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喇家遗址

喇家遗址

喇家遗址为新石器时代的大型聚落遗址,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喇家村,遗址发现于1981年,考古发现该聚落遗址毁于4000年前的地震和洪灾。遗址内分布着庙底沟时期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多种类型的史前时期与青铜时代的古文化遗址。被称为“东方庞贝”的遗址。

遗址发现于1981年,1999年至2007年对遗址进行了历时9年的考古发掘,共揭露面积3000多平方米2013年至2019年,对该遗址进行第二阶段田野考古工作。发掘面积近6000平方米,发现遗迹450余处,2023年12月19日,青海喇家遗址公园,受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2.18”6.2级地震影响,喇家遗址大量文物破损。

2001年,喇家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4年,喇家遗址获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成为青海省首个获批立项的考古遗址公园。2015年,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通过《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喇家遗址保护管理条例》,标志着中国唯一的大型史前灾难遗址获得专门立法保护。2021年10月,喇家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历史沿革

遗址发现于1981年,1999年至2007年对遗址进行了历时9年的考古发掘,共揭露面积3000多平方米,发现了齐家文化的聚落居址、高等级墓葬、环壕、小广场、祭坛等重要遗迹,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新发现。

2013年至2019年,对该遗址进行第二阶段田野考古工作。发掘面积近6000平方米,发现遗迹450余处,包括房址、壕沟陶窑、祭祀坑、墓葬、大型冲沟、灰坑、灰沟,出土丰富的生产和生活遗物2000余件,主要有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汉晋遗存等。

2001年,喇家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3年12月底,喇家遗址被国家文物局立项为国家遗址公园。2014年,整个园区的前期工作开始。从省政府到市、县各级政府对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非常重视,层层成立了领导小组,并以青海省“十三五”文化建设重点项目来打造。“2015年,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正式启动。

2014年,喇家遗址获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成为青海省首个获批立项的考古遗址公园。2015年,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通过《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喇家遗址保护管理条例》,标志着中国唯一的大型史前灾难遗址获得专门立法保护。2021年10月,喇家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2023年12月19日,青海喇家考古遗址公园,受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2.18”6.2级地震影响,喇家遗址大量文物破损。

布局和主要馆藏

遗址文化

出土文物

2014年7月至12月,由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系、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民和县博物馆组成喇家遗址联合考古队进行了为期4个多月的田野工作,发掘面积近3600平方米。揭露遗迹共计139处,包括房址20座,疑似房址3座,灰坑104个,墓葬4座,灰沟7条,陶窑1座。2016年,考古队的考古工作区域主要位于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3 号保护棚后期建设补充区域(IX1 区)、排污管道(Ⅳ3 区)、88 号样板房(Ⅷ3 区)、西侧壕沟(I1 区)等4 个地点。2016年度的发掘面积600 平方米,发现遗迹共计37 处,其中房址4 座、灰坑24 个、灰沟6 条、壕沟1 条、墓葬1 座、柱洞圈1 个。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诸类标本达数百件。2000年,揭露面积500余平方米,清理房址7座、墓葬2座、灰坑15座,出土陶器、玉器、石器、骨器共计255件。

环境特点

喇家遗址位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喇家村,地处黄河上游的官亭盆地,坐落在黄河河谷地带北岸的二级阶地上,地理坐标为北纬35°42′~37°09′,东经101°05′~103°01′。遗址总面积约67.7万平方米。

喇家遗址地处甘肃与青海接壤地带的官亭盆地,黄河自西向东从盆地穿过,沿河发育有三级河流阶地,遗址位于黄河北岸二级阶地的前缘,高于河面约25米,距黄河水平距离约1千米。遗址所在的二级阶地属于复合型阶地,它由早晚两期阶地叠合而成。其中早期阶地是二级阶地的主体,它座落在上新世红黏土之上,属于基座阶地,阶地堆积物上部为厚层的棕黄色细粉砂,局部夹紫灰色粗砂层,厚7~8米,下部为粗砾石层,厚2~3米,两者构成完整的二元结构。晚期阶地叠置在早期阶地之上,属上叠阶地,它主要由棕红色黏土组成,其中夹有多层灰黑色黏土,厚3~6米。早期阶地与晚期阶地的界面具有明显的起伏,发育有沙波、拖曳构造和冲刷槽等流水作用形成的层面构造,这些现象说明,在早期阶地形成之后,河水曾再次上涨,上涨的洪水淹没了早期阶地,对阶地面进行改造,并在早期阶地之上加积形成晚期的上叠阶地。喇家遗址的文化层就分布在早期阶地的阶地面上,其中出土有人类居住的房址和大量的器物,根据出土器物的特征,考古学家认定喇家遗址属于齐家文化中晚期,齐家文化层上面覆盖的厚层棕红色黏土中夹有多处晚于齐家文化的辛店时期灰坑。

主要景观

公园

喇家遗址公园梦幻灯光艺术节通过打造各具特色的光影场景,提升了游客的剧情体验感与视觉震撼力。各板块通过引进大量节能霓虹灯作为主场地,运用现代科技融合传统元素,构筑成绚烂奇幻空间,让游客感受声、光、电多位一体的光影盛宴。景区还通过深挖文化内涵,将以大型互动投影的形式呈现“人类第一碗面条”,把传统观光模式升级为沉浸式旅游体验,拉动消费、繁荣夜经济。

喇家遗址是黄河上游地区的大型史前聚落遗址,已有四千年,以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齐家文化为主。遗址保留有史前地震、黄河大洪水和泥石流等多重灾难遗迹,是中国发现的唯一一处大型灾难遗址,被称为“东方庞贝”。所知世界最早的面条实物证据也是在该遗址被发现。

博物馆

喇家遗址博物馆,是喇家遗址考古发掘的重要成果及珍贵文物的展示场所,也是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建筑面积7582平方米,馆内展出喇家遗址出土文物294件套,其中有许多重要文物。

价值意义

喇家遗址的发掘,是齐家文化发现以来全新、最重大的突破,对于黄河上游地区史前社会复杂化、文明化进程及人地关系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相关研究

考古研究者运用古DNA技术对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喇家遗址出土11例黄牛遗存进行DNA提取和线粒体DNA控制区分析,其中属于齐家文化时期的有10例,汉朝1例。全部样本都获得了所需的DNA序列,都属于家养普通牛(Bos taurus)。在这11个样本中共检测出5个单倍型,可以归属于3个不同的单倍型类群T2、T3和T4。年代为齐家文化时期的家养普通牛样本(10例)归属于2个不同的单倍型类群T3和T4,以T3为主(80.0%),T4较少(20.0%)。年代为汉代的样本(1例)属于单倍型类群T2。喇家遗址齐家文化时期家养普通牛的母系遗传结构与同时期甘青地区其他考古遗址出土家养普通牛非常相似,可能具有很近的母系来源。

喇家遗址的发掘不仅对齐家文化的研究产生了重大突破,还提高了对齐家文化发展高度的认识。该遗址的发现扩大了对齐家文化的认识,提升了我们对齐家文化重要地位和发展水平的认识。喇家遗址具有中心聚落的性质,其壕沟宽深,窑洞建筑和聚落形态的确认对于黄土地带史前聚落类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遗址中广泛出现的玉器资料丰富了齐家文化玉器的内涵,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喇家遗址中齐家文化时期史前灾难现场的发现揭示了4000年前后黄河上游的史前灾变事件,包括大洪水和地震等多重灾害。这种深层次的环境考古研究为多学科交叉和综合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同时也为探索黄河上游地区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提供了新资料。喇家遗址的聚落形态变化可能意味着文明因素的转变,自然灾变可能促使文明进程转化或加速。进一步探寻和揭示相关文明因素及其转化发展的线索,有助于构建齐家文化迈向文明的演变模式。

开发保护

相关事件

2023年12月19日,青海喇家考古遗址公园距离发生6.2级地震的甘肃临夏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不足50公里,受地震影响,导致青海喇家考古遗址公园墙体开裂、屋檐塌;馆内多处陈设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多件陶器、玉器、骨器等馆陈文物出现破损。据喇家遗址博物馆馆长武秀兰说,馆藏文物的损失情况还需进一步统计。

参考资料

“东方庞贝”青海喇家考古遗址文物因地震大量受损.百家号.2023-12-20

青海民和喇家遗址博物馆:展现“东方庞贝”史前文明.百家号.2023-12-20

青海民和喇家遗址.国家文物局.2023-12-20

【民和县】喇家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海东市人民政府.2023-12-20

共度重阳佳节 传承尊老爱老美德---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组织退休老干部参观考察民和喇家遗址.澎湃新闻.2023-12-20

青海一考古遗址文物因地震破损.百家号.2023-12-20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揭晓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公布.国家文物局.2021-10-18

喇家遗址公园:大手笔投资再现远古文明.百家号.2023-12-20

青海之美 探宝之旅|四千年前这碗面,背后的信息量有点大!.百家号.2023-12-20

东方庞贝--喇家遗址.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2-20

【母亲河畔的中国】民和喇家遗址世界第一碗面从这里出土.央广网.2023-12-20

青海民和喇家遗址(2014年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候选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23-12-20

青海民和喇家遗址考古发掘再获重要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23-12-20

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2000年发掘简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23-12-20

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出土家养黄牛的DNA初步研究.微信公众平台.2023-12-20

青海民和喇家史前遗址的发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23-12-20

青海喇家遗址史前灾难事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23-12-20

梦幻灯光秀点亮喇家遗址公园.百家号.2023-12-20

记者探访青海喇家遗址博物馆 文物因地震破损.广州日报大洋网.2023-12-20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12-20

青海专门立法保护“东方庞贝”喇家遗址.央广网.2023-12-20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的通知.国家文物局.2023-12-20

震中文物历险记:“东方庞贝”多处受损,其他遗存清查正进行.今日头条.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