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灵皇后
宣武灵皇后(?—528年),胡姓,名失考(《北史演义》称胡仙真,一说名胡承华,史书多称之灵太后),安定郡临泾县(甘肃镇原)人,司徒胡国珍的长女,母亲是秦太上君皇甫氏。元恪元恪的妃子、元诩元诩的生母。中国北魏时期重要政治人物。
胡氏嫁给宣武帝,受封充华,生下太子元诩。 元诩即位后,被尊为太妃。 精于权谋,除掉高滔滔和权臣高肇,临朝称制,与孝明帝并称“二帝”“二圣”,是历史上首位被冠以“帝”之名的女性。公元515年,宣武帝去世,元诩即位。尊胡姓为皇太后。因孝明帝年幼,由胡太后临朝听政。胡太后为太后之后,曾下令造申讼车,以接受投诉冤情。又在朝堂亲自策试孝廉、秀才、州郡上计簿的官吏。宣武灵皇后派兵平定大乘教起义,击败萧衍,收复硖石领土,吞并南梁弘化郡,扩大北魏疆域。
公元528年,为了权力谋杀元诩亲信,孝明帝密诏尔朱荣进兵洛阳市助自己夺权,胡太后得知后鸩杀孝明帝。孝明帝去世,胡太后立孝明帝之女元姑娘为帝,对外谎称是皇子即位。几天后废黜元姑娘,立临洮王元宝晖之子元钊为帝,史称幼主。同年四月,胡太后及幼主被尔朱荣沉河而死。胡太后之妹将她收殓埋葬在寺庙。元修时,才以皇后礼仪安葬胡太后,追加谥号为灵皇后。
人物生平
生下皇子
胡氏,安定临泾(甘肃镇原)人,司徒胡国珍之女,母亲皇甫氏。胡氏的姑母做尼姑,很能讲解佛理。元恪在位初年,胡氏的姑姑进入宫廷讲授。过了几年,她暗示左右的人称说胡氏的容貌德行,宣武帝听说后,就召进后宫做承华世妇。当时的北魏政权,奉行“子贵母死”制度,儿子立为太子,母亲就要处死。而在宫廷之中,妃嫔们相互祈求祝祷,都希望生诸王、公主,不希望生太子。仅胡氏常对夫人等说:“天子怎可独独没有儿子,为什么畏惧自己的死而使皇家不养育嫡长子呢?”等到胡氏怀上身孕,与她同列的妃嫔们还因旧例为她恐惧,劝她想办法打掉。胡氏拿定主意不动摇,半夜一个人发誓说:“但愿所怀的是男孩,按次序将成为长子,儿子生下我被处死,我也在所不辞。”公元510年(永平三年)三月十四日,胡氏宣光殿生下皇子元诩,被升为充华。在这之前,元恪频繁地夭折皇子,自认为年纪已大,特别加以谨慎照料。为元诩选乳母保姆,都选取良家善养男孩的妇女。在另外的宫室中抚养,胡氏和充华嫔都不能抚育看护。公元512年(延昌元年)十月十八日,元诩被立为皇太子,胡氏多亏朝中大臣刘腾、于忠、崔光等从中相助,不但没有遵照旧制将她赐死,反而晋封为贵嫔。
尊为太后
公元515年(延昌四年),宣武帝去世,元诩即位,是为孝明帝。尊宣武帝皇后高氏为皇太后,尊胡氏为皇太妃。不久胡氏,逼皇太后高氏到瑶光寺出家为尼,尊自己为皇太后。由于元诩年幼即位,所以由胡太后临朝听政,大臣还称她为殿下,下令处理事务。后来改令称为诏,群臣上奏疏称皇帝,她自称为朕。胡太后因孝明帝幼小,不能亲自祭祀,想依照《周官》中夫人与君主交相奉献的义理,代孝明帝进行祭礼,寻访过去的样板。门下省召集礼官、博士商议,认为不可以。而胡太后想用缯帛遮住自己,观看三公料理事情,再询问侍中崔光.崔光就依据东汉太后邓绥进献祭品的旧例赞同,胡太后大喜,于是代行最初的祭祀。
多才多艺
胡太后禀性聪颖有悟性,多才多艺,姑母做尼姑,胡太后幼年依托她,粗略得知佛教经典大义。亲自处理纷繁事务,亲笔批阅公文。前往西林园法流堂,命令侍臣射箭,不能射中的加以惩罚。又自己射针孔,射中了。大喜,赏赐左右的人布帛多少不等。在这之前,胡太后下令造申讼车,这时乘坐着,从云龙大司马门出宫,从宫廷西北,进入千秋门,以接受投诉的冤情。
胡太后又在朝堂亲自策试孝廉秀才、州郡上计簿的官吏。胡太后和元诩前往华林园,在都亭水流拐弯处宴请群臣,命令王公以下各赋一首七言诗。胡太后的诗句说:“天地造化含气贞。”元诩的诗句说:“无为而治赖母明。”王公以下赐予布帛多少不等。
主丧废祭
公元518年(神龟元年),胡太后的父亲胡国珍去世,百官上奏胡太后请因公除去丧服,胡太后不准许。不久前往永宁寺,亲自在九级台基上建佛塔,僧尼男女赶去的有几万人。到改葬文昭皇后时,胡太后不想让元诩主持此事,就亲自做丧事主持人,出城到终宁陵,亲自祭奠安排事务,回来后在太极殿哭祭,直到事情结束,都是自己主管。
后来前往嵩高山,夫人、九嫔、公主以下随从的有几百人,登上山顶。废除各种不合礼制的祭祀,而胡人天神不在废除之列。后来前往左藏库,王公、妃嫔、公主以下随从的有一百多人,胡太后命他们凭力气扛布帛,以所扛布帛的多少来赏赐他们,多的过二百匹,少的一百多匹。仅长乐公主手拿二十匹绢出来,表示不与众人相异而没空手而回。世人称赞她的廉洁。仪同、陈留公李崇,章武王元融都因所扛的过多,倒仆在地,李崇竟然伤了腰,元融为之伤了脚。当时人为此编出谣谚说:“陈留公、章武王,摔得腰痛腿也伤。贪婪败德一类人,污我明主好声望。”胡太后不久前往阙口温水,登上鸡头山,自己发射象牙簪,一次发射就中靶,命令拿给文武官员看。
幽禁北宫
当时胡太后得其所欲,逼迫孝明帝的叔叔清河王元与她同房,淫乱纵情,为天下人所厌恶。公元520年(正光元年)七月初四日,领军元叉、长秋卿刘腾等人奉迎孝明帝到显阳殿,把胡太后软禁在北宫,在宫中杀死元怿。随后胡太后的侄儿都统胡僧敬和在身边保卫的张车渠等几十人,谋划杀死元叉,再拥戴胡太后临朝听政,事情没能成功,胡僧敬因此事获罪流放边境,张车渠等人被杀,胡氏宗族人员多被免职。后来元诩在西林园朝见胡太后,宴请文武侍臣,饮酒到天黑。元叉于是起身到胡太后面前,自述外面传言胡太后想谋害自己和刘腾。胡太后回答说:“没有这种话”。于是到了很晚的时候。胡太后就起身拉着孝明帝的手走下殿堂,说:“母子不相聚已经很久,今晚共住一宿,各位大臣送我进去。”胡太后和孝明帝走进东北小阁,左卫将军奚康生谋划要杀死元叉,没能成功。
刘腾、元叉幽禁胡太后之后,把持北魏朝政。朝廷生杀大权,皆取决于刘腾、元叉,他们养婢蓄妓,逼民为奴,卖官买官,百姓对此怨声载道。
再度临朝
公元523年(正光四年)二月,刘腾去世。刘腾死后,元叉对胡太后的防范松懈。胡太后和元诩以及高阳王元雍定下计策,解除元叉的领军职务。胡太后又再度临朝听政,大赦天下,改元孝昌。从此朝政荒废,威信恩德不能树立,天下的刺史郡守,处处贪婪。胡太后宠臣郑俨在宫廷淫乱,权势遍布天下;李神轨、徐纥都被亲近侍奉。一二年之间,位居宫禁要职,手中握着王爵,大小事出自心中,淫乱传遍朝廷,为四方的人所厌恶鄙视。文武官员人心涣散,各地叛逆作乱,国家的土崩瓦解,源起于此。胡僧敬又利用聚集亲属的机会,哭泣规劝说:“皇帝为海内母亲的仪表,哪应如此轻佻呢?”胡太后大怒,从此不再召见胡僧敬。
沉河而死
胡太后再度临朝后,自以为行为不检点,畏惧被宗室所憎恨,于是在宫内培植党羽,掩人耳目,凡是元诩所亲近宠爱之人,胡太后多借故谋害。有位蜜多道人。能说胡人语言,孝明帝把他安置在身边。胡太后担心他传递消息,三月三日在城南的大巷中杀了他。正要悬赏募取杀人犯,胡太后又在宫中杀死领左右、鸿胪少卿谷会、绍达,都是孝明帝所亲近的人。母子之间,猜疑屡次发生。郑俨担心祸患,就和胡太后定计,利用孝明帝妃子潘充华所生之女元氏(史称元姑娘),让胡太后诈称是男孩,立她为皇帝。
公元528年(武泰元年)二月二十五日,元诩去世,因事情突然,当时人议论都说是郑俨、徐纥的主意。于是朝野愤怒感叹。二月二十六日,胡太后于是拥立元姑娘说是太子即位。经过几天,见人心已经安定,才说元姑娘本是潘充华所生的女儿,现在应另选择接位的君主。于是立临洮王元宝晖的儿子元钊为帝,元钊时年刚三岁,史称北魏幼主,天下人对此事惊讶不已。
四月十一日,尔朱荣起兵渡过黄河,胡太后召集孝明帝六宫所有宫女都令进入寺院,胡太后自己也剃光头发。四月十三日,尔朱荣派遣骑兵拘捕押送胡太后以及幼主到河阴。胡太后对尔朱荣多方辩解自己的行为,尔朱荣拂袖起身。胡太后和幼主都被沉入黄河。胡太后的妹妹冯君胡氏将她收殓埋葬在双灵佛寺(一作双灵寺)。元修(一作出帝)元修在位时,才以皇后的礼仪安葬了胡太后,并追加谥号为“灵皇后”。
施政举措
政治
废除旧制
北魏实行“子贵母死”的旧制,而宣武灵皇后却提出了异议,她认为:“天子岂可独无儿子,何缘畏一身之死而令皇家不育冢嫡乎?”她的这番言论在当时子贵母死的制度面前政治胆识不容小觑,也敲响了废除“子贵母死”制度的丧钟。最终,元恪采纳其言,废除了“子贵母死”的旧制。
整顿吏治
熙平二年(517年)正月,宣武灵皇后曾派遣大使巡行四方,并黜退全国各地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此外,她还在临朝期间经常亲自在朝堂策问州郡计吏(全国各州郡掌簿籍并负责上计的官员),一时朝纲整肃。北魏在地方上置有上计吏,当上计吏来到京师洛阳市时,需向朝廷汇报本地治理情况,接受朝廷质询。上计制度在她临朝时期继续发挥着考课地方官员的作用,并且对隋唐的朝集使制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察讼理冤
熙平二年(517年)九月,宣武灵皇后曾下诏称“察讼理冤,实维政首,躬亲听览,民信所由。”然后,她表示每月十五日自己都将出宫亲自处理滞留的冤案,并派人到远近地方宣传,使各地百姓知悉。此外,她还为此下令制造申讼车,此后时常乘坐申讼车从云龙大司马门出宫,来到洛阳宫城西北的千秋门,以接受投诉的冤情。神龟元年(518年)八月,她因冤案繁多、刑罚繁苛的现象而下诏:“京师洛阳市在押的囚犯,死罪以下的都减轻一级刑罚。”
提高女性地位
广选女官参政
宣武灵皇后临朝期间曾广选女官参政。神龟元年(518年),她将顿丘长公主(琅邪公主)与常山公主一并拜为女侍中。此外,她的妹妹胡玄辉也被她拜为女侍中。大臣于忠的妻子是中山王尼须的女儿,颇懂诗书,并拜她为女侍中。北魏女侍中起着沟通内外朝的作用,而她在临朝时期身边的几位女侍中作用至关重要,朝臣做出的决定必须经过她们的审核,提出建议以供胡太后参考。
提高女官待遇
神龟元年(518年),宣武灵皇后下诏为女侍中加貂蝉,并使女侍中的服制与外朝的正规侍中(宰相)相同。之后,元澄上表对元诩进谏说:“拓跋宏(孝文帝元宏)、完颜雍(元恪元恪)时期皆有女侍中的官职,但没有缀黑蚱于象珥,极鼲貂于鬓发。妇人穿男子之服,至阴而阳,所以东晋才被宋武帝篡国,请收回前诏。”萧岿听从了他的建议。
保护女性权益
宣武灵皇后在汝南郡王元悦杖打王妃事发后下令禁断此类行径,并将元悦罢官,同时昭告天下,令所有亲王以及三蕃,如果正妃疾患在百日以上,必须上奏朝廷。此外,如若发现有杖击鞭打妃妾的,立即剥削封地职位。
打压豪门,约束外戚
宣武灵皇后曾主动替孝明帝选妃妾,并将博陵崔氏、范阳卢氏县、陇西李氏的名门贵女纳入后宫。但灵太后却故意打压她们,让这些贵女们只能屈居于低等的世妇之位。因此,很多人对此感到不满,并向朝廷申诉,结果全部遭到灵太后的责罚。神龟二年(519年)九月,她曾诏告太尉掾兼中书舍人杨昱,声称:“皇帝年幼,朕总揽万机,然而朕德行浅薄不能感化姻亲,他们在外面的作为让人不满,卿若有所见闻,千万不要隐瞒。”杨昱上奏扬州市刺史李崇装载五车货物、恒州刺史杨钧打造银制食器十套,一并送给了她的妹夫元叉,最后,她召见了元乂和妹妹胡玄辉,并责备他们。
改革选官制度
颁布停年格
宣武灵皇后在临朝时期,吏部尚书崔亮为了解决官职少、应选者多的难题而调和胡汉士族与鲜卑军士在任官上的激烈矛盾,并制定了停年格的选官制度:“不问士之贤愚,专以停解日月为断。虽复官须此人,停日后者终于不得。庸才下品,年月久者灼然先用。沉滞者皆称其能。”停年格使用对象大都是六品以下的地方下级官员,由于汉族起家官大多为正七品的秘书郎以下,这使他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快速提升,汉人士族引以为豪的门第家世变得几乎毫无用处。停年格选拔官员的标准只是看重年资,不问门第德行,但也无法抑制北魏官场腐败现象。
亲选官吏
熙平元年(517年)二月癸亥,宣武灵皇后初听秀才对策就对他进行面试策问。此后,她常“亲策孝秀”。由于北魏沿袭了曹魏所创立的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而北魏对秀才、孝廉进行一定的面试形式考试,实行的对策、策问措施,是防范“九品中正制”弊端的一种尝试。
淘汰冗官
神龟三年(520年),宣武灵皇后因选举上来的郎官很多不称职而大规模淘汰郎官,只有朱元旭、辛雄、羊深、源子恭及范阳祖莹等8人因有真才实学得到她的留用,其余的郎官全部罢黜遣散。
经济
关心民生,赈济饥荒
延昌四年(515年)九月,宣武灵皇后曾下诏对年迈孤独难以存活的百姓赡以粟(食物)、帛(衣物)。此外,若因饥荒而失业、亲属流离而被买卖为仆隶的男女都放任归乡。熙平二年(517年)正月,她还派遣大使巡行四方,询问民间疾苦,体恤孤儿寡母。同年(517年)十月庚寅,幽、冀、沧、瀛四州发生大饥荒,她遣尚书长孙稚,兼尚书邓羡、元纂等巡抚百姓,并开仓放粮,赈恤百姓。同月戊戌,光州市发生饥弊,她也遣使赈恤。神龟二年(519年),她针对冀州、瀛州遭受寇暴死者繁多、白骨横道的情况而派专人前去收葬,同时,她还赈济穷人,体恤孤寡,救助病人和老人。
弛山泽之禁
神龟元年(518年)七月,宣武灵皇后下诏开放恒州银山的禁令,并与百姓共同使用。
大兴土木
宣武灵皇后在初次临朝期间锐意兴缮,并在京师洛阳市建造起永宁寺、太上公寺等佛寺,工费不少。而外州各造五级佛塔。百姓疲于土木之功,金银之价为之踊上。熙平元年(516年),她曾扩建龙门石窟,“作石窟寺于伊阙(龙门)口,极土木之美”。正光元年(520年),她因旱灾严重而下诏免除不便于民的各种赋役,遂不再大兴土木。
划定公墓
神龟元年(518年)十二月辛未,宣武灵皇后下诏称:“人生有终止的时候,终归要归于坟墓。京城洛阳富裕繁华,人口满亿万之数,人的贵贱凭其门阀家籍,这种情况下让许多贫穷之人居无定所,作为百姓的父母官尤其应该体恤那些贫弱的人,规定乾脯山(洛阳凤凰山)以西,作为公墓。”
发放库藏
宣武灵皇后初次临朝期间北魏“累世强盛”,东夷、西域贡献不绝,又设立互市以致岭南货物,出现了“府库盈溢”的现象,新进贡的货物无处可放。神龟二年(519年),她来到府库中收纳绢的地方,并命令王公、妃嫔、公主以及随行1百多人各自取走一些绢,凭力气扛绢。于是,多的扛了超过二百匹,少的也扛有一百多匹。尚书令、仪同三司的李崇以及章武王元融,由于扛的绢太重,摔倒在地,李崇伤到腰,元融伤到脚,胡太后认为两人太贪心,于是夺走两人的绢,让他们空手离开,时人都嘲笑二人,说:“陈留、章武,伤腰折股。贪人败类,秽我明主。”而长乐公主只取了二十匹绢出来,时人称赞她的廉洁。她认为侍中崔光只取两匹绢太少了,崔光说:“臣两手唯堪两匹。”众人皆惭愧。
弃奢从简,减免赋税
孝昌元年(525年)八月,宣武灵皇后再度临朝,并下诏断绝远近地方进贡珍丽之物,违者免官。九月乙卯,下诏减少天下一半赋税。
军事
平定大乘之乱
延昌四年(515年)六月,冀州沙门法庆反叛,自称“大乘”,炼制狂药令人服下,使得“父子兄弟不相知识,唯以杀害为事”,继而聚众5万,杀死阜城县令,攻破渤海郡,屠杀当地官吏人民;又在煮枣城大破冀州官兵,杀死冀州长史崔伯驎。秋七月丁未,宣武灵皇后诏右光禄大夫元遥为征北大将军,并率领步骑十万攻讨法庆。九月甲寅,元遥攻破并斩杀法庆及其部下统帅百余人,传首京师洛阳市。熙平二年(517年)春正月,大乘教余贼再度聚集,攻打瀛州。瀛州刺史宇文福讨平了他们,自此大乘之乱彻底结束。同月甲戌,她宣布大赦天下。
击败南梁
延昌四年(515年)九月,南萧衍萧衍派大将赵祖悦偷袭占据了北魏的硖石地区,宣武灵皇后诏定州市刺史崔亮为镇南将军,率领诸将讨伐。冀州刺史萧宝夤为镇东将军,进军淮堰。十二月己酉,镇南崔亮攻破赵祖悦,包围了硖石。次年(516年),荆沔都督元志大破南梁武帝萧衍的军队,斩杀南梁恆农知府王世定等人。她以吏部尚书李平为镇军大将军兼任尚书右仆射,为行台,调度讨伐硖石地区的南梁军队。二月乙巳,镇东将军萧宝夤大破萧衍大将于淮北市。乙丑,镇南将军崔亮、镇军李平等攻克硖石,斩杀萧衍手下的河南省刺史赵祖悦,传首于京师洛阳市,尽俘其众。胡太后便将南梁俘虏悉数赐予百官。孝昌元年(525年),她再度临朝时,淳于诞等大破南梁萧衍军,俘斩万计,并擒获萧世澄等十一个南梁将领。
体恤士兵
熙平二年(517年)五月辛酉,宣武灵皇后下诏对扬州硖石、荆山、新淮、酂城镇战死的士兵追赠财富,并免除妻子五年赋税徭役。若无妻子,则免除其家人两年赋税徭役。身被三个创伤,赏赐一阶。身受一创而四体废落的,也享受享用赏赐。
整顿贪冒军功现象
北魏授予军功时存在“偷阶冒名,改换勋簿”的不法行为。熙平二年(517年)正月,宣武灵皇后针对“人多窃冒军功”的现象而下诏:“偷窃军阶,亦悉沙汰。籍贯不实,普使纠案,听自归首,逋违加罪”。神龟元年(518)正月,她又下诏对在职人员皆需“五人相保”,对无人担保的人,“夺官还役。”
平息羽林、虎贲之乱
神龟二年(519)二月,洛阳市的羽林、虎贲近千人围攻尚书省,而且又纵火焚烧张宅,张彝伤重而死,张仲走免。这就是北魏历史上罕见的、远近震惊的羽林、虎贲之乱。这次事件实际上是迁洛的代北武人和鲜卑中小官吏为争取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向权益日渐扩大的汉士族公开挑战。因此,宣武灵皇后处理这次事件从北魏政权整体利益出发,并采取惩办与妥协相结合的政策,事后处死了首要分子8人,其余大赦,并下令武官“得依资入选”。
文化
保护帝陵文物
熙平元年(516年)八月,宣武灵皇后针对“古帝诸陵,多见践藉”的情况而下诏:“诸有帝王坟陵,四面各五十步勿听耕稼。”以此保护两周王陵地区,此举为后世王朝继承和借鉴。
管控佛教,抑制佛僧数量
熙平元年(517年)正月,大乘之乱余贼被平定后,宣武灵皇后诏令全国各个州镇城隍对佛教僧人斋会聚集严加看守,并及时拘捕散播反动言论的佛教徒,最终有效地规避了佛教徒武装叛乱现象发生。由于北魏佛僧数量泛滥,于是熙平二年(518年)春,她下达《禁私度僧令》,并将度僧权从寺院收归国有,严格限制度僧数量,规定每年官方度僧大州限额三百,中州限额两百,小州限额一百,地方官员必须精挑细选,不得滥竽充数,若选取品行不端的人剃度为僧,以违旨罪论处,刺史首要坐牢,知府、县令、纲僚节级连坐,维那流放到五百里外的异州为僧。从今以后全国所有奴婢都不许剃度出家,诸王及亲贵,不得奉请诸佛。有犯者,以违旨罪论处。如果有僧尼为他人奴婢剃度的,也流放五百里外。当下僧尼大多养育亲戚和熟人的奴婢或子女,年龄大了就私度为弟子,从今开始一律禁止。有违犯者,强令其还俗,被其收养者都令其回归本家。寺主私度一人为僧,就将其流放五百里以外,私度二人就流放千里。私度的僧尼,皆是因为三长觉得罪不会牵连自己。从今有一人私度,三长也都以违旨罪论处,邻长为首,里长、党长各相降一等。如果一个县私度之僧达到十五人,郡达到三十人,州镇达到三十人,其长官全部免官,僚吏节级连坐。被私度的僧尼,全都发配到当地州府充当下等仆役。
代替皇帝主持祭祀礼
宣武灵皇后因孝明帝幼小,不能亲自祭祀,所以想代替元诩进行祭礼。门下省召集礼官、博士商议,认为不可。灵太后便去询问侍中崔光。崔光依据东汉太后邓绥主持祭礼的旧例赞同了此事,灵太后大悦,于是代行祭祀。延昌四年(515年)十月丁卯,她与萧岿一同拜谒清景陵(宣武帝陵寝)。公元518年(神龟元年),她的父亲胡国珍去世,百官上奏她请因公除去丧服,但是她不准许。不久前往永宁寺,亲自在九级台基上建佛塔(即永宁寺塔),僧尼男女赶去的有几万人。到改葬文昭甄皇后时,她不想让元诩主持此事,就亲自做丧事主持人,出城到终宁陵,亲自祭奠安排事务,回来后在太极殿哭祭,直到事情结束,都是自己主管。
诏除淫祀,焚诸杂神
神龟二年(519年)九月,宣武灵皇后登顶嵩山,并于十二月下诏废除各种不合礼制的祭祀,焚毁各种杂神,但胡天神不在废除之列。
科技
创造历史第一座可登临的塔
中国早期的塔都不可登临,因为塔是外来建筑,古印度的佛塔是单纯的坟茔,中亚的古塔也只是单纯的宗教纪念性建筑,皆不能登临。塔传入中国后,其坟墓和圣者纪念物的性质,不允许塔成为登临游赏的处所。直到宣武灵皇后临朝期间,她将古印度的窣堵坡和中国的楼阁式建筑相结合,才创造出世界历史上第一座可以登临的塔——永宁寺塔。据《魏书·崔光传》:北魏神龟二年(519年)“灵太后幸永宁寺,恭登九层浮图”,这是登临木塔最早的记录。
外交
蚕食南梁领土
延昌四年(515年)十月甲午,南梁武帝萧衍治下的弘化郡太守杜桂举郡内属北魏。熙平二年(517年)十一月,南萧衍萧衍治下的平西将军、巴州刺史牟汉宠遣使请求归降北魏。
遣使天竺
神龟元年(公元518年)十一月,住在洛阳市的敦煌人宋云和崇立寺的比丘惠生、法力一行受宣武灵皇后之命共同出访西域天竺,求取佛经,同时摹写雀离浮图内部佛像样式,为永宁寺塔内部建设提供参考。这是中国佛教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此事比后来的唐僧取经早了100多年,晚于东汉时期的西行取经。最终,宋云一行人真正进入了佛教圣地——天竺,并在乌苌国(古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之苑)寻访到了佛祖的圣迹。正光三年(公元522年),宋云一行携大乘经论一百七十部返回北魏首都洛阳市,历时约五载。他们这一路西行,一路宣读北魏皇帝诏书以示友好,一路介绍东方文化,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回国后宋云所撰写的行记,后被收录在《洛阳伽蓝记》中得以传世,让今天的人们能够看到宋云等人艰苦的西行情况,尤其可贵的是留下了这一时期我国西北新疆以及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巴基斯坦地区政治经济学、地理交通、风俗文化的宝贵资料。
建交波斯帝国
神龟年间(518年二月-520年七月),波斯国遣使朝贡并上书说:“大国天子,天之所生,愿日出处常为汉中市天子。波斯国王居和多千万敬拜。”宣武灵皇后嘉奖并采纳,从此波斯经常朝贡。
争夺高句丽主权
神龟二年间(519年),高句丽国王慕容云去世,灵太后在太极殿东堂举哀,遣使追赠高云为车骑大将军,拜其世子高安为安东将军、领护东夷校尉、高句丽王。神龟三年(520年),高句丽世子高安遣使向南梁进贡。二月癸丑(初九),梁武帝拜高安为宁东将军、高句丽王,并且派使节江法盛授给他衣冠和佩剑。而北魏光州市的军队在海中抓获了江法盛,把他押送到了洛阳市,从而阻断了南梁册封高句丽的外交行动。
万国来朝
宣武灵皇后临朝的延昌四年(515年)九月到十二月期间,高昌国、库莫奚、辽朝、邓至国、勿吉国、高句丽、吐谷浑、高车国接连遣使朝贡。熙平元年(516年),吐谷浑、宕昌国、邓至国、高昌国、阴平国接连遣使朝贡。熙平二年(517年),勿吉国、地伏罗、罽宾国、契丹国、邓至国、宕昌国、吐谷浑、高句丽、波斯帝国、疏勒国、嚈哒国、柔然接连遣使朝贡。神龟元年(518年),嚈哒国、高句丽、勿吉国、吐谷浑、宕昌国、疏勒国、久未陀国、末久半国、柔然汗国、舍摩国、高车国、高昌国、波斯帝国、乌苌国、龟兹接连遣使朝贡。神龟二年(519年),吐谷浑、宕昌国、嚈哒国遣使朝贡。十一月,柔然汗国莫缘梁贺侯豆率男女七百人来降。
主要作品
文学作品
建筑作品
历史评价
魏收《魏书》:“太后性聪悟,多才艺,姑既为尼,幼相依托,略得佛教经典大义。”
趣闻轶事
胡太后降生的时候,她的母亲看见卧房内红光照射,不知是何征兆。京兆山北县有个叫赵胡的人,善于卜卦相面,胡国珍就拿此事询问赵胡,赵胡立即说:“这是个吉兆,令爱有大贵的相貌,将要成为天地之母,生下天地的主宰。但此事不要让超过三个人知道。”
能文能武
在文方面胡太后决断国事的能力,史称其能“亲览万机,手笔断决”。《魏书》中记载胡太后禀性聪颖有悟性,多才多艺,姑母做尼姑,胡太后幼年依托她,粗略得知佛教经典大义。亲自处理纷繁事务,亲笔批阅公文。
在武方面胡太后的箭法也十分了得,能射中针孔,可见是能文能武的女中豪杰。她曾前往西林园法流堂,命令侍臣射箭,不能射中的加以惩罚。然后又亲自射针孔,一箭射中。赏赐左右的人布帛多少不等。
严惩家暴
灵太后是一位女权意识强烈的执政者,《魏书》中记载,灵太后发现王元悦杖击鞭打王妃后,责备元悦杖妃之举,下令禁断此类行径,将元悦罢官归宅。同时昭告天下,令所有亲王以及三蕃,如果正妃疾患在百日以上,必须上奏朝廷。如若发现有杖击鞭打妃妾的,立即剥削他的封地职位。
《北史》中记载,兰陵公主得知驸马刘晖和两个女人发生私情后,与刘辉忿怒相争。刘辉把兰陵公主推下床,拳脚相加,导致兰陵公主腹中胎儿损伤,而刘辉畏罪逃逸。灵太后得知此事后,一边派人追捕刘晖,一边令元怿裁决此事。最后兰陵公主因受伤而死,刘晖则因萧岿元诩加朝服大赦天下得以赦免。
建塔永宁
永宁寺塔高达四十九丈,合今约136.71米,加上塔刹通高约为147米,是胡太后借鉴雀离浮图而建造的九层佛塔。是当时世界范围内体量最大的木构建筑、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高塔。其在佛塔结构、寺院布局等方面都有着承前启后的意义。然而在18年后永宁寺塔被雷电击中,“火经三月不灭,周年犹有烟气”,最后被焚毁。
龙门礼佛
熙平二年(517年)四月乙卯,皇太后幸伊阙石窟寺。孝昌二年(526年)八月戊寅,帝幸南石窟寺。《元巶墓志》中记载:“孝昌二年(526)八月,元诩率百僚幸南石窟寺,游赏龙门。”《魏书·皇后传》中记载:“寻幸阙口温水,登鸡头山,自射象牙簪,一发中之,敕示文武。"
北魏朝廷热衷于佛事活动,与佛教关系最密切的就是灵太后胡氏了。孝明帝执政期间,政权实际控制在胡太后手里。她略通教义,崇奉佛教侈靡尤共。在熙平元年(516年),胡太后扩建了龙门石窟。
逼幸美男
当时,胡太后把持朝政,大权独揽,倚仗她的权势,不顾叔嫂之嫌“逼幸之”,威逼清河王元怿与她通奸肆无忌惮地寻欢作乐,淫乱不堪,深为天下人所耻笑、憎恶。此事弄得元怿在人前抬不起头来,最终被政敌害死,她也被幽禁北宫5年。重获自由,仍不思悔改,其父胡国珍的参军郑俨“仪容秀美”,她拜其为谏议大夫,收为面首,让他在宫中昼夜伺候。郑俨又引荐了朋友徐纥,两人被胡灵太后视为心腹,联手把持朝堂内外,时人称为“徐郑”。还有黄门侍郎李神轨,当时宫内外盛传他也和胡灵太后关系暧昧。之后又逼迫北魏名将之后杨华与自己同房,杨华担心祸患,便投奔了南梁。
拥立女帝
元诩驾崩后,六镇大乱,胡太后为稳定人心,谎称孝明帝与宫嫔潘华所生的公主是男孩,先立为“太子”再拥立为帝,大赦天下,史称元姑娘,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朝局后又承认了太子的真相,然后宣布立三岁的元钊做皇帝。
史书记载
《魏书·卷十三·列传第一》
《魏书·卷九·帝纪第九》
《北史·卷十三·列传第一》
家庭成员
家世
生母:皇甫姓,封秦太上君。
继母:梁氏,封赵平郡君。
兄弟姐妹
• 兄弟
• 妹妹
胡氏,嫁京兆王元叉,封冯翊君。
丈夫
子孙
儿子:孝明帝元诩
孙女:元姑娘
纪念场馆
皇甫公窟
龙门石窟的皇甫公窟内,大龛下方雕刻有一幅精美的礼佛图浮雕,该作品以一位中年贵妇为核心形象,其尺寸约为高0.7米、宽1.6米。经过历史文献的考证,这幅浮雕中展现的雍容华贵的中年女性被确认为北魏时期的胡太后。胡太后的形象被细致入微地刻画,头戴高耸的通天冠,冠上镶嵌金铛作为装饰,脑后则饰有独特的钓竿式饰物,该饰物自冠顶延伸至前额,并悬挂着穗状装饰物(此设计源自汉代簪笔的演变),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审美。在浮雕中,胡太后手持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其服饰同样华丽非凡,身着交领宽袖长衫,腰间束带,下配长裙,腰间还悬挂着精致的香袋,整体造型既体现了皇家的尊贵与奢华,又流露出一种怡然自得、超凡脱俗的神态。
太后庄村
太后庄村,坐落于洛阳市辛店镇的西洛宜路南侧,其命名源自对北魏时期胡太后的纪念。据历史记载,胡太后曾在平城门外南洛河北岸居住,这一历史遗迹最终促使了太后庄村的命名与形成。该村的崔氏家族所保存的《崔氏家谱》中,有一份清代咸丰六年(即公元1856年)的序文明确指出:“在明朝初期,我们的始祖道亨,从洪洞县迁徙至洛阳,并定居于洛水以西的太后庄村。”这一记载表明,太后庄村至少在元末明初时期就已经以“太后庄”为名。
文艺影视
2021年电视剧《周生如故》梁爱琪饰演胡太后(剧中名戚真真,历史原型为胡太后)。
参考资料
《列传第一 皇后列传》.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24-10-27
北魏灵太后“转轮王”与“佛”形象的建构.中国知网.2024-07-09
《魏书志第四 天象一之四》.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24-10-27
魏书.微信读书.2024-10-09
北史.微信读书.2024-10-09
资治通鉴.微信读书.2024-10-09
中日楼阁式木塔比较研究.豆瓣读书.2024-10-09
天竺取经的北魏旅行家(悠悠丝路的洛阳故事).洛阳网新闻中心.2024-10-09
洛阳伽蓝记.豆瓣读书.2024-10-09
《魏书·卷十三·列传第一》.国学导航.2013-11-24
太后居住地 今名太后庄.洛阳晚报.2024-07-09
观泥塑造像触摸草原民族的脉动.洛阳晚报.2024-07-10
叩问永宁寺塔.洛阳晚报.2024-07-10
《杨白花歌》与踏歌之舞(洛阳古代乐舞7).洛阳网.2024-07-10
《魏书·卷九·帝纪第九》.国学导航.2013-11-24
《北史·卷十三·列传第一》.国学导航.2013-11-24
周生如故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4-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