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江
罗江(英文名:Miluo River),属洞庭湖水系,是洞庭湖水系中仅次于湘、资、、的第五大水系。汨罗江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发源于湘鄂赣交界幕阜山系黄龙山,流经湖南岳阳市平江县、汨罗市,注入洞庭湖。经纬度介于东经112°51'~132°31'、北纬28°25'~29°06'之间。汨罗江全长253.2千米,流域面积5543平方千米。其中平江县境内长192.9千米、汨罗市境内长61.5千米。主要支流有昌江、止马河、车对河、钟洞河、盘木瓜河等。
汨罗江位于新华夏系巨型第二沉降带的汨罗-湘阴断裂盆地内。汨罗江流域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势东南部和东北部高,西南部低。汨罗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汨罗江生态环境多样,森林覆盖率达40%,拥有国家保护动物大鲵(娃娃鱼)、江豚(江猪)。
汨罗江是中国端午文化的源头,是龙舟之乡。诗人屈原曾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杀,著名诗人余光中曾来到汨罗江畔祭祀屈原,诗中写道:“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为纪念屈原,当地政府建立了屈子文化园、屈子祠等文化旅游景点。
命名
汨罗江的“汨罗”名字来源于《一统志》的解说。在《屈原贾生列传》集解、索隐曰:“汨水在罗,故曰汨罗。”这一句解说的缘由是汨水在罗地的关系,所以把此地的汨水名为“汨罗”。关于汨水的最早出处是屈原《怀沙》“浩浩沅湘,分流汨兮。”由此说明“汨罗”是贾谊读了屈原沉江前的绝笔之作《怀沙》后,将屈原自己写的汨水加上汨水所在之地的罗而重新命名河泊潭为“汨罗”,用来纪念屈原,司马迁认同他的命名,再将“汨罗”书于国史。清光绪年间建设粤汉铁路,1918年在罗城西设立汨罗站,将汨罗水名首次变成地名,民国时则将汨罗江标注在平江县后,取代了清代罗水汨水标注,将汨水、罗水合成了一条平江。
位置境域
汨罗江,属洞庭湖水系。发源于湖南省平江县、湖北省通城县、江西省修水县3县交界处的黄龙山梨树埚(修水县境),流经修水县白石桥。由龙门桥进入平江县,再到汨罗市,于磊石山北注入南洞庭湖。经纬度介于东经112°51'~132°31'和北纬28°25'~29°06'之间。汨罗江流域西滨洞庭湖,东、北两面以幕阜山、黄龙山与新墙河流域分界,南面以连云山与捞刀河流域分界,东西长约120千米,南北平均宽约37千米。流域总面积5543平方千米,其中平江县4053平方千米,汨罗市965平方千米。
汨罗江由黄龙山流至平江县,流经龙门镇、长寿镇、嘉义镇、三市镇、三阳乡、城关镇、瓮江镇、余坪乡、浯口镇、伍市镇,进入汨罗市。汨罗江平江县境内流长192.9公里,落差10.5米,流域面积4053平方公里。
汨罗江经平江县流入汨罗市内,流经市内的长乐街、新市、汨罗城区,于大洲湾与罗水汇合,于磊石山北注入南洞庭湖。汨罗江汨罗市境内流长61.5公里,总落差249.83米,境内流域面积965平方公里。全流域有5公里以上支流86条,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16条。
历史成因
汨罗江源自江西黄龙山,流入洞庭湖。源头黄龙山属幕阜山脉第五支脉,幕阜山由修水运动及晋宁运动,地层强烈褶皱上隆,经受变质形成。洞庭湖属扬子准地台江南地轴上的断陷盆地,形成于燕山运动,延续至喜马拉雅运动。白垩纪为盆地发展扩大时期,第四纪以来,洞庭湖拗陷盆地在新构造运动作用下,再次全面下沉,接受沉积,成为湖南省第四纪分布最广、厚度最大、沉积层序最全的地区。存在4次以上凹陷成湖、凸起成陆的演化过程,相应拗陷盆地解体,形成断拗盆地。
1958年10月,湘阴县实施汨罗江尾闾围垦工程。将百丈口、翁家港、三星渡、黄花仑、陶公、小神港等12条主支流全部堵口并流,腰斩凤凰山在周家垄开出一条新河,自磊石山北口直接注入东洞庭湖。从此,汨罗江由湘江支流改归洞庭湖水系。
流域水系与特征
水系组成
汨罗江位于长江以南,属洞庭湖水系。它源于湘鄂赣交界幕阜山系黄龙山,流经湖南岳阳市平江县、汨罗市,注入洞庭湖。汨罗江流长253.2千米,流域面积5543平方千米,是洞庭湖水系中仅次于湘、资、沅、澧的第五大水系。
干流概括
汨罗江由汨水和罗水汇合而成,长寿街以上为上游,黄旗煅以上为中游,黄旗煅以下为下游。有流长5千米以上的支流86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16条。汨水于大洲湾与罗水汇合成汨罗江,于磊石山北注入南洞庭湖。
汨水
发源于黄龙山梨树埚(江西修水县境)。经修水白石桥至龙门进入县境,自东向西贯穿全县,由新市街入汨罗市。境内全长192.9千米,流经金龙、长寿、嘉义、安定、三阳、城关、瓮江、谈岑、栗山等9个区(镇)、22个乡、122个村。流域面积4053.3平方千米,落差107.5米,平均坡降4‰。
罗水
源出巴陵罗内(又名罗里),故称罗水。流域跨岳阳市、平江县、汨罗3个县市。在大洲湾与汨水汇合成汨罗江。罗水干流长88千米,境内长413千米,流域面积595平方千米,其中,境内流域面积450平方千米;落差316.5米,属汨罗江第二大水系。
主要支流
木瓜河
源于幕阜山南坡天岳关。集天岳、虹桥、木瓜乡的全部径流及长庆、咏生乡的部分径流,在木瓜乡上中村菩提岩与大坪水汇合。全长48千米,流域面积308平方千米,落差352.2米,平均坡降4.2‰。
车对河
流域跨平江、长沙市、汨罗市3个县市。干流在李家煅镇界都市附近,上承四源:西源最长,发源于白鹤洞黄石滩,为主源;西南源较小,发源于李家镇高燕冲;东源和南源,分别发源于长沙境内的缪家坳和毛家坳。四源汇合后北流,沿途纳苏溪、沙溪、马嘶锻、蓝溪等主要支流,经新市赵公桥注人汨江。全长41千米,流域面积344平方千米(其中境内流域面积165平方千米),是汨罗的第三大水系。
钟洞河
源于幕阜山脉南坡长庆乡高源村桃树土段。流经三墩、恩溪、三市乡,在三市乡肥田村白湖口汇入汨水。全长62千米,流域面积321平方千米,天然落差655.3米,平均坡降3.5‰。
止马河
源于连云山脉南端福寿林场盖山。集芦洞、安定、长田三箱径流,在安定镇水南村汇合后,经上黄、中黄村及官塘农场,在大桥乡大桥村许家大屋侧汇合清水,于止马村双江口汇流入汨水。河道全长33千米,流域面积355平方千米,天然落差658米,平均坡降9.4‰。
昌江河
源于冬塔乡黄桥村傅家洞墨家山。集石浆河,碟溪水,大洲水,余萍水等15条二级支流,11条三级支流,2条四级支流的全部径流,经冬塔、南江、大洲、拓庄、梅仙、张市、河东等7个乡。在杨梅村青口滩汇入汨水。全长84千米,流域面积670平方千米,天然落差178.6米,平均坡降为0.52‰。
水文特征
汨罗江流域年均降雨量在1500毫米左右,多年平均径流深784毫米,年径流总量40.42亿立方米。汨罗江水质基本良好,上游属二级水质标准,中、下游属三级水质标准。汨罗江水系年均水能蕴藏量为32.09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为9.42万千瓦。
地理特征
气候
汨罗江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冬季寒冷,春季温暖,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四季变化较为明显。流域内年均气温16.4℃~17℃。流域内极端最高气温为39.3℃~40.4℃,极端最低气温为-11.8℃~-18.1℃。年均气温日较差为6.6℃~9.1℃。汨罗江沿岸地区,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间为1600-1780小时。
地质
汨罗江位于新华夏系巨型第二沉降带,主要构造形式有:古弧形构造、东西向构造、体系不明构造、华夏式构造、新华夏系构造体系等。汨罗江位于汨罗市—湘阴断裂盆地内,该盆地东靠幕阜山—瓮江隆起,西至洞庭湖,北进入湖北省蒲,南延长沙,境内长约84千米,呈现东北向展布的狭长断裂盆地。以熊市为中心,向西南方向依次沉积了厚达3000余米的上白垩统花岗岩砾石和砂砾岩及厚达4000余米的下第三系花岗质砾岩—砂岩—粉砂质泥岩、泥灰岩。岩层走向多为东北,倾向东南,倾角5°~10°。但十步桥至杨林乡一线,岩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南。盆地西北部,晚白垩世的地层与冷家溪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东部早第三纪的地层与冷家溪群或燕山晚期花岗岩体呈断层接触;西部、西南部均被第四系覆盖。
地形地貌
汨罗江流域地势东、南、北三面高,西面低,流域东南部峰岭起伏,连绵成脉,形成天然屏障。平原位于汨罗江及其支流溪谷两侧,由中部向西北部呈扇形展布敞开。汨罗江流域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山地占总面积的28.5%,丘陵占55.9%,岗地占5.8%,平原占9.8%。地势东南部和东北部高,西南部低,相对高度达1500米。境内山丘分属连云山脉和幕阜山脉。连云山主峰海拔1600.3米,为境内最高峰。幕阜山主峰海拔1593.6米。
土壤
汨罗江流域内土壤以水稻土、潮土、红壤为主。水稻土含有丰富的氮和较多的钾,适宜于水稻生产。潮土主要分布汨罗江沿岸。潮土土层深厚、地下水埋藏浅,质地适中,养分比较丰富,适宜于棉花、甘蔗、蚕桑生长。红壤主要分布于海拔500米以下的山地、丘岗地区,以汨罗江中下游阶地最为集中。适宜茶叶、油茶、油桐、苎麻、桃李等经济作物生长。
生物多样性
植物
汨罗江位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区,同时具备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特征,境内地质类型多样,地形起伏较大,立体气候明显,为各种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植物种类繁多。野生植物中仅药用植物就有175科,615属,1301种;珍稀植物主要有银杏、水杉、金钱松及杜仲、厚朴、黄连、青檀等。汨罗江源头平江县幕阜山天然针阔叶林植被群落是重要的天然物种基因库之一。
动物
汨罗江境内的珍稀野生动物主要有虎、、鳞甲目及东方白鹳、草鸳鸯、红嘴相思鸟等。汨罗江平江段斑鳜种质优良,生长较快。黄颡鱼兼具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特点,均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物种价值。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
2016年8月,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于2009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规划建设单位,规划总面积2954.1公顷,包括汨罗江干流汨罗段及其周边部分区域,分为湿地生态保护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传与文化展示区、休闲游览区和综合管理服务区五大功能区,是集湿地保护保育与修复、湿地功能和湿地文化展示等于一体的中国湿地公园。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包含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共3类4型。湿地植物种类丰富、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共有种子植物576种;湿地及周边山林发现野生脊椎动物共计208种,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9种,占湖南省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总数的34.3%。
人类活动
航道建设
汨罗江航道
汨罗江是山区河流,季节性强,水位变幅大,洪峰持续时间短,每年枯水期长达7个月。汨罗江岳阳市内段长237千米,长寿街以下203千米可以通航,共有险滩87处。京广铁路汨罗江铁路桥以上段205千米因水土逐年流失,航道严重淤积。1964年后,平江县大修小水电、水轮泵站,筑拦河坝12座,却无通航设施,于1968年断航。1999年,仅有磊石至青冲口段70千米季节性航道可以通航。
汨水航道
自长乐芦箭河至大洲湾,长27千米,有汨罗港及码头35个,洪水期水面宽300米左右。清末民初,载重40吨的船可由此直抵平江县城。洪水期可通12~30吨机动木帆船。1959年,平江县栗山乡在汨水青冲口拦河筑坝建水电站,从此,上下船只交通中断。
罗水航道
自黄谷市至大洲湾,全长13千米,每年3~6月涨水季节,可通航2~7吨小船。
水电站建设
1954年,平江县委、县政府决定开发以汨罗江为中心的水轮泵建设,在省水利厅驻平工作队的带领下,举全县之力大兴水轮泵站建设,一年时间就建起了21座拦河坝,中大型水轮泵站20处,安装水轮泵(机)121台,发电机装机2231千瓦。
黄棠电站建立于90年代,是以发电为主,兼有通航过木的水利工程。水电站位于汨罗江中游,浯口镇以上3千米,控制流域面积3840平方千米,年均流量每秒98.69立方米,年均水量31.12亿立方米,设计洪峰流量每秒3790立方米。枢纽工程建筑由溢流坝、厂房、船闸三部分组成,为河床式径流电站。
环境问题与保护
环境问题
水质污染
汨罗江水污染主要来自上游平江县和汨罗市的城镇生活污水以及工业污水。随着各城镇经济的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工业企业不断增多,农业作业的农药和化肥使用的大面积推广,以及水上运输和水上生产作业船只的机器漏油,已经对汨罗江水质产生严重影响,同时也影响到了城镇居民饮水、渔业生产等。
水土流失严重
近年来,汨罗江上采金船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开采深度由5~6m上升到15~20m,甚至更深。一艘中型采金船每昼夜可挖掘砂石60立方米。在采金高峰期,采金船多达百余只,1天挖出的砂石有6000立方米。砂石严重阻塞河道,改变水流方向,冲刷两岸,造成堤岸破坏,对汨罗江造成严重破坏。同时,汨罗江两岸采石采砂场也越来越多,不仅破坏河道,而且造成两岸堤坝景观凌乱,植被遭到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环境保护
河湖长制
汨罗市坚定将“守护一江碧水”作为“一二三四”工作目标的首要目标,将河湖长制作为争取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的主要抓手,先后写入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工作目标,抓实河长履职标准化、河库管理社会化、专项整治一体化3个工作重点,建立健全基础保障、巡查督查、宣传报道、创新协调、挂号销号、考核奖惩6个机制;汨罗市政协成立“守护好一江碧水”政协委员工作室,将热点难点生态环境问题纳入政协专题协商和专项民主监督范畴;汨罗市纪委制定专门工作方案,建立“洞庭清波”专项监督工作制度。
治理污染源头
汨罗江流域汨罗段针对污染源头进行治理,政府采取了沿线禁止采砂,关闭江堤的排污口等措施进行整治,对以前成片的废品企业和重金属再加工企业进行关停,具有相关资质的企业进行集中搬迁。
风景名胜
屈子文化园
屈子文化园位于屈子祠镇汨罗市汨罗市屈原纪念馆镇,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国家4A级景区、湖南省十二五规划重大文化项目和标志性重大文化工程,园内分为屈子祠核心景区、端午文化体验区、端午文化产业区、端午文化民俗区、屈原墓保护区、汨罗江湿地保护区,景区内有屈子祠、屈子书院、水仙湖、骚坛、濯缨桥、望爷墩、绣花墩、桃花洞、寿星台、剪刀池等纪念屈原的古迹,并配套建有端午人家民宿、维景生态酒店等,是集屈学研究、龙舟竞渡、艺术欣赏、民俗展示、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景点。
屈子祠
屈子祠位于汨罗市汨罗江下游北岸的玉笥山上,又称三闾祠。为纪念诗人屈原而建。始建于汉代,历代屡经修,今屈子祠系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迁建于此,相传屈原曾在此居住。现存建筑为单檐硬山顶砖木结构。周围有独醒亭、骚坛等。新中国成立后曾分别进行了四次大修。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屈子祠汨罗江景区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湘楚文化旅游黄金线上的重要景点。
汨罗江国际龙舟竞渡中心
汨罗江国际龙舟竞渡中心始建于2005年。每年都有20多支龙舟队参赛,近30万观众齐聚汨罗市,观看这一节会盛况。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等媒体进行了现场直播。2008年6月,北京奥运圣火传递也来到了汨罗江畔,并在这里举行了岳阳站传递活动的结束仪式。中心东侧是为纪念奥运会火炬传递而建的火炬广场,巍然屹立于正中央的祥云火炬高6.3米,寓意6月3日奥运圣火来到汨罗,其基座高20.08厘米,寓意2008年。江边的骚坛是每年龙舟节期间举行祭屈仪式的地方,汨罗江两岸人民每年五月初五都要来到这里,虔诚悼念诗人屈原,并举行龙舟竞渡。
相关文化
屈原文化
汨罗江的出名,主要是因屈原的关系。屈原是战国时期黄老之学的传播者。战国末年,因为反对楚怀王和楚顷襄王的对外政策,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玉笥山,在这里他写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些作品如《离骚》《天问》等,将楚辞这一体裁发扬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郢(今江陵县境内)被秦国攻占,屈原感到救国无望,于农历端午节端午节作《怀沙》而自投汨罗江。
屈原的一生热爱自己的祖国,追求“美政”理想,多次直言进谏,即使遭遇谗言诬陷,甚至被流放,依然心系百姓。当楚国都城被秦攻破时,毅然投江,忠贞赴死,拳拳的爱国之情万古流芳。屈原精神的核心与根本就是“爱国精神”,其实质是心忧家国、矢志不渝、情牵百姓、勇于探索、清正廉洁、克己奉公。
端午文化
屈原管理区汨罗江故道河泊潭是屈原怀沙自沉、以身殉国之地,河夹塘晒尸墩是屈原打捞上岸之处。公元前278年,屈原感到救国无望,于农历端午节端午节作《怀沙》而自投汨罗江,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苦楝木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中国“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名列其中。
参考资料
汨罗江.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7-23
什么是汨罗江?.湖南在线.2023-07-08
第二节水系.岳阳市人民政府.2023-07-07
自然概况.平江县人民政府.2023-07-09
湖南地方志.湖南数字方志馆.2023-07-09
端午源头 龙舟故里 诗歌原乡.汨罗市人民政府.2023-07-08
岳阳自然环境卷 地质 地质构造.岳阳市人民政府.2023-07-09
汨罗物产资源.汨罗市人民政府.2023-07-08
汨罗旅游资源.汨罗市人民政府.2023-07-10
千古汨罗江的始称地.岳阳日报.2023-07-08
“汨罗”自古哀屈原.腾讯网.2023-07-08
汨罗江:一条河流的骚风楚韵.今日头条.2023-07-07
湖南地方志.湖南数字方志馆.2023-07-09
修水县志(1986~2008).修水县委县政府.2023-07-09
岳阳晚报.岳阳晚报.2023-07-09
市水利局对岳阳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第186号提案的答复.岳阳市人民政府.2023-07-07
自然资源.岳阳市人民政府.2023-07-10
卷三 地理.岳阳市人民政府.2023-07-10
第四节 水资源.岳阳市人民政府.2023-07-25
气候情况.湖南省人民政府.2023-07-23
气候情况.岳阳市人民政府.2023-07-09
湖南地方志.湖南地方志.2023-07-25
岳阳再添两处 “国字号”水产保护区.岳阳市人民政府.2023-07-10
湖南地方志.湖南地方志.2023-07-26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入选省级重要湿地名录.岳阳网.2023-07-26
第一节 航道.岳阳市人民政府.2023-07-11
水润平江 利泽百姓——平江县70年水利建设发展纪实.华声在线.2023-07-10
第五节小水电工程.岳阳市人民政府.2023-07-10
岳阳之为③丨汨罗:黑臭水体治理带来的“水色”变化.岳阳时刻.2023-07-10
长江河道治砂十年步入法制化 湘官方铁腕治砂进行时.经济观察网.2023-07-29
关注丨世界有条汨罗江‒‒“ 守护好一江碧水” 的“ 汨罗之治”.华声在线.2023-07-10
50公里汨罗江打造成生态文化长廊.三湘都市报.2023-07-29
湖南汨罗:屈子文化园开园.中国政府网.2023-07-25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岳阳市文物局.2023-07-10
汨罗江国际龙舟竞渡中心.汨罗市人民政府.2023-07-10
端午将至,屈原后裔、著名诗人前往平江拜祭屈原.....岳阳日报.2023-07-29
【网络中国节·端午】端午漫谈④:屈原精神的核心内涵.云南网.2023-08-04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丨赓续屈原精神 奋进华夏新篇.长江云新闻.2023-08-04
央视多频道报道汨罗江故道端午文化源头.岳阳新闻网.2023-07-11
我们的节日|端午: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上观新闻.2023-07-11
中国端午节·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岳阳网.202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