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朱容重

朱容重

朱容重(1620-1697),谱名议渧,名容重,字子庄,号冰壶。明宗室后裔,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封藩在南昌的十世孙。清初著名书画家。

人物生平

李元鼎《朱先生统*(上“尤”下“金”)墓志铭》记载,明万历四十八年庚申(1620)十二月二十八日丑时,朱容重出生。谱名朱议渧,字子庄,号冰壶。幼习举子业,为诸生,又号柤(槎)石。朱议渧封奉国中尉,"为人醇谨,好古能文,尤精八法,作各体书,盖师事于岸熊学博而得其微。国中凡赠送庆诵,以文章介勒金石者,靡不以子庄书为重。而士大夫亦若非子庄书不重焉者,匪第以其书也。"据务本堂《盱眙朱氏八支宗谱》记载,朱容重娶妻管氏,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名叫"栾",一个名叫"梧"。

据《南昌县志》卷三十三·人物·四记载,明朝灭亡以后,朱议渧"隐居南昌蓼洲","混迹尘市"。以笔墨自娱,四方之士游豫章者,不得其笔墨以为阙。

康熙五年丙午(1666)二月二十二日辰时,朱统*(上“尤”下“金”)卒于南昌夢洲。朱议渧因备亡父行略,求墓铭于李元鼎,同年十二月十二日,朱议渧葬父于观音桥租山之阳,土名万家山。

据《盱眙朱氏八支宗谱》世系总派·九·第三世·觐铅条记载,清康熙六年(1667)朱议渧曾于祖坟及三世祖觐铅墓前,阻止赵姓人家盗葬。因赵姓势大最终未能成功,后赵姓虽将觐铅坟前山地距为已山,但从此无后。《盱眙朱氏八支宗谱》特为此事作纪。据康熙版《青云谱志略》记载,这一年,南昌宁藩石城王支朱谋之裔孙朱道朗在南昌东南定山桥建成道院"青云谱",朱议渧曾赴青云谱,并写诗三首,载于《青云谱略·青云谱十二景怀古题赠诗》中。

清康熙八年已酉(1669),朱议渧母亲徐氏卒,享年七十二岁。

清康熙三十年辛未(1691),朱议渧向时任江西省巡抚宋荦售卖徐世溥遗稿《友评》一卷,全书共六百八十九字。宋在其《西陂类稿》卷二十八中纪其事。

清康熙三十六年丁丑(1697),朱议渧为八大山人所画《花卉册》首开对题五言绝句一首,款署:"朱容重"。该年后,未再见有署名作品存世。据推测,朱容重当于这一年后卒,享年七十九年。其后人移居新建区西山桃花乡之青岚。

传世作品

又名《朱耷等人画杂画册》,该册页共分八开,分别为八大山人《枯木双禽图》,张学曾《竹石水仙图》,汪文柏《菊花图》,程瑶《独步观泉图》等(3)。全册风格各异,有兼工带写,也有工笔钩勒者,除第八开外,每幅均有时人的对题。第二开,第三开和第四开均为朱容重所题。其质地为纸本、墨笔。尺寸为纵19厘米x横14.4厘米 。该作品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朱容重所题各页如下:

1、张学曾《竹石水仙图》朱容重对题诗:"二月二日涉笔新,水仙竹叶两精神,正如月下乘鸾女,何处堪容食肉人。徐天池句,朱容重书。"下"容重之印"白文,"子庄"(朱文)引首钤"荒斋"(朱文)此书楷体,修长、横轻竖重,瘦硬有力。

2、汪文柏《菊花图》朱容重对题诗:"春深未是慕花期,闲展孤窗且自怡,唤取邻沽相托对,何须不步履到东篱。朱容重题,"下钤"容重之印"(白文)"子庄"(朱文)引首处钤"字小邑"(朱文长方印)。

3、程瑶《独步观泉图》朱容重对题诗:"二子避世自玩,不在山间便水间,多少红尘车马客,何能得似此翁闲。已巳春题以孝老年道翁并请正。南州朱容重。"下钤"朱容重字子庄"(白文),"=石居士"白文。《朱容重山水扇》质地:金笺、设色。尺寸为:纵15.8x横48.3厘米。款署:戊戌秋日门人朱容重画。钤印:子庄(朱文方印)柤石居士(朱文方印)"戊戌"为顺治十五年(1658)。

质地:纸本、墨笔。款识:乙亥夏杪书于蓼渚之来翠楼容重。钤印:朱容重印(白文)子庄(朱文)引首印为:微吟堂(朱文长方印)。故宫博物院藏,"乙亥"为康熙三十四年(1659)。

故宫博物院另藏有《楷书七律诗》扇面一页,署名为朱容重。

《竹石海棠图》扇面,款署:丙申夏日戏墨=石容重。钤印二。藏于台湾。"丙申"为顺治十三年(1656)。

清·陆心源编《穰梨馆过眼录》卷三十·第一至第四页著录八大山人《蔬果花竹》画册一件。水墨纸本十二开花卉,有当时名人对题。十二页画题为芙蓉、竹、萝、菜、兰花、佛手等。对题诗句之人皆为当时南昌名士,有罗饭牛等。其第一页题诗为朱容重。题曰:"一枝开木末,江上怨冷冷。为问春风面,醉得几时醒?"未署何年。但在第三页李松庵的对题中,款署为"丁丑夏日江上叟偶题。"第四页彭廷典的对题中,亦未署"丁丑夏日南州彭廷典书。"故知八大山人作此册时不能迟于丁丑年,按丁丑为1697,朱容重所题亦在此期间。

人物关系

朱容重与八大山人同为朱权后裔,同出一脉,但派系世系不同:八大山人谱名"统*(上“林”下“金”)",为弋阳王支"统"字辈,按照朱元璋给宁献王朱权一支子孙所定下的二十个字的排列: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八大山人为朱权之第九世,八支始祖磐之第八世。而朱容重谱名为"议渧"为石城县王支"议"字辈,为朱权第十世,八支始祖磐烒之第九世。朱容重与八大山人是族内的堂侄叔关系。但另有研究认为,朱容重大约年长八大山人二岁或六岁。

朱容重与八大山人有关系首推张庚撰《八大山人朱重容附》一文。此文虽未直接说明其关系,但作为同时代人,将二人合二为一地作传,不会没有渊源。其二,朱容重曾于康熙帝三十六年丁丑在八大山人《花卉册》首开中对题有五言绝句一首,其对题的人员均为与八大山人有密切往来的时下名士。其三,清邵长衡在相晤八大山人后写的《八大山人传》中说:"八大山人……裂其浮屠服焚之,走还会城,独身猖佯市肆间……其侄某识之,留止其家,久之,疾良已。"此文中的"其侄某",在八大山人1693年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写给好友方士=的一封信札中得以证实:"穷交得意处,唯重喜,重庆,垂爱为愧。"

在李元鼎为朱容重所作的《朱先生统*(上“尤”下“金”)墓志铭》中,李元鼎用充分的笔墨描述了他与朱容重的关系。

李元鼎(?-约1653)字梅公。江西吉水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官行人司行人,吏部稽勋司,文选司主事,光禄寺少卿。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陷北京时投降,仍授原官。李自成败退再降清。顺治帝二年(1645)后官太仆寺卿、太常寺卿。屡次主办郊庙祭祀大典。兵部左侍郎。后坐事论绞,免死,以杖徒折赎。工诗文。著有《石园集》30卷,《灌研斋集》4卷。与新建陈弘绪士业等为诗文友,邓之诚先生称其康熙九年年七十六犹存。

据《西江志》卷一百三十一·艺文载有朱容重《挽徐巨源先辈》诗:"乱后诛茅构草亭,山中间散久穷径。文章自我开生面,寰海推君作典型。夜两暗凄高士崐宅,寒云高掩少微星。清尊无复黄花约,极目何堪涕泗零。"  徐世溥(1608-1657)字巨源。江西省新建人。明史补邑诸生。明亡后山居晦迹,不复应举。徐世溥长于文言文辞,工诸体诗,兼工书法。《新建县志》称其"名噪两都三吴间"。徐世溥与朱容重关系密切,曾为容重诗集《初吟草》为序,在徐世源《榆溪诗钞》卷下亦有一诗赠朱容重,题曰:《赠朱子庄》:"朱生砺错刀,欲繙蝌斗经。遂使春泄上,蛙黾不敢鸣。释刀复捉笔,倏忽万山青。竹雨洒圆石,霏微更窅冥。多艺谁使然,珠似曾缨。市人爱乐易,言笑目相并。有时啸歌发,丝竹满谷坑。谁知涤砚际,羲献又退听。"可见二人关系密切。

康熙二十七(1688)宋荦任江西省巡抚时,曾从朱容重处求得徐世溥《友评》一卷刻之。宋荦在《西陂类稿》卷二十八《跋徐巨源友评》中这样写道:"余到南州三载,求徐巨源文翰甚渴,……兹又从朱子庄得巨源《友评》一卷,手书六百八十九字。"据《漫堂年谱》介绍,宋荦刻《榆溪诗钞》是在康熙三十年(1691),故知朱容重与宋荦在康熙三十年前后有交。

宋荦(1633-1713)字牧仲,号漫堂。商丘市人。工诗文,善书画。诗与王士祯齐名。善画墨兰竹。又极好收藏。康熙二十七年至三十一年在江西省巡抚。著有《西陂类稿》等。

朱容重与南昌青云谱道长朱道朗有交,并有师谊之说。在《青云谱志略·青云谱十二景怀古题赠诗》中,朱容重有诗三首载于其中,诗曰:"师因爱我到楼居,携手翩然玄兴舒。传槛花香登客座,沿阶竹影画窗虚。懒于身外求丹药,惟有床头枕秘书。岂是清溪人不识,门前簇簇绕轩车。"署名"朱容重"。其二:"客傍斜阳柳外行,竹篱吠犬出相迎。桥边旧是仙人宅,额上仍存宋代名。"其三:"囗囗囗囗囗囗,问师何事绝三彭。款留携手看花后,顾我应怜大瘦生。"署名亦:"朱容重。"青云谱落成于康熙六年,《青云谱志略》则初成于康熙辛酉(1681),朱容重最迟当在此间与朱道朗始有交往。

朱道朗,字良月,道号涵虚玄裔,破云樵者,青云谱的开山祖。据叶叶先生考证,朱道朗为石城王支镇国中尉的朱谋垙之孙,为"中"字辈或议字辈,其父为朱痴仙。

朱容重与黎士弘有交见《托素斋文集》卷三载《丙子元旦题朱子庄小像》诗曰:"于思于思记昔时,今日视图尚磊砢。一千里外博轩渠,若教对面谁虚左。往未二老继风流,几就章江浮一舸。直须再活五十年,我岁寄诗公和我。"

黎士弘,又作士宏,字愧曾。长汀县人。清顺治举人。钱谦益等推为海内名士。服官江西省陕西省江南。政绩甚著。以荡寇功晋秩布政司参政。乞归卒。有《西陲崐闻见录》《托素斋诗文集》《仁恕堂笔记》《理信存稿》。

参考资料

《清初遗民书画家朱容重诸问题及其作品》.江西文明网.2023-10-28

朱容重 行书 七言诗.卓克艺术网.2023-10-28

身影模糊的艺术巨匠——八大山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官网.2023-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