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葭萌关

葭萌关

葭萌关,古关名,是位于昭化区昭化镇(2013年3月12日元坝区更名为昭化区)的古城。已有4000余年历史和2339年连续建县史,是蜀中建县治最早、连续设置县治最长的地区之一,是三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史称“巴蜀第一县、蜀汉第二都”,素有“三国古城”之称,是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剑门蜀道旅游风景区的重要景区之一。

葭萌关景区面积20平方千米,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盛极于明清时代。位于白龙江、嘉陵江、清江三江交汇处。昭化古城是古代重兵布控的军事要地,也是川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历史上曾用葭萌、汉寿、晋寿、益昌、京兆、益光等县名,宋代改称昭化至今。昭化古城以三国文化著称,是蜀汉政权的发祥地。众多三国英雄曾在此运筹帷幄、厉兵马,留下了葭萌古关、费祎墓等许多遗迹。古城内的西街、太守街、桔柏街、县衙街和衙门巷等古街保存完好,石板街呈“丁”字形,总长度1025米,是四川省保存较完整的古街之一。嘉陵江水昭化古城洄澜,水系宛成,形成了“天下第一山水太极”的自然奇观美誉,昭化古城恰好位于太极图阳极的鱼眼之上。

历史沿革

公元前316年,秦国征服苴国,在此建立葭萌县,并在昭化土基坝设立有葭萌关。公元前 285 年,秦昭裹王改古蜀国蜀郡,始建葭萌县,这是四川最早的县的建制,堪称天府第一县。后随朝代更迭,或郡或县,多次更改名字。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刘备得到张松进献的地图后,视察昭化县,对这里的战略要地赞叹不已,决定在此驻兵操练兵马。同年,刘备采纳庞统的建议,由葭萌西下,借孙吴之势直取成都市,迫使刘璋投降。这一决策为蜀汉的建立奠定了稳固的基石。终于,公元221年(章武元年),刘备成功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被谥号为昭烈皇帝。刘备亲自为葭萌取名“汉永寿”,改称汉寿,寓意“汉室江山与日月同寿”,因此说“蜀汉之兴,始于葭萌”。公元251年,丞相费祎继诸葛亮、蒋琬之后主持朝政,受命屯兵昭化镇。次年,他在昭化设立丞相府,使得昭化荣获蜀汉第二首都的地位。

两晋南北朝时,名字又更改为晋寿,益昌,京兆。隋唐五代十国为益光。公元972年,赵匡胤赐“昭示帝德、化育民心”开始称呼为昭化县。之后,1949年12月25日,昭化从中国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回到人民手中,1950年1月,建置昭化县人民政府。

建筑特色

古城墙

修筑已有1700余年的城墙,最初始于宋代,经过明、清数代的修茸加固。到了50年代,保存下来的城墙属于明朝天顺年间(公元1457年至1449年)所建,周长达482零5寸,高三丈,厚一丈二尺,城墙高五尺,顶宽8尺,城内有四座城门,东门名为瞻凤,南门名为临江,西门名为临清,北门名为拱极。然而,如今所能见到的仅有西门和北门这两个城门洞子。

青石板街

街道铺设有青石板。沿着三条长街从北门开始一直通向城中心,然后转向南,再向西门延伸。街道宽度为4.5米,全部使用长约0.96至1.06米,宽约0.33至0.45米规格的石料铺设。石料的安排组合体现出巧妙的设计,中心是以长1.06米的石条横向砌筑,向两侧外延三层,第二层用长0.96米的石条横向,第三层则是街道两边屋檐下不规则的滴檐板。这种布局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中心是官轿经过或停靠的“专线”,两侧是轿夫行走的路线,再两边才是人行道。在过去,官府非常重视石板街,据说新旧县官交替时,钱粮都属次要,而将石板街视为特别重要的项目,以防止损毁和破坏。

古建筑群

史记文献记载,城内祠庙、楼阁、坛台、宫院等古建筑“多于民房”,其中有文武庙、武侯祠、文昌坛、社稷坛、风雨山川台、奎星阁、春秋楼、梵天院、节举坊等。虽然大多数已经经历岁月的侵蚀和人为破坏,或被现代化建筑取代,但仍保留着一些遗迹。这些建筑极富中国古典风格,古色古香的木结构和石板天井四合院在许多地方仍然可见。

军事防御设计

葭萌关的四道城门并非开在正东、正西、正南、正北方向,这符合古代开门的规范:门不可乱开,水不可乱流。由于卯酉相冲,子午相冲,因此葭萌关四门均不在正方向上。这也考虑了军事防御,避免敌军一旦突入城内,能顺畅地贯穿东西或南北的城门,形成纵横驰骋之势。

川北民居风格

古城的建筑屡经损毁和重建,几年前进行了一次大的整修,保持了原有的格局。县衙、书院、考棚等主要机构得到完好保留,建筑风格多为传统的榫卯结构,屋顶覆盖小青瓦,是典型的川北民居风格。在恢复重建时,古城所有房屋都采用相同风格,古色古香,清新雅致。

三面临水

在恢复重建古镇时,开发者巧妙地引入清澈的水,使古城更加生动活泼。为了保持宁静的氛围,每一条街巷都限制了机动车辆的进入。

主要景观

战胜坝

战胜坝位于古城西郊,是冀山与牛头山之间的狭长坝子,面积约数平方公里,足以容纳上万人的军队厮杀。据考证,蜀汉守军有意辟出这片战场,以便在对垒时获得杀伤敌军有生力量的机会。这种战术与扼守险关要隘的作战样式不同。

剑刀坝君臣园

昭化镇城内的剑刀坝君臣园,展示了真实的历史故事。公元212年,蜀汉将领霍峻率精锐士兵攻入敌阵,斩杀益州牧刘璋的部将向存,大败敌军,奠定了刘备川北根据地的基础。现在,霍峻的雕像与刘备、张飞费祎姜维等一同被纪念。

费祎墓

位于西门外200 米处。墓碑是光绪 33 年(1907年),昭化知县吴光耀所立。费字文长,河南新罗县人。为蜀汉辅朝之重臣,封成乡敬侯。延熙十六年,立春大会,欢饮沉醉,为魏降兵郭修所害。现存土冢高3米。

桔柏渡

桔柏渡位于昭化古城东郊,得名于盛产柑子和郁的柏树,是嘉陵江畔最重要的码头。距离白龙江与嘉陵江汇合处约1公里,地势开阔且地形稍有起伏,适合展开大决战。江面宽阔深沉,便于众多战船停泊。公元263年,姜维退守剑门关,葭萌关守将胡济和关索死守葭萌关,阻击魏国进攻。在桔柏渡对岸,魏将钟会试图强渡嘉陵江夺取葭萌关,然而关索的夫人鲍三娘在多次战斗中战死于此。公元759年,杜甫避乱入蜀,在桔柏渡写下《桔柏渡》诗篇,描绘了这片美景。“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李隆基曾途经此地,渡吉柏江时见到双鱼跃舟,被视为龙的象征。在历史上,桔柏渡曾迎来李隆基的停留,他在此摆宴答谢帮助他逃亡的有功人员,因此也称为摆宴坝。这个地方见证了多个重要历史事件,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故事。

鲍三娘墓

位于城东5里处,埋葬了名将关索之妻三娘,她是关羽第三子关索之妻,勇武绝伦,常与男儿随军征战。

牛头山

牛头山海拔1214米,从葭萌关城头望去,山形如一头卧牛,牛头、牛身、牛尾毕现。山坡陡峭,林密峰回路转,石板道依山壁开凿铺设,难以强攻。山顶的“姜维井”保证蜀汉守军饮水无忧。惊奇的是,这水池周边用大石块砌坎,看不出防漏措施,却是碧水一潭。疑惑的是,称为“井”的水池形状并不规则。

天雄关

葭萌关的天雄关位于牛头山南坡的金牛古道上,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据历代史书记载,它“峰连玉垒,地接锦城”,“踞嘉陵而枕清水”,堪称天设之雄。现今只剩一个石门拱,两侧的城墙倾颓。然而,幸运的是,天雄关门拱前后左右尚存历代的14通石碑,有些是历代名人过关题咏,有些是官府修关楼的经过。虽然字迹难辨,但清代何盛斯的《天雄关》诗中的“伯约(姜维)兵处,扬鞭豁远眸”留传至今。石门框处的对联为“清风明月关门过”,下联因残缺难辨,但仍与“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不谋而合。

历史意义

古蜀交通要道

葭萌关地处嘉陵江与白龙江会合之处,陆路上通汉中,下至成都,顺嘉陵江而下,连接着四川和陕西,承载着关中地区与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另一方面,葭萌关是“固国封疆之要冲’全蜀咽哗、"北锁钥”。“虽为弹丸之城,而有“金汤之固”。是历代帝王,兵家必争之地。

历史文化宝库

在文管所,展示了从葭萌关发现的将军宝、王衣冠、古代钱币、秦陶汉砖等珍贵文物,充分展示了这里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的魅力。这里曾上演过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活剧,古迹文物十分丰富,尤其是蕴藏着丰富三国文化的宝库。

相关轶事

张飞挑灯夜战马超

据记载,“战胜坝”是《三国演义》中张飞夜战马超的地方。庞统在落凤坡被乱箭射死后,刘备退兵至绵阳一带,招诸葛亮主持攻打益州(今成都市)。刘备率军夺下雏城(今德阳市)和绵竹。然而,刘璋张鲁结盟,马超猛攻葭萌关。为了保护根据地,刘备急忙率张飞、魏延北上救援。在葭萌关前,张飞和马超展开恶战,白天厮杀到夜晚,夜战至深夜,最后不分胜负,只得各自收兵。后来,诸葛亮施展离间计,逼得马超无路可走,最终向刘备投降。

姜维井

相传,姜维兵困牛头山,士兵无水饮用,军心不稳。姜维焦急时,诸葛亮托梦告诉他要设坛拜水。姜维立即派人挖井,搭起祭台祭拜。一天一夜后,士兵回报无水,姜维急中生智,派第二名士兵再察看。这士兵发现壁上有水珠,顺着挖出了一个椭圆形井,其中涌出清澈泉水。姜维得到喜讯,称这半池水足够饮用。从此,这口井始终保持半池水,水质与嘉陵江一样清浊奇特。

何易于拉纤

据载,唐文宗太和年间(公元826年公元836年),昭化县令何易于以勤政清廉著称。史书记录了一件感人的事情,何易于亲自拉船,为民众挽纤。当时刺史崔朴乘龙舟出行,让民众劳索挽船,但何易于却自己亲身拉船,崔朴感到惊讶并询问原因,何易于说:“这芳春正是百姓忙于耕种和养蚕,我不愿让他们劳累。”崔朴感到愧疚,立即与宾属快马加鞭离去。何易于身为县令,竟亲自拉船,不让百姓劳作,以保障耕种和养蚕的正常进行,这令人赞叹。清代诗人王士正在诗中赞颂:“怀念古时清芬,思念何易于。”另外,清朝昭化县令杨澜也对这件事感动,写诗称赞:“我羡慕唐时的令,为民忧愿不违。”并继续说道:“崔刺史真是贤明,感到惭愧,才明白不该让百姓劳苦。”

相关作品

参考资料

昭化古城的昼夜.中国日报.2023-07-24

国务院批准我市元坝区更名为昭化区 .广元市人民政府.2023-08-05

昭化古城:蜀汉兴亡葭萌关.今日头条.2023-07-24

广元昭化:深耕文化沃土 孕育璀璨昭化故事.今日头条.2023-07-24

四川广元昭化现西周城址 或是三星堆移民所建(图).中国新闻网.2023-07-24

广元昭化:千年宝藏历史古城 处处皆故事.四川新闻网.2023-07-24

昭化古城.黄山在线.202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