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站
西安站(Xi'an Railway Station),是国铁集团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所辖的特等站,西安站是连接西北和东南沿海、华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中国铁路干线和支线的重要枢纽站,目前可直达全国26个省会城市及直辖市。
西安站始建于1934年12月,于1935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1937年更名为长安站,1952年1月恢复西安站名称,1984年6月第一次进行大规模提升改造,1988年8月由一等客运站升为特等客运站。截止2022年1月,西安站的站房面积达到12.7万平方米,总建筑规模28.2万平方米,改扩建总投资80多亿元,是拥有高架候车室、南北双广场、双站房的多通道、立体化、零换乘综合交通枢纽,是西北最大的火车站。
截至2021年6月,西安站站台规模为9台18线,年均发送旅客约4800万人次,被称为“西部第一窗”。
历史沿革
建设背景
根据民国时期报纸,题目为《陇海铁路准备展筑至西安》的文章介绍。1931年12月,铁路刚到修到潼关县时候,日寇占领东北三省,紧接着上海市爆发一二八淞沪抗战,民国政府确定西安市为陪都,准备开发大西北,修建潼关到西安的铁路就显得更为重要,用作与日本作战的大后方。
西安站建成的主要背景是满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1980年代,西安市以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开始迅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西安市成为了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城市。随着城市架构不断扩展,西安火车站空间狭小、服务能力有限的问题日渐突出,已无法满足发展需求。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国铁集团当局决定在西安市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火车站,以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旅行服务。西安站作为西北最大的铁路枢纽站之一,不仅满足了西北地区的铁路交通需求,还促进了西安乃至陕西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建设过程
1934年12月西安站始建,初期有站台两座,票房为一座大屋顶歇山式仿古宫殿型站房,砖墙、琉璃瓦顶,雕梁画栋,中厅纵空,四周为二层环楼,楼上用于办公,楼下为售票室、行包房及候车厅。
1935年6月1日,西安站投入使用,车站定名为“西安车站”,为一等站,主站房正对城墙解放门(中正门),楼上用于办公,楼下为售票室、行包房及候车厅,建筑面积1016平方米,站场规模2台6线,站前广场占地2800平方米,开行客车3对,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1937年,西安车站更名为长安站。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西安火车站先后进行小型调整,扩建了车站广场和候车室、行李房和一、二站台间地道等,迎接国民经济的复苏。
1952年1月1日,西安站名称恢复。
1958年,又在车站东候车室后面修了一座贯通南北的人行天桥。后来由于车站建设需要,拆除了天桥,在地下修了一条地道。
1978年,西安站跨线天桥、东西售票厅、行包库房、贵宾室、6502电气集中设备等站舍设施投用,西安西站、西安东站相继建成,实现客货分流,年发送旅客从1952年的148.81万人增长至580.61万人。
1984年6月,西安火车站迎来第一次大规模提升改造,工程历时6年,涉及车站主楼、东售票厅、办公楼和广场等。
1985年12月,改建第一期工程主楼竣工投入使用,书法家吴三大题写站名。新建主楼东西长142.8米,南北宽52米,总高27.7米,内设上下两层,有大小候车厅10个,比原来的候车室大3倍,可同时容纳 7000人候车。主楼吸收了国内外大型客站建设经验,是一个把客运业务、餐厅、日用百货等商业服务设施综合在一起的大型现代化建筑。
1988年8月1日,西安站升格为特等客运站。
1990年10月1日,西安站东配楼售票厅和办公楼交付使用,标志着为期6年的改建工程完成,电力机车取代了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经过6次大提速,西安站最高单日发送旅客达11万。
2007年,因接入西宝动车组,西安火车站进行适应性改造。
2009年,因接入郑西高速铁路,西安火车站进行适应性改造。
2014年2月,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全面启动,这项工程堪称国内最大的火车站改扩建工程。主体工程重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完成迁建西安机务段、西安客车车辆段过渡开通工程;第二阶段:完成西安站北车场4台6线及北站房、北半部高架候车室工程;第三阶段:完成西安站南车场、南半部高架候车室及南站房改造施工。
2016年11月,西安站第一候车室和第三候车室改造后投入使用。
2019年12月,由陕西建工集团中标承建的西安火车站北广场及周边市政配套工程正式开工。
2020年8月,西安站改造工程地下结构建设全部完成,进入地面施工阶段,改建后的西安站候车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
2020年12月3日,由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西安火车站高架候车厅浇筑全面完成。
2021年4月26日,西安站北侧站房高架候车室和北车场正式建成投用,建成后的北站房的总建筑面积4.86万平方米,建筑高度24米。
2021年5月31日,北站房及丹凤门广场地下交通枢纽正式投运,自此乘客进出站实现了地下“零换乘”。
2021年12月31日,西安站改扩建工程全面竣工投用,站房面积达到12.7万平方米,总建筑规模28.2万平方米;西安站成为拥有高架候车室、南北双广场、双站房的多通道、立体化、零换乘的综合交通枢纽,成为了西北最大的火车站。
西安火车站是西安枢纽内“四主一辅”客运系统布局中的主要客运站之一,改扩建工程是一项极为复杂的枢纽及大型客运综合交通枢纽系统性改造工程。西安站的建设面临了一些技术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场地规划:西安站需要足够的用地来建设,但是选址的地点非常狭隘,而且周围还有高压电线、自来水管、通讯电缆等各种地下设施,因此需要在场地规划和土建设计方面进行大量的工作。
2.地裂缝:西安站站址位置有地裂缝穿越,地面建筑及地下工程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合理跨越地裂缝也是一大难题。建筑人员科学划分了三个不规则区域板块,进行屋面网架拼接吊装,顺利吊起了1045吨“大屋顶”。
3.设备安装:西安站采用了先进的智能化设备来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在设备安装方面需要解决各种技术难点,保证设备安全、可靠、协调。
4.安全保障:作为铁路交通枢纽,西安站的安全无论是从建设阶段还是日常运营阶段都需要重视,充分考虑各种安全措施,包括防火、防盗、防爆、消防、抗震等方面。
5.西安站枢纽选址是位于世界遗产丹凤门的南侧,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不破坏”历史遗址,甚至要为其“增色”。
由于工期紧、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单位多,多个垂直交叉作业项目同时推进,还要确保陇海铁路正常运行。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难点,实现安全、进度双推进,中铁建工集团运用无人机检测技术、BIM建模技术和智慧工地平台,科学组织施工安全有序进行。同时,有针对性的研究建设方案,通过采取100吨履带吊装设备的方式,成功解决了新建北站房27吨最大单节钢柱吊装难题。
建筑设施
设计理念
西安站的设计理念主要是结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既要满足大规模客流的需要,又要保留当地独特的文化元素。整体以“大唐盛世 古韵长安” 为设计理念,以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元素为主线,为旅客带来“古而新,中而新”的感官体验。此外,西安局集团公司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在南站房将具有时代记忆的“西安”标识和立面大钟进行重点保留。
建筑特色
西安站建筑主要特点为站房主楼设计与古城建筑风貌及周围景物的协调一致。车站采用开放式的矩形对称式设计,呈现出古代唐风建筑的韵味。车站的立面设计是矩形对称式仿唐建筑,屋门廊和站前连廊的屋顶是具有唐代建筑特色的琉璃瓦,檐口下饰有深米黄色斗拱和人字拱,配合大面积乳黄色釉面砖外墙贴面,贯通一、二层的高大银白色铝合金门窗,镶以淡蓝色的吸热玻璃。主要特色包括:
样式独特:西安站的整体造型由一个大气舒展的屋顶引领,以现代而又充满西安特色的建筑形象。檐下建筑体块方正浑厚,兼备古城墙挺拔厚重的形象;底部廊道的设计强化了建筑形象的导向性和序列感,充分的再现了唐朝宫殿的前千步廊。立面采用挑空柱廊的手法形成与广场的过渡空间,同时也呼应千步廊的意向。
建筑结构:该站站房共地上五层,地下一层,主体结构呈现出独特的横向采光、通风及绿化设计。各楼层连接设置科学、合理,便于旅客快速、便捷地通行。
长安元素: 西安站的创作设计韵古承今,根植于地域文化,以简约现代的设计手法,体现交通建筑简洁、高效的特质,兼具古都风韵。设计以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进行演绎,并从当地的代表性文化建筑中提取长安元素,塑造出集聚传统韵味与时代气息于一身的室内外空间形式,使旅客从西安站的文化氛围中引发对西安整体印象的感知与联想,产生“古而新,中而新”的感官体验。
低碳环保:西安站改建工程从设计之初便注重低耗、高效、经济、环保、集成与优化,重视人与自然、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利益共享,建立了立体交通系统、低碳运行管理系统、高效节能照明系统、室内环境监测系统、绿色生态系统、节水节能系统六大环保体系。
材质色彩:通过对丹凤门主体色彩要素的提取,以赭石、青灰等低色彩饱和度暖色为基调,以体现历史元素的厚重色彩作为主色调。西安站站主体建筑采用现代感强的材料,通过色彩对比强化建筑组群的主次序列关系。
建筑布局
截至2022年1月,西安站的主楼中心高达20米,站房面积达到12.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8.2万平方米,候车面积2.23万平方米,高峰时可同时容纳12000人,南北双广场、双站房的格局提升了车站服务功能和运输能力。西安站改扩建工程整体的竣工标志着西安站成为拥有南北双广场、双站房、多通道的车站,整个候车室南北贯通,融合汉唐文化,恢弘大气,形成“北有大明宫丹凤门、南有明城墙解放门”的格局。
北站房以“大唐盛世 古韵长安”为设计理念,运用现代装修手法,将古都历史遗迹元素融入站房室内设计中,彰显古都西安的影响力和文化魅力。北站房的总建筑面积4.86万平方米,建筑高度24米,主体分为地下三层、地上两层,地下部分主要分为三层停车场,两层设备机房。地上部分包括0米站台层、5米设备夹层、10米高架层、14米办公夹层和18米商业层。局部为设备夹层和办公层。北站房设有直梯、扶梯14部,设置人工验证口9个、测温安检门8台、自助实名验证闸机8组、自助检票闸机18组、安检仪8台、测温设备4台。
截至2021年9月,西安站南站房建筑面积约3.9万平方米,配备候车座椅2860个,南侧高架候车室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建筑高度36.4米,南北长114米、东西宽125米;北侧高架候车室总建筑面积约2.68万平方米,南北高架候车室可以互通。设计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了原有南站房主楼造型的原有特点,主体建筑采用仿唐式建筑风格,底层旅客可以直接进入第一站台,楼上旅客通过天桥进入站台。候车大厅内设有东西两个分配厅和普通、母婴、软席等12个候车室,可同时容纳7000人候车休息。车站售票厅设在候车楼的东侧,开设有60个售票窗口。站房内新设扶梯4部、人工验证口3个、自助检票闸机3组、测温安检门6台、安检仪6台。此外,南站房充分利用一二层东西4个厅的空间,设有蒸汽、内燃、电气、高铁4个火车主题文化展示区。
北广场又称丹凤门广场,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主要负责旅客进出站功能。地下一层为公交车、出租车、社会车辆落客区,铁路出发旅客由此乘电梯至地面一层进入西安火车站北站房;地下二层为铁路旅客达到层,包括34个出租车上车点,110个出租车蓄车位,所有出站旅客可以在这里乘车离站;地下三层为960个车位的社会车辆停车场;地下四层、五层接入天津地铁4号线、7号线。
站台线路
截至2023年5月,西安站站台线路规模为9台18线,主要办理陇海铁路、包西铁路、宁西铁路、侯西铁路、西平铁路普速及区域内中短途动车始发终到作业,承担陇海线以及与宁西、西康、包西、侯西铁路等普速通过作业,以及徐兰高速铁路至武西高速铁路、西渝高速铁路的动车通过作业。2024年2月,西安站开通西成高铁动车;同年6月,新增西安至定边「复兴号」动车。
公共交通
公交线路
截至2023年5月,经过西安站的线路有103路,105路,13路,14路,17路,201路,231路,240路,243路,251路,258路,25路,30路,351路,40路,41路,42路,500路,500路区间,511路,5路,602路,603路,607路,611路,703路,705路,706路,707路,9路,咸阳市59路,游5306路,游5306路,游5路306,游5路306,游7路,游8路610,游8路610公交线路,具体情况下表所示:
轨道交通
截至2023年5月,地铁西安站位于铁路西安站下方,旅客可经地铁西安站换乘西安地铁4号线。
长途汽车
西安市汽车站位于西安站南广场南侧,截至2023年5月,站内共开通213 条线路通达省内和省际部分城市。
机场大巴
去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旅客,可以在火车站对面的陕西省西安汽车站乘坐机场大巴。机场大巴的售票窗口设在陕西省西安汽车站11号窗口,机场大巴的票价为25元,通行时间为早上5点至次日凌晨零点30分,发车间隔为每30分钟一个班次,全程运行时长约为90分钟。
出租车
西安火车站南广场尚德门有出租车通道,解放路,尚俭路、尚勤路也有出租车。截至2023年1月,西安市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表所示:
停车场
西安站北广场地下停车场于2022年2月23日00:00正式启动停车收费,收费标准为每小时3元。
运营情况
自助购票
截至2023年5月,西安站设有自助售取票机,机器主要位于安检大厅外和售票厅外,游客可通过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微信自助购票。旅客可通过“西安车站微助手”公众号及“铁路12306”手机APP、微信小程序、“余票查询”等,实时查询列车余票、正晚点、出行提示等信息。
便民措施
西安站指挥中心:共有9个子系统,由20台电脑和120 套视频监控装置组成,覆盖现有的旅客电子引导、列车到发通告、客运广播、电视监控、TMIS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查询、客票发售统计查询、旅客触摸屏查询、电话投诉处理、自动照明等。
一站式服务综合体:西安火车站推出“三台一亭”一站式服务综合体,将问询服务提升为集平价改签、行李托运、订餐、租车、快递、投诉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综合体,不出车站便可以办理一条龙服务,全方位满足旅客乘车需求。
多种功能区域:北站房一楼大厅、高架候车室分别设有重点候车室、商务候车室、军人候车室、综合服务中心、服务台、开水间、卫生间(含第三卫生间)、母婴室等不同功能区域,满足不同旅客的个性化需求。
无障碍措施:西安站北站房充分考虑了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的出行需求,站内的无障碍设施较齐全,残疾人轮椅可以顺畅通行,站内还设有无障碍电梯、重点旅客候车室和第三卫生间。
特色服务
车站内新设“三区一室”,对军人、重点旅客、儿童、哺乳期女性提供个性化服务。在西安站一楼、二楼“丝路缘”重点旅客亲情候车厅内都设立母乳喂养室。
客运流量
2010年7月11日,西安站发送人数在暑运中首次突破10万。
2018年2月17日,西安站全天预计发送旅客约35000人次。
2023年春运期间,西安站发送旅客201.8万人次。
2023年五一假期,西安站预计发送旅客242.5万人次。
作用和价值
西安站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铁路交通枢纽,连接了全国各地的铁路网,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员流动起到了促进作用。西安站的建成,优化了当地的公共交通和物流配套设施,并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条件,进一步加强了西部地区与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
西安站在建筑风格和装修装饰方面充分体现了西安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传统元素,这是西安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的重要体现。西安站的建成,不仅加强了城市的形象塑造,还提高了当地文化的软实力和吸引力,进一步推动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相关事件
2024年8月30日,有网友反映,其在西安火车站南广场花坛边休息时遭到工作人员阻止。同日下午,西安火车站地区管委会向网友致歉并表示会在站前广场增加休息座椅,完善设施。
参考资料
客运营业站站点.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2023-05-04
西安火车站交通枢纽(枢纽西安火车站).秒懂生活.2023-05-02
西安究竟有多少个火车站?.百家号.2023-05-02
西安火车站改造工程全面投用,旅客发送能力提升2.4倍.百家号.2023-05-07
西安站.查字典地理网.2023-05-02
90年,西安火车站的“前世今生”.微信公众平台.2025-04-18
西安站枢纽焕新启航 全运“红利”正在兑现.今日头条.2023-05-02
西安火车站之谜,他的前世今生.网易.2023-05-13
穿越!带你感受西安火车站的前世今生.百家号.2023-05-02
岁月 | 西安火车站八十余载沧桑巨变.搜狐网.2023-05-13
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全面建成投用 站线规模由6台11线增加到9台18线.搜狐网.2023-05-13
陕西铁路西安站改扩建工程进入地面施工阶段.今日头条.2023-05-02
[朝闻天下]陕西 铁路西安站改扩建工程进入地面施工阶段.央视网.2023-05-07
西安站北高架候车室正式投用!网友惊呼:像皇宫一样!.澎湃新闻.2023-05-02
西安站北站房建成投用.今日头条.2023-05-02
进站流线缩短!西安火车站北站房5月31日18时建成投用.百家号.2023-05-07
揭晓西安火车站改造规划:坐北朝南改为坐南朝北,正对大明宫丹凤门.网易.2023-05-07
西安站改站房配楼跨越地裂缝连廊结构设计.中国知网.2023-05-02
基于IDA的西安站改东配楼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中国知网.2023-05-02
您想知道的 都在这里——西安站枢纽设计师解读.网易.2023-05-07
西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扩能方案研究.中国知网.2023-05-02
西安站,全新亮相!.百家号.2023-05-07
西安高铁站在哪 西安有几个火车站.汽车时代网.2023-05-13
丹凤门与明城墙注目下的西安站扩建站房形态设计.中国知网.2023-05-02
西安铁路枢纽西安站改扩建.中国知网.2023-05-02
铁路旅客站房文化性设计——以西安站改扩建工程站房项目为例.中国知网.2023-05-02
西安火车站改扩建确定:2022年完工,2023年全面投运!.搜狐网.2023-05-13
西安火车站北站房今日启用,进出站地下“零换乘”!.搜狐网.2023-05-07
西安火车站“新颜”亮相:南望明城墙 北览大明宫.百家号.2023-05-13
西安火车站南北站房全面贯通.搜狐网.2023-05-13
西安站北站房建成投用.今日头条.2023-05-02
火车站.图吧公交.2023-05-07
地铁“西安站”开通在即!小编带您探访…….今日头条.2023-05-02
西安地铁4号线.西安本地宝.2023-05-07
西安长途客运站,西安汽车站时刻表、汽车票查询.车次网.2023-05-07
西安火车站机场大巴时刻表.信息之家.2023-05-07
2023西安出租车收费标准.西安本地宝.2023-05-07
西安火车站北广场地下停车场即将收费,每小时3元.百家号.2023-05-07
西安火车站在哪个地方买票.信息之家.2023-05-07
西安火车站增配80名春运志愿者 做好旅客出行引导服务.央广网.2023-05-07
西安火车站指挥中心启用 旅客可自助获悉信息.华商网.2023-05-02
西安火车站北站房无障碍设施 彰显人性化“心”服务.百家号.2023-05-07
西安铁路局首次引入“母爱10平方”私密空间.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2023-05-07
火车站发送客量昨首破10万人.中国知网.2023-05-02
西安火车站短途探亲客流增长 西成高铁火爆一票难求.新浪网.2023-05-02
2023年春运收官.陕工网—陕西工人报.2023-05-02
“五一”期间西安站预计发送旅客242.5万人次 客流以旅游、探亲流为主.腾讯网.2023-05-02
八十七载老站的为民情怀.中国知网.2023-05-02
西安火车站管委会回应广场花坛不让坐:深表歉意,将在站前广场增加休息座椅,完善设施.九派新闻-今日头条.202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