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动态清零

动态清零

“动态清零”是国家卫健委于2021年就当时疫情形势提出的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总方针,是指在当时疫情形势下,当出现本土病例的时候,为了快速扑灭疫情,中国所采取的综合防控措施的一种集成。“动态清零”是中国疫情防控经验的总结和提炼,也是新冠肺炎疫情处于高位流行时中国疫情防控的一个最佳选择和总方针。

“动态清零”方针的执行核心是斩断传播链。其主要措施包括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即所谓“四早”措施。坚持“动态清零”,能较好地平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且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而从实践来看,坚持动态清零,一方面保证了极低的发病率、死亡率和住院率,另一方面确保了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因此,“动态清零”是综合社会成本最低的抗疫策略,也是中国及时控制疫情的最佳选择。

动态清零,是2021年度十大新词语,一般运用在疫情防控中,中国疫情防控坚持“动态清零”。

“动态清零”主要内涵

含义

“动态清零”由“清零”和“动态”两个词组成。“清零”就是从有到无的过程,就是把疫情消灭的过程。但是,这个消灭,仅仅指某地某时刻发生的某一起疫情,并不是指广义的全国范围的总疫情。“动态”就是疫情发生与清零是在不断变化的。因为疫情可能会在同个地方或者不同地方出现一次或者多次,但是每次在疫情发生后,都能在较短时间内扑灭,使得疫情归零。动态清零的根本宗旨就是发现一起疫情,扑灭一起疫情,不让疫情在当地“生根”。

条件

一个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在经过大约1-2天的病毒复制、增长后,开始向身体外排出病毒(即核酸检测阳性),并持续约7-12天。感染者在向身体外排出病毒时,就具有了传染性,能把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因此,新冠病毒只有不停地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才能维持其长期生存。而如果感染者在超过其最长排毒时间,还不能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病毒就会被人体免疫功能消灭。而把一起疫情中的所有感染者发现出来,采取物理隔离方式,限制其与别人接触,阻止其将病毒传播给别人,并保持一个最长排毒时间,病毒就在疫情所在地被消灭。因此,在没有本地的持续传播新冠疫情、且本地新冠疫情主要来自境外传入的情况下,动态清零策略是最佳选择一般来说,疫情发现的早,其波及范围小,就越容易实现动态清零。而如果波及范围广,动态清零的难度就会大一些,需要的时间就会长一些。

关键

“动态清零”的关键就是早发现,早控制,早消灭。把疫情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威胁、以及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控制在最小。

主要措施

动态清零的核心就是斩断传播链。主要措施包括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即所谓“四早”措施。第一、在“外防输入”防控措施中,一是强调入境人员的隔离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境外进入的感染者;二是强调涉及境外冷链或货物运输的人每日监测,及时发现“物传人”后继发的“人传人”。这两项措施,都旨在将境外输入的疫情,发现在第一代病例,疫情控制在第一代病例。这是动态清零的最高境界。第二、在“内防反弹”防控措施中,一是要加强新冠疫情地区的人员流动控制,严防感染者流出,将新冠疫情带入非疫情地区,造成新的疫情。二是加强门诊就诊者监测,对发热、咳嗽等疑似新冠或感冒的病人,进行核酸检测;没有条件做核酸的可以用抗原筛查,以便及时发现早期病例。三是出现咽喉红肿或疼痛、咳嗽等症状的人,可以用抗原筛查方法做自我检测,如果发现阳性,要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以便妥善处置。这三项措施,都是疫情早发现的有效方法,为实现动态清零提供疫情早发现的保障。

发展历史

2021年12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介绍动态清零。

2022年3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关于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王贺胜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

2022年11月5日,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二级巡视员胡翔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国际疫情迎来新的冬季疫情流行季,国内局部地区疫情反弹趋势明显,叠加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疾病传播风险,疫情形势更加严峻复杂。我们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在总结各地疫情防控实践和政策实施效果的基础上,组织专家根据病毒潜伏期、传播力、致病力的变化,不断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进一步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2022年11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要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克服麻痹松懈心理、等待观望心态,坚持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措施不动摇、不走样,立足于防、立足于早、立足于快,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简称“十条措施”),中国停止实施“动态清零”总方针。

清零记录

2021年11月,甘肃省最后3个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区,全省8个中风险地区实现动态清零。

2022年1月,天津市宣布实现社会面清零;3月,深圳市基本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4月,全国已有超20地实现社会面清零。

2022年5月,黑龙江省全省现有本土感染者“清零”。此外,吉林省山东省河南省等地均已陆续实现社会面清零。主要有四川广安实现社会面清零;河北省全域调整为低风险地区;许昌市:实现社会面和隔离点连续3天“双清零”;上海市15区实现社会面清零;青海西宁实现社会面清零;江西上饶五月中旬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山东济南5月初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

2022年9月,海南省实现社会面清零。10月,包括兴安盟、江西泰和,云南镇康、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多地实现社会面清零。

误解

误解一:零感染

动态清零不等于零感染,与零感染有着本质的区别。动态清零是指对于发生的新冠疫情,发现一起、消灭一起,既不让新冠病毒在疫情所在地流行,也防止病毒从疫区传播扩散其他区域。动态清零虽然不追求零感染,但要实现消灭一起疫情,又要求在疫情所在地及时阻断传播,没有新的感染发生。

动态清零强调的是社会层面感染者清零,不要求疫情所在地没有感染者。所谓社会层面清零,是指在社会自由活动的人群中没有感染者,即使隔离管理的人群中有一定数量的感染者也没有关系,因为他们处在隔离状态,不会向社会传播扩散。

误解二:封控

把动态清零的措施,与封控措施等同起来,一提到动态清零,就想到全城封控。动态清零采取的措施,取决于疫情发现的阶段,如果发现的早,只需要隔离治疗病人,加上隔离观察密切接触者,就能够实现清零。只有当疫情发现晚,或者,虽然发现较早但没能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控制住,出现了较多的社区传播的情况下,才使用封控措施。

误解三:全员核酸检测

把动态清零的措施,与全员核酸筛查措施等同起来,一提到动态清零,就想到全市全员核酸筛查。同样,只要疫情发现的早,传播链清楚,顺着传播链,把密切接触者发现出来,就没有必要做全员核酸筛查。只有当疫情发现晚,或者,虽然发现较早但没能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控制住,出现了较多的社区传播、且传播链不清楚的情况下,才使用全员核酸筛查措施。

误解四:影响经济

一提到动态清零,就想到对经济影响大。实际上,动态清零,才能最大限度地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如果疫情发现在第一代、控制在第一代、消灭在第一代,对经济建设没有影响,只能是提供安全环境。如果疫情发现的比较早,比如发现在疫情传播的第二代或第三代,对经济发展也没有影响。如果疫情形势发展的比较严峻,需要采取较大范围的全员核酸筛查、封控措施等,动态清零策略对经济发展确实有一定的影响。根据数学模型专家初步分析,动态清零策略对当地GDP的影响,仅相当于非动态清零策略对经济影响的一半。

专家解读

时任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从专业的角度、科学的角度来看“动态清零”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怎么及时主动发现传染源。传染源包括患者、无症状感染者,甚至可能携带病原体的相关动物,主要是通过监测发热门诊的预警以及一些检测、主动筛查的手段,来发现传染源;第二,一旦发现有病例出现的时候,就要快速采取公共卫生和社会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疫点的管控、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流行病学的调查,以及减少人群聚集等管控措施;第三,有效救治。主要运用中西医结合等方法来有效救治患者,防止轻转重,减少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时任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发生疫情后,充分利用疫情发现之初的黄金24小时处置时间,在原来充分发挥检测队伍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流调和监督队伍的作用,突出“快”字。在疫情没有扩散之前,或者感染者还不具备传播能力之前,把密接者、次密接者找到,把可能的感染者提前管控住,力争用一个潜伏期左右时间控制住疫情的社区传播。这是“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体现,是中国控制疫情的“法宝”。

时任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动态清零”不追求“零感染”,但要实现消灭一起疫情,又要求在疫情所在地及时阻断传播,没有新的感染发生。换句话说,不要求全国在某个时刻无新冠感染,但对于每一起发生的疫情,都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将其扑灭。他认为,“动态清零”强调的是社会层面感染者清零,不要求疫情所在地没有感染者,这是指在社会自由活动的人群中没有感染者,即使隔离管理的人群中有一定数量的感染者也没有关系,因为他们处在隔离状态,不会向社会传播扩散。

时任吉林省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所所长何英华:新冠疫情防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社会面清零”是“动态清零”的一个过程,先要实现“社会面清零”,才能实现全面“动态清零”。

相关评论

动态清零,是2021年度十大新词语,一般运用在疫情防控中,中国疫情防控坚持“动态清零”。

2022年2月,美国《华尔街日报》发文肯定中国抗疫政策,认为“动态清零”政策实现了死亡人数和经济干扰最小化两个目标,但西方与中国的地缘政治紧张容易使人忽视该政策取得的成就以及其他国家、包括西方国家能够从中借鉴些什么。

2022年4月12日,新华社评论:实践证明,“动态清零”尊重科学、体现规律,完全必要,而且效益明显,是宝贵的经验。我们要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以更坚决的态度、更彻底的措施、更迅速的行动,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落到实处,同心协力尽快打赢这场大仗硬仗。

2022年4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坚持“动态清零”实质就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文章中称:确定抗击疫情最佳方案,首要考量的,就是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动态清零中,“动态”就是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清零”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包括“病毒”清零、“疾病”清零、“疫情”清零,在现阶段“清零”是针对“疫情”而言。实践反复证明,动态清零是基于我国当前疫情形势的最佳选择,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最佳选择,更是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的关键所在。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抱定必胜信心,切实将各项举措落实到位,苦战实干、攻坚克难,我们一定能尽早打赢这场疫情防控大仗硬仗,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022年5月23日,老挝外长表示,事实证明,在奥密克戎病毒面前,中方坚持“动态清零”是必要的和科学的,不仅守护了中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确保了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也有效遏制了疫情外溢蔓延,为促进全球经济恢复发展展现了有力“中国担当”。这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世界。

2022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发文表示:坚持动态清零,较好地平衡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能够让我们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从实践来看,正是因为坚持动态清零,我们才保证了极低的发病率、死亡率和住院率,以及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如果算总账,我们的防疫措施是最经济的、效果最好的。实践充分证明,我国疫情防控有良好的成本效益比,动态清零是综合社会成本最低的抗疫策略,是现阶段我国及时控制疫情的最佳选择。与疫情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是实力的较量,也是意志的比拼。当前,全球疫情仍起伏反复,我国外防输入压力不断增大。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因时因地因势不断优化防控政策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既是秉承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基本要求,也是遵循科学规律、保障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选择。

参考资料

国家卫健委:“动态清零”不是“零感染”_新闻频道_央视网(cctv.com).央视网.2022-01-05

“动态清零”是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总方针.中国网-财经中心.2023-10-27

动态清零措施等同封控?吴尊友发文解读动态清零及四点误解.中国青年网-新闻.2023-10-27

“动态清零”可持续而且必须坚持.人民网.2022-11-05

“汉语盘点2021”年度字词揭晓“治”“建党百年”“疫”“元宇宙”当选.环球网-今日头条.2022-01-05

国家卫健委: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7

国家疾控局回应近期是否调整防控政策.新浪看点.2023-10-27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权威发布.中国政府网.2023-10-27

驻圣克鲁斯总领事王家雷在玻利维亚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科学有效,符合国情》.新浪财经.2023-10-27

优化防控新十条措施出台,国家卫健委回应何时能够恢复疫情前生活.网易.2023-10-27

甘肃:8个中风险地区实现动态清零 省内出行不再需要提供核酸报告.中国新闻网.2023-11-07

题:科学精准落实“动态清零”,为中国发展赢得主动.中国青年网-新闻.2023-11-07

近一个月来,超20地实现社会层面清零.新浪财经.2023-11-07

五月以来,多地实现社会面清零.今日头条.2023-11-07

海南实现社会面清零!南京、青岛等地疫情最新情况.今日头条.2023-11-07

10月以来,多地实现社会面清零.今日头条.2023-11-07

如何理解“动态清零”?国家卫健委权威解读.中国青年网-新闻.2023-10-27

国家卫健委:元旦春节即将来临,疫情传播风险加大.今日头条.2023-10-27

“动态清零”等于“零感染”“全城封控”?吴尊友发文释疑“动态清零”误区.央广网新闻.2023-10-27

权威解答:在防疫中,普通市民应如何助力实现“社会面清零”?.今日头条.2023-10-27

国际时评 | 短评:美媒肯定中国抗疫政策发人深思.新浪财经.2023-10-27

新华述评:坚持“动态清零” 打赢抗疫硬仗.新华网.2023-10-27

坚持“动态清零”实质就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论坛).人民网.2023-10-27

老挝外长认为中国坚持“动态清零”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世界.澎湃新闻.202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