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
地榆(黑枕黄鹂普通亚种: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别名一串红、山枣子、玉札、黄爪香、豚榆系。蔷薇科(Rosaceae)地榆属(Sanguisorba)多年生草本。广布于欧洲、亚洲北温带,如中国、英国、德国、日本、美国等。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等。生草原、草甸、山坡草地、灌丛中、疏林下,海拔30-3000米。
地榆高30-120厘米。根粗壮,多呈纺锤形,稀圆柱形,表面棕褐色或紫褐色,横切面黄白或紫红色。茎直立,有稜。基生叶为羽状复叶,有小叶4-6对;小叶片有短柄,卵形或长圆状卵形,两面绿色;茎生叶较少,小叶片长圆形至长圆披针形;基生叶托叶膜质,褐色,茎生叶托叶大,草质,半卵形,外侧边缘有尖锐锯齿。穗状花序椭圆形,圆柱形或卵球形,直立,从花序顶端向下开放;苞片膜质,披针形;萼片4枚,紫红色,椭圆形至宽卵形;雄蕊4枚,花丝丝状;子房外面无毛或基部微被毛,柱头顶端扩大,盘形,边缘具流苏状乳头。果实包藏在宿存萼筒内,外面有4稜。
地榆或长叶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var. longifolia (Bertol.) T. T. Yu \u0026 C. L. Li)的干燥根为常用中药地榆。前者习称为地榆,后者习称为绵地榆,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功效。地榆营养丰富,嫩苗、嫩叶或花穗可用于炒食、做汤,也可生吃,花穗、嫩叶也可代茶饮,果实供榨油。地榆属植物是重要的蜜源植物;根部可作烤胶原料。地榆观赏价值高,花期长,可作花境背景或栽植于庭园、花园供观赏。地榆可用于生物防治,还可以降低土壤pH值,改善土壤状况。
相关历史
名称由来
1753年,卡尔?冯?林奈对地榆进行了命名,属名(Sanguisorba)来源于拉丁语,sanguis意为血液,sorbeo意为吸收,指其止血功效。种名(officinalis)意为药用。中文名地榆源自陶弘景编写的《本草经集注》,曰:“其叶似榆而长,初生布地,故名地榆。”
本草考证
地榆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本草图经》曰:“今处处有之。宿根,三月内生苗,初生布地。茎直,高三四尺,对分出叶,叶似榆,少狭细长,作锯齿状,青色。七月开花如椹子,紫黑色。根外黑里红,似柳根。”并附有“江宁府地榆”“衡州地榆”图。根据以上本草图文考证,发现与现今地榆药材及其原植物相符。
形态特征
地榆为多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
根、茎
根粗壮,多呈纺锤形,稀圆柱形,表面棕褐色或紫褐色,有纵皱及横裂纹,横切面黄白或紫红色,较平正。茎直立,有稜,无毛或基部有稀疏腺毛。
叶
基生叶为羽状复叶,有小叶4-6对,叶柄无毛或基部有稀疏腺毛;小叶片有短柄,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顶端圆钝稀急尖,基部心形至浅心形,边缘有多数粗大圆钝稀急尖的锯齿,两面绿色;茎生叶较少,小叶片有短柄至几无柄,长圆形至长圆披针形,狭长,基部微心形至圆形,顶端急尖;基生叶托叶膜质,褐色,外面无毛或被稀疏腺毛,茎生叶托叶大,草质,半卵形,外侧边缘有尖锐锯齿。
花
穗状花序椭圆形,圆柱形或卵球形,直立,从花序顶端向下开放,花序梗光滑或偶有稀疏腺毛;苞片膜质,披针形,比萼片短或近等长,背面及边缘有柔毛;萼片4枚,紫红色,椭圆形至宽卵形,背面被疏柔毛,中央微有纵稜脊,顶端常具短尖头;雄蕊4枚,花丝丝状,与萼片近等长或稍短;子房外面无毛或基部微被毛,柱头顶端扩大,盘形,边缘具流苏状乳头。
果实与种子
果实包藏在宿存萼筒内,外面有4稜。种子灰褐色至紫黑色,表面粗糙,有较规则的四棱组成近似椭球形,顶端有种孔。种皮厚,褐色,革质;种胚小、线性。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地榆广布于欧洲、亚洲北温带,如中国、英国、德国、日本、美国等。
中国分布
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新疆、山东省、河南省、江西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湖南省、湖北、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等省区。
生长习性
地榆为中生植物,是林缘草甸的优势种和建群种,是森林草原地带起重要作用的杂类草。生态幅度比较广,在落叶阔叶林中可生于林下,在草原区则见于河滩草甸及草甸草原中,但分布最多的是森林草原地带。喜温暖、湿润、半日以上光照环境。高温多雨季节生长最快。对环境、气候的适应性强,耐霜雪,耐高湿、高温,耐干旱,抗逆性强,忌涝。在贫瘠干旱的土壤中也能正常生长,宜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腐殖土种植。
繁殖方式
播种繁殖
春播或秋播均可。春播可于2月进行,秋播在处暑前后进行。播种前浇足底水,将种子均匀撒开,覆土深度为种子大小的2-3倍。须覆盖塑料薄膜保持面湿润,一般地温在18°C左右,20天可出苗。待幼苗生长2个月即可移栽于营养钵内。
分根繁殖
多在春季地榆萌芽前或秋季采挖地榆时,用带茎、芽的小根作种苗。按一定行距、株距挖穴后栽植,穴深视种苗大小而定栽后覆土浇足定根水。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种植地榆前,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地。地榆根系较深,整地翻地宜深翻,去除砖头、瓦块,耙平,施足基肥,整地做畦,灌足底水。
田间管理
幼苗期间适当遮荫,可结合间苗进行除草、松土,松土后可在根部培土壅根以防止倒伏。当播种、移栽后遇到干旱天气时应及时做好抗旱护苗工作,保证土壤呈湿润状态,如遇雨季,特别是低洼、平垣地处应及时做好清沟排水工作,以免积水影响根系生长。生长期间要少量多次施用氮肥,做到少施勤施。
病虫害及防治
地榆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等。地榆白粉病春季开始发生;主要以勤除杂草,合理密植,使田间通风透光,避免湿度过高的方法来防止。地榆炭病可或在发病初期使用咪鲜胺、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等低毒化学药剂喷雾防治。
地榆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金龟子、地老虎等。可通过呋虫胺、吡蚜酮、快螨特、敌百虫等药剂进行防治。
功用价值
药用价值
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为常用中药地榆。前者习称为地榆,后者习称为绵地榆。中药地榆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胃、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吐血、咯血、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
食用价值
地榆营养丰富,含有粗蛋白、胡萝卜素、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物质。还可补充人体矿物质,如钾、钙、钠、磷、铁、锰、锌、镁、铜等。一般在春夏季采集嫩苗、嫩叶或花穗,可用于炒食、做汤和腌酸菜。栽培的地榆可生吃,不苦,微涩。欧美国家吃法较多,主要做沙拉,具有黄瓜清香;做汤时可放几片地榆叶提鲜;烧鱼时也可放入地榆叶片,使鱼色、香、味俱佳;还可将其浸泡在啤酒或饮料里,增加风味。还可用地榆做药膳,常见的有地榆粥、地榆猪肠汤、地榆炒石耳、沙锅地榆、地榆三七花汤、地榆槐花蜜饮等。嫩叶亦可代茶饮,果实供榨油。
经济价值
地榆属植物花期较长,是一类重要的蜜源植物;根部可作烤胶原料;根含淀粉,可作酿酒原料。地榆提取物具有很强的透明质酸酶抑制率,具有抗过敏作用,可作为新型的食品添加剂,用于保健食品开发。此外,地榆还可用于制作面膜、牙膏等产品。
观赏价值
地榆属植物叶形美观,有紫红色、粉红色、白色的穗状花序,景观效果具地域特色;地榆管理简便,养护费用低,花期长,可作花境背景或栽植于庭园、花园供观赏。爱尔兰本土地榆品种Sanguisorba officinalis 'Tanna' (Great Burnet),每年7月至9月开花,其细长茎上的小球状深栗色花朵以及长方形蓝绿色小叶具有较好的观赏性,获得了英国皇家园艺协会的优秀奖。此外,地榆还可作为山坡、林缘、河谷滩的地被植物。地榆已在中国巴彦淖尔市沙圪堵镇、包头市鹿园、乌海市等地推广应用,景观效果良好。
生态价值
地榆可用于生物防治,可作农药防治红蜘蛛、蚜虫、大豆蚜虫、小麦秆锈病等。在滨海盐碱土地种植地榆,不仅可以降低土壤pH值,还使土壤可溶性盐含量降低,改变了土壤盐分的离子组成,使土壤整体状况得到改善。
相关研究
化学成分
中药地榆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茎叶含槲皮素、熊果酸等三萜类物质,叶含维生素c,花含矢车菊、杨梅苷、花青苷、儿茶素等,根含黄酮、单宁、三皂苷类化合物和淀粉。质及酚类化合物是地榆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其中多为逆没食子酸鞣质及一些没食子酸(甲基)烷基糖苷等。另外,余南才等发现地榆中含有33种微量元素;任晓伟等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地榆中K、Ca、Mg、Pb、Cd、Zn、Cu、Fe、Mn9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其中高含量的K、Ca与地榆的清热解毒、止血的功效是相一致的。
地榆多酚
地榆化学成分中多酚含量约占12%-17%,地榆多酚主要包括花青素、单宁、黄酮、酚酸等活性成分,其中地榆鞣质又称地榆单宁,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表明,地榆多酚具有抗菌、降血糖、抗氧化性、抗炎药等众多生理活性作用,在食品卫生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主要变种
地榆形态变异很大,以下举出常见的变种。
参考资料
地榆 Sanguisorba officinalis.植物智.2023-03-03
Sanguisorba officinalis.World Plants (Complete List).2023-03-15
地榆.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3-03
Sanguisorba officinalis.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2023-03-17
Great burnet /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Diyu 地榆).universiteitleiden.2023-03-17
Sanguisorba officinalis.Future Forests.2023-03-27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var. longifila.植物智.2023-03-15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var. longifolia.植物智.2023-03-15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var. carnea.植物智.2023-03-15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var. glandulosa.植物智.202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