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青树坪战役

青树坪战役

青树坪战役(1949年8月15日—1949年8月17日),又称青树坪战斗,中国国民党方面称为“永丰大捷”。青树坪战役是解放战争衡宝战役前的一次战役,是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东北地区入关以来第一次败绩;也是自淮海战役以来,国民党军队所打的唯一胜仗。

1949年8月4日,长沙和平解放后,受国民党蛊惑,陈明仁部4万余众叛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49军等部队奉命南进,追歼陈明仁起义部队出逃的国民党军。8月13日,四野前委获悉白崇禧部第7军主力已进至永丰、界岭以南地区,企图反击追击部队。为避免部队遭袭,四野前敌委员会急令第49军切实查明情况,不得盲目前进。但第49军先头第146师,在14日占领永丰歼俘百余名国民党军后,乘胜单独向青树坪镇前进;而第145师则奉命跟进增援。1949年8月15日16时,第146师进抵青树坪单家井,遭到界岭中国国民党军队的伏击,不得不撤离界岭,转移到百家冲竹叶冲、八湾一带修筑工事。

8月16日,解放军第49军第145师与第146师在青树坪汇合后,随机与国民党军发生阵地拉扯战,鉴于国民党军兵力众多,第146师437团和436团再次转移,但再次陷入国民党的包围之中。8月17日晨,国民党军在界岭周边山地,以3个师的力量,分三路,在坦克、装甲车、飞机的配合下,向第146师阵地发起全线进攻。经过一天的战,第146师和第145师弹药耗尽、人员伤亡惨重,不得不相继撤离。青树坪战役持续两天三夜,以人民解放军回撤而结束。此战人民解放军第146师伤亡877人,第145师伤亡470余人,共计伤亡1300余人。国民党军被毙伤684人,被俘69人。

通过青树坪战斗,解放军军中轻敌麻痹的情绪一扫而空;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也通过这场战役,摸清了桂系部队的战斗特点,为之后与桂系作战提供了宝贵经验。青树坪战役的胜利,给中国国民党军队一剂强心针,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士气。白崇禧则认为该役逆转了战局,坚定了死守湘桂门户的决心。青树坪战役后,桂系部队精锐在接下来的衡宝战役中被歼灭。

战争背景

长沙和平解放

1949年5月底,随着南京、武汉市南昌市的相继解放,人民解放军直逼长沙市;而在湘赣战役后,国民党军白崇禧部主力第7军、第46军和第48军撤至湖南县、茶陵山区。在势如破竹的革命形势下,加上中共地下党的策反成功,国民党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与国民党第1兵团司令官陈明仁于8月4日发表起义通电,当天,长沙宣告和平解放。

这一突发事件,震撼了中国国民党蒋桂集团。桂军首领白崇禧立即出动飞机,在长沙市及周边广撒传单,哄骗程潜、陈明仁已被解放军扣押,所谓的通电乃中共“冒名假造”。不明真相的第1兵团下辖的三个军的军长率4万余名官兵相继逃离长沙市,逃奔白崇禧。等陈明仁警醒时,对内部的严重分化已无力挽回,于是他与程潜于8月7日联名致电人民解放军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军司令员林彪,请求四野出兵援助,以稳固本部。

追歼长沙出逃国民党军

屯兵于湘鄂界休整的四野司令员林彪和第二政委邓子恢经过慎重研究后,于8月8日决定,立即设法稳定巩固陈明仁部,掩护其余起义部队东撤休整;以第49军、第46军、第40军和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第18军全部,乘势争取和追歼逃走的国民党军。其详细部署为第49军全力南进,其中第146师向宁乡市推进,第145师向湘乡市方向推进,第147师向邵阳市方向推进;第46军除留守长沙市株洲市的部队外,其余向衡阳市推进;第40军除酌留部队维持陵秩序外,主力向攸县推进;第18军先遣师向茶陵县推进。同时要求以上各部在发现叛变部队后,须先完成迂回包围,断其退路,然后实行政治争取;如叛变部队继续逃跑则追歼之。因此四野第49军的第146师于8月8日攻下宁乡后,11日进至湘乡,14日攻占永丰县后,又继续向永丰、青树坪镇、界岭及其以西的宝庆(今邵阳)地区前进。

而国民党军方面,白崇禧于8月5日下令第3兵团第48军176师和第46军236师主力开赴邵阳市衡阳市及其以北地区接应从长沙市出逃的国民党军;同时,白崇禧还决定在湖南省青树坪一带以优势兵力对人民解放军进行反击,因此又令其王牌军队第7军推进到邵东界岭附近的青树坪预先设伏。但白崇禧的电报一经发出,便被四野司令部破译,四野前委于8月13日急令第49军查明情况,不可冒进。但第146师没有停止前进,反而乘胜单独向青树坪追击;第49军军长钟伟则派出第145师迅速跟进,前往增援。

战争序列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战争经过

遭遇伏击

8月15日12时,第146师从永丰县出发,以437团、师指、436团的序列向界岭前进,计划进至界岭及其以南地区宿营。下午4时,部队到达青树坪东北单家井村,遇到少数阻击部队,第437团前卫连在伤亡10余人的代价下,将其驱逐。当晚8时,前卫营发现中国国民党军队停止抵抗并快速后撤;随后,先头第2连又接连多次报告前方公路发现路障,但第1营命令拆除路障、继续前进。随着发现的路障越来越多及公路两侧亮起的异常灯光,营指挥员预感有埋伏,立即将情况反馈到第437团团部,但团部回答“拆除路障,快速前进”。

行进不久,尖兵2班又报告,前方公路发现大型路障。紧接着,几声爆炸声响起,随即四面八方枪炮声大作,第1营行军纵队遭到了伏击。第1营营长杨福江指挥各连利用有利地形进行反击。第2连2排1个班爬上山头,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重机枪阵地,夺得1个制高点,摧毁和缴获重机枪3挺,伤敌18人。紧急审俘后得知,界岭还埋伏有国民党军的1个营。第437团1营当即决定,以第2连2个排和第3连全部,迅速攻下界岭、摧毁对方的指挥部。经过近两小时的激战,国民党军被毙伤30余人,被俘副营长以下40余人,缴获各种武器50余件。

陷入包围

反伏击结束后,第146师师指判断,埋伏的中国国民党军队在反击下已撤退,于是下令437团继续前进,到界岭及其以南宿营。但部队还未展开行动,又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反击。师指挥所也陷入到包围之中,后被第437团1营拼死救出。师指决定稍向后撤,遂令第436团进至公路以南,占领樟树铺、花果塘以南之山地;第437团撤出界岭,进至百家冲、竹叶冲、八湾一带,各筑工事,防国民党军队的出击。部署完成时,已到了8月16日凌晨2时。

尾随第146师的第145师在跟进途中,同时遭受到中国国民党3架飞机的轮番扫射,其2个团也于16日天黑时进至巡司、青树坪一带,并与第146师取得联系。当日,国民党桂军第3 兵团指挥官张淦下令,以小部向第436团3营阵地出击。桂军先后占去2个山头,一番激战后,又被第3营夺回。

此时第146师师指判断,国民党军无撤退的意图,并发现左翼有桂系第7军1个师。师领导认为,即使追击出逃的国民党军不成功,能消灭桂系主力1个师也是功劳。于是在16日黄昏时调整了部署,令第437团主力移到锡石桥、竹叶冲;第436团留2个营在公路南,团率1个营进至公路北;师指则移至青树坪镇以北三塘铺、泥水塘黄塘湾一带;并准备次日以1个团的兵力打开中国国民党军队的阻击防线,以会同后续部队聚歼国民党军队。当天,师情报科电台侦察发现附近有多个番号的国民党军队的活动,但这些情况均未受到146师师长王奎先的重视。

8月17日晨8时,第146师师部再次接到敌情报告:发现国民党军的3个师。其中1个师的兵力正在欧阳亭、青树坪、巡司之间、第145 师左翼迂回;另1个师与第146师正同接触;再1个师以界岭西北之大山为依托,正向第437团之右翼迂回。除此以外,还发现了中国国民党军队的装甲部队和空军部队。第146 师迅速将情况上报军部并通报给位于该师左翼的第145师,并决定各部利用地形,构筑工事,坚决抗击国民党军队,在战术上采取以攻为守,待黄昏后再行转移。

突围后撤

8月17日晨8时后,国民党军在界岭周边山地,以3个师的力量,分三路,在坦克、装甲车、飞机的配合下,向第146师发起了全线进攻。

436团方向,国民党军在正面以2个营的兵力、在4架飞机的支援下,向该团第3营阵地轮番攻击20余次,第3营各连顽强抵抗,坚守阵地3小时之久。几番进攻下,第7连伤亡过半,弹药消耗已尽,被迫在上午11 时撤出阵地。12 时,国民党军又用2个团的兵力,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沿公路两侧向第436团各个阵地进行攻击。436团依托简易工事,奋勇抗击,坚守5个小时后,终因伤亡过大和弹药不足,于下午5时阵地被突破。而436团的左侧后方,同样遭遇了1个团的国民党军的进攻。436团腹背受敌,部署及联络被打乱,弹药也即将消耗尽,加上作战一整天,人员疲惫不堪,团请示师指后,于下午6时后,在第437团配合和掩护下,向东北地区方向撤出阵地。

与此同时,中国国民党军队以1个师的兵力,以大山为依托,在飞机的助战下,接连向第146师437团的正面及侧后方发起攻击。第2营和第1营1连、第3营9连阵地先后失守,但该团随即实施猛烈反击,经过7小时的激,终于将失去的阵地夺了回来,并迫使国民党军退回到赛田一带。但第437团同样因伤亡过大、弹药用尽等原因,于当天晚上20时撤退到相思桥。撤退途中,国民党军队又连续发起了三次反扑,均被打败。第437团后转向湘乡市,并会同第146 师其余各部向江口方向撤退。

第145师从上午8时起,同样遭受了中国国民党军队连续的攻击和包抄,双方一直打到黄昏,第145师被迫向永丰县方向撤退。第145师留下第433团2营,掩护师主力和保障第146师436团侧后安全。为了彻底消灭第145师,国民党军又从邵阳市紧急调来171师和172师,第145师433团2营5连连长白耀忠指挥一个连,与国民党军展开激战,以掩护主力退到永丰东面的安全地带。完成任务后,该营也于下午6时撤退。

战争结果

青树坪战役,国共两军血战48小时,最终以人民解放军回撤而结束。此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第146师伤亡877人,第145师伤亡470余人,共计伤亡1300余人。在《真相解放战争那些事》中记载,中国国民党军队被毙伤俘553人;在当事人回忆的《青树坪战役》一文中,则记载国民党军被毙伤为684人,被俘69人。

8月18日,人民解放军已先后占领宁乡市湘乡市茶陵县安仁县、永丰等地,长沙市出逃的国民党军已经远逃。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前敌委员会17日22时命令,各部队停止追击,就地休整,待机行动。至此对出逃国民党军的追击作战结束。而叛逃部队则被白崇禧重新编为第1兵团,辖第14、第71、第97军。但在接下来的衡宝战役中,桂系军遭到重创,精锐部队被人民解放军歼灭。

战争影响

通过青树坪战斗,解放军军中轻敌麻痹的情绪一扫而空;而四野也通过这场战役,摸清了桂系部队的战斗特点,如战斗积极性比一般部队高,敢于进攻,善于寻找机会设伏歼灭追击部队;战术动作配合较好,运动速度快,攻击精神强,组织炮火很有章法,射击准确及时等,这为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部队与桂系部队作战提供了宝贵经验。

青树坪战役的胜利,给中国国民党军队一剂强心针,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士气。国民党更是利用这次胜利,大肆吹嘘,以争取美国的援助。白崇禧经此一战,认为逆转了战局的形势,坚定了死守湘桂门户的决心,他下令集结所有主力于衡阳市、宝庆两地之间待令,准备与四野决一高下。

相关评价

四野第49军军长钟伟军长在全师营以上干部会上指出,青树坪战斗是一次为全局利益而进行的战斗,虽然146师付出了些代价,但为解放军切断国民党军南逃赢得了时间,保证了解放军主力进行休整补充,发动一次新的战役——衡宝战役创造了条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49军146师437团1营教导员马树旺在板塘铺战评总结会上说道,青树坪战斗教训是深刻的,首先是某些指挥员的严重轻敌,不了解敌情,盲目冒进......最终使自己闯入敌设下的埋伏圈,付出了重大牺牲,铸成了我军战史上一次耻辱。

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李宗仁在《李宗仁回忆录》中指出,青树坪战役是自淮海战役以来,中国国民党军队所打的唯一胜仗,白崇禧因此得以在衡阳市一带与解放军相持达三月之久,但整个局势发展至此,已无法挽救。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王洪光认为青树坪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渡江南下以来所遭遇的重大挫折。

李炳侯认为,青树坪反伏击战是第四野战军进入中南地区损失最大的一次,也是一次严重的失利。

后世纪念

青树坪战斗烈士纪念塔:位于双峰县烈士公园内,于1989年落成。烈士塔由塔体,塔座和烈士墓组成,塔身正面是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题写的“衡宝战役青树坪战斗纪念塔”的塔名。当年参加青树坪战役的第146师王奎先师长、栗在山政委、政治部主任齐渭川均为纪念塔落成题词或信函表达对烈士悼念和向永丰县人民致意。

参考资料

双峰县烈士公园.心纪奠.202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