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八公山豆腐

八公山豆腐

八公山豆腐,又名四季豆腐,是安徽省淮南市的一种地方传统小吃。

八公山历来有制豆腐的传统,被认为是豆腐之乡,以产优质豆腐闻名。解放后八公山豆腐制作的设施不断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八公山豆腐生产走向集团化、专业化与现代化的道路,成立了豆制品生产有限公司,开发的一系列豆制品远销省内外。2018年9月,八公山豆腐被评为“中国菜”之安徽十大经典名菜。

截至2023年8月,八公山豆制品已有100多个品种,豆腐日上市产量达2.5万公斤。八公山豆腐及其系列产品已成为淮南市发展旅游业最理想的旅游食品。2023年,八公山豆腐入选农业农村部评选的全国“土特产”。

产品特点

营养价值

豆腐营养丰富,有“营养豆腐脑”美称。不但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豆腐的消化吸收率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两小块豆腐,即可满足一个人一天钙的需要量。

菜品特色

八公山豆腐晶莹剔透,白似玉板、嫩若凝脂、质地细腻、清爽滑利,无黄浆水味,托也不散碎。成菜色泽金黄,外脆里嫩,滋味鲜美。

主要功效

豆腐性味甘、凉,入脾、胃、大肠经,有补脾益气、健脾利湿、清热解毒之功,对病后体虚、气短食少、乳汁分泌不足、肾虚小便不利或小便短而频数、淋浊、脾胃积热、痤疮粉刺、口干咽燥、肺热咳嗽、腹胀满、痢疾等甚效。

历史渊源

西汉,相传刘安为求长生不老药,在八公山区下用八公山泉水、黄豆和盐卤制作灵丹妙药,结果仙丹未得,却无意中发明了豆腐,称之为“八公山豆腐”。

产地环境

八公山豆腐起源于安徽的淮南市地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豆腐中质 量最好的数淮南八公山一带,叫做“八公山豆腐”。这种豆腐采用纯黄豆作原料,加八公山的泉水精制而成。当地农民制作豆腐的技艺世代相传,很多人都掌握了一套好手艺,做出的豆腐细、白、鲜、嫩,深受群众欢迎。据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刘安。”清朝汪汲的〈事物原会〉说:西汉古籍有“刘安作豆腐”的记载。刘安是汉刘邦的孙子,建都于寿县(即今寿县),招宾客,方士数千人,其中较为出名的有:苏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晋昌,毛被,左吴八人,号称“八公”。

生产情况

八公山豆腐淮南市地区豆制品加工户3000多户,2013年产 值达10亿多元。2015年淮南市豆制品产业年销收入将达到30亿元。

所获荣誉

地理标志

八公山豆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安徽省淮南市人民政府 《关于界定八公山豆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淮府秘〔2007年〕85号)和寿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八公山豆腐制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寿政秘〔2007年〕97号)。

质量技术要求

八公山豆腐,淮南地方标准;2007年,安徽省质监局发布了八公山豆腐、水豆腐豆皮豆腐干腐乳千张5个省级地方标准。2008年发布《八公山豆腐安徽省地方标准》。

地域保护范围

八公山豆腐于2008年获得地理标志产品称号,其保护范围为: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田家庵区安成镇谢家集区李郢孜镇、望峰岗街道、唐山镇3个乡镇,潘集区高皇镇平圩镇田集街道潘集镇芦集镇、祁集乡、古沟回族乡、架河乡8个乡镇,淮南市寿县八公山乡寿县涧沟镇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八公山豆腐于2008年获得地理标志产品称号。

发展

2008年,“八公山豆腐”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徽八公山豆制品有限公司、淮南白蓝企业集团被列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八公山区豆腐专业村下郢村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安徽周主题博览会上,安徽八公山豆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腐乳被评为金奖;2014年,“豆腐传统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淮南八公山豆制品有限公司连续两年被列入省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中国驰名商标重点企业。

随着行业发展,科技研发能力不断提升,淮南豆制品已由较为单一的传统品种增加到现如今的千余种豆腐菜肴制品和休闲类制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市优质大豆种植面积32万亩,拥有豆制品规模以上企业36家,其中4家为国家豆制品协会副会长单位。淮南市豆制品企业年产值达27亿元。

参考资料

“八公山”豆腐入选全国“土特产”!.澎湃新闻.2024-02-22

八公山豆腐.淮南市八公山区人民政府.2024-02-22

“中国菜”首次向世界发布:含34个菜系340道经典名菜.澎湃新闻.2024-02-22

八公山豆腐.shop.bytravel.cn.2017-01-05

【淮河早报】八公山豆腐 你是烟火里的传奇.淮南市八公山区人民政府.202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