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庆
刘义庆(403年 - 444年),字季伯,彭城郡铜山区(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刘宋宗室、文学家 ,宋武帝刘裕之侄,且是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后被朝廷过继给其叔父刘道规。
刘义庆十三岁时就被世袭封爵为南郡公。永元初年(420年),袭封临川王。元嘉时期(424-453年)担任丹阳尹。元嘉六年(429年)担任尚书左仆射。元嘉八年(431年)向皇帝请求到外地任职,自请解除仆射之职 。元嘉九年(432年),出朝担任平西将军、荆州刺史,加任都督。 后来改换任职地点到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又调任为南州刺史,都兼任都督,不久又在本职基础上加封开府仪同三司。晚年刘义庆在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生病,请求回京,皇帝批准。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在京城逝世,追赠为司空,谥号为康王。
刘义庆一生性情谦虚,清正廉洁,知人善任。且他性情简约朴素,爱好文史书籍以及相关文章义理。著有《徐州先贤传》,又模仿班固的《典引》写成了《典叙》。其所著的《世说新语》以及撰写的《集林》二百卷,直至今日还在流传于世。
人物生平
幼年时期
刘义庆因年少聪明被武帝所闻知,而刘道规因礼法中没有两个继承人的做法,于是让刘义隆归还了本家,在刘道规无子而刘义庆自身又天资聪颖的情况下,刘义庆被朝廷过继给其叔父刘道规。刘义庆十三岁就世袭封爵为南郡公,此后又授予他给事的职务,但是他没有上任。
京尹时期
义熙十二年(416年),刘义庆又被授予辅国将军、北青州刺史等职,但是也都没有上任,去担任统领豫州军事的职务以及豫州刺史,且又担任淮北军事的统领,此前的豫州刺史以及将军统领职务还是不变,也由他一并担任。永初元年(420年),袭封临川王,此后又被授予侍中职务。在元嘉时期(424年)担任过散骑常侍、秘书监以及度支尚书和丹阳尹,此前的辅国将军和常侍职务不变,也由他担任。元嘉六年(429年)担任尚书左仆射。元嘉八年(429年),因不吉利的天相发生,害怕会有灾祸,于是向皇帝请求到外地任职 ,自请解除仆射之职 ,皇帝批准,并给他加中书令,进升前将军职务,常侍、丹阳尹职务保留不变。
在外时期
元嘉九年(432年),出朝担任平西将军、持节、荆州刺史,加任都督。他曾在荆州任职位的几年,当地也都安定顺和 。元嘉十二年(435年),普遍地让朝内外的臣僚们举荐人材,刘义庆上表推荐前临沮县令新野人庾实、前征奉朝请武陵人袭祈、无官人士南阳人师觉授。元嘉十六年(439年), 又改换任职地点到江州,担任江州刺史,兼任江州豫州之西阳晋熙新蔡三郡诸军事都督、散骑常侍、卫将军,保留持节原职。元嘉十七年(440年),兼任调任南兖州(今江苏省镇江市)刺史,不久兼任都督南兖徐兖青冀幽六州诸军事都督,又在本职基础上加封开府仪同三司 。他写成了《徐州先贤传》十卷上奏给朝廷。又模仿班固的《典引》写成了《典叙》,用以叙述当朝功德的美好。其所著的《世说新语》以及撰写的《集林》二百卷,直至今日还在流传于世。刘义庆一生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文辞虽不多,但足为宗室之表。
晚年时期
刘义庆在扬州市生病,请求回京,皇帝允许他解除在本州上的职务,保留本官号还朝。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在京城逝世,被追赠为司空,谥号为康王。
人物作品
《世说新语》
内容简介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南梁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价值
当时流域主动推动文化建设,文化建设的背后的一个最直接的成果就是《世说新语》的编撰,赵建成先生认为这是一种政治行为,是有深意的,即要加强皇族的文化影响,缩小与高门士族的差距,固然有政治、文化上的需要,有附庸风雅的成分,但出于本心的向往、向高门士族看齐的努力也是很明显的。对于现代来说,《世说新语》以“玄远冷峻”“高简瑰奇”(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风格记述了魏晋士人的精神面貌、日常生活和遗闻轶事,是魏晋名士风度的传神写照,被鲁迅誉为“名士底教科书”(《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影响深远。
《幽明录》
内容简介
《幽明录》,亦作《幽冥录》《幽冥记》,是一本神奇怪异的志怪小说集,为刘宋宗室刘义庆集门客所撰,30卷,原书已散佚。鲁迅《古小说钩沉》中辑得二百六十五则。书中所记鬼神灵怪之事,变幻无常,合于此意,故取此名。书中有不少故事与《列异传》《搜神记》《搜神后记》相同。
价值
《幽明录》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且有很切近现实的作品,远非“搜神记鬼”所能概括。细读书中的故事,不难发现,其中不乏“多含新意、富有创造性”的作品,就是那些写阴曹地府以突出因果报应的作品,也体现出了新的特色,“迷信色彩逐渐淡化,现实人生意味则有所加浓”。在艺术上,成就也大大超出了同时期其它志怪小说。应该说,《幽明录》确实是南北朝时期最为杰出的志怪小说集,“不仅可以与《搜神记》相媲美,而且在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文笔之优美等方面,独具特色,成绩显著。”
其他作品
刘义庆著有《后汉书》五十八卷、《徐州先贤传》十卷、《江左名士传》一卷、《宣验记》十三卷、《幽明录》二十卷、《小说》十卷、《典叙》《宋临川王义庆集》八卷、《集林》二百卷,共计10种,规模与数量都非常可观。然而完整存世者唯有《世说新语》,《幽明录》《宣验记》二书则有较为丰富的佚文存录于唐宋类书、佛教典籍中,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本,其他著作皆已亡佚,仅存少量佚文。《幽明录》是南朝志怪小说最优秀的作品。《宣验记》即所谓“释氏辅教之书”,是佛教的宣教之作,具有直接的目的性。刘义庆的文学史、文化史地位,正是凭借《世说新语》《幽明录》以及《宣验记》这三部著作奠定的。
家族成员
历史评价
《南史》认为刘义庆性情简约朴素,很少特殊嗜好和欲望,爱好文章义理,文章辞赋虽然不多,但是足可以作为宗室的表率。他在历次任职期间都没有浮华淫逸的过失;只是晚年供养僧徒耗费颇大。他少年时代就善于骑马,长大以后,不再跨马,招聚有才学的士人,不论远近一定前来。太尉袁淑文在当时最为杰出,义庆在江州时请他为卫军咨议。其他像吴郡的陆展、东海的何长瑜、鲍照等,都有美妙的辞章,他都引为辅佐官吏和国家大臣。他所著的《世说》十卷,撰写的《集林》二百卷,一起在世上流传。文帝每次给义庆写信,常常都是用心斟酌。
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古诗文网.2023-06-12
幽明录.古诗文网.202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