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Zhenjiang College)是一所由镇江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9年的镇江教师进修学院和创建于1979年的镇江职业大学、镇江广播电视大学;1992年三校合并为镇江高等专科学校。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由原镇江教育学院、镇江市职业大学和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镇江分校于1992年合并而成;2001年5月,江苏省劳动经济学校成建制并入;2003年3月,江苏省丹阳师范学校和镇江市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中心成建制并入;2013年7月,镇江卫生学校成建制并入。
截至2024年1月学校官网数据显示,学校占地面积近1000亩,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约1.9亿元,有12个二级学院(部)。设有45个专业,其中央财支持的提高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重点专业3个,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群)3个,省高水平骨干专业3个,省品牌特色专业2个,省高水平专业群2个。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近83万册,电子资源图书300多万种。学校有在职教职工681人,其中专任教师532人。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1048人。
历史沿革
江苏省丹阳师范学校
1912年,江苏省丹阳师范学校由国画大师、美术教育家吕凤子先生创办。
镇江教育学院
1959年9月,镇江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创建(文革期间停办)。
1983年7月,江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改建为镇江教育学院。
镇江市职业大学
1979年9月,镇江仪表职工大学、镇江机械职工大学分别成立。
1982年5月,镇江仪表职工大学、镇江机械职工大学合并组建镇江市职业大学。
镇江广播电视大学
1979年9月,镇江地区广播电视大学和镇江市广播电视大学管理站分别成立。
1983年7月,镇江地区广播电视大学、镇江市广播电视大学管理站合并组建镇江广播电视大学。
江苏省劳动经济学校
1985年3月,江苏省劳动经济学校创办。
合并重组
1992年7月,镇江职业大学、镇江教育学院、镇江广播电视大学合并组建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2001年4月,江苏省劳动经济学校建制并入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2003年5月,江苏省丹阳师范学校建制并入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2014年11月,镇江开放大学挂牌成立,日常工作委托成人教育学院进行。
2015年,新校区建成,2017年申办本科镇江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2年11月官网数据显示,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共建有现代装备制造学院、交通学院、电气与电竞学院、医药与化材学院、财经商贸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卫生护理学院、丹阳师范学院、人文与旅游学院、基础部、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共12个学院(部),开设36个专业,覆盖11个专业大类。
参考资料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11月官网数据显示,中央财支持的提高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重点专业3个,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群)3个,省高水平骨干专业3个,省品牌特色专业2个,省高水平专业群2个。有“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9个,省精品课程10门,出版工学结合教材50部,国家级规划教材、省级重点教材20部;有校内实训基地60个,其中央财支持重点实训基地1个,江苏省实训基地2个,建有数控、自动化系统、嵌入式系统等校内实训实验室150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164个。
参考资料
师资规模
截至2024年1月官网数据显示,学校有在职教职工681人,其中专任教师532人,聘有校外兼职、兼课教师386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教师30人、副高职称教师194人;博士学位38人,硕士学位 345 人;专职辅导员 56 人,专职思政课教师 31人,镇江市“金山文化人才”引进计划项目“文化优青”3人,镇江市“金山文化人才”引进计划项目“文化英才”1人,江苏省“双创计划”项目双创博士1人。江苏省“333 工程”第六期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8 人、省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国家和省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80余人。
参考资料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5年12月,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共有国家级研究机构1个。国家级研究机构:国家专利导航试点工程(江苏)研究基地。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1月官网数据显示,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近83万册,电子资源图书300多万种。
学术期刊
《镇江高专学报》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文理综合性学术理论季刊,1986年创刊,1998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发行,主要栏目有“京口区文化研究”、“教育教学创新研究”、“吕凤子研究”、“科技研究与开发”、“语言文学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政治与法律论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教海采珠”、“文化长廊”、“中学教学研究”等;2000年,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科研成果
2015年,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和中文核心刊物40多篇;科研团队共计申报市以上科研项目49项,组织开放活动共计38场,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8项,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1项;与企业签订的科研合作总经费达52.48万元,纵向科研经费到款152.36万元,技术交易到款额26.3万元;共有48项专利获得了授权,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2项。
2014年,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5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和中文核心刊物40多篇;与企业签订的科研合作项目达23项,总经费达40.125万元;纵向科研经费到款109.24万元,技术交易到款额26.30万元,共有41项专利获得了授权,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项,同时还有3项专利进行了技术转让。
学校荣誉
截至2015年12月,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全国高职创新教育杰出贡献院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江苏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等荣誉。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促进奖”。2021年9月2日,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2021年12月,拟确定为江苏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培育单位。
校园文化
校徽
蓝色图案:深沉严肃,富于深和科学理性,蕴含探索寰宇奥秘的科学意识;中心图案:由字母“CP”组成三个小图案,字母“C”是创新(Creation)的第一个英文字母,蕴含创新是学校发展的不竭源泉。字母“P”是实践(Practi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蕴含学校人才培养要彰显高职特色。而中心图案又由“人”字图案支撑,蕴含学校的根本是育人,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整个图案像一个车轮,预示着学校事业蓬勃发展,滚滚向前。
校训
正则、格致
“正则”源于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楚辞·离骚》,“正则”是屈原的名,也是教育家吕凤子先生1912年创办的学校丹阳校区前身——正则女子职业学校的校名。含义为公正而有法则,这是对做人的要求;“格致”源于《大学》中“格物致知”一词的省称,意蕴崇尚科学和实践,探求真知,提高智能,掌握本领,力求全面发展学有特长。这是对求知求学的要求。
校歌
正则校歌
作词、作曲:吕凤子
——1915年
惟生无尽兮,爱无涯,
璀璨如花兮,都如霞,
畴发其蒙兮,茁其芽,
鼓舞欢欣,生趣充塞,
正则正如秋月华。美呀!
校园环境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位于镇江市,学校占地面积近1000亩。地址:江苏省镇江市高校园区长香西大道518号。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信用代码.爱企查.2024-05-24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2023质量年度报告.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24-05-24
现任领导.镇江高等专科学校.2023-05-25
理念内涵.镇江高等专科学校.2023-05-25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简介.镇江高等专科学校.2023-05-25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23-05-25
实验实训.镇江高等专科学校.2023-05-25
镇江高专优秀人才与团队建设一览表(省部级以上).镇江高专.2023-05-25
省政府关于华桂宏等职务任免的通知.江苏省人民政府.202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