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台特玛湖

台特玛湖

台特玛湖,别名喀剌布兰海子、黑风湖、黑风海子,是塔里木河和车尔臣河的尾闾湖,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部,塔里木盆地东南角,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库姆塔格沙漠之间。受2022年超大洪水影响,目前台特玛湖湖水面积为88平方千米。

台特玛湖由阿尔金山山前平原和塔里木河及车尔臣河冲积平原交汇处的低地积水形成,是塔里木河和车尔臣河的尾闾湖,曾流入罗布泊;后来塔里木河下游河水改道,流入台特玛湖。台特玛湖与罗布泊相连的水道随着干涸的罗布泊一起淹没在风沙中,台特玛湖由此成为塔里木河的尾闾。台特玛湖所在的塔里木地台,以阿尔金山脉南缘深大断裂为南界,基底由古老的变质岩组成。台特玛湖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荒漠干旱气候,为平原沙漠区,发育了以新月形沙丘和风蚀坑为主的风沙地貌。

据1959年国家测绘总局数据显示,台特玛湖面面积为183平方千米,但随着塔里木河两岸人口增多、经济社会发展等带来的人类活动干扰加剧,以及极端天气频发,导致塔里木河生态日益恶化;70年代起,塔里木河下游河道出现断流,台特玛湖完全干涸。随着国家对塔里木河流域下游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自2000年起至今组织实施了24次生态输水工程,加之塔里木河下游的车尔臣河汛期来水,从而结束了塔里木河下游河道连续干涸近30年的历史,台特玛湖面不断扩大至511平方千米峰值,湖区植物面积明显增加,野生动物数量呈增多趋势,生态环境得以大幅改善,成为旅游景点。

命名

台特玛湖的维吾尔语意为“黑风湖”,又称“黑风海子”或“喀剌布兰海子”(维吾尔语“喀剌”的意思是“黑色”,“布兰”的意思是“风”),属1984年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沿用至今。

位置境域

台特玛湖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部,塔里木盆地东南角,属于若羌县管辖,距离若羌县城约50千米。台特玛湖是塔里木河和车尔臣河的尾闾湖,随着多次生态输水,台特玛湖的面积曾经达511平方千米,由于受2022年超大洪水影响,目前台特玛湖面积为88平方千米。

历史变迁

台特玛湖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南隅,由阿尔金山山前平原和塔里木河及车尔臣河冲积平原交汇处的低地积水形成。

蜿蜒千余千米、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是沙漠与绿洲的分界,从恰拉(塔里木河下游上段)到台特玛湖(塔里木河的终点湖),沿着塔里木河下游生长着一条长度约400千米、覆盖面积超过4000平方千米的荒漠植物带,受河水滋养的胡杨林、多枝柽柳梭梭自北向南延伸,挡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库鲁克塔格沙漠中间,成为“绿色走廊”。

在1921年前的1500年内,台特玛湖是塔里木河及且末河的中间河,湖水向南溢入喀拉和顺湖从南部入罗布泊;塔里木河未断流前,下游河水曾一度流到罗布泊,后来河水改道,流入东南方向若羌县境内的台特玛湖。在20世纪50年代,作为塔里木河的尾闾湖泊,台特玛湖的面积达150平方千米。1959年,当时的国家测绘总局数据显示,台特玛湖面面积为183平方千米。

随着塔里木河两岸人口增多、经济社会发展等带来的人类活动干扰加剧,极端天气频发,塔里木河生态日益恶化。20世纪70年代开始,塔里木河下游大西海子水库以下363千米长的河道长期断流,使得台特玛湖逐渐干涸,湖心被沙漠掩埋,成为一块平地,原来生长在湖区的植被日益枯死,湖区蜕变为一个巨大的盐壳,只剩下残存的多枝柽柳、胡杨根系固定的一个个沙土包。同时,台特玛湖区的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矿化度上升,植被大面积衰败死亡,生物多样性严重下降,沙漠化过程加剧,塔克拉玛干沙漠库木塔格沙漠趋于合拢,生态环境极度恶化。

自2000年起,当地政府先后组织实施了24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结束了下游河道连续干涸近30年的历史。通过生态输水,加之下游汇入台特玛湖的车尔臣河汛期来水,使得台特玛湖面扩大至511平方千米,湖区周边的植物面积明显增加,野生动物数量呈增多趋势,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2022年,塔里木河源流和干流发生了四次较大的洪水,由于受超大洪水影响,截至2023年4月,台特玛湖湖水面积为88平方千米。

地理特征

地质

若羌县二级大地构造单元有塔里木盆地地台、东昆仑褶皱系及松潘—甘孜褶皱系的一小部分;县域基岩出露约占五分之二,其余为第四系覆盖。台特玛湖位于若羌县北部,塔里木盆地东南角,塔里木地台以阿尔金山脉南缘深大断裂为南界,基底由古老的变质岩组成。青白口纪末塔里木运动使元古代地槽闭合,进入地台发展阶段,古生代以海相沉积为主,晚二叠世末,华力西运动形成塔里木盆地雏型,海水全部退出本区,开始了内陆盆地发展阶段,沉积了侏罗系含煤建造,白垩系、第三系陆源碎屑岩建造和膏盐建造,第四系为风积、冲洪积碎屑岩及湖沼相盐类沉积。塔里木地台包括北山褶皱带、塔里木坳陷、阿尔金断隆及库鲁克塔格断隆(一小部分)等次级构造单元,北山褶皱带是发育在地台内部的一个裂谷带,形成于石炭纪,于晚二叠世封闭,有复理石建造、细碧角斑岩建造,发育有双模式岩浆岩和基性—超基性岩塔里木盆地坳陷包括塔东坳陷区和东南断阶区,前者地表大部被第四系覆盖,基底埋深在8~15千米之间,坳陷除中生代局部有过抬升外,长期处于沉降状态,沉积较厚的古生代和中新生代地层

气候

台特玛湖所属的若羌县属暖温带大陆性荒漠干旱气候,年平均温度11.8℃,极端最高温度43.6℃,1月平均气温-9.4℃,7月平均气温27.4℃,极端最低温度-27.2℃;年平均相对湿度39℃,无霜期189-193天;年平均降水量28.5mm,年极端最大降水量118.0mm,年最小降水量3.3mm,年平均蒸发量2920.2mm,最大蒸发量3368.1mm;盛行风为东北风和东风,年平均风速2.7M/S,极端最大风速≥40M/S;年平均日照时数3103.2小时,最大为3338.8小时,最小为2940小时,最大冻土深度96CM。

地形地貌

台特玛湖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部,为平原沙漠区,海拔763-1000米,周围为库鲁克塔格山部分山体和南麓山前冲积扇戈壁沙滩地,以及罗布泊干涸湖床和湖滨盐膜地;台特玛湖的西侧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东侧是新疆第三大沙漠库姆塔格沙漠。台特玛湖干涸湖盆区风蚀沙漠化快速发展,发育了以新月形沙丘和风蚀坑(主要为槽状坑和碟状坑)为主的风沙地貌;在库鲁克塔格沙漠西南南缘区域,土壤盐渍化程度高,气候干旱,风力强劲,沙源丰富,使得流动沙丘广布且移动快速。台特玛湖是塔里木河和车尔臣河的尾闾湖,随着多次生态输水,台特玛湖的面积达511平方千米,湖面周围形成了223平方千米的湿地。

水文

20世纪70年代起,塔里木河下游河道出现断流,台特玛湖完全干涸。自2000年起,当地政府组织实施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加之下游汇入台特玛湖的车尔臣河汛期来水,结束了下游河道连续干涸近30年的历史,并且使得台特玛湖面不断扩大。2001-2017年,台特玛湖面积与塔里木河下泄水量、台特玛湖面积与车尔臣河径流量间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72和0.67,表明台特玛湖面积受车尔臣河来水的影响,但更依赖于塔里木河的生态输水;随着生态输水的进行,台特玛湖周边地下水位呈抬升趋势,台特玛湖漫溢区、地下水位抬升区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

2022年,塔里木河源流和干流发生了四次较大的洪水,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发挥水库和水利工程调蓄作用,精准实施拦、排、分、滞等措施,有效化解上游多次突发降雨过程带来的洪水威胁;同时对车尔臣河下游无效跑水口进行封堵,减少了无效漫溢,使这些水自然流到台特玛湖,维持当地的生态环境。

台特玛湖的平均深度为0.4米到0.6米,最深的湖心区有2米深。台特玛湖地区年蒸发量2900毫米左右,因而不宜维持过大湖面,否则很多水就会白白蒸发;经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测算,湖面应维持在30平方千米至110平方千米左右,这样在保持适宜生态环境的同时又不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生物多样性

随着生态输水工程的实施,台特玛湖区的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恢复,植物物种由17种增加到46种,周边出现了大片约半米高的芦苇,多枝柽柳、胡杨、芦苇等植物面积明显增加,野鸭、白鹭、嘴潜鸭、红嘴鸥灰鹤文须雀等水鸟和草兔、沙鼠、跳鼠科变色沙蜥、黄羊、马鹿、狐属等野生动物数量增多,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都达到了历史新高度。根据科研部门统计,塔里木河下游植被恢复和改善面积约2285平方千米,台特玛湖面周围形成了223平方千米的湿地。

人类活动

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古楼兰国,是罗布人生活繁衍的摇篮,曾是汉、唐“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一度孕育过灿烂辉煌的丝绸文化,后来由于气候变化、水源改道等原因,造成湖水干枯,生活在这里的原始居民逐渐迁离;由于长期干旱、缺水,这里就成为新疆东部地区的一块无人区、生命禁区--罗布泊

若羌河米兰河瓦石峡河塔什萨依河等东流汇入台特玛湖,并与塔里木河、车尔臣河握手,于是有个说法:台特玛湖是缩小版的罗布泊,放大之后就是碧波万顷的罗布泊。台特玛湖曾经有大水道与罗布泊相连,水量大时,湖水会顺着水道进入罗布泊;但是后来这条水道随着干涸的罗布泊一起淹没在风沙中,台特玛湖由此成为塔里木河的尾闾。随着塔里木河两岸人口增多、经济社会发展等带来的人类活动干扰加剧,极端天气频发,塔里木河生态日益恶化,台特玛湖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干涸。

而今,罗布泊镇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境东北110千米处,台特玛湖位于若羌县境北部50千米处,均属若羌县管辖;台特玛湖位于罗布泊的西侧,楼兰遗址的西南侧。台特玛湖地区是广义罗布泊的一部分,降水量稀少,蒸发量巨大,植被稀疏,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是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区域。

开发与保护

资源开发

随着塔里木河流域人口增加,人对土地和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大面积开荒、无序的用水,造成塔里木河下游来水量骤减。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塔里木河两岸人口增多、经济社会发展等带来的人类活动干扰加剧,塔里木河生态日益恶化,土壤沙化加剧,地下水位下降、极端天气频发,一些重要物种消失;70年代起,塔里木河下游河道出现断流,台特玛湖更是滴水未剩、完全干涸。于是,塔里木河下游的胡杨林开始成片死亡,“绿色走廊”几近消失;一份水利部门的踏勘报告显示,塔里木河下游沿岸的胡杨林面积在1958年达81万亩,1978年缩减到24.6万亩。

2017年8月,G0711线乌尉高速公路乌鲁木齐市尉犁县)开始施工,其中G0711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35团至若羌段全长96.95km,其中有14.5千米穿越台特玛湖,主线由整体式和分离式路基构成,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沥青混凝土路面;这条出疆通道沿塔克拉玛干沙漠东缘,从新疆尉犁县经若羌县,穿越阿尔金山脉,至青海省省界,是连接南疆出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促进南北疆经济发展和区域优势资源开发。

台特玛湖是格库铁路(青海省格尔木市新疆库尔勒市)与218国道伊宁市若羌县)的交会处,格库铁路是新疆铁路进出南疆的内蒙古省际大通道,有利于促进沿线地区经贸往来和资源开发;218国道有20多千米的路段从湖中间穿过,其中横跨湖区的台特玛湖特大桥2016年5月12日开工建设,全桥共设置750座桥墩、2座桥台,全长24.558千米,是格库铁路新疆段最长的桥梁,也是新疆跨度最长的铁路桥。

若羌县近些年不断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围绕楼兰博物馆、米兰古城、台特玛湖区等资源,培育精品旅游线路,营造优质的旅游环境,已开通台特玛湖等多条若羌周边一日游线路,让各地的游客领略若羌独特的自然文化魅力。

资源保护

治理河流

199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成立,是塔里木河流域水利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主要职能是在水利委员会及其执行委员会、水利厅的领导下,对全流域行使水资源统一管理、流域综合治理和监督职能,为全额拨款正厅级事业单位;其中下辖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管理局下游管理处,主要职责任务是承担塔里木河恰拉至台特玛湖水资源管理、河道管理以及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等工作,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为了遏制塔里木河流域下游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问题,国务院于2001年批复总投资107.3亿元的《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塔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项目开始实施。随着强力实施流域管理制度,塔里木河流域管理机构重新梳理了全流域的用水安排,化解上下游之间的生产用水矛盾,省出更多的水向下游进行生态输水。

2000年开始,当地政府至今组织实施了24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结束了下游河道连续干涸近30年的历史,随着生态输水工程的实施,台特玛湖区的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恢复,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2017年10月12日,卫星遥感数据显示,台特玛湖最大形成510余平方千米湖面,成为1959年以来历史最大值。统计显示,从2000年至2021年,台特玛湖年均入湖水量1.36亿立方米,塔里木河尾闾台特玛湖形成500多平方千米的水面和湿地,下游植被恢复和改善面积2285平方千米。根据科研部门统计,塔里木河下游沙地面积减少了854平方千米,台特玛湖面周围形成了223平方千米的湿地。

2023年,新疆提出“推动新疆水资源管理不断从粗放模式向精细化、科学化转变,切实提高水资源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水平”,水资源管理改革方向由此进一步明确。于是,在实施第24次第二阶段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工作之前,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管理局研讨生态输水方案之后明确了四个原则:一是严控输水总量,本阶段大西海子水库向塔里木河下游输送生态水量不超过2.25亿立方米;二是水头不入尾闾台特玛湖,鉴于目前台特玛湖湖区水量由车尔臣河补充且已达到适宜的水面面积,本阶段输送的生态水将全部用于滋润下游300多千米河道两岸的天然植被;三是生态输水精准化,输水方案科学精准厘定了需水植被区域,并精准核算了每个区域的需水量,同时严格控制沿岸每一个生态闸的放水量,确保生态输水全覆盖需水区域并对沿线地下水进行补给,实现生态输水效率的最大化;四是采用多阶段、小流量、长时间的输水模式,细水长流能够更好地补给塔里木河老河道生态脆弱区及齐文阔尔河两岸的地下水埋深,并通过蒸发、下渗等方式补给沿线生态系统。由此,在2023年8月2日开启的第24次第二阶段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时,大西海子水库闸门缓缓提起,距闸底板15厘米便停了下来,水流一改往年奔涌而出、波涛翻滚的形态,在闸门约束下稳稳前行。

为确保台特玛湖生态环境用水,若羌县还加大对台特玛湖周边环境和上游的监管,严禁截水开荒或其他非法用水,破坏整体生态环境,同时加大河长制工作力度及巡河力度。

绿色施工

在修建通过台特玛湖区的格库铁路时,铁路部门坚持“保护生态、绿色施工”环保理念,最终建设方案决定以造价更高的桥梁建筑结构进行建设,采取架高桥梁建筑结构的方式进行施工,由此使台特玛湖水面施工段从最初设计的7.586千米扩展到了24.558千米,建成台特玛湖特大桥,从而使风沙得以顺利通过,为生态输水提供了便利,保证了湖水自然流动不被阻断,周边的胡杨林区也能得到充分补水,避免了新的生态破坏。

为保护台特玛湖区,在2017年8月开始的G0711线乌尉高速公路乌鲁木齐市尉犁县)项目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全长96.95千米的G0711线35团至若羌段架设了大桥2座、中桥和小桥共29座、涵洞110道,以保证湖水自然流动而不被阻断;选用距离工段80千米外的弱盐以及非盐类材料填筑路基,还配备专业实验人员对路基填筑材料实时监测,确保材料符合质量和环保要求,以保护路基质量及湖区水质;工程项目队伍定期将生活、生产垃圾运输到最近的若羌县进行处理,生活用水也依靠若羌县城拉运。

相关活动

2020年11月1日至1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水产科学研究所集中在若羌县台特玛湖进行增殖放流440万尾鱼类,增殖放流的鱼类主要包括鲢鱼、草鱼等,其中首次放流了两万尾濒危野生鱼、有着“古鱼类活化石“之称的一级保护动物“扁吻鱼”。

2021年10月至2022年8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总站组成台特玛湖和乌伦古湖项目课题组,对这“两湖”流域开展不同季节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的调查,全面评估“两湖”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评估结果显示台特玛湖整体水质呈现逐年变好的趋势,此次“两湖”流域水生态调查评估项目顺利通过了北京大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等单位专家的评审会,从而对于“两湖”流域生态环境、影响机理及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2021年11月底,若羌县举行了2021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项目台特玛湖放流活动,放流数量达20万尾,包括草鱼、鲢鱼、鲤鱼等经济类鱼苗,以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力度,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2022年6月,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台特玛湖新建一处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站,以湖泊湿地为主要观测对象,将与该中心在库尔勒市普惠农场、和静县巴音郭楞乡、兵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三团、以及三十四团已建成的4个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站联网,进一步补充完善塔里木河流域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网络,为塔里木河下游“绿色廊道”的恢复与保持发挥重要作用。

2023年4月9日,新疆若羌县农业农村局在台特玛湖举行渔业增殖放流活动,此次放流数量大约8万尾,主要品种是草鱼、鲢鱼、鳙鱼。

2023年4月上旬,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新疆科考)阿尔金山野外科考队一行前往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调研,出发前途经若羌县台特玛湖时,科考队员与台特玛湖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站(台特玛湖观测站)工作人员交流时获悉,借助第三次新疆科考建设的台特玛湖观测站,其观测和研究工作将主要解决台特玛湖水域面积多大最适宜等三个科学问题。

参考资料

台特玛湖.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08-10

古道乡村--胡杨深处有人家(三).央视国际.2023-08-17

地貌气候.若羌县人民政府.2023-08-10

【石榴云/新疆日报】飞鸟翩跹 芦苇摇曳台特玛湖焕发勃勃生机.若羌县人民政府.2023-08-10

新疆台特玛湖.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8-09

江河奔腾看中国∣新疆台特玛湖:从断流到重焕生机.人民日报.2023-08-10

..2023-08-10

中国最大沙漠腹地有连片的湖泊群,风景超美.若羌县人民政府.2023-08-10

鱼跃鸟飞水草丰新疆台特玛湖的春天生机涌动.若羌县人民政府.2023-08-10

干流君带你台特玛湖观鸟.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2023-08-10

台特玛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若羌县人民政府.2023-08-10

从消失到重现,台特玛湖的前世今生.中国农业信息网.2023-08-10

若羌县地质概况.若羌县人民政府.2023-08-10

..2023-08-12

..2023-08-12

..2023-08-12

大河滔滔|台特玛湖重生后的“容”与“度”.天山网.2023-08-10

塔河治理: 生态建设的杰出典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8-10

从下游断流到台特玛湖的复苏,科考队调研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 | 绿会罗布泊科学考察.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2023-08-10

新疆塔里木河“绿色走廊”重生记.中国政府网.2023-08-10

新疆启动第24次第二阶段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工作.新华网.2023-08-09

改善生态环境守护——台特玛湖.若羌县人民政府.2023-08-09

..2023-08-10

乐游若羌 享受美好旅程.若羌县人民政府.2023-08-10

“江河奔腾看中国” 塔里木河篇专题.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2023-08-09

关于调整若羌县总河(湖)长和县域河流河长及湖泊湖长的公示.若羌县人民政府.2023-08-10

塔里木河尾闾湖——台特玛湖首次建立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站.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2023-08-10

天然绿色走廊.若羌县人民政府.2023-08-10

大河归来.中国发展门户网.2023-08-10

台特玛湖“重生”记.新华网.2023-08-12

..2023-08-12

咬定绿色发展刷新新疆颜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8-10

..2023-08-10

江河奔腾看中国丨台特玛湖:从断流到重焕生机.光明网.2023-08-10

台特玛湖展新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8-10

巴州:走出绿色发展新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8-10

..2023-08-10

..2023-08-12

新疆塔里木河启动实施第24次第二阶段下游生态输水工作.中国新闻网.2023-08-10

新疆台特玛湖首现天鹅丽影.光明网.2023-08-10

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2023-08-10

行政区划.若羌县人民政府.2023-08-12

故梦罗布泊.央视网.2023-08-12

迷失罗布泊 寂静的无人区和一次失控的探险之旅.人民网.2023-08-12

探秘罗布泊! 揭秘谜失千年的神秘古国.洛江新闻网.2023-08-12

【巴州日报】楼兰文化为今日若羌代言——若羌县诚邀全国游客见证千年传说成为现实.若羌县人民政府.2023-08-12

..2023-08-12

出疆高速路横穿沙漠“绿色走廊”致力环保先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8-10

【巴音郭楞广播电视台】乌尉公路包PPP项目35团—若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全线贯.若羌县人民政府.2023-08-10

组图丨G0711线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天山胜利隧道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浪网.2023-08-10

格库铁路与218国道台特玛湖交会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8-10

金秋北疆行(11):车行218,且行且惊喜.中国经济网.2023-08-10

格库铁路218国道1号大桥11月合龙.天山网.2023-08-10

探访进出疆铁路南通道:格库铁路.中国青年报.2023-08-10

用心铺就出疆“绿色钢铁大道”.人民铁道网.2023-08-10

“铁路+旅游”,首趟旅游专列打卡大美若羌!.若羌县人民政府.2023-08-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2022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23-08-10

大河重生润南疆.中国青年网.2023-08-10

【经济日报】大河重生润南疆.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2023-08-10

【新疆是个好地方】 台特玛湖·从昔日干涸到重现生机.央广网.2023-08-10

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塔里木河启动生态输水.中国环境.2023-08-10

第24次向塔河下游生态输水启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8-10

关于转发《2020年度自治区全面推行河湖长制考核工作方案》的通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8-10

关于对巴州塔里木河下游台特玛湖荒漠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规划的批复.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8-10

【天山网】生态环保理念贯穿格库铁路设计建设.若羌县人民政府.2023-08-10

两万尾新疆大头鱼增殖放流台特玛湖.中国食品安全报.2023-08-10

新疆两湖泊水生态调查评估项目启动.百家号.2023-08-10

新疆开展台特玛湖和乌伦古湖流域水生态调查评估.兵团网.2023-08-10

绿水青山 | 若羌县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若羌县人民政府.2023-08-10

放鱼啦!若羌8万尾鱼苗放流台特玛湖.若羌县人民政府.2023-08-10

第三次新疆科考:台特玛湖观测站将主要解决三个科学问题.中国新闻网.202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