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五大连池市

五大连池市

五大连池市,是隶属于黑河市的县级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黑河市南部,小兴安岭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截至2024年3月,五大连池市总面积8745平方千米,总人口32.44万人,下辖7镇3乡、1个街道办事处、93个行政村、215个自然屯。

五大连池市地形由火山地貌和堰塞湖组成,地势起伏,东部多山地,西部为平原。其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差异化明显,空气湿润,年平均降水量达515.7毫米。五大连池市在商周是肃族的居住地,唐朝为黑水沫蝎部的居住地,清代正白旗部落居住地。清宣统二年(1910年),德都为讷河市直隶属地。民国18年(1929年),设立德都设治局,1933年升为县。1932年至1938年,德都归伪黑龙江省管辖。1939年至1945年,归伪北安省管辖。1945年,在其解放后组成德都县民主政府。1958年9月,德都县并入北安市,后于1963年恢复县制。1996年,德都县与原五大连池市合并为五大连池市,隶属黑河市

2022年,五大连池市地区生产总值111.0286亿元,其中工业以电力、采石开发为主。2022年,五大连池市被评为省级大豆大垄密植技术模式提产增效示范县。五大连池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五大连池风景区大沾河国家森林公园、山口湖风景区等景点,其中山口湖旅游景区于2014年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五大连池市于2007年被评为“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中国十大休闲城市,2019年被授予首批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称号。

历史沿革

商周至隋唐时期

商周时期,五大连池市属肃族居住地,后属岁貊地。至秦汉时,其属汉岁地或乌桓地,到了三国时期,其则属北夫余地。隋唐时,五大连池市则属黑水沫蝎部的居住地。

辽代至元代时期

辽代时,五大连池市为东京道室韦王府辖境,乌延突厥的居住地。到了金朝,其属上京路、蒲与路辖区,是女真完颜部居住地。元代初期,五大连池市属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开元路辖区,中叶以后属水达达路蒲与路万户府,是铁木哥斡赤斤的分封地。

明代至民国时期

明代时,五大连池市作为奴儿干部司纳木河卫兀的河所辖地。至清代,五大连池市的一部分德都则为布特哈总管衙门辖区的达斡尔族,被编为布特哈八旗,德都为正白旗部落居住地。

1910年(清宣统二年),其所处的德都为讷河市直隶属地。1915年(民国4年)~1928年(民国17年),德都为克山县第三区。1929年(民国18年)设立德都设治局,1933年升为县。1932年~1938年,德都归伪黑龙江省管辖。1939年~1945年,其则归伪北安省管辖。1945年8月,德都解放,9月又归黑龙江省管辖,同年11月组成德都县民主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56年3月,德都改为松花江专区管辖。至1958年9月,德都县并入北安市,在原辖区设立青山公社,隶属嫩江专员公署。1963年9月,德都恢复县制,隶属黑龙江省黑河地区行政公署。1988年03月11日,德都县常委会决定进一步下放企事业单位局级干部管理权,实行干部的分级分类管理,逐步实现党政、政企分开,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996年1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关于黑龙江省调整五大连池市和德都县行政区划的批复》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将德都县和五大连池市合并,即撤销德都县,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五大连池市,五大连池市人民政府驻地迁往原德都县政府驻地青山镇。同年4月21日黑龙江省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了《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名胜管理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决定在原五大连池市设立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名胜管理处(处级),由五大连池市代管。同年6月5日,五大连池市在五大连池镇召开撤县并市大会,后将德都县与原五大连池市合并为五大连池市,隶属黑河市

2000年11月27日,黑河市委、市政府理顺五大连池风景区体制工作组公布黑市办[2000]26号文件,宣布“撤销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立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五大连池市与新成立的五大连池管委会正式办理人事、财政、资产等交接手续。

2006年01月05日,五大连池市的山口风景区晋升为国家AAA级旅游区。2007年08月04日,五大连池市被评为“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市委书记范志国获“中国县域旅游品牌”建设贡献人物称号。2014年10月27日,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评议审核通过,五大连池市山口湖旅游景区晋级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7年12月09日,中国首款自主研制飞机ARJ21-700在五大连池市德都机场举行适应性飞行仪式,并取得圆满成功。2018年09月23日,五大连池市人民政府承办首届中国(五大连池)农民丰收节。2021年11月,五大连池市被评为省内唯一的“中国康养可持续发展100强县”。2022年6月16日,五大连池市被评为省级大豆大垄密植技术模式提产增效示范县。2023年3月,五大连池市荣获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2024年9月,五大连池市70万亩玉米进入收割期。在春红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原有农机具的基础上,引进51台套的大马力农机,依靠北斗导航系统,精准测算作业面积,根据地形自主调整收割路径,提升收割效率。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五大连池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黑河市南部,小兴安岭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东邻逊克县,西与克山县,毗连讷河县,南接北安市克东县,北与孙吴县接壤,西北与嫩江市隔河相望,南距省会哈尔滨市380公里,北距对俄开放口岸黑河市280公里。

其地理座标为东经127°37′至125°42′,北纬48°16′至49°12′,东西长142公里,南北宽104公里,总面积874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五大莲池市是由14座火山喷发而形成,拥有独特的火山地质地貌,也因火山喷发的熔岩阻塞了白河河道,形成了五个相互连接的湖泊,地势起伏,东部多山地,西部为平原,地形由火山地貌和堰塞湖组成。

气候

五大连池市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跨四、五、六3个积温带,四季分明,因有火山活动,空气湿润,年平均降水量达515.7毫米。夏季平均气温19.2℃,冬季平均气温-16.1℃,四季差异化明显;有效积温2316.4℃,无霜期为119天。

土壤

五大连池市的土壤质地疏松,透气性和排水性良好,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适宜种植农作物。

自然灾害

五大连池市地处火山活动带,境内有众多火山,存在潜在的火山喷发风险。在夏季,易受强降雨影响,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五大连池市境内30多条河流纵横交错,300多泉眼星罗棋布,水资源总量达28亿立方米,具有发展水产养殖得天独厚的条件。嫩江市左岸的最大支流讷谟尔河东西横贯全境,在其上游建有山口水利枢纽工程。

林木资源

五大连池风景区全市草原面积达260万亩,林地面积524万亩,木材蓄积量64万立方米,主要有落叶松、柞桦,杨属等10余树种。

生物资源

五大连池市野生动物有熊、犴、鹿、花尾榛鸡等珍贵野生动物,盛产鲫鱼、鲁鱼、花、哲罗等20余种天然鱼类。此外,其还盛产蕨苗、都柿、黑木耳、猴头、金叶菜、蘑菇等天然绿色产品和人参、刺五加川贝母五味子、黄芪等上百种名贵中药材。

矿产资源

五大连池市品位在99.7%的脉石英矿,储量在20万吨。花岗岩珍珠岩玄武岩火山砾、河流石、黄沙等储量在4亿立方米以上。

土地资源

截至2024年3月,五大连池市共有耕地660万亩,草原32.3万亩,林地394万亩。

行政区划

截止2024年3月,五大连池市辖7镇3乡、1个街道办事处、93个行政村、215个自然屯。区域内有五大连池风景区、沾河林业局、融通公司、国营农场等46个中、省、黑河市市直单位。

行政管理

人口民族

五大连池市有汉、满、回、蒙等33个民族,在2022年年末,其户籍总人口310539人,同比下降0.8%。其中,男性人口156551人,占总人口比重50.4%;女性人口153988人,占总人口比重49.6%;城镇人口186760人,乡村人口123779人。

截至2015年,五大连池市在宗教信仰上,有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四种宗教,共有教徒4724人,天主教543人、伊斯兰教647人、基督教3033人(慕道友2039人)、佛教501人(皈依207人),信教总人数占全市总人口的1.24%。

经济

综述

2022年,五大连池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110286万元,同比增长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645856万元,增长0.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8%,拉动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72143万元,增长4.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7%,拉动点为0.3;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392287万元,增长7.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4.5%,拉动经济增长2.4个百分点。三大产业比重为58.2:6.5:35.3。

第一产业

2022年,五大连池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6.1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种植业产值80.6亿元,下降0.7%;林业产值12.1亿元,下降1.5%;畜牧业产值15.4亿元,增长8.7%;渔业产值2.3亿元,增长11.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7亿元,增长2.8%。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7042.1公顷,同比增长1.53%,其中:大豆327284.01公顷,增长15.57%;玉蜀黍属71323.32公顷,下降29.45%;小麦1599.42公顷,下降71.37%;水稻4385.35公顷,下降13.73%。牛存栏3.51万头(奶牛存栏0.85万头),羊存栏5.13万只,生猪出栏10.34万头,家禽出栏50.07万只,奶类产量3.8万吨,禽蛋产量0.2万吨,水产品总产量0.426万吨。

第二产业

2022年,五大连池市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以电力、采石开发为主的工业实力增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5%,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4.18%,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增加值分别同比下降1.44%和23.36%。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9.59%。

第三产业

2022年,五大连池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5.2%。其中,批发业销售额增长45.6%,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0.8%,住宿业营业额增长0.1%,餐饮业营业额增长3.0%。2022年共有26家法人企业,16家个体工商户。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石油及制品、中西医药等占比为76%,其他类别占比较小。

金融投资

2022年,五大连池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268万元,可比口径同比下降4.1%。其中,税收收入实现8079万元,可比口径同比下降41.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3256万元,同比增长9.12%。其中,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6780万元,同比增长36.37%。金融业运行较为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19311万元,同比增长13.76%。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53632万元,同比增长9.53%。

2022年,五大连池市在库项目75个,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7%。按产业类型,第一、二、三产业完成投资占比23.2%、16.1%和60.7%,增速分别为61.1%、26%和25.9%。按投资类型,国有投资占比较大,其中,国有投资占总投资73.6%,同比增长59.5%,民间投资占总投资26.4%,同比下降9.8%。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34.7%;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增长0.5%。

交通通信

公路及铁路

五大连池市有吉黑高速、303省道贯穿全境,北漠高速五大连池至嫩江段公路联通大兴安岭地区、嫩江市黑龙江省腹地。在2022年,五大连池市年公路完成营业性客运量6.12万人,同比下降9.86%。货运量85.53万吨,同比增长7.09%;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1.47万人,同比下降63.25%。货运总发送量51.54万吨,同比增长44.45%;截至2019年,五大连池市市辖区公路总里程1100余公里,有道路12条,其中路6条,街6条,巷道32条,城市道路总长度为25.3公里,道路总面积为6.1万平方米。

航空

五大连池德都机场于2017年11月正式运营,先后开通过哈尔滨市天津市松原市满洲里市石家庄市5条航线,执飞“五大连池—哈尔滨—北京大兴”航线,并成功实现每周七班满排飞。在2022年,航空完成旅客吞吐量19897人次,同比下降41.62%。

邮电

2022年,五大连池市电信业务总量实现10912.4万元,同比增长6.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0.6万户,同比下降34.8%;移动电话用户数突破21.98万户,同比增长18.8%;宽带用户数5.65万户,同比下降5.8%。邮政业务总收入3558.63万元,同比增长3.12%。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五大连池市小学校数5所,小学教学点31所。初级中学校数3所,一贯制学校10所。小学专任教师958人,同比减少51人。初级中学专任教师679人,同比减少61人。高中专任教师293人,同比增加5人。小学在校学生数7476人,同比减少824人。初级中学在校学生数4450人,同比减少178人。高级中学在校学生数3338人,同比减少70人。

医疗卫生

2022年,五大连池市拥有卫生机构179个,实有床位数858个,在岗职工163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293人。

基础设施

截至2019年,五大连池市市区建有红绿灯鱼信号灯32处,电子警察106个,停车泊位1800余个,区间测速14处,定点测速14处。至2024年3月,五大连池市在讷谟尔河上游建设了集防洪、灌溉、供水、发电、养鱼、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山口水利枢纽,是国家大(Ⅱ)型水利枢纽工程,库容近10亿立方米,水面84平方公里。

社会保障

截至2020年9月,五大连池市实现城镇新就业2000人,城镇新增就业183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893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22人,城镇登记失业270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5%。全市城镇职工企业(城镇个体)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登记人数分别达到17818人、6089人、66308人、9537人、6888人。

风景名胜

青山公园

青山公园,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以为保卫五大连池(原德都县)牺牲的革命烈士赵青山的名字命名,总面积约为50公顷。其坐落于五大连池市中心北部、讷谟尔河河南岸,是讷谟尔河西流中汇入温查尔河处交流而成的心形小岛,主要特点河为水环岛,岛中有湖,湖中有山,山下有园,园中有乐。

大沾河国家森林公园

大沾河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小兴安岭北坡,黑龙江省沾河林业局辖区内。森林公园复原辽阔,土质肥沃,水源丰盛,植物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本林区共有野生经济植物400多种。

二龙山生态旅游区

 二龙山生态旅游区是国家AAA级风景区,位于202国道221公里处北黑公路沿线,建设面积1290亩。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北部,毗邻五大连池市(原德都县)、讷河市嫩江市孙吴县北安市,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及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主要有黑龙山、龙门石寨、温泊、南北泉、药泉山等景点。

红松母树林

红松母树林,是1960年由森工总局划定的,地址在坤得气林场施业区沾河、都鲁河汇合口岸上,面积4100公顷,木材蓄积量近百万立方米,是天然的种子园。

凌空三桥胜景

乘森林小火车去大沾河漂流时,穿过人工开凿的岩壁,陆续可见沾河一号大桥和二号大桥、三号大桥横跨在沾河之上。

连环湖

连环湖俗称“圈儿泡”,在二可河林场施业区的都鲁河大湾谷开阔处,面积800公顷。其转心湖有一个湖心岛,人称浮岛,浮岛面积约4万平方米,环岛水面约为40余米,遇南风浮岛则靠近北岸,北风吹则靠南岸,东风吹则西,西风吹则东,因此得名转心湖,岛上生长着百年生的落叶松白桦

药泉山

药泉山位于沾河林区北营林场以东的都鲁河西岸,是历史上火山爆发的中心区域。其半山腰处流淌出一股泉水,四季常流不息,鄂伦春族发现此泉能医治多种疾病,于是这里成了“露天医院”,因此此山称为药泉山,此泉水被奉为“神水”。

山口湖风景区

山口湖是以发电、防洪、灌溉、旅游、养鱼、供水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利项目,水面84平方公里,库容10亿立方米。2002年,其被辟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在2003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区。其以自然景观为主体,有水上娱乐区、水上迷宫、水鸟世界等八大景区组成,是野浴、漂流的理想境地。

著名人物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五市概况.五大连池市人民政府.2024-09-25

领导致辞.五大连池市人民政府.2024-09-25

黑河五大连池市概况.新浪网.2014-08-07

喜报!五大连池市县域经济综合排名晋升位次排名第二位!.微信公众平台-阅美连池.2024-09-09

五市区划.五大连池市人民政府.2024-09-25

五市年鉴.五大连池市人民政府.2024-09-25

五市市志.五大连池市人民政府.2024-09-25

2022年五大连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五大连池市人民政府.2024-09-25

五市概况.五大连池市人民政府.2024-02-28

金秋好“丰”景.央视网.2024-09-25

市政府.五大连池市人民政府.2024-09-25

关于五大连池市宗教活动情况的调研.关于五大连池市宗教活动情况的调研.2024-09-25

关于对规范管理城区道路车辆停放的视察报告.关于对规范管理城区道路车辆停放的视察报告.2024-09-25

五大连池市认真做好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中共五大连池市委员会.2024-09-25

【新里暖心小喇叭】小秘书带您去旅行系列之五大连池.微信公众平台.2024-09-25

自然景观.黑河市人民政府.2024-09-25

关彤.豆瓣.2024-09-25

黑河市政府大事记(2016年3月份).黑河市人民政府.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