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佳人
电影《乱世佳人》(英文名:Gone with the Wind)是一部爱情战争片,由维克多·弗莱明(Victor Fleming)、乔治·库克(George Cukor)与山姆·伍德(Sam Wood)执导,费雯·丽(Vivien Leigh)、克拉克·盖博(Clark Gable)和奥利维娅·德哈维兰(Olivia de Havilland)担任主演。电影于1939年12月15日在美国亚特兰大首映,次年1月17日于美国上映。
《乱世佳人》(别名:《飘》)改编自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的同名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时期为背景,讲述了塔拉庄园的千金斯嘉丽·奥哈拉与投机商人瑞特·巴特勒间纠葛的爱情故事。
此电影一经上映便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在1940年的第12届奥斯卡金像奖中,《乱世佳人》斩获了包括终身成就奖与科学技术奖在内的10项大奖,它创下的“获胜和提名总数”记录维持了20年。1989年,该片作为首批电影被美国国会图书馆选入美国国家影片登记部保存。在美国电影协会评选的“百年百大电影”中,《乱世佳人》位居第四。
影片剧情
泰拉庄园的小姐斯佳丽(费雯·丽饰)被告知,自己的暗恋对象艾希利(莱斯利·霍华德饰)要与表妹梅兰妮(奥利维娅·德哈维兰饰)结婚了。斯佳丽的父亲安慰斯佳丽,人生重要的不是伴侣而是泰拉,是这块土地。年轻的斯佳丽并不理解父亲的话。在艾希利和梅兰妮公布婚约的聚会上,斯佳丽私下向艾希利告白后遭到拒绝。正伤心的斯佳丽发现商人瑞特(克拉克·盖博饰)听到了她与艾希利的对话,两人争论后不欢而散。
南北战争爆发,梅兰妮的表弟查尔斯在出征前向斯佳丽表达了爱意,出于赌气,斯佳丽应下了与查尔斯(兰德·布鲁克斯饰)的婚约。不久查尔斯就在战争中病死,斯佳丽成了寡妇。在母亲的建议下,斯佳丽到梅兰妮居住的亚特兰大散心。斯佳丽的保姆妈咪(海蒂·麦克丹尼尔斯饰)劝说斯佳丽不要想通过梅兰妮与艾希利见面,但斯佳丽不听劝阻。在一次军队募捐的聚会上,斯佳丽再次见到了瑞特,此时的瑞特因为转运物资而被南方人视为英雄,他也趁机赚了一笔钱。瑞特开始对斯佳丽展开追求,但斯佳丽并没有放在心上,她还在喜欢着艾希利。
南方联盟军大败,亚特兰大的医院里挤满了病患,在医院里帮忙的斯佳丽成长了很多。每日与伤员接触让斯佳丽感到焦虑,她想回到泰拉庄园。从瑞特处斯佳丽得知北方军即将打到亚特兰大,但此时梅兰妮即将生产,答应过艾希利要照顾梅兰妮的斯佳丽选择留在亚特兰大。斯佳丽刚帮梅兰妮生产完,北方军就快打进城了。斯佳丽请求瑞特把自己和梅兰妮以及孩子带到泰拉。瑞特将斯佳丽一行人送出城,与思佳丽吻别后参军去了。独自驾驶马车回家的斯佳丽发现家中已经被北方军洗劫一空,母亲病逝父亲神经失常,斯佳丽下定决心不可以再让家人挨饿。
不久后,战争结束了。斯佳丽虽努力干活,但交上不上繁重的税收,斯佳丽的父亲又在此时坠马去世。无人依靠的斯佳丽只好设计嫁给了本来要迎娶自己妹妹的木材商人弗兰克。斯佳丽利用非法的手段很快变得富有。弗兰克却因参加反政府组织而丧命,斯佳丽再次守寡。瑞特向斯佳丽求婚,斯佳丽答应了。
两人结婚一年后,他们的女儿邦妮出生了。但由于斯佳丽仍旧对艾希利存有余情,瑞特提出了离婚。斯佳丽告诉瑞特她又怀孕了,却遭到了瑞特的嘲讽。在争吵中,斯佳丽不慎滚下楼梯,这导致斯佳丽流产。瑞特感到内疚,决心同斯佳丽和好,但小女儿邦妮就在两人谈话时意外坠马死亡。瑞特十分悲伤,经梅兰妮劝说后,他同意下葬邦妮。梅兰妮突然病倒,临终她将艾希利与儿子托付给了斯佳丽。斯佳丽拥抱了丧妻的艾希利,瑞特看到后伤心离开。斯佳丽意识到自己并不再爱艾希利了。然而,当斯佳丽赶回家向瑞特表达自己的爱时,瑞特并不相信,而是选择离开。孤独的斯佳丽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话,最终回到了家乡泰拉。
角色介绍
影片制作
制作背景
1936年初,制片人大卫·O·大卫·塞尔兹尼克在编辑凯·布朗(Kay Brown)的推荐下阅读了《飘》的故事大纲,尽管他认可该小说的内容,但考虑到涉及内战的电影很难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塞尔兹尼克并没有考虑购买该书的影视版权。在凯·布朗与塞尔兹尼克的商业伙伴约翰·海·惠特尼(John Hay Whitney)的施压下,塞尔兹尼克以5万美元买下了《飘》的版权。
起初塞尔兹尼克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制作这部电影,他在与岳父路易斯·梅耶(Louis B. Mayer,米高梅创始人之一)协商后,不仅争取到了米高梅公司的著名男星克拉克·盖博的出演,还获得了约150万美元的制作资金。塞尔兹尼克拒绝了梅耶让W.S.范戴克(W.S. Van Dyke)做导演的建议,坚持让乔治·库克执导该电影《乱世佳人》。在库克导演了一段时间后,塞尔兹尼克对他的工作并不满意,塞尔兹尼克让正在拍摄《绿野仙踪》(英文名:The Wizard of Oz)的维克多·弗莱明接替了他的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弗莱明疲于兼顾多部电影的拍摄,山姆·伍德加入了剧组并分担了部分导演工作。
演员与角色
为了增加观众对《乱世佳人》的期待,塞尔兹尼克对电影主角“斯佳丽”进行了全美范围的选角,有约1400位女演员参与面试,知名女星凯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也在其中。最终,塞尔兹尼克选择了探班电影拍摄的英国女演员费雯·丽。在拍摄前,费雯·丽就因无法模仿美国南方口音而遭到质疑,但原著作者玛格丽特·米歇尔表示很满意费雯·丽对斯佳丽的演绎。
海蒂·麦克丹尼尔斯凭借在《乱世佳人》中对“保姆妈咪”一角色的出色演绎获得了第12届奥斯卡金像最佳女配角,成为了第一位获得奥斯卡奖的非裔美国人。然而在颁奖仪式上,麦克丹尼尔斯被要求不能与白人演员们坐在一起。
剧本
在买下电影拍摄权后,塞尔兹尼克先请剧作家西德尼·霍华德将小说改编为剧本,再聘用了数十位编剧修订并缩短该剧本。塞尔兹尼克在编剧好友本·赫克特(Ben Hecht)的帮助下删改了《乱世佳人》的部分次要情节,而后他任用了西德尼·霍华德来完成最终的电影剧本。
影片配乐
影片亮点
美国文化
《乱世家人》的故事基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与战后重建时期,在主题表达上突破了单一的爱情表达,传达了深刻的美国文化。在电影中,“家园”是一个关键元素,对它的呈现体现了美国文化中坚韧、不放弃的特点。以斯佳丽为例,在战前富裕的她并不理解父亲所说的“土地是唯一永恒的东西”,对物质生活没有概念。而在斯佳丽的泰拉庄园因战争破产后,她意识到了土地和金钱的重要性,“给家人和自己提供物质家园”成为了斯佳丽的奋斗目标。而以物质家园为基础的精神家园,也在斯佳丽的成长中被呈现给观众。斯佳丽得以从一个任性的小女孩变为养活一家人的女强人,正是因为她意识到了爱情并不是她生命的全部,唯有家园是她生活下去的支柱。从电影对斯佳丽的思想改变的呈现,观众可以感受到美国文化中的勇往直前特质与那个时代人们的家园情结。
女性意识
《乱世佳人》对女主角斯佳丽进行了多面的形象塑造,旨在唤醒女性观众们的女性主体意识。电影以南北战争为背景,强调了社会的变迁,斯佳丽的人物性格也在巨大的生活变化中变得立体。在战前,斯佳丽生活富裕且面容姣好,她因此天真而任性。当战争令她的家庭破碎时,斯佳丽的自主意识开始觉醒,她彻底抛弃了“男尊女卑”的道德枷锁,采取各种手段保护家园泰拉。电影呈现出的斯佳丽并不完美,她虚荣且自私,而她不断与命运作斗争的勇敢,则超出了“淑女规范“的范畴。斯佳丽在痛苦后成长的经历鼓励女性独立、坚强,主动出击,不做任何人的附属品,该角色的塑造是对“父权社会”的一种反叛。
幕后花絮
电影原著《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歇尔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她拒绝了制片人请她参与电影制作的邀请。尽管小说《飘》5万美元的电影改编版权费是当时最高的,但由于《乱世佳人》在票房上获得了巨大成功,大卫·塞尔兹尼克在电影上映后再次支付了玛格丽特·米歇尔5万美元作为奖金。
年仅10岁的马丁·路德·金随传教士父亲参加了《乱世佳人》在亚特兰大的电影首映式。因为亚特兰大还执行着种族隔离政策,出演电影的黑人演员们都不被允许参加首映式。
由于《乱世佳人》的篇幅过长,塞尔兹尼克曾考虑过将其分为两部电影制作。该电影的拍摄总素材长达88小时,粗剪版本超过4.5小时。
影响
《乱世佳人》创下了不少记录,它不仅是最长的奥斯卡最佳影片,也是首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彩色电影。马克思·斯坦纳创作的近3小时的配乐也让《乱世佳人》成为迄今为止拥有最长配乐的电影。通过票房换算,《乱世佳人》是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据吉尼斯纪录的估计该电影总票房约为34.4亿美元
在美国发生乔治·佛洛依德抗议活动(针对警察暴行和种族歧视的抗议)后,HBO电视网 Max在导演约翰·里德利(John Ridley)的呼吁,因《乱世佳人》中对奴隶制和种族歧视的美化而下架了该电影。不久后该电影又因具有反思和教育价值而被重新上架。
荣誉奖项
资料参考
制片与发行
资料参考
上映信息
资料参考
衍生作品
1994年,迷你剧集《斯佳丽》(英文名:Scarlett)在美国发行,该剧集改编自亚历山德拉·里普利(Alexandra Ripley)为小说《飘》创作的续集小说《斯佳丽》,讲述了斯佳丽努力挽回与瑞特感情的故事。剧集由约翰·埃尔曼(John Erman)执导,琼妮·威利(Joanne Whalley)与提摩西·道尔顿(Timothy Dalton)主演。
《乱世佳人》的原著小说《飘》曾被两次改编为音乐剧:1972年,由哈罗德·罗马(Harold Rome)作词作曲,霍顿·福特(Horton Foote)编剧的音乐剧版《乱世佳人》在1972年5月3日开演;2008年,由玛格丽特·马丁(Margaret Martin)作词作曲编剧的版本于2008年4月22日开演。
评价
《乱世佳人》收到的反馈以正面评价为主,主流观点认为该片呈现的优秀视觉效果令其成为影史经典。截至2023年11月29日,《乱世佳人》在烂番茄收集的103份专业评价中,获得了90%的好评率,在超25万观众的打分中,电影的新鲜度高达92%。在IMDb网站上,有32.9万的观众给《乱世佳人》评分,平均分为8.2/10分。在Metacritic的18篇影评中,该片获得了97/100的评分。
在豆瓣电影上,超70万的观众为《乱世佳人》打分,影片得分为9.3/10,该片入选“豆瓣Top250”榜单。Mtime时光网上9千余名观众给予《乱世佳人》的平均分为8.9/10分。
著名影评人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称赞该电影的制片人大卫·塞尔兹尼克是那个年代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埃伯特称《乱世佳人》中的一些镜头时隔多年观看仍具有“令人窒息”的力量。《卫报》的影评人彼得·布拉德肖(Peter Bradshaw)指出《乱世佳人》中部分观点的呈现具有时代局限性,但该片在叙事上蕴含的生命力是不可否认的。
该电影也因对奴隶制的态度而受到了非议,影评人卢·卢曼尼克(Lou Lumenick)与伊索贝尔·刘易斯(Isobel Lewis)对此发表了看法。卢曼尼克认为《乱世佳人》具有种族主义色彩,且对奴隶制进行了美化。刘易斯提到电影中的黑人角色被塑造为受惠于白人的形象,这美化了当时黑人在美国南方的处境,粉饰了奴隶制。
参考资料
乱世佳人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2-11-25
乱世佳人 (1939).时光网.2022-11-25
乱世佳人 Gone with the Wind (1939).豆瓣电影.2022-11-25
乱世佳人 (1939).1905电影网.2022-11-25
Archive Collection: Gone with the Wind.Soundtrack.Net.2024-03-12
乱世佳人 ( 1939 ).时光网.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