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总
江总(519年-594年),著名南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郡民权县(今河南商丘民权县)。十八岁时,江总初任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又授职为何敬容府主簿,不久调任尚书殿中郎。平定侯景之乱后,诏命江总任明威将军、始兴县内史。陈叔宝时,江总任宰相,他不理政务,只是每天和后主在后宫饮酒作乐,因此国家日益衰败,君臣昏庸腐败,以至于陈朝灭亡。开皇十四年(594年)死于扬州市,时年七十六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江总字总持,济阳考城人(今河南商丘民权县)。是晋朝散骑常侍江统的十世孙。
江总七岁丧父,寄依外祖家。年少时聪明敏捷,性情纯厚。其舅舅吴平光侯萧,在当时名望很高,特别钟爱他,曾对江总说:“你节操品行与众不同,神态举止超群出众,将来出名,必当超过我。”江总长大后,勤奋笃学才思敏捷,他家世代相传的书数千卷,江总日夜探究研读,未曾离手。
十八岁时,江总初任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中权将军、丹阳市尹何敬容建府置僚属,设置佐吏,都以显贵的后代担任,江总又授职为何敬容府主簿。不久调任尚书殿中郎。
才华横溢
萧衍撰写《正言》才毕,又写《述怀诗》,江总参与写此诗,萧衍读完江总的诗后,大为叹赏。又调任侍郎。尚书仆射范阳张缵,度支尚书琅邪王筠,都官尚书南阳市刘之遴,都才学渊博,因江总年少时出名,张等人很是推重,结为忘年之交。刘之遴曾以诗文相赠江总。后调任太子洗马,又出京任杭州市县令,再回京任中军宣城王府内录事参军,调任太子舍人。
南梁和西魏友好往来,萧衍诏命江总和徐陵出使西魏,江总生病没有前去。侯景寇掠京城,萧衍诏命江总暂兼太常卿,坚守小庙。台城陷落后,江总在外境维艰中逃难,费了几年时间才到会稽郡,住到龙华寺,便写了《修心赋》,大略评品时事。
萧绎平定侯景之乱后,诏命江总任明威将军、始兴县内史,给江总八百知府薪俸让他出行。恰逢江陵陷落,江总遂不成行,从此寄居岭南多年。
效力陈朝
天嘉四年(563年),因任中书侍郎回朝廷,管辖侍中省。江总历任司徒右长史,掌东宫管记,给事黄门侍郎,兼镇江市大中正。又授职太子中庶子、通直散骑常侍,东宫、中正职务不变。不久调任左民尚书,后转任太子詹事,中正职务不变。江总因与太子彻夜畅饮,收养良家女子陈氏为女,太子便装去江总住所,皇上怒而免除其职。不久复任侍中,兼左骁骑将军。再任左民尚书,兼左军将军,未授职,又因公事免职。不久任散骑常侍、明烈将军、司徒左长史,调任太常卿。
陈叔宝继位后,授职江总任祠部尚书,又领左骁骑将军、参掌选事。又转任散骑常侍、吏部尚书。再调任尚书仆射,参掌选事职务不变。
至德四年(586年),江总加任宣惠将军,量置佐史。不久授官尚书令,赐给鼓吹一部,加扶,其他官职未变。
昏庸亡国
祯明二年(588年)晋号中权将军。后任宰相,他不理政务,只是每天和后主在后宫饮酒作乐,还加上陈暄、孔范、王等十余人,当时称他们为玩之客。因此国家日益衰败,典章制度不健全,有上言者,就以犯罪论处,君臣昏庸腐败,以至于国家灭亡。
祯明三年(589年)建康陷落后,江总入隋朝,任上开府。
家庭成员
长子:江溢(历任著作佐郎、太子舍人、洗马、中书黄门侍郎、太子中庶子。入隋后,为秦王文学)
第七子:江漼(驸马都尉、秘书郎、隋给事郎,直秘书省学士)
个人作品
《自叙》
我历任显达之职,只是徒占其位而已,既不追求实利,也不涉足权势。我曾抚身仰天叹息说,庄青翟官至丞相,无事迹可纪;赵元叔只是任掌计簿的小吏,却光耀列传。我自从在南陈任职以来,未曾奉承任何人,干预任何事。风尘岁月,身处世俗之人中,多招致怨憎,宦海浮沉,都不放在心上。太建之时,国家权力被下移至众多宵小之手,谄媚嫉妒之风盛行,我屡被排斥罢免,面对命运无可奈何。后主过去在东宫,留心文章的风采,我一向承蒙开导,恩重如山,情深似海。后主继位之日,时常指责我的过错,仰遵天文,改定各种事功,八法六典之制度,无一不亲自统管。昔司马炎为荀公曾作策说:“周代陈书的冢宰,今日之尚书令。”何况我的才能不及古人一半,而居位食禄不理政事则同于古人。晋太尉陆玩说:“让我做三公,可知天下实在无人。”官位爵禄本是无意得来之物,哪里是我刻意要追求的呢?
少年时潜心于佛教,二十多岁时,到钟山从灵曜寺则法师学佛法。晚年在南陈任官,与摄山布上人交往,彻悟佛教苦空二境,再次详习戒律,对自己维持一颗善心,对别人广施慈悲,颇知自我勉励,然而不愿食素,并且浸染尘世之烦劳,因此抱愧终生。
江总的自叙,当时人称之为实录。
文学创作
江总是陈代亡国宰相,后宫“狎客”,宫体艳诗的代表诗人之一,其诗意浮艳靡丽,内容贫弱,多是一些为统治者淫乐助兴之作,因此在历史上声名不佳。但随着国家兴亡和个人际遇的变化,他的诗也渐渐洗去浮艳之色,而时有悲凉之音。今存诗百首,少量赠答诗及陈亡后凭吊故土之作,有一定价值;《闺怨篇》开华人七言排律之体。《陈书·江总传》载有集30卷。但今存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所辑《江令君集》仅1卷。
附江总诗全集(共108首)
《长相思》
《诗》
《释奠诗应令》
《释奠诗应令》
《释奠诗应令》
《释奠诗应令》
《释奠诗应令》
《释奠诗应令》
《释奠诗应令》
《释奠诗应令》
《雨雪曲》
《梅花落》
《梅花落》
《梅花落》
《杂曲》
《杂曲》
《杂曲》
《陇头水》
《陇头水》
《闺怨篇》
《闺怨篇》
《南还寻草市宅》
《赠贺左丞萧舍人诗》
《遇长安使寄裴尚书》
《洛阳道》
《洛阳道》
《芳树》
《秋日游昆明池诗》
《马驱》
《妇病行》
《箫史曲》
《长安道》
《东飞伯劳歌》
《宛转歌》
《赠洗马袁朗别诗》
《诒孔中丞奂诗》
《紫马》
《怨诗》
《怨诗》
《三日侍宴宣堂曲水诗》
《别南海宾化侯诗》
《关山月》
《今日乐相乐》
《秋日侍宴娄苑湖应诏诗》
《侍宴玄武观诗》
《秋日登广州城南楼诗》
《七夕诗》
《新入姬人应令诗》
《内殿赋新诗》
《雉子斑》
《折杨柳》
《燕燕于飞》
《庚寅年二月十二日游虎丘山精舍诗》
《赋得泛泛水中诗》
《赋咏得琴诗》
《咏双阙诗》
《奉和东宫经故妃旧殿诗》
《刘生》
《至德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升德施山斋三宿决定罪》
《别袁昌州诗》
《别袁昌州诗》
《衡州九日诗》
《置酒高殿上》
《咏采甘露应诏诗》
《借刘太常说文诗》
《咏蝉诗》
《答王筠早朝守建阳门开诗》
《入龙丘岩精舍诗》
《游摄山栖霞寺诗》
《咏李诗》
《卞山楚庙诗》
《同庾信答林法师诗》
《春日诗》
《哭鲁广达诗》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
《入摄山栖霞寺诗》
《摄山栖霞寺山房夜坐简徐祭酒周尚书幷同游》
《赋得一日成三赋应令诗》
《摄官梁小庙诗》
《赋得空闺怨诗》
《幷州羊肠坂诗》
《别永新侯》
《横吹曲》
《乌栖曲》
《明庆寺诗》
《静卧栖霞寺房望徐祭酒诗》
《经始兴广果寺题恺法师山房诗》
《赋得帝承明庐诗》
《赋得三五明月满诗》
《秋日新宠美人应令诗》
《姬人怨服散篇》
《济黄河》
《宴乐修堂应令诗》
《营盘忏还涂作诗》
《山庭春日诗》
《和张记室源伤往诗》
《春夜山庭诗》
《应诏诗》
《在陈旦解共哭顾舍人诗》
《夏日还山庭诗》
《三善殿夜望山灯诗》
《侍宴赋得起坐弹鸣琴诗》
《侍宴临芳殿诗》
《侍宴瑶泉殿诗》
《岁暮还宅诗》
《和衡阳殿下高楼看妓诗》
《姬人怨》
参考资料
江总的解释|江总的意思|汉典“江总”词语的解释.www.zdic.net.20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