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 Guizhou Qiannan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是一所综合性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转设前是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学院于2001年5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14年12月,贵州大学与贵州捷星慧旅航空空乘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合作举办科技学院协议。2021年5月31日,经教育部同意,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转设为贵州黔南科技学院。8月2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下文批复设置贵州黔南科技学院(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

截至2024年5月官网显示,学院规划占地面积1191.4亩。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1000余人,教职工820人,专任教师665人,开设5个专业二级学院和2个公共教学单位,24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六大学科门类。

历史沿革

2001年5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同年开始招生。

2004年1月,获国家教育部首批确认。

2005年6月,成为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首批16家常务理事单位。

2008年4月,成为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西南分会副会长单位。

2016年9月,因贵阳市1.5环道路建设,贵州大学科技学院整体搬迁入贵州大学南校区。

2017年3月,贵州大学科技学院惠水校区启动建设,项目建设分两期,期限为3年,占地面积800余亩,规划建筑面积为43万平方米,分设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

2021年5月17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经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考察和评议,并经党组会审议,拟同意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转设为贵州黔南科技学院,举办者变更为“贵州捷星慧旅航空空乘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办学性质为民办。

2021年9月,教育部致函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并更名为贵州黔南科技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艺术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与行政管理学院5个二级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2个公共教学单位,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工程管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视觉传达设计,汉语言文学新闻学、英语、法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金融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环境设计、表演、音乐表演、绘画、舞蹈学、动画等24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六大学科门类,形成以工学、艺术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教学建设

截止2024年5月,学校建有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动漫实验室、高频电子技术实验室、电路分析实验室、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传感器与测控技术实验室、染织绣实验室、模拟法庭、艺术专业实验室等。与企业共建稳定的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70余个。

校级精品课程:中原地区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数字逻辑、微机原理、汇编语言、操作系统原理、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

参考资料

师资规模

截至2024年5月,全校共有教职工820人,副高以上职称137人、中级职称72人、初级职称165人。其中,专任教师665人,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及以上517人,部分教师取得了注册会计师、律师资格证、记者证、网络工程师等专业(行业)职业资格。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5月,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承担与白俄罗斯国、泰国合作办学项目,现设有工商管理、财会金融、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国际贸易、现代物流、数字艺术等专业(中外合作)。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建有大数据工程实训中心实训室、移动通信工程实训中心、物联网工程实训中心等。

科研资源

学校老图书馆位于综合楼一楼,于2017年投入使用,建筑面积为2123平方米;新图书馆于2023年11月正式启用,建筑面积为8900平方米。截至2023年12月底,图书馆拥有印刷型图书92.9万余册,2024年度报刊杂志百种;拥有维普电子资源数据库,全中文电子期刊15.4万种;电子书库1个,含电子图书150万余册,共有1300个阅览座位,拥有维普中文期刊、经纶知识资源2个资源库,共计期刊48万余册,学位论文1168.9万余册。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5月,近三年来,教职工发表期刊论文共131篇,其中核心论文11篇,知识产权类成果15项。学校教职工科研项目(课题)获批立项数量共计116项。2023年科研项目中包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1项;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3项(含1项重点课题);贵州省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5项;贵州省委教育工委高校党建研究课题3项;贵州省理论创新课题(联合课题)3项;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课题7项(含1项重点资助);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课题研究项目1项;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校级)6项;校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7项;校级教学研究一般项目25项;校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16项。

学校荣誉

校园文化

校徽

校徽沿用贵州大学字体形式书写,主体形式是“飞鸟”象征科技学院学子展翅飞翔。

校训

知行合一,事上磨练

选自王守仁的知行合一,通过做事来磨练自己,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达到知识丰富,心意诚恳,行为坚定,品质谦逊。

校园环境

校区

学校地址: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涟江街道办事处建设西路300号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

标志建筑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杰出校友

参考资料

(原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官网.2024-05-31

首页.贵州黔南科技学院.2024-05-31

(原贵州大学科技学院)校徽校训.官网.2023-05-23

(原贵州大学科技学院)现任领导.官网.2024-05-27

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教育部网站.2023-05-31

(原贵州大学科技学院)院系设置.官网.2024-05-27

(原贵州大学科技学院)专业设置.官网.2024-05-27

关于我们.贵州黔南科技学院.2024-05-27

图书馆.贵州黔南科技学院.2024-05-27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近三年教职工科研及获奖情况.贵州黔南科技学院.2024-05-27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近三年教师教科研活动开展情况.贵州黔南科技学院.2024-05-27

朱习爱新歌《简单的喜欢》首发 - 人民数字联播网.人民数字联播网.2023-07-26

王喆.贵州黔南科技学院.2024-05-27

2011届优秀校友——任轻松.贵州黔南科技学院.2024-05-27

2013届优秀校友——罗松.贵州黔南科技学院.202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