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后汉

后汉

后汉(947年~950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第四个政权,由刘知远建立,都城为汴州(今河南开封),共历两任帝王,历时四年。

后晋覆灭后中原大乱,开运四年(947年),时任后晋河东节度使的刘知远趁机在太原称帝,沿用后晋高祖石敬年号,称天福十二年。六月,刘知远进入汴州建都,建元乾祐,设国号为汉,史称后汉。乾元年(948年)正月,刘知远去世,次子刘承祐继位。因其年幼,朝政被将臣把持,与文臣矛盾尖锐,统治集团内部混乱,朝政无法有序执行。乾祐三年(950年),刘承祐猜忌枢密使郭威,郭威反叛,刘承祐被溃军所杀。郭威假意立刘知远之侄刘赟为帝,后又将刘贬斥囚禁,而后自立为帝,以周代汉,自此后汉灭亡。

后汉重武轻文,武将掌权,致使文武斗争激烈,官员以严刑酷法治理百姓,统治集团不致力于恢复生产,而是以繁重的赋税压榨百姓。现代学者陶懋炳认为后汉成为五代十国最短的封建王朝,在于他延续了前朝的暴虐统治,与时代和人民的要求背道而驰,不得人心。

国号

后晋灭亡,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预感天下将乱,趁乱建立国度,定都开封市(今河南开封)。刘知远认为他是汉朝后裔,于是定国号为“汉”,史称后汉,五代十国时期第四个政权。

历史

建立后汉

刘知远是后汉创建者,出身沙陀族,家境贫寒,早年在后李嗣源李嗣源部下当兵卒。石敬瑭石敬瑭时为部将,得刘知远两次搭救,因此信任刘知远。石敬瑭造反时,刘知远也参与其中建立了功劳。后晋建立后,凭借辅佐之功任职任检校司空、北京(今太原市)留守、河东节度使等职,成为后晋重臣。天福七年(942年),石敬瑭病逝,刘知远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他将吐谷浑首领白承福等五支部族共四百人处死,夺取其财富及良马。辽朝来伐后晋时,刘知远既不出兵救援,也不出兵抗击契丹。开运四年(947年)正月,后晋都城汴州被契丹攻占,刘知远派王峻前往契丹奉表投降,契丹皇帝赐他木拐,意为重要的大臣。王峻回来后,认为契丹无法占据中原,于是同刘知远商议建国称帝。

开运四年(947年)二月十二日,山西省行军司马张彦威与文武将吏言称中原无主,刘知远威望盛隆,是众望所归为理由,上表奏请刘知远称帝,刘知远先是谦让不应,群臣上表三次,刘知远终于答应。随后在太原举行登帝仪式,改开运四年为天福十二年,沿用后晋高祖石敬瑭年号。接着下诏禁止各地方为辽朝搜刮钱财,慰劳保卫地方和武装反抗契丹的民众,处死境内契丹族,这一举动使晋朝旧臣纷纷投诚归附。次年三月,辽兵北撤。五月,刘知远出兵占领洛阳市开封市,收复后晋末年失陷的河南省河北省诸州。契丹在中原人民抗击下退出,六月,刘知远进入汴州建都,改名为暠。将国号改为汉,改元乾祐。

后汉灭亡

公元948年(948年)正月,刘知远病逝,其子刘承祐继位,因其年幼,朝政被刘知远时期的重臣杨邠、史弘肇、郭威等所把持。他们仗着军功肆意妄为,歧视文臣,对刘承祐想下达的命令多加干预,为刘承祐不能容忍。三月,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凤翔区(今陕西宝鸡)节度使王景崇等三藩镇先后举兵造反,刘承祐派遣白文珂郭从义常思等分别讨伐,打了很久都没有结果。刘承祐于是命郭威前去攻打,叛乱在乾祐二年(949年)被平定。

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刘承祐诛杀杨、史弘肇,又派人前去刺杀郭威。郭威得知后起兵反抗,击败后汉禁军,刘承祐逃亡途中被杀。之后郭威假意立刘知远之侄刘赟为帝,挟持太后下诏封他为“监国”。随后囚禁刘赟,追谥刘承祐为隐皇帝。次年正月,郭威正式登基称帝,建元广顺,国号周,史称后周。后汉历时四年而亡。刘知远的弟弟、刘赟之父河东节度使刘崇得知后在太原称帝,宣布继承后汉,史称北汉。

疆域

后汉辖境一百零六州,吴越南平、楚奉其为正朔。最盛时疆域为今山东省河南省两省,山西省陕西省的大部,河北省、湖北、安徽、江苏省的一部分。辽朝灭亡后晋时,属于后晋的阶、成、秦、凤四州被后蜀夺取,后汉建立后又从契丹手里夺回胜州。面积根据学者宋岩的估算为98万平方公里(乾祐二年,949年)。

内政

行政

刘知远称帝后,任命他的旧日僚佐占据要职,杨邠郭威任正副枢密使苏逢吉、苏禹任宰相,王章任三司使,史弘肇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兼平章事

在后汉,高层掌权者重武轻文思想严重。杨邠曾言,一国只需甲兵强盛,文章礼乐皆是虚事。史弘肇曾说文人轻视兵士,实在可恨。这样的思想让武夫出身的后汉权臣轻视文臣,使得后汉统治内部文武斗争激烈。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李涛曾上疏请杨邠、郭威前往藩镇镇守,把军政大权交给宰相。杨邠、郭威依靠李太后进行反攻,夺回军政大权,此后政事都交给杨邠处决,没被他认可的政权都没人敢施行。史弘肇还曾在一次聚会上想杀掉宰相苏逢吉,被人劝住才罢手。

后汉的君臣之争也十分激烈,刘承祐即位后,因年幼受到杨邠、史弘肇等轻视。一次,杨邠与王章同刘承祐议事时,刘承祐嘱咐他们在事情实行之后,不要让民众产生怨言。杨邠却让刘承祐不要多管,有他们处理即可。刘承祐的母亲李太后想要任命弟弟李业为宣徽使,因为杨邠不同意而无法实行。刘承祐想要安葬自己宠爱的耿夫人为皇后,也遭到杨邠阻拦,耿夫人死后,刘承祐想以皇后之礼安葬他,也被杨邠阻止。乾祐三年,杨邠、史弘肇一同被刘承祐诛杀。

税赋徭役

后汉统治者在建立政权后没有施行有效措施恢复生产,而是加重赋税,盘剥百姓。如负责理财的三司使王章,过去老百姓每一加收二升,称之为“鼠雀耗”,而王章下令收取高于此十倍的税收;过去官库出纳钱物,每百文只交八十文,称之为“短陌钱”,王章规定官府只给七十七文,百姓仍需交八十文;州县百姓上诉田产,必定下令全州全县复核,以便搜括暗藏的田地。还规定私贩盐、矾、酒曲者,无论多少都处以死罪。

西京留守王守恩为了聚敛钱财,设下众多聚敛名目,如灵柩出城埋葬需要交钱,上厕所或上街行乞需要交钱,还纵容部下进入别人家里抢劫。

货币

乾祐元年(948年)开始铸造汉元通宝,其形制仿造唐朝开元通宝。后汉国短促,钱币方面继承了后晋的混乱局面,但官铸方面尚称正规,学者黄艳经过研究认为,“汉元通宝”质量较好,数量较多,至于实际效果如何,无从考察。

军事

地方藩镇的叛变令后汉内耗严重,乾祐元年(948年)三月,后汉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凤翔节度使王景崇等三藩镇先后举兵造反,刘承祐白文珂郭从义常思等分别讨伐,打了很久都没能平息战乱。刘承祐于是任命郭威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派他去统领战事。

乾祐二年(949年)夏,郭威首先到达河中攻打李守贞,攻破河中外城,派遣工人筑垒将城池围起来,李守贞多次出兵击破连垒,直到城中粮食耗尽,郭威才大举进攻。李守贞与妻子自焚而死,赵思和王景崇相继投降,三镇叛乱被平定。

司法残酷

刘知远曾命苏逢吉静狱为他祈福,但苏逢吉却把囚犯全都杀掉,号称“净狱”。史弘肇掌握禁军兵权,稍有不合法度者,便处以极刑,随意下令杀人,施以酷刑,强抢平民。卫州刺史叶仁鲁在抓捕盗贼时,将先他们一步来抓捕盗贼的平民误以为是盗贼,砍断其脚筋遗弃在山谷,致使他们悲号而死。

后汉统治者还用严刑酷法管理百姓,宰相苏逢吉制定“贼盗法”,规定杀掉为盗者的本家和四邻、保人全族处斩,被人指责才勉强去掉灭族一项。青州节度使刘铢在行刑时,采用双杖击打犯人,杖行时不是以罪轻重定罚,而是按照犯人年龄决定。

外交

后晋刚灭亡时,刘知远曾遣使去辽朝交好。建国后,与契丹的交往以抗击为主,借此获得晋朝旧臣的支持。之后则多次反击契丹在边境或其他地区引起的动乱。在其他国家面前保持正统地位,当时吴越权力更迭频繁,后汉都加以封号并认同其地位;同时抑制他们的势力发展,河中、凤翔两地节度使想要归附后蜀时,后汉及时制止了这一行为,保住了河中、凤翔这两处兵家要地。和南唐的交往较少,南唐曾要求后汉赦免叛将李守贞,两国因此断交。

君王年表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