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遵义医科大学

遵义医科大学

遵义医科大学(英语:Zunyi Medical University,缩写:ZMU),简称遵医,前身为大连医学院,成立于1947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为省属重点高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国家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遵义医科大学前身为大连医科大学,创建于1947年,195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69年为支援“三线”建设,学校整体南迁至遵义市,更名为遵义医学院;2016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8年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4年6月,遵义医科大学由新蒲校区、大连路校区和珠海市校区组成,占地面积2582亩,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图书资源总量362万余册。下设教学院系28个,拥有直属附属医院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7所,教学医院82所,其他类型实习教学基地70个。开设本科专业34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8个。有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6个。有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教职员工及医护人员1.2万余人。

在2024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中,遵义医科大学位列全国第38名。在2024-2025年全球最佳大学排名中,遵义医科大学位列全球第2128名。

历史沿革

大连临时医学专门学校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内战爆发,中共中央决定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1946年1月,东北军区罗荣桓司令员派辽东军区第二卫生部长黄农(后改名王布君)进驻大连,接收日伪医疗机构,组织医疗力量,调集药品、器材支援东北解放战争。王布君先后组织了几批医疗队和药品、器材输送到东北前线,有感于大连的医疗力量比较缺乏,乃决定自办学校,接收日伪统治时期医科大学肆业的失学青年加以培养,向解放区输送。1946年12月,经旅大行政联合办事处卫生研究委员会及大连市政府十二次会议通过,12月21日大连临时医学专门学校成立,并正式开学,王布君兼任校长。

大连医学院及关东医学院

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战伤医疗救护需要大批军医。王布君根据罗荣桓的指示,决定利用大连有苏军保护的这一特殊的和平环境,筹办一所比较正规的军医大学。王布君以旅大行政联合办事处卫生研究委员会主任和大连市卫生局局长的身份提出建议,于1947年2月通过旅大第二届临时参议会就创办大连医学院问题作出决议。并确定大连医学院由旅大行政联合办事处领导。2月1日旅大行政联合办事处正式命令成立大连医学院。任命王布君为院长。原大连临时医学专门学校撤销。

大连医学院筹备期间,王布君由辽东军区和大连市卫生局调来一些干部参与筹备工作。一方面派干部到山东,由胶东军区卫校调来百余名学员;一方面在国民党进攻辽东时,由安东(现丹东市)撤退到大连的东北军政大学辽东分校部分学员转到医学院来;同时于2月10日在大连登报公开招生。

1947年4月2日,旅大地区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关东公署。任杨凤鸣为卫生厅厅长。王布君为副厅长。4月19日,大连医学院奉令改名为关东医学院。5月4日在柳林街校址举行了关东医学院创校及首届开学典礼。5月13日关东公署发布命令:关东医学院由卫生厅副厅长王布君兼任;任赵佐明为副院长。

大连大学医学院

1948年秋,全国解放战争即将进入反攻阶段,正在酝酿辽沈战役的时候,中共旅大地委根据中共中央地方局“要大力培养干部”的指示,向东北局提出了拟在大连市成立正规大学一所,以培养全国解放后进行建设所需的科学技术人才。报告提出“旅大现处于战争中相对和平环境中,创办大学的物质条件是具备的……,以现有关东工专、电专、医学院为基础,开办医、工两院,建立正规学制”;“学生来源除在本地招收外,并可从临近的解放区、国统区动员之”;“校长应选全国知名学者担任,教授也须多方向国统区延聘有名学者,……请帮助解决”。

1948年10月,在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地方局的直接领导下,关东公署组织了“大连大学筹备委员会”开始大连大学的筹备工作。筹委会将已先后创办的关东工专、关东电专、关东医学院,关东俄专合并,于1949年1月正式成立大连大学,4月15日举行创校典礼,校长为李一。大连大学成立后,将纳入校内的工专与电专合并为工学院,俄专改为俄文专修科,关东医学院亦改为大连大学医学院。关医虽然并入大连大学,但学院的领导体制和行政机构基本未动,仍属原来体系。为了办好大连大学医学院,在原副院长李助之上,中央委派了原新四军卫生部长、著名医学专家沈其震同志任院长。从这时起,学院开始实行五年正规学制,设医学专业。同年6月,接管了关东医院为附属医院用作学生实习基地。

大连医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参考苏联办学经验,东北人民政府于1950年7月6日以5144号令决定:将大连大学所属各学院及专科独立,分别成立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医学院及大连俄文专科学校;并取消大连大学建制。7月23日大连大学校长昌振羽在全校大会上宣读了东北人民政府的命令,并宣布自即日起各学院独立和大连大学撤销。

大连医学院独立后,除由东北地区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统一领导外,归东北人民政府卫生部具体领导。院长沈其震、副院长李震勋继续任职。沈其震院长请郭沫若题写了大连医科大学校名。从此,大连医学院进入独立发展的新阶段。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关于改变大行政区人民政府机构与任务的决定,1953年1月1日起大连医学院改由东北行政委员会卫生局管理。1954年8月大行政区机构撤销后,根据中央教育部、高等教育部、卫生部等部委联合通知,大连医学院自1954年8月10日起改由中央高等教育部领导,委托中央卫生部管理。

1955年起,大连医学院解剖、生理、生化、药理学4个专业开始招收研究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院校之一。

1958年3月26日,中央卫生部将大连医科大学下放辽宁省人民政府领导,由辽宁省卫生厅管理。

1964年10月间,高等教育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平战结合,加强战争观念和加强三线建设的指示,提出了相应的报告,确定向三线地区迁建部份高等院校。在医学院校方面,卫生部曾考虑从大连医学院和青岛医学院两校各抽调部份力量内迁建校。后经反复酝酿,权衡利弊,到1965年决定大连医学院全部南迁。当年8月,卫生部召开全国医学高等教育会议,讨论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把卫生工作的重点转向农村的指示,大医南迁具体选点工作加快了进行的节奏。

1965年5月,卫生部根据中共中央4月《关于加强备战工作的指示》决定:将大连医学院迁往四川省。接到通知后,大连医学院立即派人向中共四川省委请示和接受任务,选定院址在自贡市,确定在校学生规模1500人,经初步设计,向卫生部编报了设计任务书和1966年的基建计划。10月,中共西南局决定大连医学院改迁贵州省,并确定学院由中央投资,附属医院由贵州省投资进行建设。学院领导立即又向贵州省委请示。经初步勘察选址,由贵州省人民委员会确定医学院院址定于遵义市北京路以北,外环路西东两侧。12月15日又向卫生部和贵州省人民委员会编报了学院和附属医院的设计任务书。国家计委于1966年1月11日批复卫生部和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同意将大连医学院迁往贵州省遵义市,列为国家内迁基建项目,迁校后改名为遵义医学院,在校学生规模定为1300名,学院迁建总投资340万元。1月8日贵州省人民委员会批复:同意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规模定为病床400张,日门诊量1500人次,基建投资248万元。

遵义医学院

1969年1月29日,根据中央卫生部军管会指示,由辽宁省和贵州省各派出3名代表,组成“大连医科大学南迁交接小组”。5月9日,大连医学院南迁第一辆专列抵达遵义市。7月14日,辽宁省、贵州省革命委员会大连医学院内迁交接小组正式向卫生部军管会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大连市革命委员会报告:大连医学院交接工作全部完成。大连医学院名义取消。

在1973年至1978年间,遵义医学院先后在湄潭县凤冈县德江县思南县桐梓县习水县正安县、金沙、仁怀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凤冈等县建立农村基地或举办分院,为农村培养医务人员500余人。

1977年,辽宁省革命委员会根据辽宁省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和“文化大革命”中省内高等医学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于10月30日向国务院提出关于重建大连医科大学的请示报告。1978年2月28日,教育部发出通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大连医学院,该院于1979年1月17日正式开院。

1978年,在齐锡珠教授的倾力打造下,遵义医学院增设口腔系,是当时省内仅有的口腔医学本科专业。

1982年,为支持大连医学院复办,大部分教职工分批调回大连,使遵义医学院元气大伤,给学院的教学、医疗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1995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正式挂牌成为贵州省首家三级甲等医院。1998年6月,建立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2001年12月,遵义医学院与珠海市签约,在珠海金海岸设立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2002年9月,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正式启用。2003年,遵义医学院和斗门区政府在斗门区人民医院基础上联合建成了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

2010年9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成为贵州省首家“三级口腔专科医院”。2011年,新蒲校区建设启动。2012年12月,遵义医学院成为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2013年9月,遵义医学院新蒲校区正式启用,与大连路校区、珠海校区形成“一校三区”格局。2014年,遵义医学院获批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教官培训基地资格。2016年10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订协议,共建遵义医学院。

遵义医科大学

2018年1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遵义医学院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

2021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遵义医科大学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12月21日,遵义医科大学全科医学院成立,是贵州省首个成立全科医学院的高校。

2023年7月24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批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遵义医科大学关于《创建医教、校地、家校全科医学协同育人模式培养扎根西部医学人才十年实践》的成果,获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学校现状

院系设置

遵义医科大学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截至2024年6月,遵义医科大学下设28个教学院系,开设34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6月,遵义医科大学有教职员工及医护人员1.2万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12人。有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2人,中国科协人才托举计划2人,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共65人,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专家4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国家级优秀教师、模范教师等1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委员6人,在岗省委重点联系专家、省委联系专家33人,二级教授29人,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省部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共26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6月,遵义医科大学有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6个,同时拥有全省医学院校唯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硕士点。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6个,贵州省重点学科10个,贵州省国内(区域)一流学科(群)4个。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4‰,药理学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进入ESI全球前1%。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5个学科实现大幅增比进位,其中,2个学科排名贵州第一。

教育教学

截至2024年6月,遵义医科大学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8个,一流专业占比76.47%。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获7年有效期,护理学、口腔医学、药学专业通过教育部认证。有国家级课程10门,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获国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3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

合作交流

遵义医科大学与遵义市、珠海市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建设大学科技园、贵州医药大健康产业研究院、珠海金湾医药产业研究院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意大利维罗纳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30余所高水平大学开展深度合作,2023年获批港澳台地区本科生招生资格。加入中国-东盟高校医学联盟、南亚东南亚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联盟等国际合作组织。

附属医院

遵义医科大学有直属附属医院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7所。5所直属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8个,省级重点学科25个;国家级培训基地15个,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4个,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3个,国家住培专业基地49个,其中,全国住培重点专业基地3个。省级医疗控制中心11个,省级专科培训基地14个。

科学研究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遵义医科大学图书馆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位于学校中心位置,为贵州省唯一一家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图书馆有新蒲校区、珠海校区图书馆两个馆舍,总建筑面积4.5万余平方米,阅览座位4661个。有馆藏图书207.63万册,电子图书135.86万种,订购中外文纸质期刊1000余种,还拥有Web of Science(SCIE)、Incites、ESI、JCR、ScienceDirect、BIOSIS Previews、BMJ、SciFinder、Ovi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外文数据库共计82个,其中自建硕士论文数据库等8个特色数据库。

学术出版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是由遵义医科大学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刊物,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创刊于1960年,原刊名《大连医学院学报》,1969年更名为《遵义医学院学报》,2019年10月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学报》,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52-1173/R,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8159。主要栏目设有:专家述评、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临床经验交流、调查报告、技术与方法、综述等。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期刊网》《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光盘》《中国医学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华首席医学网》《中文电子期刊服务(CEPS)数据库》以及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大型图书馆收藏和收录。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6月,遵义医科大学有国家级生物样本库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部省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9个。

科研成果

2019年至202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8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获贵州省2022年度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奖1项;获贵州省科学技术奖38项,其中,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项,其中一等奖1项;发表高水平论文6114篇。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特色兰科植物保育与种质创新及产业化关键技术

学校排行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在2024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中,遵义医科大学位列全国第38名,全国参考排名291名。

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

在2024-2025年全球最佳大学排名中,遵义医科大学位列全球第2128名。

文化传统

遵义医科大学的象征有校徽、校歌、校旗、校训等。

校徽

遵义医科大学校徽外形为圆形,由双圆组成。外环上方为“遵义医科大学”,下方为“ZNUYI MEDICAL UNIVERSITY”;内环背景为红色,中间为字母“ZY”与“义” 字变形的白鸽图案和数字“1947”。

校歌

遵义医科大学校歌为《托起生命的航船》,创作于2007年,罗开源作词,周明仁作曲。

校旗

遵义医科大学校旗为长方形,长宽比例3:2,旗面白色,中央上方印有校徽,下方“遵义医科大学”毛体字样和“ZNUYI MEDICAL UNIVERSITY”,字体颜色为形象识别系统标准色遵医红。

校训

遵义医科大学的校训为“明德笃学,求是致用”。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

遵义医科大学占地167.66万平方米,由新蒲校区、大连路校区、珠海校区三个校区组成,其中新蒲校区占地118.66万平方米,珠海校区占地45.93万平方米。

新蒲校区

新蒲校区,因作为学校注册地一般也被称为遵义医科大学校本部,位于遵义市新蒲新区校园1号路。2013年9月,位于遵义大学城内的新蒲校区投入使用,规划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可容纳学生20000人。新蒲校区有基础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管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医学信息工程学院、法医学院、全科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

大连路校区

大连路校区,因历史悠久一般也被称为遵义医科大学老校区,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大连路201号。大连路校区有第一临床学院、口腔医学院、麻醉学院、检验医学院等。

珠海校区

珠海市校区是遵义医科大学与珠海市于2001年合作共建的珠海唯一的公立医学高等院校,占地45.93万平方米,位于金湾区金湾路368号。珠海校区于2002年投入使用,是贵州省高校唯一在省外设立的校区。学校于2003年与珠海市合作创建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是珠海西区唯一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临床教学医院,同时设为珠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珠海校区下设基础医学部、第五临床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口腔医学系、医学影像学系、护理学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外语系等。

知名校友

根据《遵义医科大学章程》第八十六条,遵义医科大学校友指在学校及其前身学习、工作过的学生和教职工,以及被学校授予荣誉职衔的社会各界人士。

学术界

遵义医科大学校友中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学者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微生物学家魏曦,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理学家沈其震,中国科学院院士、病理学家杨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光学专家王大珩,中国科学院院士、古人类学家、解剖学家吴汝康,中国科学院院士、胚胎学及细胞生物学家薛社普,中国工程院院士、地方病学专家于维汉,中国科学院院士、古人类学家吴新智,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生理学家韩济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病理生理学家陆士新,药理学家、医学教育家张毅,肺科学家方侃,骨外科学家崔永锡,生理学家吴襄,流行病学家乔树民,心胸外科学家叶兴杰,生物学家伍律,外科学家陈荣殿,生物化学家李昌甫,丝虫病专家黄蕙芬等。

参考资料

遵义医科大学章程.遵义医科大学.2024-07-13

遵义医科大学简介.遵义医科大学.2024-07-18

现任领导.遵义医科大学.2023-02-22

历史沿革.遵义医科大学.2024-07-13

遵义医科大学.软科.2024-07-13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U.S. News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2024-07-14

校徽校训.遵义医科大学.2024-07-13

遵义医科大学校歌.遵义医学院(代)校歌介绍.2024-07-13

知名学者.遵义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2023-02-25

1945年12月28日 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央视网.2023-02-24

..2024-07-15

..2024-07-15

..2024-07-16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5-09

..2024-07-15

教育部关于同意遵义医学院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的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2-2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2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5-28

..2023-02-25

教育部关于批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4-07-16

专业介绍.遵义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2023-05-28

学院简介.遵义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23-05-27

口腔医学院简介.遵义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2023-05-28

学院简介.遵义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23-05-28

学院简介.遵义医科大学药学院.2023-05-27

外国语学院简介.遵义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2023-05-27

遵义医科大学管理学院简介.遵义医科大学管理学院.2023-05-27

学院简介.遵义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3-05-27

学院简介.遵义医科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2023-05-27

麻醉医学院简介.遵义医科大学麻醉医学院.2023-05-27

检验医学院概况.遵义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2023-05-27

学院简介.遵义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2023-05-27

学院简介.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工程学院.2023-05-27

学院简介.遵义医科大学法医学院.2023-05-27

教学院系.遵义医科大学.2023-06-15

遵义医科大学2023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招生专业目录.遵义医科大学研究生院.2023-05-27

遵义医科大学2021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招生专业目录.遵义医科大学研究生院.2023-05-28

遵义医科大学重点学科一览表.遵义医科大学发展规划处.2024-07-13

遵义医科大学一流学科一览表.遵义医科大学发展规划处.2023-03-11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3-13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批准第四批高等学校 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3-13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批准 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5-28

..2023-02-25

..2023-02-25

图书馆简介.遵义医科大学图书馆.2024-07-13

遵义医科大学2021-2022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遵义医科大学.2024-07-13

学报简介.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3-02-22

遵义医科大学科研平台一览表(最新).遵义医科大学教务处.2024-07-13

遵义医科大学2010年-2023年获科技成果奖一览表.遵义医科大学科技处.2024-07-13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吴东来等任免职的通知.今日头条·红星新闻.2025-02-27

历任领导.遵义医科大学.2023-02-22

校区简介.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2024-07-13

关于印发《遵义医学院新蒲校区一期搬迁工作方案》的通知.遵义医学院.2023-02-25

建设简介.遵义医科大学新蒲新校区建设专题网.2023-01-29

已故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学部.2024-07-13

遵医名人.遵义医科大学.2023-01-29

大医名人.大连医科大学.2024-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