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伶
刘伶(约公元221年-300年),字伯伦,晋朝沛郡(治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人,“竹林七贤”之一,魏晋时文学家。刘伶身长六尺,容貌丑陋,好酒贪杯。年少淡泊而沉默少言,不随便与他人交往,但和阮籍、嵇康关系不错。平日里常与、、山涛、向秀、、阮咸集会于竹林之下,饮酒赋诗,弹琴作歌,魏正始年间(公元240— 249年),被世人称为“竹林七贤”。
初年(公元265年),刘伶曾做过建威参军。朝廷下旨让其入宫对策问,刘伶推崇道家的无为而治,但并没有得到重用,参军之职也被罢免了,后借酒避世,一生无忧,最终老死家中。刘伶因嗜酒不羁而闻名,被后人称为“醉侯”。其传世作品为《酒德颂》《北芒客舍诗》两篇。《酒德颂》一文收入了《晋书·刘伶传》。历史上与刘伶相关成语有熟视无睹、幕天席地、土木形骸等。刘伶生活的年代正是司马氏与曹氏争夺权利的时期。大批名士被无辜杀害,刘伶不屑于政治斗争,以纵情歌酒的方式远离政治旋涡,是魏晋时代很典型的代表人物。
刘伶笔下的“酒德”,歌颂了一种洒脱自如的人生状态,他认为在酒的陶醉中,人们可以超越世俗社会的是与非,不再计较现实生活的得失与利害。他借酒德表达了对礼法之士陈说的礼仪法度的抵制与讽刺,以浪漫主义的笔法寄托了“大人先生”般的理想人格追求。刘伶作为中国酒文化的代表,被后世文人追慕,时至今日相关纪念仍有很多,如刘伶醉烧锅遗址、“刘伶醉” 酒等。刘伶身上所张扬出的主体精神,也启发着后世人们在喧嚣的物欲中保持一种从容、淡定的心境。唐代诗人称赞刘伶为:“幕天而席地,谁奈刘伶何。”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刘伶,字伯伦,沛国人,约公元221年-300年。刘伶身长六尺,样貌丑陋,起初不以有无家产为意,年少淡泊而沉默少言,不随便与他人交往,但和阮籍、嵇康关系不错,也不在乎是否有家产。平日里常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王戎、阮咸集会于山阳竹林之下,饮酒赋诗,弹琴作歌,魏正始年间(公元240— 249年),被世人称为“竹林七贤”。相传阮籍曾为了三百石酒而求为步兵校尉,得酒后与刘伶共大醉。
无心仕途
泰始初年(公元265年),刘伶曾做过建威参军。朝廷下旨让其入宫策问,刘伶推崇道家的无为而治,但并没有得到重用,参军之职也被罢免了。此后,刘伶无心仕途,过起了潇洒的赋闲生活。
好酒如命
退出官场后的刘伶,整日酗酒。明代陈沂撰写的《善谑录》中提到刘伶喜好喝酒,有人以酿酒的器具容易腐蚀来说明喝酒不能养生。刘伶却反驳道“您难道没有见过肉泡了酒以后,却能储存更长的时间而不腐烂吗”。
借酒避世
魏晋交替之际,司马氏篡权,名士大都被杀。刘伶通过佯狂饮酒,躲避政治迫害。《晋书》中说刘伶经常驾着载有美酒的鹿车,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边走边饮,留下“鹿车荷”的典故。他还让他的仆人带着铁锹,嘱咐仆人他醉死在哪里就把他的尸体埋葬在哪里。刘伶由于借酒避世,一生无忧,最终老死家中。
人物作品
《酒德颂》
《酒德颂》收录于《晋书·刘伶传》,篇幅短小,却塑造了一个“行无辙迹,俯视万物”的“大人先生”形象。酒德,是指饮酒的德行。刘伶酒后的放纵与癫狂,正是当时权贵眼中的“无德”之举。刘伶以醉酒的“无德”之态保护自己,同时也表达自己对权贵的嘲弄与不满。刘伶笔下的“酒德”,歌颂了一种洒脱自如的人生状态,他认为在酒的陶醉中,人们可以超越世俗社会的是与非,不再计较现实生活的得失与利害。本文有藐视一切存在的气概,敌视礼教之士的反抗精神,既高扬了人格的力量,批判了当时的黑暗政治,同时也抒发了压抑的愤世之情,充满了浪漫色彩,气魄豪迈,用辞又骈偶间行,有无意追求而自至的特点。
《北芒客舍诗》
泱漭望舒隐,腌玄夜阴。
寒鸡思天曙,振翅吹长音。
蚊归丰草,枯叶散萧林。
陈发悴颜,色欲畅真心。
缊被终不晓,斯叹信难任。
何以除斯叹,付之与瑟琴。
长笛响中夕,闻此消胸襟。
《北芒客舍诗》是刘伶创作的一首表达旅途愁苦的诗篇。“北芒”是指洛阳市北边的邙山。这首诗歌大概是刘伶从家乡沛县到洛阳途中,深夜在客舍留宿时候创作的。刘伶在诗中借秋景和小昆虫的振翅哀鸣描写了旅途的困窘,不仅描写了秋夜凄切的寒凉,也传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诗歌描述了刘伶盖着破旧的棉被,回忆起了家乡的陈年老酒,想象着自己喝一口就会让旅途的疲惫和寒冷一扫而光,让自己憔悴的面容重新焕发精神。然而想象总是难以抵挡现实的困顿,没有美酒的长夜让刘伶难以熬到天亮,他只能将自己的凄楚付之于琴弦,最终诗人在半夜低沉的长笛声中缓解了自己胸中的苦闷。这首诗歌情景交融,不仅抒发了诗人的真情实感,也隐晦地传达了刘伶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抗争。
轶事典故
鹿车荷锸
刘伶自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罢官后喜欢自由自在,经常乘坐鹿车带着美酒四处游玩,并且让仆人随身带着铁锨出游,刘伶很豁达地说,我醉死在哪就埋在哪。当时的士大夫们都很佩服他这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认为他是贤者,并争先恐后的效仿他。
五斗解酲
刘伶沉迷饮酒,不能自拔。有一次,他感到口渴难忍,可怜巴巴地向妻子要酒喝。妻子很生气,反而将酒倒掉,毁掉酒器,劝刘伶说:“你喝酒太多,这不是保体养生之道,一定要把酒戒掉。”刘伶说:“好!可是我自己没有能力戒掉,只有祈求鬼神,我亲自在鬼神面前赌咒发暂才行。你快去准备酒肉,我这就要祈祷了。”妻子以为刘伶终于想通了,就备好了酒肉。没想到妻子一出去,刘伶酒跪着祈祷说:“老天生我刘伶,爱喝美酒出名。一次喝上一解,五斗才解酒病。至于妇人之言,那不用听。”祷告完就开始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直到再次酩酊大醉。
幕天席地
刘伶为人不拘小节。他喝醉酒后,在屋子里随意赤裸着身体,就连朋友来拜访也丝毫没有难为情,面对朋友的讥笑,他却说:“我把天地当作房屋,把室内当成是我的衣裤,反倒是你们,你们怎么就跑到我的裤子里来了?”
鸡肋尊拳
刘伶曾经喝得烂醉如泥还和人起了争执,气得人家抡起拳头抓起他的衣领就要打他,刘伶抬起头缓缓地说:“就我这瘦得跟个鸡肋一样,这一拳打下来全是肋骨不值得您打啊,都不能让您尊贵的拳头舒服。”那人听了这话,也没忍住笑了起来,把他放开了。
嘲妻吝醉
宋代罗烨在《新编醉翁谈录·嘲戏绮语》中提到,刘伶的妻妾因为不满他嗜酒成性,密谋将他推入酒缸中淹死。不料等三日后打开酒缸,刘伶不仅人还活着,而且已经把一缸酒全都喝完了。
杜康美酒醉刘伶
酒仙杜康在洛阳市龙门九皋山下开了一个酒店。一天,刘伶来到洛阳龙门九皋山下,看见了杜康店门上贴着一幅对联:“猛虎一杯山中醉,较龙两盅海底眠”,横批是“不醉三年不要钱”。刘伶看完不禁哈哈大笑,自言自语道:“天下谁人不知我刘伶海量,天下好酒都喝遍,没把我刘伶醉半天,小小酒店竟敢如此夸口,今天我一定要把你酒店的坛坛罐罐都喝干!”说完,刘伶大摇大摆地走进了酒店,喊道:“店家拿酒来!”刘伶话音一落,只见一位鹤发童颜,神采飘逸的老翁捧着酒坛走了过来。刘伶连喝三杯,只觉得头重脚轻,天旋地转,感到不妙,连忙向店家道别。
人物影响
刘伶的《酒德颂》对后世文学、文学理论、哲学发展均有影响。该文假定以“大人先生”为一方,这种人胸襟阔大,以为从开天辟地到如今只不过是一个早上的事,一万年只不过是一刹那间;日月为门窗,八荒为庭院街道。他行路不用驾车,居住无需房屋,以青天为幕,大地作席,逍遥自在,也就能“唯酒是务,焉知其馀”。这种人无疑是刘伶心目中的达人雅士,按照他的见解,这种人人品最高、最超脱,是刘伶等人追求的理想境界。而另一方则为“贵介公子”“绅处士”,他们坚持自己维护礼法的政治标准,一听到“大人先生”在“唯酒是务,焉知其馀”,便要暴跳如雷,奋袂攘襟,怒目切齿,一种“卫道士”的姿态令人讨厌地呈现在人们眼前。接着写到“大人先生”答复“贵介公子”“绅处士”的攻击。作品随后叙述大醉后的物我两忘,“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这种境界让贵介公子、缙绅处士也受了感化。
刘伶《酒德颂》中的“大人先生”形象凝聚着他的哲学思想以及他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刘伶通过描写对“大人先生”的描写,反讽了所谓的礼法之士满口礼仪背后所遮掩的丑陋行为。大人先生在面对礼法之士的指责时,则显现出一种坦然,其行为表达了对那些礼法之士所陈说礼仪法度的抵制与讽刺。刘伶身上所张扬出的主体精神,启发着后世人们在喧嚣的物欲横流中保持一种从容、淡定的心境。
“竹林七贤”中,只有阮籍、嵇康有明显的反抗的精神,气象峥嵘,敢于与统治者犯难,刘伶则主张借酒避世。刘伶是中国文人好酒的代表,因此他以后的诗人莫不盛谈饮酒,好像没有酒就没有诗,在这方面他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
历史评价
后世纪念
刘伶古台
刘伶古台位于枣庄市峄城区驻地北十八里的寨山北麓,陈刘跃村水库西岸。刘伶古台是人们为了纪念刘伶,在他生前玩乐的地方筑起的东西长六十米、南北宽四十米的封土堆。刘伶古台地处三山环抱的水库边,是峄县八景之一。据传说刘伶曾经从家乡沛地到峰县游历。他走到倒引河畔的时候就被那里秀丽的山川所吸引,高兴地豪饮杜康酒而长卧不起。他壶中的酒倾洒而出,流入了倒引河中,就被称为耐酒处。刘伶醉卧的台,也被世人称为刘伶台。清代许正绶也在《重桂堂集笺注》提到过峄县枣庄东南八公里处有一个西王庄乡刘曜村,他说刘曜村以前就叫刘伶村。在刘伶村有一个高出地面的土台叫做刘伶醉酒台。
刘伶墓
刘伶墓具体位置不详,一般认为可能是山东枣庄市中区西王庄镇、江苏淮安楚州区、在河北保定徐水、安徽亳州利辛、山东泰安宁阳、河南新乡获嘉。
其中泰安市宁阳的刘伶墓在宁阳县堰城镇刘伶墓村,为汉代墓葬,封土呈圆丘状,高约6米,直径约20米,黄褐土夯筑。周围散布有汉魏时期泥质灰陶板瓦、筒瓦残片等。刘伶墓村也是因此而得名。但有的学者也怀疑其为东汉末曾任尚书郎的刘梁的墓地,相传刘梁于光和年间(公元178-公元184)病卒,是宁阳人。因为梁、伶是谐音而讹传。
清代的许正绶在《重桂堂集笺注》中考证刘伶的墓地在徐水县城张华村南。许正绶说根据安肃志记载,乾隆二十三年安萧县令谢昌言因公到遂城,探访刘伶的遗迹,看见孤坟倒塌沦为了耕地,因为他十分敬重刘伶的为人,就建议当地给刘伶建坟,还在那里修建了酒德亭。
刘伶公园
位于保定市徐水区安肃镇刘伶路,占地25.92公顷,是一处集生态绿化、休闲娱乐于一体,以广大市民休闲为主的综合性公园。
刘伶醉古烧锅遗址
刘伶醉古烧锅遗址始建于金元,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地处瀑河东侧、徐水县县城南门里侧,现位于刘伶醉酒厂一车间东厂房内。该遗址由两排共16个发酵池和青砖水井组成,南北长28.8米,东西宽17.7米。刘伶醉古烧锅遗址中的16个古发酵池,八百多年来一直沿用至今。徐水县文物管理所1998年对古发酵池北侧的青砖古井进行了勘探和清理挖掘,出土有金元、清时期的酒文物。该遗址对探讨和研究蒸馏酒的起源,提供了实物依据。刘伶醉烧锅遗址是目前已知的我国北方最早的酿酒遗址。
2001年,刘伶醉古烧锅遗址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0月,刘伶醉古烧锅遗址被列入中国第一批白酒文化遗产名录;2005年6月27日,国家文物局批准此遗址为首批“中国食品文化遗产”;2006年5月25目,国务院公布刘伶醉古烧锅遗址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06年12月15日,刘伶醉古烧锅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21年,刘伶醉烧锅遗址获评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目前,它还是国家4A级景区。
七贤镇
七贤镇位于河南省修武县北部,总面积89.68平方公里,是千年古镇。七贤镇以故事为脉络,将“竹林七贤”与相关村庄联系起来。如,刘伶变身赤庄葡萄园主酿出绝世美酒,阮籍归隐沙墙村成为特色客栈老板,嵇康做起了养生美食生意,向秀开起了菜园等。
“刘伶醉” 酒
河北省”刘伶醉“酒是河北一家老字号白酒品牌。“刘伶醉”的金元古窖池,是中国发现最早的酿酒遗址。2010年12月,刘伶醉酒业被保定巨力集团并购后建设了国家AAAA级工业旅游景区——现代化刘伶醉酿酒工业园。
相关作品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发现于南京西善桥的一个5世纪早期墓葬中,现存于南京博物院中。在西善桥墓中,“竹林七贤”与春秋战国时的隐士荣启期被绘在一起,说明他们已被视为理想士人和成仙的象征。
牙雕群仙祝寿图插屏
一对象牙雕刻的插屏,将王母娘娘祝寿这一神话故事活灵活现地演绎出来。匠人大胆地把刘伶,李白,西王母,八仙等浓缩在同一作品上。
《酒德颂》碑刻拓片
南宋著名书法家赵孟頫创作的书条石拓片,现珍藏于苏州碑刻博物馆。
《刘伶传奇》小说
评剧《刘伶醉酒》
由周连生导演和改编的评剧《刘伶醉酒》2005年10月14日在中国评剧大剧院进行首演。
《酒德颂》钢琴曲
《酒德颂》钢琴曲是钢琴家孔祥东见到《酒德颂》书法后有感而发,即兴创作而成。
《刘伶墓碑记》
《刘伶墓碑记》的作者为谢昌言,江西宁都州人。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谢昌言任安肃县(今河北徐水县)知县,他看到刘伶的垃墓已非常破败,就倡议重新修刘伶墓,并撰写了这篇碑记。《刘伶墓碑记》着力评述了刘伶沉湎于醇酒的真正原因,以及后人对刘伶耽酒的误解。谢昌言认为刘伶的品行是严守立法和洒脱不拘细节的完美融合,歌颂了他所代表的人生境界。
成语典故
参考资料
嗜酒如命醉刘伶-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郑州日报数字报.2023-05-14
携酒出游,还带着铁锨?果然是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今日头条.2023-05-14
醉侯刘伶墓口孜无处寻.中安在线.2023-05-14
徐水刘伶公园喜迎须浮鸥.今日头条.2023-05-14
刘伶醉获评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今日头条.2023-05-14
刘伶醉国家4A级景区将成保定旅游新亮点.今日头条.2023-05-27
河南修武七贤镇用“竹林七贤”提升旅游辨识度.今日头条.2023-05-14
刘伶醉发布“新十年战略规划”谋求独立主板上市.今日头条.2023-05-27
刘伶祝寿(河图洛影)_新闻中心_洛阳网.洛阳网新闻中心.2023-05-14
赵孟頫碑刻拓片特展开展,去袁崇焕纪念园品“松雪神韵”.今日头条.2023-05-27
孔祥东为他的书法即兴创作钢琴曲.今日头条.2023-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