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佩加蒙博物馆

佩加蒙博物馆

佩加蒙博物馆(Pergamonmuseum),位于德国柏林历史中心博物馆岛上,是构成柏林博物馆的博物馆之一。

佩加蒙博物馆于1910年开始兴建,1930年建成开放。博物馆占地面积8.6公顷,是一组大型三翼建筑群,由古典文物收藏馆(Antikensammlung)、古代近东博物馆(Vorderasiatisches Museum)以及伊斯兰艺术博物馆(Museum für Islamische Kunst)组成。该馆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很多文物被带到了当时的苏联。直到1958年,大部分物品才被送回德意志民主共和国。2013年,佩加蒙博物馆开始全面翻修第一阶段施工,部分展馆关闭。2023年10月起,该博物馆将完全关闭,进行全面翻修第二阶段并扩建,为期约4年。

佩加蒙博物馆常设展览有“梦与创伤(Dream and Trauma)”“古代市场建筑及米利都之门(建筑 of Antiquity Market Gate of Miletus)”“伊斯兰文化(伊斯兰教 Cultures)”“古代近东文化(Ancient Near Eastern Cultures)”“跨文化关系,全球传记——伊斯兰艺术(Trans-cultural Relations, Global Biographies – Islamic Art?)”。专题展览有“利亚姆·吉利克——过滤时间(Liam Gillick - Filtered 时间)”“用刷子和芦苇笔——哈吉·努尔·迪恩的中国阿拉伯书法(With Brush and Qalam Chinese Arabic Calligraphy by Haji Noor Deen)”。馆内展品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雕塑、中东历史及艺术文化(中东博物馆)藏品、8-19世纪的伊斯兰艺术(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藏品。重要藏品有佩加蒙祭坛、米利都集市大门、巴比伦的游行大街、伊什塔尔城门等考古复原建筑。

佩加蒙博物馆是德国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每年吸引超过一百万人参观。于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名称由来

佩加蒙博物馆的名字来自其主要景点,即佩加蒙(别加蒙[今土耳其])的宙斯祭坛。这座古希腊建筑被认为是希腊化时代的杰作,于1910年运往柏林,建造该博物馆的部分原因是为了它。

历史沿革

兴建背景

1871年,德国工程师卡尔·胡曼(Carl Humann)在佩加蒙工作时发现了几块疑似神殿中的建筑碎片,后在柏林博物馆的支持下,土耳其政府对佩加蒙卫城进行了考古挖掘,整个挖掘工作直至1886年才完成。为放置这些文物,柏林决定兴建一座博物馆,即佩加蒙博物馆。此前,从1901年到1909年间,曾有一座较小的建筑,它最初存放着柏林博物馆的重要出土文物,由于地基不足,建筑物遭到损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被拆除。

成立博物馆

阿尔弗雷德·梅塞尔 (Alfred Messel) 从1906年开始设计新的、更大的佩加蒙博物馆。1909年,阿尔弗雷德·梅塞尔去世。1910年,路德维希·霍夫曼 (Ludwig Hoffmann) 根据阿尔弗雷德·梅塞尔的设计开始进行建造,并于1930年建成开放。因财政和文化政策等原因,原设计的第四侧翼和中央广场的门廊并未实现。这组大型三翼建筑群拥有三座博物馆:古典文物收藏馆、古代近东博物馆以及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1945年,它在世界第二次战争空袭中遭受严重破坏。其中包括佩加蒙祭坛在内的一些重要文物被带到当时的苏联,直至1958年至1959年,部分文物才回到柏林,其中一部分仍在莫斯科博物馆。1948年至1959年间,佩加蒙博物馆进行了重建措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满足不断增加的游客流量,修建了入口亭。

翻新扩建

2013年,佩加蒙博物馆开始全面翻修第一阶段施工,佩加蒙祭坛大厅、北翼大厅和希腊大厅关闭。博物馆的南翼和伊什塔尔城门、巴比伦游行大街和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以及米利都集市大门的大厅继续开放。2023年10月起,该博物馆将完全关闭,进行全面翻修第二阶段并扩建。博物馆预计2027年再度开放,其中部分区域将于14年后,即2037年重新开放。在第二阶段工程中,佩加蒙博物馆将在面向 Kupfergraben 的一侧增加第四个侧翼。第四个侧翼将展示埃及博物馆的纪念性建筑。

建筑布局

佩加蒙博物馆平面呈C字形,是一组三翼建筑群,建筑风格属于简约古典主义。中间大厅和北翼大厅是古典藏品馆,设计为古典时期德意志帝国艺术。南翼大厅一层为古代近东博物馆。南翼大厅二层为伊斯兰教艺术馆。博物馆建筑的立面由来自图林根(三迭纪)的弗兰肯和上多莱尔贝壳石灰、卢萨蒂亚的花岗闪长岩(前寒武纪)和来自萨克森的一种岩浆岩(二叠纪)以及来自克罗地亚石灰岩包(白垩纪)组成。

从佩加蒙祭坛大厅的右侧门(因进行翻新工程,佩加蒙祭坛大厅和北翼大厅闭馆中)进入古典文物收藏馆,是市场建筑及米利都之门展厅。南翼一楼是古代近东博物馆,主要展出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和安纳托利亚地区的文物。穿过伊什塔尔城门和巴比伦游行大街,从二楼进入伊斯兰教艺术馆,按时间顺序展示了8至19世纪伊斯兰建筑和文物。主要有姆沙塔厅、阿勒颇厅和地毯室。

陈列展览

常设展览

古代市场建筑及米利都之门(Architecture of Antiquity Market Gate of Miletus)

该展览位于古典文物收藏馆。主要作品来自100多年前小亚细亚半岛的佩加蒙和米利都市。展出的是罗马帝国时期的重建建筑,拼花图案装饰和雕塑。其中包括巴勒贝克(今黎巴嫩)和西亚(叙利亚南部)的建筑残块和重建寺庙,法莱里(意大利)圆形陵墓的一部分,以及浮雕饰带和罗马马尔库斯·图拉真努斯皇帝的坐像。

米利都市场大门建于公元100年左右。原址位于安纳托利亚(Anatolia)西海岸的米利都市中心,是南北两个广场之间的通道。门高16米、宽30米、厚5米。大门分为两层,上下结构几乎一致,只是下层无论是拱门还是柱子都比上层的尺寸要大许多。下层的柱头使用了复合柱式,是爱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的混合体。一千年前大门在地震中塌,到了20世纪初考古学家发掘出建筑的残垣断壁,如今出土复原陈列于此。

古代近东文化(Ancient Near Eastern Cultures)

该展览位于古代近东博物馆。展品面积达2000平方米。主要收集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和安纳托利亚地区的文物,该系列包含许多建筑,浮雕和较小建筑残块。其文物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收藏品中约有270000件是在巴比伦、阿苏尔、乌鲁克和萨姆阿尔的发掘中发现的。主要展品有巴比伦游行之路、伊什塔尔门和尼布甲尼撒二世国王(公元前604-562年)王座大厅的外墙等。

伊斯兰文化(Islamic Cultures)

伊斯兰文化常设展览位于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展示了8至19世纪伊斯兰人民和社会的建筑和物质文化。这些艺术作品涵盖了西班牙印度的广阔地区。主要来自是西亚和埃及。藏品按时间顺序展示,让参观者能够了解伊斯兰艺术的不同风格阶段,并理解复杂的伊斯兰历史及其艺术价值的概念。最著名的作品包括哈里发姆沙塔宫(约旦,约740年)外墙,祈祷壁(伊朗土耳其,13世纪),阿尔罕布拉宫圆顶塔楼的木制天花板(西班牙,14世纪)和阿勒颇厅(叙利亚,1600年)。

梦与创伤(Dream and Trauma)

该展览位于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地毯室。主要展出伊斯兰教地毯和挂毯,证明了欧洲近东中东之间持续的文化交流。该展览还展示了在1945年柏林的炮弹轰炸中被大火烧毁的纺织品。这些作品主要来自博物馆创始人威廉·冯·博德的遗产。其中一个碎片是19世纪的波斯地毯,该地毯是伊斯兰艺术博物馆1904年成立时收藏的第一件艺术品。另一个极具特色的物品是十六世纪的高加索龙地毯,长达六米的地毯被严重烧伤损坏。

该展览的设立是对战后为保护这批地毯和挂毯而采取的一项措施。

跨文化关系,全球传记——伊斯兰艺术?(Trans-cultural Relations, Global Biographies – Islamic Art?)

该展览位于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由弗雷大学的 'Episteme in Motion' 中心与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合作开发展出。主要展品有“蓝白瓷器在近东远东之间的转移”“关于北非欧洲之间国际象棋历史”等,展出的精选文物说明了各种物品如何在不同大陆上迁移,以及通过共享的视觉图案、形式和工艺技术揭示了伊斯兰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互联互通。因此,展览对世界严格定义的文化边界的概念提出了质疑。

专题展览

利亚姆·吉利克——过滤时间(Liam Gillick - Filtered Time)

该展览位于古代近东博物馆,展出时间为2023年6月4日至2023年10月15日。古代近东博物馆和国家当代艺术画廊联手,由英国艺术家利亚姆·吉利克(Liam Gillick)在佩加蒙博物馆的大厅中进行了跨历史的,特定地点的展出。从巴比伦标志性的伊什塔尔门到泰尔哈拉夫的巨大雕塑,吉利克增加了声音、光线和色彩的层次感——创造了一个叠加层,增加了佩加蒙博物馆各个时期的联系。展览采用彩色投影和音景的形式,创造了一个感官空间,让参观者有机会重新认识与色彩和时间相关的藏品。

用刷子和芦苇笔——哈吉·努尔·迪恩的中国阿拉伯书法(With Brush and Qalam Chinese Arabic Calligraphy by Haji Noor Deen)

2023年6月7日至2023年10月22日,伊斯兰艺术博物馆首次在柏林展出哈吉·努尔·迪恩(Haji Noor Deen)的精选作品。

西尼字法是中国穆斯林少数民族使用的艺术文字。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世纪。西尼书法的显著特点是融合了阿拉伯和中国的刻字传统的技术和风格。哈吉·努尔·迪恩(Haji Noor Deen)是西尼书法大师。受中国和伊斯坦布尔的传统书法的启发,用中国的毛笔、阿拉伯书法中的芦苇笔和他自己制作的布包木铲,创作出了具有美学力量的书法作品。

馆藏文物

古典文物收藏馆(Antikensammlung)

佩加蒙博物馆的古典文物收藏馆展览以希腊和罗马古代建筑遗迹的全面重建为特色。主要景点是佩加蒙祭坛(公元前180-160年)。自2013年起,作为总体规划博物馆的一部分,佩加蒙博物馆一直在进行翻新。佩加蒙祭坛大厅、北翼和希腊化建筑大厅将至少关闭到 2025 年。

佩加蒙祭坛(Pergamon Altar)

佩加蒙神坛又称宙斯祭坛,于公元前180年至前160年为祭祀宙斯和雅典娜而兴建,是古希腊巨型宗教类艺术作品,祭坛仅阶梯就有20米高,全长130米。神殿主体长约36米,宽约34米,周围环绕着高约2.3米,长120米的大理石装饰性浮雕。底部设有巨大的楣板,是希腊艺术的典型艺术特征。一百多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展示了奥运会之神与巨人之间的战斗。内墙上的第二条饰带讲述了忒勒福斯的传说。

佩加蒙神坛在拜占庭早期被毁。在1878年对小亚细亚半岛佩加蒙遗址进行的挖掘过程中被发现并组装重建。于1994年至2004年间进行了彻底修复。2013年佩加蒙神坛大厅关闭重建,预计2027年重新开放。

作为花环持有者的爱神(Eros als Girlandenträger)

该建筑楣板收藏于古典古物收藏馆1号房间。建造于公元1世纪上半叶。楣板采用大理石制成,长84厘米,宽142.5厘米,高23.5厘米。重480千克。1824年收购于意大利

古代近东博物馆(Vorderasiatisches Museum)

古代近东博物馆与卢浮宫大英博物馆并列,是世界领先的近东古代宝藏博物馆之一。展厅面积达2000平方米,有约50万件藏品。主要收集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和安纳托利亚地区的文物,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馆内收藏品中约有270000件是在巴比伦、阿苏尔、乌鲁克和萨姆阿尔的发掘中发现的。常设展览“古代近东文化”中主要展出巴比伦明亮的蓝色伊什塔尔门和其他古代复原建筑。

巴比伦游行大街(The Processional Street of Babylon)

巴比伦的游行大街展出于古代近东博物馆,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巴比伦和亚述被发掘出来。原大道有20米宽,250米长,大道两旁有120只狮子一字排开,经缩博物馆小复原后的游行大街,从北面通向城门长约180米,两侧墙上有30多只精美浮雕狮子在蓝色背景下大踏步前进。

伊什塔尔城门(The Ishtar Gate)

伊什塔尔门收藏于古代近东博物馆。该城门建于尼布甲尼撒二世统治时期(公元前604年至前562年),是曾经通往巴比伦的八座城门之一。20世纪初,德国人在伊拉克考古过程中发掘了城门的残片,将其运回德国复原重建了伊什塔尔城门。伊什塔尔城门建成时有12米高,望楼则高达近30米。每座望楼的墙面上都有称作炮门垛口的缺口。大门上贴满蓝色彩釉瓷砖,上面用黄白棕等颜色雕出古老宗教中的动物如牤牛,狮子和龙,象征巴比伦古老的神灵。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Museum für Islamische Kunst)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位于佩加蒙博物馆(Pergamonmuseum)的南翼。它的常设展览展示了8至19世纪伊斯兰教人民和社会的建筑和物质文化。这些艺术作品起源涵盖西班牙印度的广阔地区。最著名的作品包括哈里发姆沙塔宫(约旦,约740年),祈祷壁龛(伊朗土耳其,13世纪), 阿尔罕布拉宫圆顶塔楼的木制天花板(西班牙,14世纪)和阿勒颇厅(叙利亚,1600年)。

姆沙塔残墙(Mshatta Façade)

姆沙塔外墙(约旦,约740年)是佩加蒙博物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展览中最大的展品。残墙长33米,约5米高。1903年,奥斯曼帝国苏丹将穆萨塔宫残墙赠送给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成为佩家蒙博物馆伊斯兰艺术馆的镇馆之宝。

姆沙塔外墙来自今约旦的穆萨塔宫,位于约旦首都安曼以南30公里处。穆萨塔宫曾是8世纪伍麦叶王朝哈里发的沙漠宫殿,仅有部分宫墙存世,一部分仍然矗立在约旦的原始位置,而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展览的是南外墙。

姆沙塔厅从2022年2月起进行修复,并对访客关闭,开放时间未定。

祈祷壁龛(Gebetsnische)

祈祷壁龛收藏于伊斯兰艺术博物馆4室。该壁龛来自中世纪伊朗,高280厘米,宽180厘米,由74块单独的瓷砖组成,呈扁平状。顶部以斜体字复制了古兰经第17章和第76章中提及祈祷的文本。铭文的末尾贴了大师哈桑·本·阿拉沙阿(al-Ḥasan bin ʿArabshah)的签名和制作日期。

学术科研

佩家蒙博物馆学领域包括考古学、保护科学、起源研究等交叉收藏学科,以及视觉研究,媒体研究和视觉人类学等跨领域学科。博物馆不间断开展一系列研究项目,包括馆内收藏内容,以及与德国和全球的外部博物馆合作项目。其中古典古物收藏馆主要参与的研究有《古代雕塑的语境化与解读》《土耳其米利都福斯蒂娜温泉的发掘和研究》《对安提肯萨姆隆外部财产的调查和记录》等。古代近东博物馆的研究有《开发和评估考古文化资产系列摄影测量调查方法的项目》《考古遗址和博物馆中的伊拉克文化遗产》等。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参与的国际研究有《叙利亚阿勒颇城堡》《约旦姆沙塔早期的伊斯兰沙漠宫殿》,基于馆藏的研究有《萨迈拉和阿拔斯王朝的艺术》《优素福-贾米尔数字化项目》等。

佩家蒙博物馆内还设有考古研究和田野调查研究机构、奖学金计划实验室等研究机构,并出版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出版书籍有《伊斯兰·艺术》《清真寺社区的文化教育》《转移中的文物》等。

佩家蒙博物馆的伊斯兰技术博物馆还组织了“跨文化青年在清真寺会众中的工作和极端主义预防”“叙利亚遗产倡议”“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的文化故事”等学术交流活动,致力于保护和宣传遗产文物。

文化活动

社教活动

佩加蒙博物馆经常举办展会讲座,如《诞生于多样性》《佩加蒙博物馆的亮点》《伊拉克的伊斯兰考古学——过去和今天》,通过和游客的交流沟通,了解佩加蒙博物馆、探讨考古实践等。此外,博物馆还会不定期组织家庭工作坊、在线研讨会,让学校和家庭参与进来,了解更多知识,如通过绘制、编制等工艺设计花园地毯,了解其他国家的花园文化等。

文创产品

佩加蒙博物馆根据馆内有名的文物建筑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文创作品,游客可以在馆内的沃尔瑟·柯尼格书店购买相关文创作品。比较典型的产品有印有伊什塔尔城门浮雕的马克杯、伊什塔尔城门造型的钥匙扣、印有伊什塔尔城门和游行之路的明信片、毛绒玩具“拉布,来自游行之路的狮子”等。

所获荣誉

1999年,佩加蒙博物馆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

Pergamonmuseum.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2023-07-03

走进世界文化遗产:德国佩加蒙博物馆.中国新闻网.2023-07-03

Masterplan Museumsinsel - A Projection into the Future.Stiftung Preußischer Kulturbesitz.2023-07-04

佩加蒙博物馆.iMuseum.2023-07-03

Pergamonmuseum.Britannica.2023-07-04

柏林国家博物馆.iMuseum.2023-07-03

Pergamonmuseum fast vier Jahre komplett geschlossen.WESTDEUTSCHER RUNDFUNK.2023-07-03

Profile of the Pergamonmuseum.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2023-07-04

Permanent exhibition.Permanent exhibition.2023-07-05

Museumsinsel (Museum Island), Berlin.World Heritage Centre.2023-07-03

Pergamonmuseum.MUSEUMSPORTAL BERLIN.2023-07-04

佩加蒙博物馆 (Pergamonmuseum).柏林旅游会议局官方中文网.2023-07-04

走进世界文化遗产:德国佩加蒙博物馆.中国新闻网.2023-07-07

佩加蒙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2023-07-04

Current exhibitions.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2023-07-04

Architecture of Antiquity. Market Gate of Miletus.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2023-07-04

Architecture of Antiquity. Market Gate of Miletus.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2023-07-05

MILETUS.Allaboutturkey.2023-07-07

Vorderasiatisches Museum.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2023-07-03

About the collections.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2023-07-04

Liam Gillick. Filtered Time.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2023-07-04

Ancient Near Eastern Cultures.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2023-07-07

Islamic Cultures.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2023-07-04

Islamic Cultures.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2023-07-04

Dream and Trauma. Reopening of the Carpet Rooms in the Museum für Islamische Kunst.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2023-07-04

Trans-cultural Relations, Global Biographies – Islamic Art?.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2023-07-04

Chinese Arabic Calligraphy by Haji Noor Deen.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2023-07-07

Research.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2023-07-07

佩加蒙祭坛重现风采.搜狐国际新闻.2023-07-04

Collection of Classical Antiquities.Stiftung Preußischer Kulturbesitz.2023-07-05

Architekturfries: Eros als Girlandenträger.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2023-07-07

Vorderasiatisches Museum.Museumsportal.2023-07-21

Vorderasiatisches Museum.Museum-digital.2023-07-21

Vorderasiatisches Museum.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2023-07-21

Museum of the Ancient Near East.Stiftung Preußischer Kulturbesitz.2023-07-04

佩加蒙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2023-07-07

The Ishtar Gate from Babylon (Iraq).MUSEUMSPORTAL BERLIN.2023-07-04

Museum für Islamische Kunst.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2023-07-21

Restoration Work at the Pergamonmuseum: Mshatta Façade on Display until 20 February 2022.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2023-07-04

镜头中的断垣:穆萨塔宫残墙历史照片展.Imuseum.2023-07-07

Gebetsnische (Baukeramik).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2023-07-07

Provenance research.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2023-07-07

Research.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2023-07-07

Research & Cooperation.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2023-07-07

Online Publications of the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2023-07-21

Syrian Heritage Initiative.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2023-07-21

Cultural Tales from the Museum für Islamische Kunst.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2023-07-21

Education & outreach.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2023-07-07

Da kiekste: Meen Garten.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2023-07-07

Soft toy in the Pergamonmuseum: Steiff lion now available!.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2023-07-07

德国佩加蒙博物馆“镇馆之宝”——伊什塔尔城门.湖北日报网.2023-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