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诩
元诩(510年4月8日~528年3月31日),洛阳市人,鲜卑族,北魏第九位皇帝(515-528年在位)。北魏世宗宣武帝元恪第二个儿子,母为宣武灵皇后胡充华。
永平三年(510年),元诩生于洛阳宣光殿。延昌元年(512年),元诩被立为太子,延昌四年(515年),年仅6岁的元诩继承皇位。由于元诩年幼,生母胡太后和权臣元叉相继掌权乱政,大失人心。至正光五年(524年),爆发六镇起义,虽被镇压,但导致北魏国势日衰。武泰元年(528年),元诩被胡太后毒杀,年仅十九岁,谥号为明,庙号肃宗,葬于定陵。
仪同三司、大都督尔朱荣闻讯后,拥立长乐王元子攸为帝,以为孝明帝复仇为名兴兵攻入洛阳市,杀死宣武灵皇后及高恒元钊,并诛杀北魏宗室大臣2000余人,制造了河阴之变。至此,北魏王朝逐渐崩溃。
人物生平
登基为帝
元诩,永平三年(510年)出生于宣光殿东北。在元诩出生前,宣武帝元恪的几个儿子都夭折,他认为自己的年纪已经大了,所以特别谨慎照料元诩。挑选的乳母都是生养了好多男孩的妇女。而且把元诩放在别的宫中抚养,禁止皇后高氏以及元的生母胡氏抚养看护。延昌元年(512年),被立为皇太子。延昌四年(515年),宣武帝元恪病死,年仅6岁的元翊即皇帝位,是为北魏孝明帝。随即,元诩诏令高阳王元雍、任城王元澄入朝辅政,并赐死了专横跋扈的外戚高肇。
大权旁落
虽然元诩登基为帝,但由于年幼,无法主持朝政,他的生母胡氏便以皇太后的身份总揽政务。宣武灵皇后临朝听政后,不理政事,一心大兴佛寺、滥作施赏,致使北魏朝廷库藏锐减,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正光五年(524年),爆发了六镇起义。虽然北魏朝廷将其镇压,但自此国势日衰。期间还发生了元叉、刘腾娇诏诛杀大臣,幽禁胡太后,篡权乱政的事。在位期间,孝明帝元诩名为皇帝,实为傀儡。
盛年而亡
武泰元年(528年)二月二十五日,元诩在显阳殿驾崩,时年十九岁。胡太后下诏说:“元诩无子,传位于侄子元钊。”三月二十七日,给元诩上谥号为孝明皇帝庙号为肃宗。三月二十八日,葬于定陵。仪同三司、大都督尔朱荣认为孝明帝实为宣武灵皇后所害,于是率兵南进,攻入洛阳市,渡过黄河,不仅将胡太后及幼主元钊溺死,还制造了“河阴之变”,将汉化鲜卑贵族和汉族大臣一网打尽。
施政举措
赈济灾民
元诩关心民间疾苦,曾多次下诏开仓济民,据《魏书·帝纪·卷九》记载,在516年至518年的三年间,共有四次。
任用官员
元诩用心于朝廷政事,对重要官职的任用尤为关心,据《魏书·帝纪·卷九》记载,在其在位的515年至528年的十四年间,共有五十四次重大人事调整。尤其对元雍、元怀和元继等宗室成员的任用多有规划。
人物评价
据《魏书》记载,孝明帝元诩,幼年登基,皇权旁落,朝政大权一直由宣武灵皇后把持,致使“委用非人,赏罚乖”,最终导致各地叛乱频发,国家四分五裂,“享国不长”。
家族成员
研究书目
《魏书·卷九·帝纪第九》
《北史·卷四·魏本纪第四》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北魏孝明帝元诩.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4-22
卷九帝纪第九◎肃宗纪.国学导航.2024-04-30
卷四魏本纪第四.国学导航.2024-04-30
少林英雄.豆瓣电影.2023-03-30
达摩祖师.豆瓣电影.2023-03-30
有情鸳鸯无情剑.猫眼电影.202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