43%以上。

地质构造

南充地质构造以四川省中台拗为主体,包括它四周的一些复背斜构造和褶皱带。旋扭构造体系主要有龙女寺环状构造、巴中市一仪陇莲花状构造和中台山半环状构造。境内地层以中生代河湖相沉积岩分布最广泛,新生代第四纪的沉积层也较发育,多分布在嘉陵江干支流沿岸。四川中台拗划分为川西台陷、川北台陷、川中台拱、川东褶皱带四个次级构造单元。南充位于川北台陷和川中台拱两个二级构造单元的区域。

地形地貌

南充在四川盆地中的位置偏北,地势从北向南倾斜,海拔在256~888.8米之间。地貌类型以丘陵为主,高丘低山、中丘中谷、低丘带坝类型大体各占1/3。阆中市龙泉镇的天冒水山和营山县东北部的陈大寨山主峰,海拔均为888.8米,是南充的最高峰。最低点在文峰乡嘉陵江出境处,海拔250米。

土壤

南充的土壤可分为5个大类、10个亚类、31个土属、85个土种。紫色土广泛分布于各县(市、区),所占比重最大,约占南充土壤面积的68%。其次是水稻土,约占南充土壤的29.50%,由紫色土经人工熟化而成。

水文水利

水文

南充市境内河流属嘉陵江流域嘉陵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嘉陵江及其支流西河、荆溪河、泥溪河等,流向多由北而南。河流总长约483千米,平均每23平方千米有1千米长的河流。市境地下水属川中红层地下水区。主要有松散冲积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

嘉陵江

嘉陵江从北向南纵贯南充全境,境内干流长301千米,有大小支流1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大约有40条。左岸较大的支流有东河、构溪河,右岸较大的支流有西河、白溪河()。多年平均最小流量115秒立米,洪峰流量为135万秒立米。

西河

西河为嘉陵江西岸支流,源于西充太平壁山垭西南。全长96千米,流域面积西河769平方千米,平均比降175%0。多年平均流量63立方米/秒。境内长约19千米。

东河

东河位于嘉陵江中游之东,故名。东、西两源自双河汇合后,由北向南流经旺苍县苍溪县阆中市的37个乡,在阆中文成场下两千米处汇入嘉陵江。干流全长293千米,流域面积535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29.27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653.8毫米,多年平均流量104立方米/秒。

水利

截至2020年末,南充市累计整治、建成各类水利工程7万余处。建成升钟水库、幸福水库、八尔湖水库等大、中、小型水库工程867座,灌溉面积298.6万亩,其中,新建阆中解元、西充九龙潭、仪陇油房沟、营山金鸡沟中型水库4座;建成南部县满福坝、阆中南津关等堤防建设工程9.58千米。建成各类供水工程43208处,其中集中供水工程2543处、分散供水工程40665处,受益人口130.07万人。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南充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南充市耕地44.49万公顷;园地5.11万公顷;林地44.95万公顷;草地0.34万公顷;湿地0.18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3.69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3.15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38万公顷。

矿产资源

南充市具有查明资源量的矿产约7种,为石油、天然气、石盐、地热(热矿水)、沙金、建筑用砂石、砖瓦用页岩。其中石油、天然气、岩盐资源蕴藏丰富,为南充市优势矿产;地热资源具较好的找矿潜力;可供开采的建筑用砂石属紧缺矿产。南充市内砖瓦用页岩、建筑用砂石等砂石土类矿产,受出露地层控制,市辖各县(市、区)域内均有分布。南充市地下盐岩矿资源十分丰富,潜在资源量超过1万亿吨。

南充市现勘查开发利用矿产有石油、天然气、地热、岩盐、建筑用砂石、砖瓦用页岩。全市主要开发利用矿种为砖瓦用页岩,矿山规模以小型为主,大中型矿山占比5%,年产能620万吨,平均开采回采率达到95%以上。截至2020年底,南充市内登记探矿权1宗,登记采矿权1宗。南充市内有效砂石土类矿山共139个,以砖瓦用页岩、建筑用砂石为主,其中砖瓦用页岩矿山136个,建筑用砂石矿山3个。南充市境内目前主要有两处油田、两处气田在进行开采,分别是龙岗气田、充西气田、莲池油田和公山庙油田。

森林资源

南充市森林面积52.04 万公顷。森林蓄积量0.26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1.7%。

水资源

2021年,南充市水资源总量96.19亿立方米。平均产水模数77.1万立方米/平方千米。人均水资源量1346立方米,属水资源缺乏地区。入境径流量315.7亿立方米,出境径流量400.7亿立方米。2021年全市11座大、中型水库(不含水电站),年末蓄水总量11.8306亿立方米。2021年全市总供用水量14.1764亿立方米。供水量中地表水水源占96.0%,地下水水源占3.6%,其它水源占0.4%。用水量中生产用水占78.8%,生活用水占19.5%,生态用水占1.7%。人均年用水量198立方米,城镇居民生活日用水153升;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54.5立方米;农业灌溉亩均用水量276立方米。全市用水消耗量8.0672亿立方米,综合耗水率57%。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南充野生植物种类411种。全市国家一类保护植物仅有引进栽培的水杉一种;二类保护植物中野生的有香果树和狭叶瓶尔小草两种,栽培的有银杏和杜仲两种;三类保护植物中野生的有红豆树、八角莲天麻三种。

动物

南充野生动物种类201种。珍稀动物中属国家一类保护品种的有黑鹳,二类保护品种的有豹、林麝、鸳鸯、大鲵属四种,三类保护品种的有大灵猫小灵猫金雕小鸨虎纹蛙等六种。

自然保护区

四川太和鹭鸟自然保护区位于在南充市嘉陵区双桂镇赵家沟,于2000年12月建立。2022年3月,批复同意确认四川太和鹭鸟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功能区确认后,太和鹭鸟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面积为907.27公顷,缓冲区面积为1370.64公顷,实验区面积为8590.09公顷。保护区内物种丰富,共有112种野生动物,其中鹭科鸟类6种,鹭鸟数量超过2000只。

自然灾害

南充自然灾害主要有气象灾害、农作物灾害、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水土流失、山地灾害等。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暴雨、低温、冰雹等。山地灾害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和斜坡变形体等,其中以滑坡为主。

2021年8月7日3时至8日17时,四川南充出现区域暴雨天气过程,营山县明德乡最大累计降雨量557.6毫米,突破南充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据应急管理部门8月8日下午4时初步统计,受暴雨影响,营山县明德乡、老林镇等13个乡镇共有15808人受灾,农作物成灾面积达1200余公顷,共造成经济损失1.14亿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末,南充市下辖3个区、5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南充市顺庆区万年西路2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南充市公安户籍总人口708.56万人。其中,男性369.70万人,女性338.86万人;乡村人口504.31万人,城镇人口204.2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13万人,死亡人口3.8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22‰。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7.75。年末常住人口554.9万人,城镇化率51.75%。

民族

截至2021年底,南充市共有少数民族成份48个、户籍人口21636人,占全市总户籍人口的0.3%。人口在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回族土家族苗族壮族彝族,其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69%。全市流动少数民族人口有1万余人。

语言

南充话,属于西南官话的成渝片。较之成都话的偏软和重庆话的偏硬,南充话音调较为适中。南充话是南充的大部分区县(市)使用的语言,域内属于四川方言灌赤片岷江小片的西充话和属湖南方言的“长乐话”由于使用人数的原因,在南充构成了独特的方言岛。南充方言中的西南官话以南充顺庆城区话为代表。而西充县的大部分地方因为该地移民来源较广,移民语言互相影响,形成了较为特殊的西充口音。

宗教信仰

截至2022年,南充市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5大宗教俱全。全市共有16个宗教团体、162处宗教活动场所。有清泉寺、老君山道观、南充清真寺、大北街天主堂、顺庆区基督教福音堂等20余个重点宗教活动场所。

东汉明帝时期(58~75年),佛教传入南充。东汉末年,川北为太平道活动区域。唐朝,果州城郊修建有甘露寺、清泉寺、北湖报恩寺等寺院。唐代著名道士袁天罡、明初著名道士张三丰均曾流寓果州城内,城内较有名的宫观有:紫府观、老君观、玉皇宫等。明成化(1465~1487年)年间,伊斯兰教传入南充。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法国神父到阆中市传教,修建教堂。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英国基督教牧师到南充传教,修建教堂。1992年,南充地区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南充地区伊斯兰教协会、南充地区佛教协会相继成立。2001年4月,南充市天主教爱国会成立。2003年,南充市道教协会开始筹建。2003年12月,南充有宗教活动场所72个,有宗教教职人员189人,信教群众近50万人。

经济

综述

南充是川东北经济、物流、商贸和金融中心,形成了汽车汽配、油气化工、丝纺服装、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潜力产业。南充拥有川东北最大的粮油、生猪、茧丝绸和小商品批发市场。

2024年,南充市地区生产总值2861.6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1.01亿元,比上年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778.47亿元,增长3.4%;第三产业增加值1612.20亿元,增长6.8%。

第一产业

粮油、生猪、蔬菜、蚕桑、晚熟柑橘是南充市农业优势产业。

2024年,南充市粮食总产量323.08万吨,比上年增长1.1%。初步统计,全年蔬菜及食用菌产量比上年增长4.9%,冬油菜籽产量增长3.0%,中草药材产量增长5.7%。全年生猪出栏565.71万头,比上年下降8.5%;牛出栏12.76万头,下降10.0%;羊出栏168.00万只,下降14.4%;家禽出栏6621.53万只,下降7.3%。

第二产业

汽车汽配、化工轻纺、食品医药等是南充市工业优势产业。

2024年,南充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5%。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5%,重工业增加值增长4.5%。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0%,中型企业增加值下降6.6%,小微型企业增加值增长9.3%。

第三产业

现代商贸业、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文化旅游业是南充市四大支柱型服务业。

截至2020年末,全市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共1749家,其中3A级物流企业4家、4A级物流企业2家,供应链企业超过40家。南充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充协同改革先行区成功获批。南充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行,并成功创建“中欧班列(成都市)南充基地”和“陆海新通道南充集散中心”,每年约有货值15亿元的“南充造”“川东北造”产品走向世界。建成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7个,农村农贸市场343个,各型冷库容量达14.6万吨。南充现代物流园成为国家示范物流园区。

2022年,南充市成功入围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顺庆区入选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六合丝厂成为“国家工业遗产”。承办2022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第八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配套举办了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6个主题活动、10个特色展陈。建成古城节点提质等11个文旅项目,签约33个文旅重点项目。2023年1月12日,南充市入选全国10个2022年度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工作拟激励地市名单。

2024年,南充市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8%。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1.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5.2%。

经济功能区

南充市有四川南充经济开发区、南充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四川南充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南充现代物流园、嘉陵区工业集中区等经济开发区和产业园区。

南充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于南充临江新区核心区。2007年4月,经南充市政府常务会议批准设立,2018月12月,省政府同意更名为南充高新区。规划面积约60平方千米,已建成约14平方千米,进入国家高新区培育计划。南充高新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机械汽配)和新型材料三大主导产业,配套发展现代物流、商贸等生活性、服务性产业。园区已成功入驻企业208户。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545.85亿元,工业增加值156.75亿元,实现利税7.82亿元,增速1.42%,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03亿元,占园区工业产值68.3%。

社会

教育

南充是四川省教育大市,教育规模全省第二,截至2022年末,南充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490所,在校学生99.6万人,专任教师6.7万人。其中小学378所;初中346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9所;特殊教育学校10所;普通高校7所。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南充市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艺术表演场所8个。全市共有文化馆10个,文化站426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11个。全市广播电视台7座,调频、电视转播发射台12座。广播综合覆盖率99.9%,电视综合覆盖率99.9%。有线电视用户71.57万户。全年出版地方报纸5种,出版量4435.8万份;出版期刊4种,出版量244.5万册。

南充市图书馆始建于1952年8月,前身为川北人民图书馆,是南充地区建馆最早、藏书最多的公共图书馆,是收集、整理文献,并向社会公众提供文献服务的公益性文化机构,于2018年被授予市级公共图书馆“一级馆”。南充市图书馆位于南充市滨江北路二段,南充市四馆一中心建筑群东南侧,占地面积176000平方米。拥有阅览座席1400个。于2022年4月开馆运行。

阆中市博物馆位于阆中古城学道街99号,总占地面积8029平方米,建筑面积2964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1300平方米。博物馆现收藏有各类文物藏品和标本5000余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029件,国家一级文物35件。包括以春秋虎纹铜为代表的巴文化青铜器、两汉、六朝陶塑、宋代三彩陶俑、宋代高浮雕俑砖,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各时期精美瓷器等。1300余平方米的展厅,以“阆中古城典藏著春秋”为主题的基本陈列,设置了远古觅踪、铸金遗宝、古窑珍、城市变迁、民风民俗等五个专题,展出文物标本800余件,全面展示了阆中悠久的历史文化、千年古城的历史变迁及其文化传承。

科技

2022年,南充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23.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900.40亿元。全年实施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07项,其中承担国、省科技计划项目48项。全年获省科技进步奖6项。年末共有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43户。全年登记技术合同1132份,合同成交金额6.17亿元。全年授权专利3358件,其中发明专利115件;实施专利项目261项,新增产值14.66亿元。

2022年,南充争取国省科技项目资金9545.83万元、投入市本级财政科技项目资金4142万元,实施重点科技项目近200个,其中,中科瓷电容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市农科院“青贮玉米种质资源发掘利用”项目等8个项目获省四川省科学技术厅重大科技专项支持。此外,市农科院“超高蛋白中熟高产耐萌夏大豆新品种选育与应用”项目荣获“2022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川北医学院、市中心医院、市农科院、三环电子、九天真空等单位的36项科技成果获市科技创新奖;全市3040项科技成果获得专利授权。全市共引进两院院士9名,26名科技人才入选省级人才计划,23名科技人才入选市级人才计划。

医疗

截至2022年末,南充市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5347个,其中医院18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122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7103张,比上年增长0.2%。卫生技术人员41009人,比上年增长6.6%,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6780人,注册护士17587人。全年总诊疗人次3475.66万人次,其中医院诊疗人次1269.31万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2068.23万人次。

体育

截至2022年末,南充市共建成了各类体育场馆、健身中心26个,体育公园5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23个,健身步道261千米,累计建设全民健身路径4609条,乡镇、行政村健身设施全覆盖,城乡基本实现“15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7平方米。每年开展各类全民健身赛事200余起,直接参与群众超过300余万人次。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2个。南充市运动员参加世界级比赛获金牌数4枚,国家级比赛获奖牌数13枚,省级比赛获奖牌数104枚。

南充市有市体育馆(西山运动场)、市体育场(体育中心)、阆中市体育活动中心体育馆、金世纪体育馆等主要体育馆。其中市体育场(体育中心)位于北干道马市铺路一侧,占地200余亩,总投资1亿元,由主体育场、游泳场、篮球场、网球场等建筑、地下车库和环道组成。面向市民开放的免费项目有:主体育场、网球场、篮球场、内场环道、射击馆。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南充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职人数69.6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289.4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不含失地农民)人数29.3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3.4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07.40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5.5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33.36万人。全年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人员8.66万人,农村“低保”人员50.83万人。符合条件的农村特困供养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共计4.96万人,其中集中供养农村特困人数0.63万人,集中供养率12.0%。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总床位数4.04万张。

环境保护

2022年,南充市全年环保能力建设使用资金总额14796.38万元,其中监测能力建设使用资金394.71万元,环境监管运行保障使用资金14401.67万元。市级环保部门承办人大建议数3件、政协提案数2件。全市环境空气监测点位数12个,酸雨监测点位数6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点位数9个,环境噪声监测点位数248个。全市开展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重点企业240个。嘉陵江干流南充段出境断面水质达Ⅱ类标准。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45天,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7.3分贝。新建污水处理设施32座、提标升级47座,新建排水管网556.91千米、改造雨污管网553.27千米。南充市采用市场机制,分片区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3座,垃圾焚烧发电日处理能力达2900吨,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处置全覆盖。

2016—2020年,全市累计营造林229.3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92.51万亩、封山育林53.03万亩、退化林修复17.78万亩、中幼林抚育66.03万亩;建设顺庆搬雷打石、高坪江陵元宝山、阆中古城多彩通道等造林绿化示范点35个、面积2万余亩;完成集镇及新村绿化298个,创建国家森林公园4个、中国湿地公园5个、省级森林乡镇5个、国家森林乡村16个;全市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到828.89万人次、植树2570.85万株。

交通

综述

南充位于成都市重庆市、西安三角经济区要冲,地处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节点,自古就有“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联重庆”之地利,是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达成、兰渝两条铁路在南充十字交会,已建成高速公路增至10余条。高坪机场年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

公路

截至2021年,南充市公路总里程3.05万千米,公路路网密度达到242.18千米/百平方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74.06千米。南充市9个县(市、区)普通公路总里程达30283.992千米,其中国道701.497千米(分别是G212、G244、G245、G318、G347)、省道1158.125千米(分别是S101、S205、S206、S207、S208、S304、S305、S412南充管辖段)、农村公路(县、乡、村道)28424.37千米。南充市主要有南充汽车客运站、马市铺汽车站、城北汽车站、西门汽车站等客运站。

铁路

截至2022年末,南充市境内铁路营运里程335千米。有达成、兰渝两条铁路。南充火车站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境内。南充站中心里程为达成铁路117千米143米处,隶属成都铁路局有限公司遂宁车务段管辖。等级为二等站。南充北火车站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境内,南充北站中心里程为兰渝铁路兰州市站起703千米564米处,隶属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重庆北车务段管辖。等级为三等站。

航空

南充高坪机场位于高坪区青松乡,距市中心10千米。是原南充火花机场迁建项目。机场按4D级规划,4C级标准建设,2002年3月机场正式开工建设,2004年5月建成。5月15日首航。建成后的南充高坪机场为4C级民用机场,跑道长2400米,宽45米,厚0.32米,可满足B—737、空客A—320等机型正常起降。2021年,南充机场共保障安全飞行17394架次,其中运输航班8556架次;实现旅客吞吐量92.3789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154.3吨。

航运

截至2021年12月,南充市水运通航总里程达到1729.8千米,居全省第一。通航水域包括嘉陵江和15条支小河流以及14个有船水库。共建成港口、码头、渡口379处,水运企业130多家,海事登记船舶2262艘,水运从业人员2.8万余人。通航里程、港口渡口、船舶船员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南充港是四川省重要港口之一,南充港共5个港区,分别是嘉顺港区、仪陇港区、阆中古城港区、南部港区和蓬安港区,共11个作业区,75个泊位,其中集装箱泊位8个,通过总能力2128万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56万标准箱。2013年12月25日,四川南充港都京作业区一期码头开港,标志着南充港正式开港。2022年,南充港吞吐量达918万吨、居全省第1位。

公共交通

截至2021年末,南充共有公交车辆776台(新能源车359台、CNG清洁能源车417台)。全市现有公交线路58条(常规线路42条、定制专线16条),公交线网覆盖市辖三区主城区并辐射相关街道办和部分近郊乡镇,各公交主干线在市辖城区中心区域均有多方向线路可换乘,基本构建起了科学合理的“主线+次线+支线”的公交网络体系。营运总里程3500多万千米,客运总量近1亿人次。

文化

综述

南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南充是三国文化和春节文化的发祥地,拥有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嘉陵江文化等文化。南充民俗文化丰富,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川北皮影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充红色文化丰富,这片红色土地,是朱德、张澜、罗瑞卿等革命前辈和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的故乡,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饮食

南充历史文化悠久,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川北凉粉、张飞牛肉等享誉全国的非遗美食。而在南充餐饮传统中,最具代表性的,其实是一锅稀饭、一碗米粉、一块锅盔。20世纪80年代,南充与广安市尚未“分家”,西充县番薯,喝红苕稀饭;广安种玉米棒,喝玉米稀饭;岳池县产大米,喝碎米稀饭;苍溪阆中古城四川泡菜,喝酸菜稀饭。南充城里人也不例外,不是豇豆稀饭就是绿豆南瓜稀饭。至于米粉,南充城里,每天天一亮,粉馆的门一开,喝粉的人四面八方蜂拥而至。

南充米粉

南充米粉,以其色香味俱佳而名扬川东北。南充米粉的“色”。以红、白、绿为主色,红油辣子,香浓骨汤,翠绿的葱花韭菜,加上爽口酸菜。颜色鲜艳,层次分明,给食客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南充米粉香味的基础就是用羊骨和猪骨混合熬制的原汤,文火慢熬一天一夜,才能成就一碗南充米粉的汤底。在浓香大骨汤基础上,再配上新鲜葱花的清香。

川北凉粉

 川北凉粉传统制作技艺发源于四川南充顺庆,以川北特产豌豆、菜籽、辣椒等为原料,经过四关、八部、二十四道工序手工制作,距今已有90多年历史。

张飞牛肉

 张飞牛肉是阆中名品,成品色泽棕红肉质柔韧,细滑且紧密,一口下去咸香四溢。相传三国时期,蜀将张飞任巴西太守镇守阀中时,魏将张犯境,张飞领兵拒敌,诈醉,大胜张邰。刘备得知张飞获胜后,派驶延携美酒前往阆中犒赏,张飞以所赠美酒和特烹牛肉犒劳将士。此牛肉制作方法代代传承,成为阆中久负盛名的名特美食,因其外观特征为“表面果想、内心红亮”,与猛将张飞的形象相似,故称“张飞牛肉”。

艺术

南部皮影戏

南部皮影戏起源于清代雍正年间,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创始人何应贵下传至今,已传至第八代。由川北土皮影逐步进化为广皮影,由原来七人戏班子精简为两人剧团,一人演唱,一人操作打击乐器。2008年南部皮影戏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川北大木偶

川北大木偶,起源于民间家传艺术。早在清朝初期,就流行于仪陇县马鞍镇一带,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川北大木偶系杖头木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活动中逐步发展,形成人偶同台,以假乱真的艺术风格。它造型生动、制造精美、形象逼真、偶身高大、形神兼备、酷似真人,表演生动细腻,不仅能穿衣解带、拂袖掸尘、吹火点蜡、吸烟喝茶,而且五官灵动、下腰叩首、舞刀弄剑、吹拉弹唱。

习俗

蛴蟆节

蛴蟆节是川北乡土的地方性民俗节日,也是当地人春节期间的喜庆节日。顺庆区共兴镇,当地人提前好几天就开始扎“蟆灯”,灯的外观各有不同,除常见的蛴蟆形状外,还有生肖灯、鱼灯、飞弹灯等。据《顺庆区志》记载,“蛴蟆灯”下部是嫩竹竿,可手持,顶部划破编成灯笼形,外部四周敷白纸,白纸留一小口通气,内置一截蜡烛。“蛴蟆灯”象征瘟神,制作好后不能拿回家,须搁置在室外,待正月十四夜晚再送至河边烧尽。

登高

农历三月三,踏春登高,是很多地方都有的风俗。在四川南充高坪区,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登凌云山,也是当地市民百姓的民俗文化传统。2013年,被列入高坪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末,南充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25处。

张桓侯祠

张桓侯祠,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俗称张飞庙,迄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现张飞庙位于古城的西街,是一座明清时重建的四合庭院式古建筑群,占地20000多平方米,由山门、敌万楼、左右厢房、大殿等组成。张飞曾在阆中古城“工作”过7年之久,后人为纪念他的英名,在古城西街修建了距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的“汉桓侯祠”俗称张飞庙,其名缘由张飞死后,追谥为桓侯,故得名而来。祠内还有众多的历代名人碑刻匾联,陈列有武后铜钟等1000余件历史文物。

张澜旧居

张澜旧居,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充县莲池乡,故居距西充县城13千米,因原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张澜曾在此出生、居住、生活而闻名。故居依山而建,为川北民居风格的四合院,四合院东西是厢房,与南房、北房四面围合。四合院内房屋之间有石板路相通,或小阶梯式路相连。房屋以灰蓝色墙为主,外围彻着砖墙,墙壁和屋顶显得厚重而稳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末,南充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3项。南充健在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共有4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9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43人。

保宁醋传统酿造工艺

“保宁”牌保宁醋始于唐长兴元年(936年)设保宁军治时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系全国四大名醋之一。因产于阆中市(古称保宁府),故称之为保宁醋。保宁醋酿造技艺主要分为制曲、蒸头、发酵、淋醋、熬醋、陈醋6大部分、42道工序。沿袭至今的《保宁醋传统酿造技艺》仍保留严苛的标准工序,独到之处在于“顺其自然”。

阆中丝毯织造技艺

自明代开始,阆中就出现了丝毯编织作坊。阆中丝毯采用天然桑蚕丝,经设计、织造、平毛、剪花、整理等工序,手工编织而成。图案经过开、片、剪、投等技法修饰,呈现出浮雕的质感,被誉为“东方软浮雕”。阆中丝毯先后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四川省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2014年,阆中丝毯织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截至2022年,南充市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个为南充市阆中市老观镇(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个为南充市阆中市天宫乡天宫院村(第五批)。

老观古镇位于四川省阆中市东北部,距城区45千米,是川东北的交通要道。历为军、商要地,闻名的旱码头。至今仍完整保存着1.5平方千米的古建筑街区。老观古镇是一块红色革命的热土,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是有名的川陕革命根据地。迄今保存完好的“中共苍溪县委”“苍溪县苏维埃”“红三十军军部”“红四方面军八十九师医院”“李先念旧居”等红色遗址。

南充阆中天宫院村,距阆中市区24千米,幅员面积5.7平方千米,辖4个村民小组,于2020年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殊荣。村内有AAAA级文化景区天宫院,有唐朝天文大师袁天罡李淳风墓地,遗留了古充国县、古蜀道、龙山驿等重要历史文化遗址。村内竹编工艺,堪称川东北农村传统技艺的“活化石”。

传统村落

截至2023年4月,南充市共有国家级传统村落9个、省级传统村落35个。

老观镇老龙村位于阆中市东北部,距城区约45千米。该村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现存完好的川北瓦屋长檐古民居、古院落,以及红四方面军战斗遗址等诸多历史遗存,更有“川北灯戏”“亮花鞋”等民间文化远近驰名。2012年,入列中国首批传统村落名录。

地方象征

2021年6月,南充市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审议决定,香樟为市树,三角梅为市花。香樟是高大乔木,常绿优美、适生性强、价值显著,在我市广泛种植,其树势雄伟、壮观、秀美,代表大气豪迈、蓬勃向上的精气神,符合南充向上向前、大城崛起、未来已来的发展姿态;三角梅花型奇特、色彩艳丽、观赏期长、适生性强,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其热烈奔放、坚忍不拔、顽强奋进,与南充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南充的气势与决心相呼应。

风景名胜

综述

南充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位于嘉陵江生态旅游线和三国文化旅游线上,风景名胜遍布,风光旖旎秀美,拥有三国遗迹、古城风水、将帅故里、嘉陵风光等旅游资源,有国家AAAAA级级旅游景区——阆中古城、朱德故里风景区。

主要景区

阆中古城

阆中古城,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上游,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被全国名城保护专家誉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城”。阆中古城是历史文化名城。距今已有2300多年建城史,现存唐宋格局、明清风貌的古城近2平方千米,有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院落100多个和大东街、上华街、学道街等历史街巷90余条。有滕王阁、锦屏山、白塔山等景区。

朱德故里景区

朱德故里景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马鞍镇。总体规划面积52.5平方千米,核心景区5.6平方千米。景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朱德故居纪念园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文化旅游精品景区、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区。有朱德故居、朱德纪念堂、丁氏庄园等景点。

南充西山风景区

南充西山风景区位于顺庆区城区西面,属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三国文化探源游”目的地,先后荣获“大中华区最具中华文化特色旅游风景名胜区”、“大中华区最富文化魅力旅游目的地”、“全国十佳文化生态景区”等称号。南充西山风景区已形成以三国文化为代表,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依托的,集风景游赏、文化体验、休闲游憩等功能于一体的山岳型省级风景名胜区。有西山、、西河、万卷楼、玉屏山等景点。

重要人物

对外交流

重要荣誉

2008年,南充市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

2017年,南充市入选“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名单。

2020年,南充市入选“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

2021年,南充市入选“全国文旅消费示范城市、试点城市”名单。

2021年,南充市获评全国十大“舒适之城”。

2024年9月20日,南充市入选“2024数字百强市”,排名第94位。

参考资料

【美丽四川】何为南充?.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平台.2024-12-28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千年丝绸之都、三国文化之源——南充.四川旅游学院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2024-12-28

南充这一个自带“主角光环”的小城,杜甫、陆游都忍不住“点赞”!.南充文旅微信公众平台.2024-12-28

每日人文地图|四川省遂宁市.遂宁市人民政府.2023-07-05

..2023-07-07

自然资源.南充市人民政府.2023-07-07

南充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7-07

市情概览.南充市人民政府.2023-07-05

2023年南充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南充市人民政府.2024-09-08

第26集:南充话.四川省情网.2023-07-07

南充市地情 .四川省情网.2024-09-08

南充最新发布:2861.68亿元!增长5.1%.南充播报-微信公众平台.2025-02-05

市政府办公室.南充市人民政府.2023-07-07

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3-01

南充高坪机场.春秋航空.2023-07-07

..2023-07-07

2022年南充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南充市人民政府.2023-07-07

..2023-07-07

木偶戏(川北大木偶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7

灯戏(川北灯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7

皮影戏(四川皮影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7

擦亮红色文化名片,南充研学旅行持续火爆——.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2023-07-07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重庆市人民政府 四川省 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的通知.https://zwgk.mct.gov.cn.2024-01-27

铁路枢纽助力南充大城崛起.中国网.2023-07-07

南充获评全国十大舒适之城 201个重大城建项目今年实施.四川在线.2023-07-07

南充建置沿革名称来历及主要特色.四川省情网.2023-07-07

..2023-07-07

..2023-07-08

南充市地情.四川省情网.2024-06-06

全市拥有大中小型水库867座.南充市水务局.2023-07-07

7万余处水利工程浇灌幸福生活.南充市水务局.2023-07-07

南充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南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07-07

南充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充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四川政务服务网.2023-07-11

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南充市人民政府.2023-07-11

2021年南充市水资源公报.南充市水务局.2023-07-07

..2023-07-07

四川省自然保护区汇总表.四川省生态环境厅.2023-07-06

【发现南充之美】西溪河畔,鹭鸟翩飞300多年!南充这里隐藏着一个“小鸟天堂”——.微信公众平台(南充文旅).2023-07-07

直击四川南充营山救援一线:暴雨致营山1.5万余人受灾,经济损失1.14亿元.封面新闻.2023-07-07

张冬云同志任中共南充市委书记.鲁中晨报-今日头条.2024-01-13

领导.南充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3-07-08

南充市长.南充市人民政府.2023-07-08

领导.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充市委员会.2023-07-08

南充市全市性宗教团体顺利完成换届-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2023-07-07

南充市“三化”规范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2023-07-11

南充市“三化”规范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2023-07-07

南充市开展宗教活动场所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摸底调研-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2023-07-07

..2023-07-11

南充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四川省农业农村厅.2023-07-07

新华社:四川南充借力西博会奏响开放发展最强音.澎湃新闻.2023-07-07

南充文旅展望2023:文旅深度融合,共赴“诗和远方”.微信公众平台(南充文旅).2023-07-07

南充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南充市人民政府.2023-07-07

2023年南充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南充市人民政府.2023-07-07

产业园区.南充市人民政府.2023-07-07

四川省南充市:凝“心”聚力护“芯”成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7-07

图书馆简介.南充市图书馆.2023-07-08

阆中市博物馆简介.阆中市人民政府.2023-07-11

激活动能“创”出一片新天地.南充日报.2023-07-11

四川省医院机构信息(截至2022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2023-02-27

立足百年大计 擦亮教体招牌.南充市人民政府.2023-07-07

四川南充:夯实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基石 加快推进体育强市建设.中国网.2023-07-07

南充七大体育场馆将免费或低收费向市民开放,快戳进来看看哪个离你最近.微信公众平台(南充日报).2023-07-11

共治一江水 共享生态美.人民融媒体.2023-07-11

厚植绿色生态本底 筑牢嘉陵江中游生态屏障 ——南充市林业局推进国土绿化工作纪实.南充市林业局.2023-07-11

纵横水陆空交通绘宏图.南充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2023-07-11

2021年南充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南充市人民政府.2023-07-07

..2023-07-07

南充人不得不看的出行秘籍 包揽各大车站发车时刻表.微信公众平台(南充微报).2023-07-11

基础设施发展情况.南充市人民政府.2023-07-07

..2023-07-08

我市水运通航总里程1729.8公里居全省第一.南充市人民政府.2023-07-07

南充港总体规划简介.四川省交通运输厅.2023-07-11

四川南充港开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3-07-11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水上交旅融合发展 调研座谈会在南充召开.南充市交通运输局.2023-07-11

南充,仅仅是美食就让人想安居于此!.四川发布.2023-07-07

吃出兼容并蓄 方成南充风格.中国网锦绣天府.2023-07-07

【学习强国】南充米粉.四川省情网.2023-07-07

南部皮影戏.南充市人民政府.2023-07-07

川北大木偶.南充市人民政府.2023-07-07

正月十四“蛴蟆节”重启 四川南充迎来乡土年味最浓时.封面新闻.2023-07-07

三月三踏春登高 四川南充高坪区主题民俗文化周启动.封面新闻.2023-07-08

不可移动文物信息.国家文物局.2023-02-06

汉桓侯祠.阆中市人民政府.2023-07-07

张澜旧居(省文物信息中心).四川省文物局.2023-07-07

简介.张澜故里景区.2023-07-07

南充新增17名省级非遗传承人.南充市人民政府.2023-07-11

皮影戏(四川皮影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7

地毯织造技艺(阆中丝毯织造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7

酿醋技艺(保宁醋传统酿造工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7

浏览量破百万,新华社客户端聚焦南充“东方软浮雕”——.澎湃新闻.2023-07-07

组图丨南充两地上榜“四川最美古村镇”,一睹为快.川观新闻.2023-07-08

阆中天宫院村:“乡村+文旅”,绘就美丽乡村文明新画卷.微信公众平台(南充乡村振兴).2023-07-08

南充35个村(社区)上榜首批四川传统村落.南充市人民政府.2023-07-07

住房城乡建设部 文化部 财政部关于公布第一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名单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3-05-15

住房城乡建设部 文化部 财政部关于公布第二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3-05-15

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公布第三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23-05-15

南充两个村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四川省人民政府.2023-07-08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公布第五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3-05-1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公布第六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3-07-08

四川省阆中市:文旅融合,老观古村展魅力.人民网.2023-07-08

力争5年内建成以“市树、市花”为主体的靓丽景观森林城市.四川政务服务网.2023-07-07

南充A级景区统计表.南充市人民政府.2023-07-07

阆中古城.阆中市人民政府.2023-07-07

景区简介.朱德故里景区.2023-07-07

景点介绍 - 朱德故里景区 -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朱德故里景区.2023-07-07

走进西山 - 南充市西山风景区.南充西山风景区.2023-07-07

纪信.南充市人民政府.2023-07-07

司马相如.南充市人民政府.2023-07-07

落下闳.南充市人民政府.2023-07-07

来源: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南充市人民政府.2023-07-07

张澜.南充市人民政府.2023-07-07

朱德.南充市人民政府.2023-07-07

罗瑞卿.南充市人民政府.2023-07-07

张思德.南充市人民政府.2023-07-07

四川省国际友城关系一览表.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23-07-06

四川省国际友好合作关系一览表 (更新至2023年6月底,共334对).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23-07-06

南充积极巩固创“国园”成果“生态南充”成现实.四川省人民政府.2023-07-07

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出炉.央广网.2023-07-07

标 题: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 发文机关: 文化和旅游部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3-07-07

成都、泸州、南充被评为全国文旅消费示范城市、试点城市.四川省人民政府.2023-07-07

南充获评全国十大“舒适之城”.人民网.2023-07-07

宜宾,全国百强!.今日头条.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