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城之战
钓鱼城之战是南宋开庆元年(蒙元宪宗九年,公元1259年)蒙古和南宋在合州钓鱼城(今重庆市合川钓鱼城)发生的战役。身为孛儿只斤·蒙哥的蒙哥(元宪宗)带兵围攻钓鱼城,南宋的兴元都统兼知合州王坚带兵守城。南宋凭借钓鱼城险要的地势和守城的充足准备,与蒙古大军相持,战斗自二月开始持续至七月,蒙古军未能攻下钓鱼城。后蒙哥汗死,蒙古军陆续撤兵。
钓鱼城之战为南宋抵挡了蒙古骑兵的进攻,直接的延长了南宋王朝的统治时间,由于蒙哥汗的死,甚至对西亚、北非和欧洲的历史进程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蒙古军初入四川省的1227年算起,到钓鱼城1279年降元为止,宋军守四川长达半个世纪,其中坚守钓鱼城36年。
战役经过
战前形势
钓鱼城在现今合川区市东城区内,距重庆主城都市区81公里,是南宋时期修筑的一座石头城,位于嘉陵江、渠江、涪江交汇,面对三江展开地区背靠华蓥山脉。同时城坐落在钓鱼山上,山势险绝峭壁悬崖围绕,对于进攻和守卫巴蜀地区都极为险要。
宋端平二年(1235),宋元战争全面爆发后,北兵不断入蜀侵扰。南宋四川省制置使和地方将帅,先后在钓鱼山上筑城、扩城,以图险保民,抗御入侵。前后共有四次大的筑城。
南宋嘉熙四年(公元1240年),蒙古军攻入四川,连破西川20城。南宋赵昀任命战争经验丰富的余玠主持四川防务。南宋淳祐三年(公元1243年)春,余采纳冉琎、冉璞兄弟的建议,按照“城塞结合、军政结合”的战略防御思想筑城钓鱼山,将合州和石照县的治所迁入城中,屯兵积粮,广纳贤才。余玠坐镇钓鱼城指挥与蒙古军的攻防战,取得了一系列胜利。至钓鱼城之战时,钓鱼城的南宋守将是王坚,他原为名将孟珙部将,后随之入川,参加过余玠指挥的北伐汉中市,1254年被任命为兴元都统兼知合州。王坚在钓鱼城原本的基础上,又加强了防御措施,组织附近五个县25万人修缮城池,施行修筑鱼塘养鱼、开泉眼等举措,同时带领民众农耕生产和练兵结合,是钓鱼城成为兵精粮广的军事重镇,具备了长期坚守、独立作战的条件。
南宋宝佑六年(公元1258年)底,蒙古军沿嘉陵江南下进攻南宋四川省军政大本营重庆市,四川周围十数座山城,仅剩钓鱼城足以担当屏障,川蜀之地蒙古已经“三分有其二”。蒙古军本来就恃强好胜,不愿采用绕开重庆、合州随后包围孤立使其投降的策略,王坚还拒绝投降并杀死招降的使者,领军的孛儿只斤·蒙哥蒙哥决定武力征服钓鱼城。蒙古军首先切断钓鱼城与外界的联系,攻击渠州礼仪山城和巴州平梁山城,攻掠合州旧城,同时加紧对重庆下游江面进攻。南宋方面也对蒙古军攻击钓鱼城进行了牵制,派兵进攻成都市并加强应援长江下游。
钓鱼城攻防
南宋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蒙古完成各路兵围合州,准备好了各种工程工具。二月,蒙哥率军渡过渠江在石子山扎营。蒙古军先清扫了江上的宋军外堡和船只,而后开展困守“环攻”的战术。宋军固守地势高耸险峻的钓鱼山,蒙古军炮、箭攻击和云梯攻城都不行,屡次进攻不是伤亡惨重就是后军不继,都以失败告终。直至五月,蒙古军士气低落,城内南宋军民却斗志高昂,王坚率众白天抵抗夜晚还不时出兵袭扰。
面对孛儿只斤·蒙哥率兵入蜀,赵昀任命吕文德为四川省制置副使,后又任命为湖北安抚使,派其带兵入川解围合州。蒙古军在纽带领下在涪州蔺市和重庆市附近铜锣峡堵截。吕文德率南宋军接连攻克两道拦截,于六月初率兵进入重庆,随后带兵从水陆沿嘉陵江而上,想要入援钓鱼城,但是面对蒙古三面夹击的水上战术三战三败,只得退守重庆。蒙古大军围攻钓鱼城5个多月却没能攻下,蒙古大将汪德臣多次派人劝降均遭到拒绝,愤而率精锐趁夜进攻钓鱼城外城马军寨,与王坚率领的抵抗军相持到天亮。汪德臣单骑来到城下喊话劝降,被飞石击中受伤,同时遇到大雨工程梯折,侯军失利撤退,后汪德臣因伤而死。南宋军趁汪德臣死蒙古军士气低落开展水陆军昼夜出战,但都被蒙古军李忽兰吉部击败。七月久旱酷暑,天气奇热,蒙古军中大疫霍乱流行,军心涣散。孛儿只斤·蒙哥下令用酒对抗霍乱,非但没有控制住疫情,反而因饮酒损伤蒙古军战斗力。相反,钓鱼城内粮草丰足士气高涨,甚至向城外抛掷两条重30斤鲜鱼和数百面饼显示储备充足、信念坚定,附书宣告蒙古军再围十年也不能攻克钓鱼城。蒙古军强攻不得,只能加强封锁监视,为了探城内虚实,还筑台建桥楼接桅观察城内,宋军炮击爬上桅杆的人。
战役结束
南宋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七月上旬蒙哥病死。蒙哥死后蒙古军留3000人牵制钓鱼城,其子阿速台率领其余部队向北撤退。随着蒙古军撤退,九月,南宋朝廷宣布“合州解围”,王坚升为宁远军节度使,十月又以“蜀道稍宁”而诏谕四川省守臣安抚军民。至此钓鱼城之战宣告结束。
孛儿只斤·忽必烈获得大汗之位后,没有再把四川作为攻打南宋的突破口,转而突破长江中下游平原。直至南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钓鱼城才因孤立无助、大旱无粮开城投降,守城长达36年,此时南宋朝廷所在杭州市以被攻破三年,陆秀夫同年背着赵昺投海。
战役的意义
在十三世纪的历史上,无论是对合州、重庆市,还是巴蜀、南宋,甚至对亚洲、欧洲而言,钓鱼城都是威名赫赫、极有影响的重要军事城堡。钓鱼城抵御了蒙(元)倾国之师,坚守抗战36年,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竟然蒙古国的大汗孛儿只斤·蒙哥(元宪宗)伤死城下。从而使宋得以延长,使远征欧亚的蒙古骑兵从战地撤军。这是中外古战史上罕见的奇迹,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军事意义。
钓鱼城之战在战争史上创造了以山城防御击败蒙古铁骑的战例,对延长南宋王朝的统治时间起了直接的作用,打断了蒙古统治者顺流东下一统江南的计划,同时,蒙哥汗的死加速了蒙古内部汗位之争,为孛儿只斤·忽必烈上位提供了历史契机,忽必烈即位后也急速改变了蒙古族统治的态度和政策。
钓鱼城之战中蒙哥汗的去世也影响了整个亚欧非的历史进程,蒙古帝国的向外扩展停顿了下来:孛儿只斤·旭烈兀统率的第三次西征、对叙利亚方向的战争、钦察汗国对东欧的新一轮进攻以及蒙古对伊朗以及印度边境地区的作战都搁置了起来。
历史纪念
钓鱼城遗址被称为“迄今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战场遗址”,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钓鱼城蒙古与南宋的战争历史,重庆市歌剧院创作歌剧《钓鱼城》。
存在争议
关于孛儿只斤·蒙哥蒙哥死于钓鱼城之战有不尽相同的说法,并没有权威之论。《元史》仅记载蒙哥生病并死于钓鱼山(“是月,帝不豫”“癸亥,帝崩于钓鱼山”),有记载说蒙哥被炮风震伤,而后病重而死(“宪宗为炮风所震,因成疾”“班师至愁军山,病甚”“次过金剑山温汤峡而崩”),亦有说法为蒙哥被一颗飞石击中受伤,后伤重而死。
参考资料
重访钓鱼城:一段36年的守城传奇.光明网.2023-05-09
重读“钓鱼城” 一座小山城何以改写亚欧大历史.新华网.2023-05-09
重访钓鱼城:一段36年的守城传奇.光明网.2024-02-23
钓鱼城护国门雄关.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2023-05-11
歌剧《钓鱼城》唱响国家大剧院 文化部蔡武等部领导出席观看.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20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