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登步岛

登步岛

登步岛,又称登埠山,是浙江省舟山市下辖的一个小岛,面积约15.88平方公里,最高点为炮台山,海拔182.6米。该岛曾经发生过著名的登步岛战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

该岛之战

发生在解放战争后期的登步岛和金门岛之战,曾被中国国民党大肆宣扬,认为是这两次“大捷”,保证了台湾不致落入“共军”之手。关于金门战役的情况,应该说已经清楚了,然而,关于“北有登步”的情况,却鲜为人知。

深夜打响

1949年10月3日,共和国诞生的第三天,我军北路的部队,一举解放舟山群岛中的金塘岛。负责南线的我22军61师积极行动配合北线作战,并于8日和9日占领了六横岛虾峙岛。10月18日,61师四个营的突击部队,趁着雾海暗夜,斩波劈浪,向桃花岛守敌发动猛烈攻击。部队登陆后,奋勇争先,大胆穿插,至凌晨4时,全歼守敌1300余人。桃花岛宣告解放。紧接着61师将攻击目标指向距桃花岛3000余米的登步岛,逐步形成对舟山本岛之包围。

登步岛是舟山本岛东南的—座小岛,面积仅14平方公里。它南邻桃花岛,北望全国最大的渔港沈家门(现为普陀区)。如果解放军乘胜攻占登步岛,进攻矛头即可直指舟山本岛。面对这种形势,陈诚、桂永清等“台湾国民党”的军界要员,于10月中旬专程赶赴舟山本岛策划防务,决定成立“东南军政长官公署舟山指挥所”,委任郭忏为主任。周岩、丁治磐、石觉(兼舟山市防卫司令)为副主任,统一指挥驻守舟山的陆海空三军;将海军第2舰队调驻长涂岛;加紧扩建岱山机场,保障重型轰炸机起降;将67军调往舟山本岛,除56师防守外洋螺外,主力驻荷花池为总预备队。这时,舟山群岛中国国民党守军兵力增至9万人。在桃花岛失守后,于10月21日调87军221师主力到登步岛加强防御。具体部署如下:661团(欠9连)守备登步岛东部,662团1营及3营残部(桃花岛被歼,已不足一个连)守备登步岛西部,662团第2营守备大蚂蚁岛。661、662团战斗分界线为陆家、方家岙、后门湾一线,线上各点均属661团。师长吴渊明亲率警卫连在岛上指挥,守军共约4个营的兵力。221师上岛后,在前沿和纵深加修工事.增设了水际照明弹爆破筒、竹墙、鹿、铁丝网、地雷等障碍物。为了确保这个重要屏障,舟山防卫司令官石觉两次巡视登步岛,指示守军“以必要武器配置于海岸要部,节约不必要方面之兵力,控制适量之预备队”,并将80军山炮一连配属该师(山炮3门)加强火力,企图凭借“陆海空军联合战力”,消灭解放军登陆部队于水际及滩头。

当时,要61师迅速再战,面临着很多困难:一是61师一个师孤军深入大海,以现有兵力,既要巩固已占领的岛屿,又要完成攻占任务,力量明显不足;二是桃花岛战斗已损坏了一部分船只,需要征集,加之敌机不断轰炸,每天都有船只被炸毁,抢修需时;三是海上运输线长,又有敌舰艇阻扰,粮食弹药运输不能走直线,须绕行四五十里,补给比较困难。全师仅有救生器材500多人份,急需补充。此外.没有空军的掩护,少量的船只暴露在敌机下,即使登陆成功,一旦敌人增兵,我军背水作战,后果不可想象。61师领导研究后,将这些情况如实上报22军并21军。在上级未改变决心的情况下,师党委认为:我们虽有许多困难,还是要坚决执行命令。61师归兄弟部队指挥,不能给人以部队叫苦,不好指挥的感觉。61师是一支南征北战的老红军部队,有天大的困难,也要坚决执行命令,前面是刀山火海,也要上。考虑到11月6日以后,当地潮水、风向情况,对航渡不利,乃决定11月3日发起对登步岛的攻击。随即将作战预案分别报22军和21军首长,并请求加强炮火支援和解决必要的战备物资器材。

两个军的首长复电,除批准方案外,21军派军炮团的一个山炮营,由参谋长杨益三率领到桃花岛支援登步岛作战;22军增发给600人份救生器材。

11月2日,61师战前准备工作大体就绪,具体部署如下:

1、以182团全部和183团1营共4个营的兵力,统由182团指挥,为主攻部队;183团3营和2营一个连位于猫山渡口作为预备队,以备随时增援投入战斗;将刚调来的军炮团的12门山炮,部署在桃花岛北侧的韭菜山、茅山进行支援;以181团留守桃花岛和控制其它已占岛屿,防敌乘虚反登陆。

2、采取首先占领码头,断敌退路,阻敌增援,尔后逐步歼灭岛上残敌的战法。第一线展开3个突击营于王家岙至后门湾之间登陆,183团1营为左翼,由王家岙东山嘴登陆,登陆后沿流水岩山、大山向鸡冠礁攻击,182团2营为中路,由野猪塘山正面山嘴登陆,沿西岙向鸡冠礁攻击,182团3营为右翼,由野猪塘山右侧山嘴登陆,沿沈家塘、大田村向小山村攻击,182团1营为第二梯队,登陆后直插鸡冠礁。

攻击按预定日期进行。夜22时,攻击的船队静静地出发了。经20分钟航渡,在炮火掩护下,登陆部队在船尚未停稳时,便纷纷跳下海。“逢陆必登,勇往直前”,“宁愿前进—步死,不愿退后半步生!”战士们正在把誓言变成行动。182团3营、2营1个半连、183团1营在预定地点成功登陆,很快突破了滩头防御,接连占领炮台山、占领野猪塘山、占领流水岩山。国民党军一线守备部队伤亡惨重,3名连长阵亡。(原定在20时登陆,因多数船只要从桃花岛东西侧调到北侧的起渡点,水手队遇到了困难,意外地耽误了两个小时)。半小时后,突然刮起大风,潮水猛退,后续部队的船只无法起渡,致使当晚未能登陆。解放军已登陆的7个半步兵连和2个航空机炮连,迅猛向敌进攻。183团1营攻占了流水岩山,1个排攻上了大山;182团3营7连和2营4连攻占了炮台山;3营主力于拂晓前攻占了张岗湾山,天亮时控制了全岛三分之二地域。中国国民党军收缩于岛北部的鸡冠礁村及码头固守待援,据险顽抗。我军因兵力火力不足,久攻不下。

国民党舟山防卫司令官石觉接到解放军大举进攻登步岛的战报,一时间难以判定解放军是真攻登步岛还是以之吸引国民党军主力而大举攻击舟山本岛,惟恐中了声东击西之计。其空军上校赖逊岩自告奋勇驾机低空侦察,查明宁波穿山半岛、金塘岛及其附近海域并没有解放军大部队和船队运动迹象。石觉遂以此判定解放军除登步岛外,短时间内无全面进攻舟山市的可能。于是在严令221师固守的同时,命令预备队67军主力在驻地完成作战准备待命机动,港口司令部调集船只准备运送增援部队。登步岛防御阵地被解放军全面突破后,石觉决心使用67军主力前往增援,企图集中优势兵力,先消灭解放军登岛部队,如解放军再进攻舟山,则转用兵力,各个击破。67军受命后,以75师224团为先头部队,以第67师为后续部队,分别在沈家门和定海港乘船向登步岛增援,上岛后由87军军长朱致一统一指挥,67军军长刘廉一协助指挥。

殊死搏斗

部队虽已打到了鸡冠礁村,一艘因退潮陷在泥土里的敌舰艇已在我火力控制下挂起了白旗。可惜的是,我兵力太薄弱,183团1营已经没有多余兵力去管俘押艇,也没有重炮也无法将其击毁。加上一线指挥员的犹豫,未能控制码头。此时,天色已明,开始涨潮。不仅陷入泥土的敌舰得以逃脱,且大量的敌援军在敌机的掩护下,蜂拥而至。一场空前激烈和残酷的争夺战展开了。

原来,当第一梯队的部队起航后,风向潮流突然变化,后面的船只开不出去。原定一次投入五个营的兵力,实际登陆的只有七个半连。反之,由于登步岛是舟山本岛南面的最后一个屏障,如果登步岛落入我军之手,沈家门就会直接暴露在我军面前。因此,敌军不仅在这弹丸小岛上驻守了221师师部、661团全部和662团两个营,构筑了大量的工事和障碍,并在沈家门、朱家尖集结了具有海军机动能力的强大预备队

4日6时30分,国民党军援兵在飞机、军舰火力掩护下,陆续在鸡冠礁码头登陆。P-47战斗机P-51战斗机飞机每批机6架,不间断地对解放军登陆部队和船只进行轮番炸扫射。同时又以军舰2艘和B-26轰炸机,对桃花岛进行狂轰滥炸。国民党军援兵上登步岛后,即向解放军反扑。75师224团团长萧宏毅于6时30分上岸向221师师长吴渊明报到并商讨作战方案。经过一番争执,224团留下一个营作221师预备队,主力向魔鬼山发展进攻。8时30分,224团全部上岸,除以第1营位于师部外,主力在661团协同下凭借飞机山炮火力支援攻占了张岗湾山,继而进攻炮台山。解放军182团3营进7连在副营长柴发坤指挥下连续打退敌5次集团进攻后,终因众寡悬殊,于中午放弃炮台山阵地,和营主力一起固守竹山县、野猪塘山东北地区2个无名高地,继续顽强抗击。战后柴发坤被评为华东三级人民英雄。67师200团于9时占领大山、鹰嘴岩,接着向流水岩山攻击。183团1营在182团4连的协同配合下,固守在流水岩山一带,不断地以小分队进行阵前短距离出击,连续击退了7次攻击。1营营长姜先仁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直到第2次负伤才被抬下阵地,战后被评为华东一级人民英雄。2连政指魏国民,身先士卒,以强有力的政治工作,鼓舞干部、战士英勇作战。战后被评为华东二级人民英雄。4日晚9时,61师师长胡炜亲率183团3营和2营的一个连,182团1营和第五、六连,师侦察连、警卫连和92炮连,相继投入登步岛——这实际上是该师能用的全部力量。还有一个较完整的181团用来保卫桃花岛巩固后方,并将作为攻击舟山本岛的主力,是万万不能动的(战后,有人指责胡炜没有集中兵力,把181团也拿上去。实际上,如把181团也投入登步岛,那么桃花岛就成了空岛,敌人如把桃花岛一占,那么想回也回不来了)。

增援部队登陆后,立即投入激烈的战斗。我仍向原定的目标鸡冠礁攻击前进,力图控制港口,扭转不利形势。当时决定,183团全力沿大山向鸡冠礁攻击,182团主力沿炮台山、张岗湾山猛攻鸡冠礁,3营1个加强连沿野猪塘山以北谷地直插鸡冠礁。国民党军67师200团白天进攻流水岩山连遭打击后,夜间仍以2个营的兵力,迂回到流水岩山侧后,配合正面攻击。解放军183团3营在攻击前进中,与其遭遇,展开激战。至5日3时,敌大部被歼,部队追击逃敌展开向大山攻击时天已亮,且大山敌人较多,双方形成对峙。4时许,182团1营攻占了张岗湾山,继续向陆家岙发展,天亮后占领陆家岙一带山地,以火力封锁码头和敌山炮阵地。国民党军221师迅速调用224团1营实施反击。182团2营与敌224团2个营在炮台山东面南面及周围的3个高地展开反复争夺的拉锯战,并以一支奇兵沿山沟死角直插224团通信中心,缴获电台一部。萧宏毅闻讯亲率警卫连追赶争夺这唯一的对外联络工具,于近战中被一颗手榴弹炸成重伤。直到天亮,2营未能攻占炮台山,而183团3营直插鸡冠礁的1个连也未能插进去。造成182团1营三面受敌,被迫于9时撤出张岗湾山。

国民党军67师201团和87军警卫营于11月5日天亮后全部到达登步岛(67师199团于下午15时到达)。岛上国民党军总指挥87军军长朱致一立即部署警卫营负责突击队的侧翼安全,以集中主力全力进攻。具体部署如下:以67师200团、201团由大山向流水岩山、缢蛏港侧背攻击,尔后向东发展进攻;以221师及75师224团由炮台山向大岙攻击,尔后向沈家塘、后门湾发展进攻,企图全歼解放军登陆部队。8时后,上述部队在飞机、军舰、山炮支援下集中优势兵力向流水岩山、野猪塘山、竹山县一线发动连续攻击。既然两位军长朱致一、刘廉一都在这小小的岛上督战,手下的团长们也拼命前出到第一线指挥。201团集中全团重机枪和迫击炮占领李家岙高地,以压制射击掩护右派2营,左翼3营同时向流水岩山解放军阵地发起突击。针对国民党军的火力优势,解放军183团1营采取诱敌近战之法待其步兵接近阵地炮火暂停之时,勇猛果敢地实施反冲击,以肉搏战白刃战将敌一次又一次的打退。国民党军201团团长李向辰见久攻不下,亲自带领预备队1营从左派加入战斗,经8次反复冲锋,以伤亡400余人的巨大代价(内阵亡营长一名,正副连长四名)于下午14时攻占了流水岩山及大涂面一线。200团团长颜珍珠率部与201团合力进攻时被解放军炮火击伤。

艰难抉择

5日中午,胡炜师长正面临着重大的抉择:敌我力量悬殊太大,我方不仅无兵可增,且无法补充消耗。岛上已查明有敌7个团的番号,摆出了要全歼我登岛部队的架势?当时我们还不知道金门战役已经失利,而敌人肯定由于金门的得手而受到鼓舞。以我现有力量不仅无法歼灭当前之敌和控制全岛,且登岛部队的命运也十分险恶。

胡炜深感自己肩上责任重大。在多年的战争中,也曾遇到过各种艰难险恶,但像这样难下决心,还是第一次。撤退失败,将会成为千古罪人;撤退成功也仅是个“败将”。最后,他完全摆脱了个人得失的考虑,果断地下了撤退的决心,亲笔起草了“情况紧张,今晚撤出战斗”这一简短的电报,—面将决心上报22军并21军.一面立即组织撤退,同时通知留守桃花岛的副政委李清泉组织所有船只,方天黑即来登步岛撤运部队。5日一天,部队在流水岩山、竹山县、野猪塘山东北地区侧一线,击退敌人十多次进攻,还在阵前小型出击中还抓了一些俘虏。

不丢战友

决不能留下一个战友

撤退于5日傍晚开始。

根据敌人不擅夜战的特点,由183团团长杜绍三和182团参谋长刘正昌各率一个营(经三天苦战,实际人数有限)对敌实行佯攻,掩护部队由海上撤退。当时估计渡海用的船只很少,整个撤退时间至少需五六个小时。在此期间,决不能让敌觉察我方的意图;万一敌人察觉,这两个营就必须把敌人坚决顶住。

部队在撤退中,还看到了动人的一幕:师长胡炜、副参谋长王超在渡口指挥,按伤员、烈士遗体、机关、部队的顺序登船。指挥所和师首长与掩护分队最后撤离。他们沉着冷静、撤退在后,从容不迫的态度,鼓舞着全体指战员。在他们登船时,又把仅有的救生衣留下来给后面的同志。撤退过程中,我无一伤亡。

登步岛战役,我以5个营的兵力,连续恶战50多个小时,抗击了有海空支援的近7个团30余次进攻,毙伤俘敌3394人,敌三个团长均被我击伤,还带回俘虏数百名。我军伤亡千人,但没有丢弃一个伤员。惟一一个在战斗中失去联系的战士傅祥明,在发现部队已经撤退后,宁死也不愿当俘虏,抱了一根竹竿跳进大海,漂到一个礁石上,靠吃小蟹和小葱度过10个昼夜,最后被救归队。

6日凌晨1时30分,部队全部撤回桃花岛。天亮后,敌人才爬上野猪塘山。他们看到的是滚滚涌动的海水和向我进攻时留在阵地上的遍地尸体。敌指挥官惊叹:共军真是难以捉摸啊!

结语

登步岛战役,61师未能实现歼敌占岛的预定计划。但以5个营的兵力,与飞机、军舰火力支援下的敌6个团激战2昼夜,连续打退20多次进攻,坚守了主要阵地,以伤亡1488人的代价毙、伤、俘敌3396人,其中200团、224团、661团3个团长均被击伤。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背水作战等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果断顺利地实施了海岛上的撤出战斗,粉碎了国民党军制造第二个金门县的企图,还带回了398名俘虏(另有400余名趁61师撤出战斗时逃跑),这在解放军的历史是少见的。血与火的考验再次证明:61师这支中国工农红军部队,在最艰苦的战斗中,是真正过得硬的。在两昼夜的激战中,登陆部队在无饭吃,无水喝,无工事依托,无上级火力支援,背水作战的情况下,英勇顽强地抗击优势敌人的连续进攻。干部伤亡了,战士就自动代理;弹药不足,就利用战斗间隙,派人到敌人尸体中搜集;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石块和敌人拼;敌人冲上来打不下去,就拉响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魔鬼山、流水岩山、野猪塘山等阵地几度易手,战况极为惨烈。时任国民党东南行政长官公署秘书长、后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的袁守谦,也不得不承认6l师“战力最强最剽悍”。

进攻登步岛失利的原因客观上是由于当时没有海空军支援,未能封锁渡口阻拦国民党军的增援。更重要的原因是主观上轻敌急躁,缺乏渡海作战经验,准备不足,组织不严。在进攻登步岛前6天,即10月28日,第三野战军明确指示:“夺取登步岛必须集中足够兵力,要有保障第一梯队同时起渡、第二梯队连续航渡的足够船只,要确实掌握敌情、水情、风向、气候的变化,要严格检查参战部队的作战部署和各项准备工作,以防止领导上的官僚主义相指挥上的粗枝大叶。”但是第七兵团和22军对这一重要指示未作认真研究,缺乏落实措施。22军领导急于乘胜发展进攻,未能采纳61师缓打登步的正确意见。(1957年,孙继先在朝鲜战场巧遇胡炜,内疚地对已是21军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的胡炜道歉:老胡,对不起,打登步岛如果听你们的意见,一定将是另一种结果了,当时.我们从军首长到机关,都有些急躁,都有些轻敌,给部队造成了损失……)而毛泽东主席10月29日所发的金门失利通报,22军担心影响部队作战决心,未向61师传达。21军考虑61师由22军指挥尚未归建,也不便传达。61师组织准备不够充分,第一梯队兵力过少,第二梯队又未能及时跟进登陆,致使不能迅速解决战斗,给国民党军增援以可乘之机。同时,由于对国民党军必然增援的情况缺乏预见和准备,以致这种情况出现后无法再组织输送部队登岛参战、使登岛部队终因力量悬殊,战力不济,最后不得不撤出战斗。

战斗序列

解放军方面

第22军军长孙继先政委丁秋生

第61师师长胡炜政委胡炜(兼)

第181团团长娄学政政委刘建功

第182团团长陶继藩政委程祖光

第183团团长杜绍三政委刘传新

国民党军方面

第67军军长刘廉一

第67师师长何世统

第199团团长汪敬熙第200团团长颜珍珠

第201团团长李向辰

第75师师长汪光尧(未到)

第224团团长萧宏毅

第87军军长朱致一

第221师师长吴渊明

第661团团长吴锡麟(代理)

第662团团长陈谦

登步乡情

登步乡位于舟山群岛东南部海域,以登步岛为主体,尚有西闪住人岛及一批无人岛、礁组成。乡境东北与朱家尖岛、西南与桃花岛隔港相邻。陆地面积14。06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2001年底户籍人口岸6295人,人均收入约4800元。

登步岛是著名的登步岛血战发生地。1949年月日11月3-----5日,为解放登步岛,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四个营兵力与国民党有海、空军掩护的16个营兵力激战两昼夜,歼敌3396人,我军以伤痛953人,牺牲380人的代价撤出战斗。为缅怀英烈,1999年11月,值登步岛战役50周年之际,登步乡党委、政府在鸡冠村后山岗墩建造了登步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乡经济以渔业为主,多业并存。2001年全乡社会总产值达到1。4亿元。其中工业产值4500万元,渔业产值7200万元,农业产值575万元。全乡现有捕捞船只200余只,养殖围塘3300余亩。为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并针对全乡经济总量小的特点,乡党委、政府经过多年实践,根据登步实际,着力培育了几种特色经济品种:1、“白帆”虾皮。虾皮生产在登步乡具有悠久的历史。生产的虾皮质量好,色泽好,深受客户们欢迎。2001年虾皮产量达到556吨,产值1800万元。2、登步黄金瓜具有个小,味甜、色黄的特点,并已作为区特色农产品推向市场。3、以普陀模具一厂为龙头的玻璃模具制造业。

登步党建

全乡下辖10个党(总)支部,其中村级党(总)支部7个。党员229名,其中女党员32名。他们分布在该乡各条战线上,在乡党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精神,为全乡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起到了较好的带头作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