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阚泽

阚泽

阚泽(公元170年-公元243年) ,字德润,会稽郡句章人(属江北区慈城)。是东汉三国时期孙吴的学者、大臣。

阚泽少年时家庭贫困,常常受雇为人抄书,他边抄边学,日积月累,成了一个满腹经纶的读书人。汉朝末年,阚泽被举为孝廉,出任钱塘长,升郴县令。孙权骠骑将军时,征召他为西曹掾。孙权当了皇帝后,先后任命阚泽担任尚书、中书令、太子太傅,封都乡侯。阚泽于赤乌六年(243年)去世,孙权为此痛惜感悼。

阚泽著有《乾象历注》,以纠正历法时日的差误。另《全三国文》有收录了一篇《九章》。阚泽晚年居住在宁波慈城的阚泽故居,阚泽还在退休后创办了“德润书院”。读书的风气在慈城传播开来,也因此有不少慈城人考中状元、举人、进士。到了近代也是如此,很多著名学者、作家、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出自慈城。

人物生平

早年时期

阚氏家族世代务农,青年时的阚泽很好学,但是生活贫困,常常受雇为人抄书,以此换取纸笔的费用,所抄的书完成后,他也把所抄写的书都能诵读完了。他边抄边学,抄一本背诵一本,日积月累,阚泽终于成了满腹经纶的读书人。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阚泽又到处拜师,他不仅精通儒学,他还兼通天文历法等,因此阚泽出了名。

仕途升迁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上表任命孙权骠骑将军、假节兼荆州牧,封南昌侯。孙权为骠骑将军时,征召阚泽为西曹掾;孙权当了皇帝后,任命阚泽担任尚书。嘉禾年间(232年238年八月),阚泽担任中书令(相当于俗称的宰相),加官侍中。赤乌五年,由他担任太子太傅,仍旧兼任中书令。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设苦肉计,被阚泽一眼看穿,一语道破,并慨允前去曹营投诈降书,一场斗智之战,终于使曹操深信不疑,为周瑜赤壁之战立下头功。公元222年,刘备为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亲自发兵数万,深入吴境五六百里,将吴国孙桓收军团团包围,危机四起。紧要关头,阚泽挺身而出,力举陆逊大都督:“周瑜过去取荆州,败关羽,都是他出的主意。现在大敌当前,主公若能用,破蜀必矣,如或有失,臣愿与之同罪。”因为这时陆逊年刚40出头,立刻遭到东吴元老们的反对,认为他“年幼望轻”“必误大事”。阚泽一听急了,他大声疾呼:“若不用陆逊,东吴休矣!臣愿以全家保之!”孙权深为感动,力排众议,立陆逊为大都督,终于夺取了夷陵之战的胜利。

当世大儒

阚泽考虑到经传文章太多,很难得以全部应用。于是斟酌各家之说,节选三《礼》文字及各家注解以此教授两宫(太子孙和、鲁王孙霸),为他们拟定了出入及与宾客会见的礼仪。每逢朝廷讨论重要之事,有经籍方面的疑难之处,总是征询咨问他的意见。阚泽因为对儒学的勤奋钻研,被封为都乡侯。孙权曾问他:“书传的诗赋,哪样最美?”阚泽想借机譬喻以治乱的道理开导孙权,于是回答说贾谊的《过秦论》最好,孙权便览阅这篇文章。各官署都存在一些弊端,孙权打算增添律令条例,来控制臣下,阚泽每次都说:“应该依照礼仪、法律。”他的平和正直,都是如此。虞翻称赞阚泽道:“阚生矫杰,大概是蜀地的扬雄。”又说:“阚子的儒术德行,又是当今的(董)仲舒啊!”赤乌六年(243年)冬,阚泽去世。孙权为此痛惜感悼,几天都吃不下饭。

个人作品

阚泽著有《乾象历注》,以纠正历法时日的差误。另《全三国文》有收录了一篇《九章》。

轶事典故

德润佣书

阚泽从小家境贫困,祖辈务农,无钱入学,靠自学苦读,粗通文墨。后来他靠代人抄书,边抄边学,抄一本背诵一本的方法,日积月累,终于成了满腹经纶、多才多艺的学者。这就是“德润佣书”的历史典故由来。

不十为丕

曹丕曹丕即位时,孙权从容的对群臣说:“曹丕正值盛年继位,恐怕我不能比他活得久,诸卿有什么办法?”众人还未回答,阚泽便说道:“不到十年,曹丕就一定会死,大王不用忧虑。”孙权问他:“您怎么知道的?”阚泽回答:“以他的名字来说,不到十就成丕,这就是他的命数啊!”七年后,曹丕果然去世。

劝阻极刑

起初,孙权的宠臣吕壹的奸邪罪行被揭露,有关部门彻底追究,奏请对他处以极刑,有的还认为应加以火烧车裂,以使首恶昭彰。孙权因而征询阚泽的意见,阚泽:“盛明的朝代,不应有这种极刑。”孙权听从了他的意见。

文艺形象

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阚泽为孙权谋士,在孙权广纳贤才之时与严畯等来到江东,甚为孙权礼遇。是孙吴中第一个识破周瑜打黄盖是苦肉计的人。后欣然向曹操献诈降书,被曹操识破后面不改色,哈哈大笑,一番妙言让曹操相信了诈降书,是苦肉计中的关键人物。后劝孙权不要设局宴请关羽。在刘备御驾亲征东吴时,向孙权举荐陆逊都督,间接上挽救了东吴的命运。

影视形象

1994年电视剧《三国演义》:张喜前(《赤壁战》)、魏宪(《三足鼎立》)分别饰演阚泽。

人物评价

总评

阚泽性情谦虚厚道,言行谨慎,就连宫廷或府署的小吏,召他来和他相问答交谈时,都以平等的礼节相待。人家有错误短处,他口中从未提及,只在表情上似乎感到不足的样子,但听到的事很少去追问。(三国志·卷五十三·吴书八评)

历代评价

虞翻:阚生矫杰,盖蜀之扬雄。(三国志·卷五十三·吴书八)

虞翻:阚子儒术德行,亦今之仲舒也。(三国志·卷五十三·吴书八)

孙登诸葛瑾步骘朱然全琮朱据吕岱吾粲、阚泽、严畯张承孙怡忠于为国,通达治体。(三国志·卷五十九·吴书十四)

朱育:其渊懿纯德,则太子少傅山阴阚泽,学通行茂,作帝师儒。(三国志·卷五十七·吴书十二)

陈寿三国志》:严、程、阚生,一时儒林也。(三国志·卷五十三·吴书八)

后世纪念

阚泽是宁波慈城人,阚泽故居就在慈城中学内。他晚年生活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因阚泽居住在慈湖边,该湖就被称为“阚湖”,阚宅院后的山峰,也就称为“阚峰”,还有“阚湖井”等名胜古迹由此留在慈溪大地上。阚泽还在退休后创办了“德润书院”。阚泽晚年信佛,还劝孙权信佛,他在建康(南京)建造了“建初寺”,赤乌二年(公元290年)他又捐献自己慈城的家创建了“普济寺”。后人在寺门两侧书一对联:“若为吴相宅,会作法王城”,“超然物外”的横批叙述着泽公的情怀,一如明朝诗人钱希言诗云:“阚公山绕阚公湖,会宅年犹记赤乌。寂寂寺门霜叶里,水禽飞上石佛塔。”普济寺既是宁波市的第一座寺院,也是浙江省最早的寺院之一。阚泽利用寺院的书屋,广招弟子,读书之风盛行。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慈溪县令李楚臣复立“德润书院”。书院惠读后人,成百上千的慈城人考中状元、举人进士,真可谓“满朝朱紫贵,尽是慈城人”。慈城读书之风长盛不衰,到了近代也是如此,很多著名学者、作家、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出自慈城。

参考资料

慈城名人(二).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政府.2023-09-14

卷六十六·吴四.汉典古籍.2023-09-14

《国学工具》——历代帝王纪年表.国学网.2023-09-15

二十四史系列 J53 三国志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国学网.2023-09-14

军报原副总编阚世英为何要在阚峰阚湖寻阚泽.中国军网.2023-09-14

慈水讲堂(31)| 说阚泽.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4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三国演义.国学网.2023-09-14

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三国演义.国学网.2023-09-14

第六十六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三国演义.国学网.2023-09-14

第八十三回 战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三国演义.国学网.2023-09-14

三国演义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3-09-14

国学原典·史部·二十四史系列·三国志·卷五十九.国学网.2023-09-14

国学原典·史部·二十四史系列·三国志·卷五十七.国学网.2023-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