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刘章

刘章

刘章(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77年),西汉城阳景王,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刘肥刘肥的次子。

刘章年方弱冠而有气力,诸吕之乱时被封为朱虚侯,曾于酒宴上斩杀离席的吕姓子弟。吕太后去世后,刘章协助齐王刘襄太尉周勃等人平定诸吕之乱。刘恒继位后,加封刘章两千户,次年升其爵为城阳王。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刘章去世,谥号“景王”。其子刘喜嗣其爵。

城阳景王刘章年少有为,在西汉王朝面临危机之时,诛杀作乱的吕氏家族,被后人所称颂。东汉学者应劭认为,刘章虽然年轻,却识破了吕太后的所作所为会危害汉室,“抑邪扶正,忠义洪毅。”唐代文学家李白认为,刘章对于汉王室是有大功的,值得后人称赞。

人物生平

怒斩外戚

刘章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刘肥刘肥的次子,其兄为齐王刘襄吕雉二年(公元前186年),吕太后封刘章为朱虚侯。令他入宫担任侍卫,并把侄子吕禄的女儿嫁给刘章为妻。这一时期是吕太后和外戚执掌政权的时期。刘章年方弱冠而有气力,因刘姓宗室不能掌权而心怀不满。

汉高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刘章参加后宫的酒宴,在酒宴上侍奉吕太后。吕太后令刘章为监酒官。刘章说自己是将门之后,请求吕太后能够允许他按照军法监酒,吕太后同意了。酒酣耳热之际,刘章请求吟唱一首《耕田歌》,得到吕雉的准许后,刘章吟唱了起来。歌词大意是:“深耕播种,株距要疏;不是同种,挥锄铲除。”吕太后听出了歌中所指,默然不语。参加酒宴的吕氏子弟中,有一人因喝醉离席而去。刘章立即追上去,挥剑斩杀了此人。随后他向吕太后汇报,有一人逃酒而走,所以按照军法将他处斩。吕太后左右群臣皆大惊,但是吕太后亲口同意刘章按照军法监酒,也就没法将他治罪。从此吕氏子弟都很惧怕刘章,而朝廷大臣多倚重刘章,刘氏宗室的势力也因此强大了一些。

铲除诸吕

吕雉八年(公元前180年),吕太后去世。吕氏子弟当权专断,想要发动叛乱,但是因为惧怕大臣周勃灌婴等人,未敢贸然行事。刘章的妻子是吕禄之女,因此刘章得知了吕氏子弟们的阴谋。刘章害怕被诸吕杀害,于是暗中派人告诉自己的哥哥齐王刘襄,让齐王率军西征。刘章和弟弟东牟侯刘兴居长安做内应,图谋诛灭吕氏子弟,拥立齐王为帝。于是,齐王调集了齐国的全部军队,出兵向西攻济南国。齐王还致书于各位诸侯王,历数吕氏子弟的罪状,表明起兵灭吕的决心。

听到这个消息后,相国吕产就派阴侯灌婴统兵征伐。灌婴率军在荥阳市屯兵据守,并派人告知齐王,约定互相联合,一旦吕氏发起变乱,就立即一同诛灭吕氏。齐王得知此意,就退兵到齐国的西部边界,待机而动。吕产、吕禄想要发兵作乱,但是既怕朝中的太尉周勃、刘章等人,又怕朝廷外的齐国、楚国等诸侯王的重兵,同时还担心灌婴背叛吕氏,所以一直犹豫未决。

郦终根郦商的儿子郦寄与吕禄交好,诱骗吕禄交出了北军的将军印绶,周勃取得了北军的指挥权。丞相陈平召来刘章辅佐周勃,周勃令刘章监守军门。吕产不知道吕禄已经交出北军军权,准备进入未央宫,却在殿门前受到了阻拦,无法入内,只好在殿门外徘徊。周勃令刘章立即入宫保卫皇帝,刘章请求带兵前往,周勃拨给他一千多士兵。进入未央宫门时,刘章发现吕产于庭前徘徊,于是率兵对其进攻。吕产当即逃走,此时狂风大作,吕产从属大乱,无人敢与刘章搏斗。刘章遂率兵追逐吕产,在郎中府的厕所内将吕产杀死。

刘章杀掉了吕产,皇帝派使者拿着符节前来慰劳刘章。刘章要夺取符节,使者不肯放手。刘章就与使者共乘一车,凭着符节,驱车疾驰,斩杀了长乐卫尉吕更始。随后,刘章驰入北军,向周勃汇报。周勃站起身感谢刘章,他原本最担忧的就是吕产,现在吕产已经被斩杀,天下就安稳了。于是,周勃派人分头逮捕吕姓的所有人员,无论男女老少,一律处斩。吕禄、燕王吕通被斩杀,吕雉的妹妹吕媭被乱棒打死。周勃又派刘章去告知齐王,吕氏家族已被诛杀尽,令齐王罢兵。

封城阳王

诸吕之乱被平息后,大臣们一致同意杀掉吕太后所立的皇帝后少帝刘弘,从刘氏诸侯王中选择贤能者立为皇帝。因为齐王的舅舅驷钧为人强横,大臣们担心驷钧一族会成为第二个吕氏家族。因此拥立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赵代王嘉刘恒为帝,即汉文帝。

当初铲除诸吕时,刘章的功劳非常大。大臣们曾经许诺将赵国的所有土地都封给刘章,并封他为赵王。汉文帝继位后,得知刘章原本打算拥立齐王为帝,因此故意削减他的功劳。汉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汉文帝下令加封刘章封地两千户,黄金千两。汉文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汉文帝将城阳郡从齐国分出来,封刘章为城阳王。刘章自认为失掉了应得的侯王之位,功劳被夺,颇为不满。

与世长辞

汉文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77年),刘章去世,谥号“景王”。嫡长子刘喜袭封城阳王。

家族成员

人物作品

刘章曾经创作《耕田歌》:“深耕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

人物评价

城阳景王刘章年少有为,在西汉面临危机之时,诛杀作乱的吕姓,被后人所称颂。

东汉学者应劭认为,刘章吟唱《耕田歌》,用军令行酒时就有大志向。后来诛杀诸吕,“功冠天下,社稷已宁。”他又说,城阳景王虽然年轻,却识破吕雉的所作所为对汉王朝有危害,因此“抑邪扶正,忠义洪毅。”

汉末文学家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中这样写:“绛侯、朱虚,兴兵奋怒,诛夷逆暴,尊立太宗。”意即绛侯周勃、朱虚兴兵诛杀诸吕,兴复汉室。

唐朝历史学家司马贞称赞刘章“朱虚仕汉,功大策长”,意即朱虚侯刘章为汉朝效力,功劳很大。

唐代文学家李白创作了《朱虚侯赞》,对刘章大为称赞,他写道:“朱虚来归,会酌高堂。雄剑奋击,太后震惶。爰锄产禄,大运乃昌。功冠帝室,於今不亡。”意即刘章不惧怕吕雉的威严,持剑奋击,斩杀吕氏子弟,令吕太后都非常震撼惶恐。随后铲除吕产、吕禄,对于汉王室是有大功的,值得后人称赞。

唐代文学家徐寅在《朱虚侯唱田歌赋》中写道:“国不危无以见英智,智不周何以殄奸诡。当汉室之架乱,有刘章之崛起。”称赞了刘章有胆有识,在酒宴上吟唱《耕田歌》,“借酒令行军令,假乐章行国章。”最后平定诸吕之乱,匡扶汉室。

唐朝文学家骆宾王在讨伐武则天的檄文《代李敬业传檄天下》中写道,像朱虚侯刘章那样强悍的宗室消亡了,汉朝的皇统也快结束了。

明代史学家王世贞认为,刘章带领北军一千多人,追逐吕产并杀了他,全数歼灭吕产的余党,如果没有胆量、勇气、谋略和决断,是无法胜任此事的。

因为刘章有功于汉王室,后人为了歌颂他的功绩,为他立祠祭祀。晋朝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魏书》中写道:“城阳景王刘章以有功于汉,故其国为立祠。”南梁沈约在《宋书·礼志四》中写道:“ 汉时城阳人以刘章有功于汉,为之立祠。”宋代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中写道:“军中常有齐巫,鼓舞祠城阳景王,以求福助。”

城阳王世系

墓葬

城阳王刘章墓位于莒县陵阳镇接家岭。刘章墓夯土层明显,封土高达60米,基底为正方形,东西、南北皆为145米,占地面积约21000平方米。当地民众称之为“王坟”。墓前曾经出土石磨、陶盆、陶罐、铜洗等一批汉代器物。刘章墓现在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世纪念

城阳景王祠

城阳景王祠是纪念城阳景王刘章的祠庙,位于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后汉书》中记载:东汉刘秀之子刘京被封为琅琊王,建都于莒城,“京国中有城阳景王祠”。因此,城阳景王祠的始建时间应在西汉时期。东汉学者应劭在《存城阳景王祠教》一文中写道,刘章因诛灭吕姓有功,被封为城阳王,建都于莒,刘章死后,“自琅琊、青州六郡,及渤海都邑,乡亭聚落,皆为立祠”。东汉末年,城阳景王的祭祀圈迅猛扩至整个齐地,不仅徐州琅邪郡,即便青州六郡以及冀州所属的渤海国都也都为城阳景王立祠,神祠遍布所有都邑乡亭聚落。曹操担任丞相后,认为祭神迎神活动“奢侈日甚,民坐贫穷”。一举捣毁六百余座城阳景王祠。莒县城阳景王祠附近还有刘章手植槐。元代于钦《齐乘·古迹》载:“城阳景王庙(在)莒州城内……庙久废。”下文又云:“州署内有古槐,半体如枯槎,而根叶繁茂,相传是章手植。”1976年拓展道路时古槐被毁。

朱虚祠

西汉时期,刘章为朱虚侯,统治朐境之地。后刘章因“诛吕之功”晋封城阳王,所统治的疆域更为广阔,冶源则成为刘姓宗人的故地别墅。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废除城阳郡。末代城阳王刘俚被削职为民,只好回归故土。为了祭祀祖先,刘俚在冶源改殿设祀,将冶官祠内的殿宇改作祭祀城阳王祖先之庙,并以其先祖—城阳王刘章为神祀位,将此殿宇命名为“大孝王殿”。东汉时期,冶源由刘氏子孙管理,祭祀城阳王祖先的活动非常兴盛,冶官祠成了纪念城阳王祖先的专祠。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陈记室集 上书 为袁绍檄豫州文.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23-05-19

王郭两先生崇论 王弇州崇论卷之二 齐悼惠王肥.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23-05-18

城阳王刘章墓.莒县人民政府.2023-05-18

”莒州庙全“历史探源. 莒县人民政府网.2023-05-18

刘章.日照档案信息网 日照市档案馆.2023-05-18

美人心计.豆瓣电影.2023-05-18

大风歌.豆瓣电影.2023-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