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沈国良

沈国良

沈国良,男,1960年11月7日生,辽宁省普兰店区(普兰店市)人。沈阳工业大学教授、化学工艺学科和材料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

简介

1982年毕业于沈阳化工大学有机合成专业,获得工学学士;1989年7月于大连理工大学取得化学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1年3月考入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艺学科博士研究生。1994年8月晋为副教授,1999年8月晋为教授。

2000年3月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确定为“集团公司直属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2001年3月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3年被评为“沈阳工业大学第一批学科带头人”。1997年被大连理工大学聘为化学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003年被学校聘为材料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学科和材料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1995年4月被辽阳市人民政府授予“辽阳市劳动模范”称号,2000年4月被评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劳动模范”,2000年5月被评为“辽阳市十大杰出青年”,2003年4月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基础实验室建设“先进工作者”。连续多年被学校评为“优秀青年教师”、“优秀教师”。曾被学校评为“优秀干部”和“优秀科技工作者”。

1997年11月当选为辽阳市宏伟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5年10月加入石油化工学会;1994年10月加入中国化工学会青年化学工程联谊会,会员;1994年9月加入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会员;任《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编委。

授课

多年来,一直从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学科的教学工作。先后多次为学生讲授了《化工热力学》、《化工分离工程》、《分离过程及设备》、《化工工艺设计》、《精细有机化学品合成工艺》、《绿色化工与技术》、《化工前沿技术》、《石油化工概论》、《精细化工概论》、《能源化工概论》、《纳米技术与应用》、《化工工艺专业英语》等多门课程。作为课程负责人申报的“分离过程及设备”课程于2006年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程。

科研

在科研方面,主要从事化学工艺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其研究方向有:有机化工产品开发与工艺、精细有机化学合成与工艺、材料化工等。主持和作为主要科研人员参加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主持开展了辽宁省立项的“新型基磷酸的研制”、“新有机多元膦酸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戊二酸二元高级脂肪醇酯的合成与应用研究”以及参加教育部立项的“三维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纳米粒子形态及超晶格结构调整作用研究”等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申请发明专利3个,有7项科研成果通过了技术成果鉴定、3项成果获辽宁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证书、6项成果应用于工业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4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有3项成果获市级奖励。其中,“二甲基二硫替代产品的研究”成果于1999年11月获得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所研制的“LGH—96型硫助剂”为国内外属首创,处于领先水平,不仅适用于加氢裂化,也适用于作加氢脱硫、加氢精制、催化重整、裂解等过程催化剂的硫助剂;“环己烷氧化酸性洗涤废水制取己二酸技术”于2004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技术发明二等奖,还曾获得辽宁省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环己烷氧化酸性有机废水制取己二酸和二元酸技术”于2006年获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醇有机废水制取4,5,6—碳二羧酸”获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三等奖。在许多刊物上共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以上发表16篇。

主要作品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导师 沈国良.沈阳工业大学石油化工学院.2024-07-26

沈国良.中国知网.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