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受田
杜受田(1788-1852年),字锡之,号芝农,山东滨州(今滨城区)人,滨州杜家第十五世孙、清臣杜堮之子、咸丰帝师。
杜受田出生官宦世家,自幼跟随父亲学习,饱读诗书,受到父辈影响,以建功立业、造福一方百姓为己任。爱新觉罗·旻宁三年(1823年),杜受田参加科举入仕,获会试第一,殿试二甲第一,进入翰林院。之后,杜受田仕途顺畅,相继担任国史馆总、中允、山西学政、司经局洗马等职务。道光十五年(1835年),杜受田入职上书房,成为皇子奕的老师,并历任左都御史、上书房总师傅,工部、刑部和吏部尚书。咸丰即位后,升杜受田为太子太傅,并担任实录馆总裁,再升协办大学士,后因过度劳累引发旧疾,被爱新觉罗·奕詝调至礼部。咸丰二年(1852年),黄河决口,杜受田在去实施赈灾事务途中感染暑疫并触及肝气病,病逝于江苏淮安清江浦,享年66岁,被追封为太师大学士,谥号文正。
杜受田一生以笔墨服务国家,勤勉政事,品端学粹,正色立朝,任职间主持编修各种国家重要文献,帮助皇子奕詝登上帝位,并在咸丰皇帝新政时,提出广开言路、重用能臣等建议,改变了政坛沉闷守旧的局面。清爱新觉罗·颙琰以来汉族大臣被追封太师大学士者,仅杜受田一人。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杜受田出生于山东滨州世代仕宦的杜氏大家族,七岁时就进入家族私塾学习,自幼受到良好传统的儒家教育,少时所写的文章就能接近科举考试文章的体裁,在与人发生争执时,杜受田能一句话就化解矛盾,见解独到,周围人都愿意与之相处。嘉庆五年(1800年),父亲杜堮到蒲台县做家庭老师,杜受田跟随前往一起学习。次年,父亲杜考中进士到翰林院任编修,杜受田便随父母一起到京城居住,随时得到父亲的言传身教,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杜受田饱读诗书,学业大进。
嘉庆八年(1803年),刚满17岁的杜受田回家乡滨州市参加秀才考试,获得第一名的成绩。嘉庆十五年(1810年),杜受田参加山东省乡试,以全省第二十四名的成绩高中举人。之后,杜受田一直跟随在父亲身边,一方面侍奉父母,另一方面刻苦读书,期间杜受田考取了景山官学教习。爱新觉罗·颙琰二十年(1815年),父亲杜堮被任命为顺天学政,经常需要出京巡视,杜受田也都从未离开父亲左右,时刻在父亲指导下读书学习,也见习衙门办事程序。
入朝为官
爱新觉罗·旻宁三年(1823年),杜受田参加会试获得第一名的成绩,后参加殿试又获二甲第一名,被赐进士出身,选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但由于父亲杜堮此时还在浙江任学政,杜受田便也返回浙江陪侍父亲,直到道光五年(1825年)杜堮学政任期满,才返回京城。
道光六年(1826年),杜受田到翰林院后,先是授职编修,次年改任为国史馆协修,道光九年(1829年)任国史馆纂修,再任总纂,来年任国史馆提调。道光十二年(1832年),杜受田担任云南省乡试副考官。爱新觉罗·旻宁十三年(1833年),在翰林院大考中杜受田名列二等第二名,当即晋升为中允,不久被任命为陕甘督学,但由于自己儿子的岳父时任陕西巡抚,便奏请回避,改任为山西学政,任职间,大力兴办文教,严禁科举考试舞弊行为,纠正学风。
咸丰帝师
道光十五年(1835年),杜受田得到皇帝得赏识,升司经局洗马,奉旨回京,入职上书房,成为四阿哥奕詝的老师,每日为皇子讲论经史,为能及时进宫授课,杜受田还搬到离皇宫较近的西安门内静默寺中居住。杜受田对皇子的悉心教育,深得道光皇帝的信任和赞许,接连为其加官进爵,道光十七年(1837年)提升为侍讲学士,次年升转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工部左侍郎,并明示杜受田专心培育皇子读书,勿需到内阁批阅奏章。
道光二十年(1840年),杜受田在为四阿哥奕詝授读的同时,还担任朝考阅卷官,并于次年出任会试副考官,不久,又兼任户部左侍郎,管理国库,成为清王朝的总管家。上任之初,杜受田就查处了库丁盗银案,裁减了两名管库大臣,并亲自为银库制定章程,监视银两的收发。同时,杜受田还非常关心政务,提出许多治国安民的建议,将广东省生员张焕元《防夷书》内火攻之议,缮录陈奏;议覆署漕运总督李湘棻奏筹《漕运章程》,建议因地制宜疏通河道,以利漕运。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四年(1844年)二月,杜受田被提升为都察院左都御史,管理户部三库事务;四月被派批阅庶吉士的散馆卷;八月担任顺天府乡试正考官;十二月升任工部尚书,进入国家管理机关的最高层。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杜受田被派出负责承修历来由皇族大臣办理的东陵工程。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杜受田被任命为上书房总师傅,全权负责培养皇子的重任,当时道光皇帝对于储君的人选还在四阿哥奕詝和六阿哥奕訢之间犹豫,杜受田得知后揣摩道光皇帝心思,教导奕詝以仁孝之风夺得了储君的位置。
爱新觉罗·旻宁三十年(1850年),道光皇帝病逝,四阿哥奕詝即位,是为爱新觉罗·奕詝。杜受田也被加封为太子太傅,又相继担任实录馆总裁、吏部尚书、殿试读卷官、教习庶吉士、刑部尚书等职务,后授任协办大学士。当时,大清王朝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已是千疮百孔,咸丰皇帝想要整顿朝纲,重振国威,杜受田便提议要广开言路,求取贤才,举荐林则徐、周天爵等人到广西壮族自治区镇压太平军,深得咸丰皇帝倚重,当有国家大事和重要人事更迭时,咸丰皇帝都会征求杜受田的意见。
晚年逝世
杜受田自幼患有肝气病,于咸丰元年(1851年)因过度劳累引发疾症,咸丰赐御书“平安”。病情稍有好转,杜受田便又奉命盘查三库、派阅大考试卷,日夜劳作,一日不得空暇。不久,杜受田病情再次发作,咸丰帝便将其由事务繁忙的刑部调至礼部,改任礼部尚书,并提升其以协办大学士兼署礼部事务。
咸丰二年(1852年),黄河决口,山东省、江苏省一带受灾严重,杜受田奉命实施赈灾事务,同时担负考察民情、查办沿途各地违法乱纪官员的重任。杜受田一路上严查利用赈灾营私舞弊的官员,督促各地制定具体的防灾方案,并果断截留了由江南、广东省供应给京城的漕米60万石分发给灾民。然而,由于当时正值夏季,杜受田冒暑前行,因湿热引起肝病发作,又触染暑疫,于农历七月初九日病逝于淮安市清江浦漕运总督府,享年66岁。
主要成就
政治成就
爱新觉罗·奕詝即位之初,清王朝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杜受田为协助咸丰皇帝重振帝国雄风,提出要广开言路,求取贤才,采纳曾国藩等人的建议,激活了社会舆论;其次鼓励咸丰皇帝罢黜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革除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丧权辱国的主和派大臣,提拔一批新人能臣;同时杜受田还为林则徐平反,并向咸丰皇帝举荐重新启用林则徐,重用汉臣和遭到打击的老臣、名臣曾国藩、向荣和周天爵等人,改变了官场沉闷、守旧的风气。
治学成就
国史修纂方面,杜受田曾专司勘办爱新觉罗·旻宁《实录》。鸦片战争失败后,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加剧入侵中国,为借鉴参考前朝经验教训,杜受田主持编纂《筹办夷务始末》,记录了清代鸦片战争前夕至同治年间中国对外关系的一手档案资料,该书成为后世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档案史料书籍。还在晚清科举废弛衰亡之际修订编纂《钦定科场条例》,集成了历代科举法规。
书法诗歌方面,杜受田传世留下的作品并不多,仅在《武定诗续钞》中存25首。杜受田自幼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时常写作试帖诗,著由为他人作序、撰写传记等文章,如《山右会馆碑》等。
人物争议
《清史稿》记载,四阿哥奕詝能够成为皇位继承人,得益于杜受田在一次南苑狩猎时的教导,虽然四阿哥奕詝论知识和能力都比不上六阿哥奕訢,但杜受田揣摩到爱新觉罗·旻宁心思,教导四阿哥奕詝以仁孝之心取得道光皇帝欢心,从而登上帝位,这段史料最早记录于《清朝野史大观》,后来中国史学界对这段史料也是津津乐道。但现代学者王琛认为其真实性殊为可疑,在《清宣宗实录》《清文宗实录》中都没有相关事件的记载,而且当时奕訢的老师是翁心存、贾帧,但在《清朝野史大观》中对于这段史料的记载却没有贾帧的身影。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喻大华也认为此段史料漏洞较多,不可信,一是四阿哥奕詝“不忍伤生以干天和”,南苑狩猎是奉旨行事,而满族尚武,以射猎多者为能,奕詝打不着猎物,已然属于无能;二是六阿哥奕訢“获禽最多”,当时由于鸟不好狩,清朝皇家狩猎是几乎没有打鸟的,同时奕訢年龄较小还不具备独立狩猎的能力。
人物评价
著名历史学者茅海建评价,杜受田作为老师,造就了一代君主;作为臣子,做到了鞠躬尽粹。
现代学者刘英点评指出:“杜受田一生胸裸坦荡,公正清廉,堪称为师、为臣之楷模。他不仅在皇位竞争中为拥戴奕詝立下汗马功劳,而且在咸丰柄政期间为辅助帝业而日夜操劳,咸丰即位之初的一些振作之举也多得益于他的赞襄。只可惜,杜受田辅佐咸丰为时太短,他的病故对于咸丰一朝是一大难以弥补的损失。”
现代学者杨益茂评价,杜受田一生谨言慎行,政务、家务均躬亲料理,与亲友和睦相处,与人言谈平和,虽贵为帝师,位高望重,仍淡泊处之,对朝廷用人、行政建言多为威丰帝采纳,从不宣扬自炫。
《清史稿》评价,杜受田在爱新觉罗·奕詝初政之时,以师傅最被信任,赞画独多。
家族成员
家族文化
杜受田是山东滨州杜氏家族的核心人物,杜氏家族人自明朝中期步入仕途,在明清两代中科甲鼎盛,封疆大吏、天下直臣、文坛旗帜人才辈出,其明清两朝中秀才347人,中进士12人,入翰林6人,还有举人8人,七品及以上官员91人,以“一门十二进士”“父子兄弟伯侄六翰林”“四代为相”“满门皆清官”而闻名于中原地区,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常俗定律,而杜受田时期更是将家族发展推向历史顶峰。
杜氏家族能在历史的长河中久盛不衰,得益于其家族文化。杜氏家族教育的精髓集中体现在杜堮所著的《杜氏述训》中,主要内容涉及“文化知识的传授”“艺术陶冶”“德育教育”“为人处世的教导”“为官之道的传承”等多个方面,注重个人休养,以严以律己、洁身自好为指导思想,提倡仁孝,同时重视女教,强调因材施教,培养家族子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处世观。
人物轶事
进京赶考
传说,杜受田进京赶考时,一到京城便病倒了,被迫住在一家客店,耽误了考期。但杜受田心有不甘,便从店家的询问中得知了皇上出来的必经之路—八棱桥,杜受田便到达八棱桥等待,面对侍卫的驱赶也不躲闪,要求面见皇上,皇上一时心血来潮会见了杜受田,然后杜受田向皇上陈述了耽误考期之事,皇上便出了个“八棱桥,桥八棱,八棱八棱八八棱”的对子,并讲述若杜受田能对得出来,就封为翰林院大学士,杜受田遂答道“皇帝,爷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皇上听后非常高兴,当场封杜受田为翰林院大学士,从此官运亨通。
双龙跪臣
杜受田在作做奕詝老师时,有一次奕詝没有完成布置的作业,杜受田大发雷霆,责令奕詝跪在地上听取训导,恰巧爱新觉罗·旻宁此时正来检查皇子们的功课,杜受田训斥皇子的过程都被道光帝看在眼里,道光帝一时冲动,便隔着窗户高声说道:“读书是君王,不读书也是君王。清代天下马上得。”杜受田听后,不仅没有立刻接驾道歉,反而回敬道:“读书知理是明君,不读书知理是昏君。一统江山马下治。”道光帝听后立即醒悟,连忙进屋,撩衣跪倒,给杜受田道歉,呈现出道光皇帝和后来皇帝的奕詝双双给杜受田下跪的画面。
巧立储君
道光帝晚年最钟爱聪明能干的六阿哥奕訢,但由于四阿哥奕詝立储在先并且素有贤名,所以道光对于储君的人选在奕詝与奕訢之间犹豫不决,杜受田得知道光的心思后,为避免废长立幼引发皇室内乱,便决定助四阿哥登基。当爱新觉罗·旻宁召见两位皇子时,杜受田深知奕詝的才华学识不如奕䜣,便告诉奕詝当皇上谈及其久病将要退位去世时,只伏地痛哭流涕,以表孝心,道光深受感动。后在一次道光邀诸皇子围猎时,杜受田又教导奕詝在猎场中只看他人骑射,不要猎捕任何生物,当皇上询问时,便告诉道光现在正值春天,是鸟兽发育的季节,不忍伤害鸟兽生命,同时也不愿以弓马技术的长短与兄弟相争,果然,道光帝在听闻后,认为奕詝有仁爱之心,将来必是仁君,便打定了传位于奕詝的注意。
白马殉主
杜受田有一匹白马,在杜受田被赏紫禁城骑马后,这匹白马就经常驮着他出入皇宫,很受称赞,当杜受田前往南方赈灾时,由于主要走运河,就没有带白马。咸丰二年(1852年),杜受田的灵柩由家中迁往南城观音寺安放,虽然没有了主人驾乘,但白马依旧盛装跟随前往。返回之后,白马就像雕像一样站立,不吃、不喝、不动,喂马的人以为白马生病了,便急忙请名医诊治,医生诊断后却断言:“此马没有毛病!”5天后,白马无疾而终。白马去世后,杜受田的父亲杜堮泪流满面,伤感不已,并特别嘱咐家人一定要厚葬白马,杜堮感慨白马殉主,抄录新诗纪念。
父子五翰林
杜受田父子都被封为翰林,但是到了孙子辈都比较平庸,难有作为。杜受田便将小孙子杜庭琛叫到跟前,交给其一个盛东西的小篮子,反复给他讲解,直到小孙子能够对答如流。之后,杜受田便领着小孙子到爱新觉罗·奕詝的寝宫,在行过大礼之后,皇帝问杜受田的孙子:“你携个小篮子做什么呀?”小孙子回答道:“携东西!”这一回答,引起了咸丰皇帝的注意,便反问道:“为什么不携南北呀?”小孙子十分认真的回答道:“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都能盛的住,南方丙丁火,给烧了,北方壬癸水,给漏了,所以小篮子只能盛东西,不能盛南北。”咸丰皇帝听后大悦,当即称赞其又是一个翰林苗子,杜受田和小孙子连忙跪下:“谢主隆恩!”于是成就了杜受田一门“祖孙父子兄弟伯侄”五翰林的辉煌。
后世纪念
后世地位
杜受田逝世后,爱新觉罗·奕詝下旨停朝一日,以极高的规格办理丧事,赏陀罗经被、赏银五千两,咸丰皇帝还亲自带领两班大臣前往祭奠,追赠杜受田为太师大学士,并打破常规,不待内阁票拟,自行特谥文正,清朝一代获此殊荣者仅有八人,自清爱新觉罗·颙琰以来汉族大臣被追封太师大学士者,也仅杜受田一人而已。
杜受田故居
杜受田故居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南街,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杜受田的旧居,其全部建筑为四合大院,占地约25亩,内含28个小院,201间房屋,1985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列为滨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授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长征第一山《云山古寺》大理石挂屏清赏.浦城新闻网.2024-09-10
苦命皇帝咸丰(二)连丧重臣.央视网.2023-09-18
谭廷襄.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23-09-16
滨州杜氏家族故事(十八):白马殉主的故事.今日头条.2023-09-16
杜受田故居.滨城区人民政府.2023-09-12
盐亨 (2005).豆瓣电影.2023-09-13
红墙绿瓦 (2013).豆瓣电影.2023-09-13
红顶清风话杜家.央视网公益频道.2023-09-13
滨州微电影《红顶清风话杜家》获全国奖项!仅135部作品上榜.今日头条.2023-09-12
《杜家大院》创作团队再度来滨采风 该剧预计2023年初上映.腾讯网.2023-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