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菠菜

菠菜

菠菜(学名:Spinacia oleracea),别名波斯菜、赤菜根等,是藜科菠菜属一二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纲。菠菜作为一种普遍食用的绿色蔬菜,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菠菜种植及消费国家。

菠菜株高可达1米,根扎较深,呈红色;茎秆直立,中空。叶片呈戟形至卵形,鲜绿色,全缘或有少数牙齿状裂片;花多数为单性花,雄花集成球形团伞花序,无花瓣,花萼4-5裂;雌花簇生在叶腋里,无花被,子房球形,柱头4-5裂;果实被坚硬革质的外皮包裹,果皮呈褐色。

菠菜是典型的长日照植物,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15-20℃,耐寒力较强,最适在空气湿度80%-90%,土壤湿度70%-80%,土壤pH值为5.5-7的环境条件下生长。

菠菜的功用价值主要体现在食用和药用方面。食用方面,菠菜的茎和叶柔嫩适口、营养丰富,可制作多种美食;药用方面,中医领域认为菠菜有养血、止血、敛阴、润燥的作用。

历史演化

菠菜起源于波斯(今伊朗),距今约有2000多年历史。印度尼泊尔东北部有菠菜的两个二倍体近缘种S.tetandra和S.turkestanica,为菠菜原始型。菠菜于7世纪初传入中国,《唐会要》(10世纪)更明确地说明菠菜种子是李世民贞观二年(628年)作为贡品传入中国的。北宋苏洵撰《嘉祐录》(11世纪)一书中记载菠菜由西国(波斯)传入。11世纪菠菜传入西班牙,13世纪在德国广泛种植,之后传到欧洲各国,19世纪引入美国。

在传播过程中,由于栽培方式、生态环境和选择方向的差异,菠菜逐渐形成了2个不同的菠菜变种类型:有刺变种(S. Oleracea L. via. spinose Moench)和无刺变种(S. oleracea L. var. inermis Peterm)。

形态特征

菠菜株高可达1米,有较深的根,直根发达,呈红色,侧根不发达。菠菜茎秆直立,中空,不分枝或有少数分枝,其营养生长期间为短缩茎,抽苔前叶片簇生于短缩茎上。菠菜叶片呈戟形至卵形,鲜绿色,柔嫩多汁,稍有光泽,全缘或有少数牙齿状裂片。

菠菜多数为单性花,少数为两性花,雌雄异株(少数雌雄同株),性型受遗传和环境共同影响。雄花集成球形团伞花序,再于枝和茎的上部排列成有间断的穗状圆锥花序;雄花无花瓣,花萼4-5裂,雄蕊数与花萼相同;花丝呈扁平丝形,且同一花内花药开裂时间不同;花药黄绿色,花粉多,风媒传播。菠菜雌花簇生在叶腋里,无花被,子房球形且着生于两枚合生的小苞片内,柱头4-5裂,外伸。

菠菜的果实在植物学上称为“胞果”,内含一粒种子,被坚硬革质的外皮包裹。果皮呈褐色,内果皮木栓化,厚壁细胞发达。菠菜播种用的“种子”,实为果实。

菠菜性别分类

菠菜植株按照性别类型可以分为4个类型:①绝对雄株:植株较矮小,基生叶较小。茎生叶片不发达或呈鳞片状。复总状花序,只生雄花,抽早,花期短。②营养雄株:植株较高大,基生叶多而肥大。抽薹较晚,花期较长,只生雄花,且位于花茎先端。③雌株:植株高大,基生叶和茎生叶均较发达。只生雌花,雌花簇生于花茎叶腋,抽薹较雄株晚。④雌雄同株:植株较高大,基生叶和茎生叶均较发达,抽薹较晚。可进一步分为雌雄同花同株和雌雄异花同株。

菠菜变种

菠菜根据种子是否有刺的差异,可分为有刺变种菠菜和无刺变种菠菜。

有刺变种菠菜:果实为菱形,有小而薄的刺,叶片为尖叶型,光滑且薄而狭小,先端呈锐尖或钝尖,叶柄长,生长快,耐寒性、耐热性强,茎叶质地柔嫩,涩味少,适合秋季栽培或秋播越冬栽培。

无刺变种菠菜:果实为不规则的圆形,无刺,叶片为圆叶型,肥大,椭圆形或卵圆形,先端钝圆,褶皱较多,基部戟形,叶柄短,与有刺变种相比,其耐寒力较弱,耐热性较强,春播抽薹迟,产量高,品质好,适合春夏或早秋栽培。

物种分布

菠菜作为鲜食和加工蔬菜在世界各个国家均广泛种植,也是中国广泛分布和普遍食用的蔬菜之一。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菠菜种植及消费国家,栽培面积较大的地区为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广东省东北地区

生长习性

菠菜是典型的长日照植物,在长日照条件下能够进行花芽分化的温度范围很广。其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较高,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15-20℃,温度过低或过高则发芽率降低。菠菜叶片在日平均气温20-25℃时增长最快。菠菜耐寒力较强,即使在-10℃条件下也不致冻死。

菠菜在空气湿度80%-90%,土壤湿度70%-80%的环境条件下,生长最旺盛,表现为叶片厚、品质好、产量高。菠菜在生长期缺水时则生长减缓,叶肉老化,纤维增多,易发生病害。

菠菜适合生长在富含有机质、较肥沃的壤土或沙质壤土中,适宜的土壤pH值为5.5-7,土壤pH值在5.5以下或8以上时生长不良。

繁殖方式

菠菜的繁殖多数为异花授粉,自然条件下花粉靠风传播,自然杂交率在19.6%-96.8%,因此,不同品种或原种进行繁殖时应进行隔离,防止窜粉。在人工条件下,菠菜主要通过采种进行繁育,采种时在早期适时去除白背叶,以利雌株充分发育抽生较多的健壮花枝。授粉后,去除全部营养雄株,提高种子产量;种子采收时应在种株茎叶有1/3-1/2变黄、果皮呈黄绿色时进行,过度老熟的种子会导致发芽率降低。

栽培技术

菠菜的栽培以种子播种为主,有撒播和条播两种方式。播种前整地、施足基肥是保证出苗的关键环节。种子播种前也可进行催芽操作,提高种子发芽率。菠菜生长期间要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施肥,以氮肥为主,磷钾肥次之,适时浇水,以及有效的杂草和病虫害防治。常见的病害有霜霉病、炭疽病和花叶病,主要虫害有菜心野和菠菜潜叶蝇等。若种植越冬菠菜,则要进行越冬管理,适时浇“冻水”,返青后及时中耕和追肥处理。

功用价值

菠菜的功用价值主要体现在食用和药用方面。

食用价值

菠菜是一种常见的绿色蔬菜,主要食用的是茎和叶,因其柔嫩适口、营养丰富,且富含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a、钙铁矿物质等多种营养元素,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对人体有益的世界十大食物之一”。但是菠菜的草酸含量较高,如果烹不当,食用时易与钙离子结合形成草酸钙从而形成结石,影响身体健康,可在烹饪前将菠菜处理一下,去掉部分草酸后再食用。

药用价值

中医领域认为菠菜性甘、平,解热毒,通血脉,利肠胃,主治头痛、目眩、目赤、夜盲症,消渴引饮,便秘、疮疡,具有治疗血、便血坏血病、消渴引饮、大便滞涩等功效。而菠菜果实则具有祛风明目、开通关窍、利肠胃的功效。另外,菠菜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利的物质,如可以使糖尿病人保持血糖稳定的类胰岛素物质,可以帮助孕妇预防后代神经管缺损疾病的叶酸,以及能够有效预防血管方面疾病的铁和B族维生素等。

参考资料

植物志-菠菜.植物智.2022-11-09

..2022-11-09

菠菜.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