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昌辉
韦昌辉(约1826-1856年11月2日),原名志正,又名正,桂平市县金田村人。太平天国将领及前期领导人之一。
韦昌辉出身地主家庭,身材瘦小,白面高颧,疏朗清秀,曾参与科举,屡试不第,后捐纳监生。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八年(1848年),在冯云山的劝说下加入“拜上帝会”,后在萧朝贵假托天兄下凡的帮助下,成为“拜上帝会”核心成员,并倾尽家产,支持太平天国运动。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1851年1月11日),参与金田起义,次年二月,洪秀全自封天王,韦昌辉被任命为后护又副军师、右军将。永安封王时被封为北王,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战死后,成为仅次于杨秀清杨秀清的太平天国领导者,辅佐杨秀清处理太平天国内政。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市(今南京市)后,军事由韦昌辉负责,并于北王府设立保卫天京指挥部,后为东王杨秀清忌惮,削除军事主管之权。由于杨秀清垄断朝政,并多次轻慢韦昌辉,使其极力逢迎杨秀清。咸丰六年(1856年)八月,因东王杨秀清逼迫天王洪秀全封其为“皇帝”,韦昌辉接到洪秀全密诏,带兵由江西省返回天京,发动“天京事变”,杀死杨秀清全家。后不顾洪秀全、石达开的制止,扩大对杨秀清部将及石达开全家的杀害,激怒洪秀全,最终联合南京市军民打败韦昌辉部众,十月初五(11月2日)韦昌辉潜逃被抓,后被洪秀全下令处死。
历史学家钟文典认为,韦昌辉为太平天国的创建添砖加瓦,以功臣开始,在太平天国事业发展之际破坏革命,以罪人之身终止。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韦昌辉,原名志正,又名正,约出生于道光六年(1826年),广西桂平县金田村人。韦昌辉出身于地主家庭,身材瘦小,白面高颧,疏朗清秀。其父韦元(族谱作韦源玠)拥有田地约二百六十亩,此外经营高利贷、小生意或季节性榨油业和牛贩等产业。韦昌辉一家属于新晋地主,希望身于大地主豪绅行列,但韦家有钱无势,遭受当地强宗豪右的嫉妒。
韦元玠为与强宗豪右争胜,着力培养韦昌辉读书,希望其能中举做官,抬升家族地位。但韦昌辉读书多年,屡次参加科举,秀才的功名都未能考取。因清朝可以通过捐纳获得监生的资格,当地富商大户子弟多通过捐纳监生,拥有与官府往来的权力,于是韦元玠为韦昌辉捐纳监生,但未能凭此结纳豪绅、攀附官府。
入上帝会
正当韦昌辉一家受到当地强宗豪右的欺侮时,冯云山前来桂平市传教,居住在金田村对江的古林社,后进入紫荆山区。冯云山对遭受当地豪绅欺侮的韦昌辉一家十分同情,并通过对其十分赏识的曾槐英的儿子,了解到韦昌辉的为人等信息,于是冯云山前去劝说韦昌辉加入“拜上帝会”,为韦昌辉带去新的希望。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八年(1848年),此前被捕入狱的冯云山,在押解返回原籍途中重返紫荆山区,路过金田村时,选择借宿于韦昌辉家。冯云山动员韦昌辉,认为加入“拜上帝会”,便不用惧怕豪绅的欺侮,如果韦昌辉能够倾尽家产相助,便可以化家为国。在冯云山的劝说下,韦昌辉正式加入“拜上帝会”。
八月初六,因贵港市(今广西贵港)形势不安定平静,萧朝贵和韦昌辉前往贵县迎接洪秀全和冯云山返回紫荆山区。两人于初八抵达贵县石达开家,萧朝贵假借“天兄下凡”的名义,宣称韦昌辉和石达开为洪秀全胞弟,于是韦昌辉成为“拜上帝会”核心领导层。后萧朝贵再次假借“天兄下凡”的名义,劝说韦昌辉之父韦元玠,使其愿意倾尽家产投身革命。
起义封王
“拜上帝会”获得韦昌辉家产后,为打败当地团练的进攻,发展革命事业,加紧组织力量,暗中打造兵器,积极整军备武,金田村韦昌辉家,成为秘密打造武器的场所之一。韦昌辉为打造兵器,在家中开设十二座铁炉,表面打造农具,暗中打造刀枪,并将打造好的兵器,全部藏在村中的犀牛潭中。
爱新觉罗·旻宁三十年(1850年)二月,“拜上帝会”决定起义。四月,杨秀清和萧朝贵等人布置起义,萧朝贵假借“天兄下凡”发布命令,由韦昌辉和萧朝贵负责起义的布置工作,后萧朝贵多次假借“天兄下凡”指导韦昌辉开展工作。十月初一,展开金田团营起义,“拜上帝会”会众在金田村与地主团练作战,韦昌辉家成为谋划起义和指挥团营起义的大本营。十一月二十四日,平南县“迎主之战”获胜后,洪秀全、冯云山进入金田后,便住在韦昌辉家指挥誓师起义。最终于十二月初十(1851年1月11日),韦昌辉参与金田起义,因金田是团营的中心,韦昌辉家又是起义大本营,韦昌辉一度被清廷认为是起义的一号头目。
咸丰元年(1851年)二月,洪秀全自称天王,同时任命韦昌辉为后护又副军师、领右军将;十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州(今广西蒙县)后,洪秀全册封“五王”,韦昌辉被封为“北王”。自从咸丰二年(1852年)后南王冯云山和萧朝贵萧朝贵战死后,韦昌辉成为仅次于杨秀清杨秀清的太平天国领导者,为太平天国第三号人物。
协理天事
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进驻江宁区(今南京市)后,改名为“南京市”。太平天国的军政大事,全部由东王杨秀清主理,韦昌辉协助执行,名为“协理天事”。当时保卫天京指挥部设在北王府,韦昌辉主管军事,每遇敌军攻城时,韦昌辉都会登临高塔红望楼指挥,白天吹角摇旗,夜晚悬灯传令,全城太平军民都以此楼为号令。看到号令之后,太平军民先来到北王府前,听候分派前往各门拒敌。太平军将士出征之事,先由杨秀清杨秀清决定,然后由韦昌辉的北王府传布命令分遣军队。
太平天国定制后,诸王皆受东王杨秀清节制,政权由正军师杨秀清掌控。所有的军国事务,必须先禀报给北王韦昌辉、石达开,韦昌辉认为可行后,再禀奏给东王杨秀清。太平天国决策者为东王杨秀清,韦昌辉为实际执行者,无论军事、政治、经济、文教和外交等事务,都是如此实行展开的。韦昌辉在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市最初两三年间,贯彻执行政令,创造清明政局的过程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逢迎东王
咸丰三年十二月(太平天国癸好三年十二月,即1854年1月),杨秀清为削弱韦昌辉权力,命令韦昌辉将主管军事的权力移交给自安庆市返回的石达开,同时保卫天京指挥部改在翼王府。次年五月,杨秀清命令韦昌辉前往湖北督师,又私下嘱咐下属禀奏挽留韦昌辉,后临时改派韦俊、黄再与前往湖北。八月,杨秀清再次命令韦昌辉前往湖北、安徽省督师,韦昌辉刚来到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便被调回,改派石达开前往,后因韦昌辉部将张子朋引起水营兵变,韦昌辉被杨秀清杖责几百,导致其不能起身。
因杨秀清自恃功劳,专擅太平天国政务,不但经常欺压韦昌辉,也曾多次挫辱洪秀全,于是韦昌辉对杨秀清采取谄媚的手段。每次杨秀清坐轿前来,韦昌辉便亲自扶轿迎接,谈论政事不到三四句时,便会跪谢,认为他才识短浅,都是东王的教导。某次,韦昌辉的哥哥与杨秀清妻兄争夺房屋,杨秀清知道后大怒,欲杀韦昌辉之兄,后将其交给韦昌辉处理。韦昌辉认为不以五马分尸处置,不足以警示众人。韦昌辉采用伪装忠诚和逢迎的手段,博取杨秀清的信任,使得解除了戒备。
奉诏诛杨
咸丰六年(太平天国丙辰六年,即公元1856年)五月,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后,东王杨秀清迫使洪秀全称其为“皇帝”。韦昌辉认为时机成熟,便去劝说洪秀全诛杀杨秀清,但洪秀全未能允许。后韦昌辉再去与石达开谋议诛灭杨秀清,但事情还未开始,韦昌辉便被派往江西省督师,石达开则被派往武昌督师。
七月,韦昌辉得到洪秀全急诏,命令韦昌辉、石达开等人诛杀欲篡位的杨秀清,于是韦昌辉统领三千太平军由江西前线返回,并与督师江苏丹阳市的秦日纲约定一同返回南京市。七月二十六日夜晚,韦昌辉率部抵达天京城外,汇合从丹阳返回的秦日纲,后在陈承瑢的接应下,打开了天京城门,军队悄悄进入天京城。韦昌辉等人率部按照预定计划布置,在不到两个小时内,便将城内要害据点及通往东王府的街道全部攻占,后韦昌辉率部攻入东王府,并将杨秀清和他的家人及东王府内侍从全部杀死。
“天京事变”发生后第二天清晨,韦昌辉带着杨秀清首级前往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请求洪秀全标榜公示罪状。当时天京城内东王府的官员士兵还有部分未被监视,韦昌辉欲将他们一网打尽,便假称洪秀全降诏认为他处置杨秀清超过了诏旨,应该承受杖刑四百,并让所有杨秀清下属全部去观看韦昌辉和秦日纲受刑。利用这种方式,欺骗杨秀清的五千武装部队放下兵器,最终全部被杀。两个月内,韦昌辉、秦日纲等人共计杀死两万多太平军将士。
变乱被杀
韦昌辉大肆搜捕杀害杨秀清部属时,洪秀全派人转告韦昌辉,反对其扩大事态、滥杀无辜。但韦昌辉认为,他为国家诛杀奸邪之人,怎么如今要责怪他要争夺权力。十月,石达开自湖北前线返回天京,责备韦昌辉滥杀无辜,此举导致韦昌辉大怒,欲将石达开一起杀死。于是石达开乘夜用绳索逃到城外,韦昌辉搜寻不到石达开,便将石达开妻儿全部杀死。同时韦昌辉认为洪秀全将石达开藏了起来,于是前往天王府索要,洪秀全不敢面见韦昌辉,后韦昌辉率领三千部众欲火攻天王府,此举彻底激怒洪秀全和天京城内太平军将士反抗,终于打退了韦昌辉的进攻。
十月初五(太平天国“天历”为九月二十七日,即公元1856年11月2日),最后追随韦昌辉的二百名部属,也被太平军将士杀死,韦昌辉被活捉。洪秀全命人将韦昌辉“五马分尸”,同时割其肉悬挂于天京城内各处栅栏上示众。
主要影响
军事
韦昌辉军事上的成就不太显著,主要参与指挥的战役有:一是清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辛开元年,公元1851年)六月,太平军从象州县、武宣回师紫荆山、金田,韦昌辉与杨秀清、萧朝贵率部进驻盘龙、安众、金田、新圩等地,并占据思盘江与鹏化水之间的几十里平川。韦昌辉率领两千太平军驻守安众,与清军隔江对峙,后清军渡江偷袭安众,韦昌辉率部抵抗,因战事突至,太平军营寨被清军焚毁,并战死三十余人,但韦昌辉率部击毙清军千总韦有声。
二是咸丰元年八月,太平军于平南官村大败清军后,太平军兵分水陆向永安州进军。韦昌辉和萧朝贵、秦日纲、罗大纲等人负责统率路上主力,由藤县大黎山区北上攻取永安州,但此次进军韦昌辉辅佐萧朝贵指挥,率众攻城是罗大纲。
三是咸丰三年(太平天国癸好三年,1853年)正月,太平军攻克金陵(今江苏南京)之战,韦昌辉率部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后韦昌辉率部冒火从水西门爬墙攻入城内,罗大纲等人率部紧随其后攻入,彻底攻取金陵。
四是咸丰六年,韦昌辉被派往江西省督师,率部大败清代布政使耆(qí)龄,占领饶州府城(今江西上饶),逼近南昌市,后又率部攻入江西瑞州(今高安市)。
政治
韦昌辉在天京时,太平天国决策者为杨秀清杨秀清,韦昌辉为实际执行者,无论军事、政治、经济、文教和外交等事务,都是如此实行展开的。韦昌辉在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最初两三年间,贯彻执行政令,创造清明政局的过程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外交
韦昌辉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第一个与外国人打交道的太平天国的高层领导者。咸丰三年(太平天国癸好三年,公元1853年),英国公使文瀚及翻译麦多士前往天京,欲使太平天国接受英国在《南京条约》中取得的特权。韦昌辉和石达开负责接待,而谈判工作由韦昌辉负责。韦昌辉认为同拜天父上帝者都是上帝子女,大家都是兄弟姊妹,对麦多士表达慷慨友好,但没有赢得对方的友谊。
人物评价
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情道理书》中对韦昌辉参与金田起义及起义后的功劳进行赞美,认为韦昌辉出身富厚之家,不惜家产,能够尽心竭力,投身革命。
清代学者张德坚在编撰《贼情汇纂》中认为,韦昌辉身材矮小,白面高颧,长相俊秀,懂得一些文辞道理,但却阴柔奸诈险恶。
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彭大雍认为,韦昌辉是带有泄私愤、报私仇的主观动机参与农民革命的,他的地主阶级劣根性并没有克服,利用洪秀全和杨秀清之间的矛盾,与洪秀全密谋杀死杨秀清,并乘机扩大事态,杀害两万多人,韦昌辉是埋藏在太平天国领导层最大的隐患。
历史学家苏双碧认为,韦昌辉曾经对太平天国事业做出过贡献,但他是个应该被否定的人物,虽然在金田起义到太平天国建都期间做了许多工作,但利用洪与杨的矛盾,诛杀杨秀清,制造了“天京惨剧”,给太平天国事业带去不可估量的损失,他的行为应该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从清廷到太平天国,没人认为他是“功大于过”的。
历史学家罗玺纲认为,韦昌辉从小生长在通过狡诈、诡骗手段起家的地主家庭中,从小便养成了“阴柔奸险”的性格,懂得见机灵变,“天京事变”中,韦昌辉大规模消灭太平天国的骨干,这是清代统治者在战场上都无法做到的,却由韦昌辉的一双血手达到了。
历史学家钟文典认为,韦昌辉在团营、起义中能够举家参与,为创建太平天国立下汗马功劳,但他不是一个老实人,到达天京后,在领导集团内讧中,犯下滥杀无辜的严重错误,造成太平天国的元气大伤,导致革命事业衰败,他的一生,为太平天国的创建添砖加瓦,他以功臣开始,在太平天国事业发展之际破坏革命,他以罪人结束。
人物争议
出生日期争议
清朝学者谢炳曾为太平军所俘,逃出后撰写《金陵癸甲纪事略》,曾记载太平天国甲寅四年,即清朝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时,韦昌辉为二十九岁;此外清代学者张德坚在编撰《贼情汇纂》卷八“伪北王联句”时记载,“九春秋绵冀北,六十岁月颂贤王”,该书记载事件止于太平天国甲寅四年,根据上述史料能够推断出韦昌辉出生于爱新觉罗·旻宁六年(1826年),历史学家罗玺纲在编撰《太平天国史》时便采信生于道光六年的说法。而历史学家钟文典在编撰《太平天国史》韦昌辉传时,采用出生于道光四年六月(1824年7月)的说法。
民族争议
《贵县志·风俗篇》记载,贵县除农、黄、覃、邬、韦之外,都是外来者,这些姓氏之人被称为土人。而在《桂平县志》卷三十中记载,宣一、宣二里,很多人都是壮族人。很多人据此认为韦昌辉为壮族人。1954年,广西太平天国文史调查团展开调查,写下《太平天国起义调查报告》,做出韦昌辉是壮族的结论。
历史学家罗玺纲认为,从《韦氏族谱·序》中记载,韦氏始祖是由外敌迁居桂平金田的,而韦昌辉一房说的话语是客家话,落户安徽宣城的韦俊后人,也说客家话,因此罗玺纲认为,韦昌辉应是客家人,并非壮族,而是汉族。
家族成员
注:以上信息资料来源于
后世纪念
韦昌辉故居位于广西桂平金田村,为二进三开间、小青瓦屋面、硬山顶四合院式建筑。整个故居建筑面积为260平方米,占地面积1280平方米。金田起义前,该地为“拜上帝会”秘密据点,曾设铁炉日夜打造武器,并将打造好的武器藏匿于犀牛潭。1963 年,包括韦昌辉故居在内的金田村起义地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当地政府对韦昌辉故居遗址进行清理,出土了一批铁渣、木炭和炉底烧土、遗物,并对故居遗址作了保护。1987年,韦昌辉故居按原貌修复。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晚清黄小配的《洪秀全演义》中,韦昌辉原是桂平县的差头,名俊,字昌辉。在洪秀全在桂平被俘后,因其做差头,便结识了洪秀全,后将消息告知洪仁发等,求救于罗大纲,定计营救洪秀全。计划被妻子王氏败露后,韦昌辉杀了王氏,并开监放走洪秀全,此后便跟随洪秀全金田起事,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成为起义军的首领之一。洪秀全封王时,韦昌辉被封为北王。为人耿直、忠于洪秀全,因看不惯杨秀清杨秀清骄横阴险的嘴脸,最终一怒之下杀掉杨秀清及其全家。
在阳翰笙六幕历史剧《天国春秋》中,韦昌辉是一个怀着个人目的参与太平天国的起义者。太平军进入南京后,韦昌辉便依仗权势,过起骄奢淫逸的生活,强占部将未婚妻,甚至府宅中潜入清军情报人员都毫不知情。此外他还与杨秀清闹分裂,纵容部将哄抢货船,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利用洪宣娇和洪秀全的弱点,使他们对杨秀清产生猜忌,最终借洪秀全之力,铲除竞争对手杨秀清。血洗东王府时,韦昌辉杀害两万名太平军战士,由于韦昌辉的行为导致太平军的分裂,后被洪秀全处死。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韦昌辉故居.新浪旅游.2024-06-15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 (1988).豆瓣电影.2023-06-03
太平天国 (2000).豆瓣电影.2023-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