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
萝卜(学名:Raphanus sativus L. )俗名白萝卜、莱、莱菔子等,是十字花科(Brassicaceae)萝卜属一年或两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亚洲的西南部,在中国各地普遍栽培;萝卜为半耐寒性植物,喜充足光照,适宜生长于富含腐殖质、土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
萝卜高20-100厘米,根肉质;茎有分枝,无毛;基生叶和下部叶大头羽状分裂,长圆形,上部叶长圆形或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白色或粉红色,花瓣倒卵形,具紫纹;长角果圆柱形,在种子间稍缢缩;种子卵形,微扁,红棕色,有细网纹。花期4-5月,果期5-6月。
中国栽培的地方萝卜品种近2000个,大多数栽培品种以肥大的肉根提供食用,是中国重要蔬菜之一。萝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等;萝卜种子为药用的莱菔子,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效。主治饮食停滞,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历史记载
萝卜作为最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早已“植”入人们的生活中。“头戴翡翠冠,外披彩霞衣,身如洁白玉,根是高丽参”,说的就是萝卜。在中国许多地方还流传着“十月萝卜小人参”的谚语。中国栽培萝卜的历史悠久,《尔雅》对萝卜有明确的释意,称之为荚、芦葩(菔)、紫花白萝卜,俗称“雹荚”,又名“紫花”。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已有萝卜栽培方法的记载,唐代苏恭著的《本草》中谈到“莱菔”有“消谷、去痰癖、肥健人”的药用价值。宋代苏颂著的《本草图经》中提到“莱菔南北通有,北土尤多”。说明中国各地已普遍栽培。
形态特征
根
萝卜为二年或一年生草本,高20-100厘米;直根肉质,长圆形、球形或圆锥形,外皮绿色、白色、粉红、紫红及青绿等颜色。
茎
茎有分枝,无毛,稍具粉霜。
叶
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大头羽状半裂,长8-30厘米,宽3-5厘米,顶裂片卵形,侧裂片4-6对,长圆形,有钝齿,疏生粗毛,上部叶长圆形,有锯齿或近全缘。
花
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白色或粉红色,直径1.5-2厘米;花梗长5-15毫米;萼片长圆形,长5-7毫米;花瓣倒卵形,长1-1.5厘米,具紫纹,下部有长5毫米的爪。
果实与种子
长角果圆柱形,长3-6厘米,宽10-12毫米,在相当种子间处缢缩,并形成海绵质横隔;顶端喙长1-1.5厘米;果梗长1-1.5厘米。种子1-6个,卵形,微扁,长约3毫米,红棕色,有细网纹。
物种分布
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现全世界普遍栽培。在中国,萝卜生产主要集中在河北省、浙江省、安徽、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等省。
生长习性
温度
萝卜原产于温带,为半耐寒植物,种子在2°C-3°C时开始发芽,适温为20°C-25°C。幼苗期能耐25°C左右的温度,也能耐零下2°C-3°C的低温。萝卜茎叶生长的温度范围比肉质根生长的温度范围广,为5°C-25°C,生长适温为15°C-20°C;而肉质根生长的温度范围为6°C-20°C,适宜温度为18°C-20°C。
水分
适合萝卜肉质根生长的土壤有效含水量为65%-80%,空气湿度为80%-90%。
土壤
萝卜以富含腐殖质、土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为宜。黏重壤土不利于萝卜肉质根膨大。土层过浅,坚实,易发生分杈。一般要求土壤以中性或偏酸性为好,即PH值为5.3-7。萝卜对土壤肥力要求很高,在全生长期都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
光照
萝卜属长日照植物,日照充足,植株健壮,光合作用强,物质积累多,肉质根膨大快,产量高。完成春化后,在长日照及较高的温度条件下,花芽分化及花枝抽生都较快。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萝卜为虫媒花,异花授粉,天然杂交率高。全株花期30-35天,每朵花开放期5-6天。花期4-5月,果期5-6月。
人工繁殖
扦插繁殖
选择健康、无病虫害、有2-4片叶子的一二级侧枝进行插。用刀片从基部切下侧枝,使切口均匀,呈马蹄形。切下的侧枝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有利于伤口自然愈合。将侧枝切口面快速浅蘸生根剂再扦插,需根据侧枝长度控制扦插深度。
播种繁殖
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筛选,种子的千粒重应达到10-13克。播种方法一般有点播、条播两种。点播要按萝卜品种所要求的株行距截,每埯播种子3-5粒,播后将土推平、踏实。条播应在垄上开沟,将种子播在沟内,然后将土推平、踏实。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前茬以瓜类、茄果类和豆类为宜,其中以黄瓜、冬瓜、西瓜较好。避免以十字花科的蔬菜做前茬,易导致病害发生。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清洁田园,清除残株与杂草,然后整地,使土地平整,土壤细碎。
田间管理
幼苗出土后生长迅速,应及时间苗,防止拥挤、遮荫和徒长。根据萝卜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合理浇水,水分不宜过高,以避免叶片过度生长,造成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失调,出现糠心、根部腐烂和裂根等现象。在萝卜整个生长期,对钾的吸收量最多,其次为氮,磷最少。所以种植萝卜不宜偏施氮肥,而应重视磷钾肥的施用。大型或中大型萝卜生长期较长,应适当追肥。
病虫害防治
萝卜常见病害有黑腐病、霜霉病等。黑腐病主要发生在秋季的雨季。当病害出现时,叶片边缘出现黄色病斑,并逐渐呈V字形向内扩散,全叶呈花斑网纹状,叶脉变黑并逐渐枯黄,最后干枯腐烂,严重影响萝卜的品质。可通过温汤浸种进行预防。在发病早期,可用三唑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
霜霉病主要发生在8-9月份,多雨多雾、光照不足、通风不良的条件下萝卜容易发病。发病时叶片背面产生白色霉层,正面产生淡绿色斑点,逐渐扩大呈黄绿色至黄褐色病斑,严重时致病叶枯死。可通过百菌清或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进行预防。发病后可选用甲霜灵、三乙磷酸铝防治。
萝卜常见的虫害有菜蚜、菜粉蝶、菜螟、黄条跳甲、小地老虎等。可通过晶体敌百虫、乐果乳油进行消杀。
功用价值
营养价值
萝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有维生素、钙、铁、组织氨基酸、葡萄糖等多种成分。其中萝卜花粉含量丰富,可作为高级食品和保健品的原料。萝卜籽油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这些脂肪酸与维生素、氨基酸一起,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此外,萝卜还具有保健功能,生萝卜含淀粉酶,能促进食欲助消化。
药用价值
萝卜在中医中药学上亦称萝卜皮,萝卜种子为药用的莱菔子,在中国有1400多年的药用历史,中国药典收载莱菔子生品和炒品,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效。主治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经济价值
萝卜物美价廉,其肉质根、茎叶、荚和芽苗蔬菜均可食用,是食药兼优的大众化蔬菜。萝卜是很好的工业油料植物,可以制造生物柴油;超高芥酸萝卜可以用来生产高温润滑油、尼龙的填充物、工业涂料和塑料膜等。萝卜早春开花,花期长,花内有2个发达的蜜腺,是春夏季的主要蜜源作物之一。
主要品种
萝卜在中国的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类型丰富。按生态型可分为长白萝卜、樱桃萝卜和油用萝卜;按栽培季节和冬性强弱可分为秋冬萝卜、冬春萝卜、春夏萝卜和夏秋萝卜;按皮色及肉色可分为红皮、绿皮、白皮、红肉、绿肉等不同类型;按用途可分为鲜食萝卜、加工萝卜、饲用萝卜等。
参考资料
Raphanus sativus.植物智.2023-02-10
萝卜属.botanicalgarden.2023-02-10
镜头下的北京科学中心|萝卜.百家号.2025-04-14
中国萝卜的栽培利用史研究.中国知网.2023-02-10
华贝贝,邱杨,段韫丹,崔娜,张晓辉,沈镝,宋江萍,李锡香.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种质莱菔子素含量分析与评价.中国知网.2023-02-10
王春丽,张雪清,张贵生.萝卜的研究价值及开发应用前景.中国知网.2023-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