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尧
汤尧(1897-1962),字致谷,又名汤连,安徽合肥人,出生于1897年,合肥天津武备学堂、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五期毕业。
1928年,汤尧任南京中央军校第六期中校兵器教官,第七期上校教官。1932年起,汤尧任军训部教育训练处副处长。1936年,汤尧被授陆军少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汤尧任军政部后勤供应司令部参谋长,安徽省政府委员。1942年7月,汤尧从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五期毕业,历任第三十二集团军总部参谋长,军事委员会辑重兵监。1945年4月,汤尧被授予“中将”,任国防部参事室主任、“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1949年昆明起义后,汤尧被任命为“陆军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第8兵团司令官,执行蒋介石“建都重庆市,割据西南’的战略计划。1950年1月15日夜,解放军攻打蒙自机场,汤尧在卫士的保护下向个旧市、建水县方向撤退,23日,汤尧在云南元江江边被解放军俘虏,被关押至元江战俘营中由13名高级将领组成的将军班。解放战争胜利结束后,汤尧被关进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1962年在北京于关押中病逝,终年65岁。
原中国外文局副局长穆欣认为,汤尧是破坏云南省和平解放、屠杀劫掠云南人民的首恶罪犯。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汤尧(1897-1962),字致谷,又名汤连,安徽合肥人,合肥陆军武备学堂毕业。历任北京政府陆军部编员、副官,陆军大学教官。1928年起,汤尧任南京中央军校第六期中校兵器教官,第七期上校教官。四年后,汤尧任军训部教育训练处副处长。1936年,汤尧被授“陆军少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汤尧任军政部后勤供应司令部参谋长,安徽省政府委员。1942年7月,汤尧从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五期毕业,历任第三十二集团军总部参谋长,军事委员会辑重兵监。1944年底,汤尧任中缅印战区后勤司令副司令兼昆明补给区司令。第二年4月,汤尧被授予“陆军中将”,任“国防部”参事室主任、“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
机场被围
1949年12月9日,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在昆明市率部起义。12月中旬,汤尧率领“陆军总部机关直属部队”,从南京逃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并召开“陆军总部将官”会议,研究决定先将总部人员由韬重汽车兵团车辆经贵阳运送四川省,执行蒋介石“建都重庆市,割据西南’的战略计划。
计划失败后,汤尧等人逃到云贵高原边界的曲靖,与李弥新编的第8军和余程万指挥的第26军相会合,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入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汤尧被任命为“陆军副总司令”兼第8兵团司令官,指挥攻打昆明。
12月16日清晨,汤尧指挥的第8军教导师在昆明市东郊发起进攻,蒋介石派空军轰炸队配合汤尧的进攻,与此同时,卢汉进一步加强了昆明的城防。汤尧等人进攻不利,周旋过后放弃进攻,退向滇南蒙自开远、建水县一带,准备从蒙自机场空运逃往台湾,或从陆路逃往越南、老挝等地。截至12月26日,第8、第26两军先后撤逃至滇南蒙自、开远市、个旧市、建水、石屏县地区。
1950年1月1日,滇南战役正式开始。11日凌晨,解放军114师341团占领河口瑶族自治县,切断国民党第8兵团由陆路逃往越南的道路,汤尧命令驻防蒙自市的26军到红河蛮耗渡口架设浮桥以便南逃。15日夜晚,汤尧接到第26军军长彭佐熙的电话,彭佐熙提醒汤尧蒙自以东四十里的地方发现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方面前进的解放军部队。当天夜里,解放军向机场发起攻击,汤尧此时正在戏剧院看戏,听到炮火声后在卫士的保护下向个旧、建水方向撤退,坐上吉普车,带上3个随员前往蒙自机场,希望从空路逃跑,但机场已经被解放军包围,汤尧命令守卫机场的军队继续抵抗,坐车向个旧、建水方向逃跑。
1950年1月16日清晨,解放军第37师占领蒙自市机场,并攻进蒙自县城,封闭了汤尧兵团由空中逃往台湾或从滇越铁路逃往境外的通道。解放军37师副师长吴效闵率109团和110团各一部于17日拂晓对个旧发起攻击,经过6个多小时的战斗,歼灭个旧国民党守军3000余人。
元江被俘
红河一战后,汤尧兵团元气大伤,尚有2万多人马。1950年1月19日,汤尧逃到石屏,为防止被彻底歼灭,汤尧于石屏孔庙召开了团以上的军官会议。撤退到元江凭险设防是汤尧等人早已定下的作战方案,但由于解放军的连续追击,该主动撤退的计划破灭,汤尧集团不断损兵折将,于是在军事会议上汤尧决定兵分两路,沿山路西奔、抢占元江铁索桥,再向思茅地区前进,其中右路纵队由第170师师长孙进贤指挥,汤尧和兵团部跟随左路纵队行进。
会后,汤尧兵团减轻行装,扔掉笨重军用物资,包括汤尧本人乘坐的美制吉普车;同时以借口不把人力物力、财力留给解放军,在石屏县抽丁抓夫、抢夺民马,强迫当地群众为他们带路,途经宝秀等地向元江逃命。
1月21日,元江铁索桥被国民党军队攻占。逃过元江的国民党第170师和教导师惧怕被解放军围歼,孙进贤命令炸断元江铁索桥,将汤尧等兵团机关和大部队甩在元江东岸。第二天夜晚,汤尧率领的左路纵队逃到元江东岸,发现铁索桥已被炸毁,此时,解放军第13军37师“夜老虎营”和“边纵”部队控制了桥头和制高点,经过两昼夜的战斗,1月23日,汤尧率领的左路纵队被分割包围在元江东岸荒无人烟的红土坡、二塘山一带,国民党第8军军长曹天戈、参谋长杨也可等1000多人束手就擒。
汤尧率残部逃往二塘山方向,解放军则继续追击,最终俘获汤尧,蒋介石残留在大陆的最后一支重兵集团被消灭。
晚年与去世
1950年1月23日在元江被俘后,汤尧被关押至元江战俘营中由13名高级将领组成的将军班。
解放战争胜利结束后,汤尧被关进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经过10年教育改造,1962年,汤尧因年过古稀,体弱多病,久治不愈,病故于北京,享年65岁。
人物评价
中华民国“中将”沈醉:“‘国民党国防部陆军副总司令’汤尧有幽默天才。他不仅能文善武,而且是一个青帮头子,懂得的花样很多。每年春节的联欢晚会上,他能表演京韵大鼓、八角鼓、相声,真是说唱俱佳、多才多艺的全面手。我最爱和他聊天,主要是他说话很幽默、有趣。”
原中国外文局副局长穆欣认为,汤尧是属于蒋介石一小撮死党中的死硬分子,是破坏云南省和平解放、屠杀劫掠云南人民的首恶罪犯。
轶事典故
1949年12月,汤尧统领的第8军、26军在围攻昆明卢汉起义部队的阴谋失败后仓皇退向滇南一带。为了完成“关门打狗”的作战部署,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令驻百色市的四野38军的两个师,就近向傣族边界隐蔽前进,占领河口瑶族自治县、金平一线,并且封锁敌人循滇越铁路逃往越南的道路。为了断敌空中逃跑路线,又令二野4兵团13军主力从南宁地区向蒙自市进军,袭占蒙自机场。为了及时赶到蒙自机场堵住敌人空中逃路,13军37师副师长吴效闵率110团(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某坦克团前身)昼夜兼程,以惊人的行军速度向云南省急进,并于1950年1月15日晚到达蒙自。晚8时,110团悄悄包围了蒙自机场。10时,该团发起进攻,突然的枪炮声划破了机场夜空的寂静,惊醒了刚刚入睡的敌人,机场顿时一片恐慌混乱,在敌人不顾一切向西、向南溃逃的时候,13军前线指挥部决定乘胜攻占个旧市,断敌从金平南逃的道路。1月17日拂晓,37师进抵个旧。经过6个多小时的激战,全歼守敌3000余人。22日,敌8兵团所部、8军军部和42师在汤尧的率领下逃到元江江边。敌8军军长曹天戈为了逃命而令工兵抢修被炸毁的泸定桥。但是我37师“夜老虎营”和“边纵”西进部队早已控制了桥头和制高点。汤尧命令敢死队反扑3次,均被我军火力压回。
经过两昼夜的短兵相接,汤尧的左路纵队被我军分割包围,几天滴水未进,只得杀马充饥,有的为抢夺马肉打得头破血流。我军除战斗分队外,炊事员、饲养员、通信员、公务员、挑夫等非战斗人员全部投入战斗。24日拂晓,37师对敌8军军部发起总攻,将其包围在一个狭长的山沟里。在110团团长傅一宗和营长张祥、丁振光的带头冲击下,两个营猛扑猛打,不到一个小时,敌8军军部被歼灭。3连战士宋大冲、武海林在灌木丛中抓获敌8军军长曹天戈。从曹口中得知汤尧去向后,吴效闵立即下令:“跑得动的跟我向二塘山方向前进,跑不动的就地捉俘虏。行动要快,迅速从敌人隙缝中插到敌人指挥部,活捉汤尧!”
110团1连跑在部队最前面,追了不远,连长张合锁发现,前方被踩倒的茅根足有4米宽,弹药、大宗商品、衣物散落一地。“敌人总指挥部就在前面!”一路跟踪追击,发现敌一个警戒连后,张连长命令3排冲上去,缴了敌人的枪。从俘虏口中得知前面就是汤尧指挥部、特务营和42师残部1000余人。浑身是胆的张连长带领70多人扑向敌人总指挥部,不料敌人先开火,张连长指挥8挺机关枪一边扫射,一边前进,很快压制了敌人火力。这时,残敌正越过第5个山包,边打边跑,进行垂死挣扎。1连1排长郝正富带领一个班迅速冲到敌人的后面,举起手榴弹,厉声喊道:“不许动,谁动就打死谁!”只见敌队伍中一个军官无力地摆摆手:“缴枪吧……”话音刚落,敌人纷纷放下了手中的武器。郝正富在清查俘虏时看了一眼刚才说话的那个敌军官,他身穿深绿色呢大衣,约五六十岁,一直耷拉着脑袋,蹲在俘虏中间的草地上。他在郝正富的追问下承认自己就是汤尧。汤尧被押送到37师师部后,师长周学义问:“汤副总司令,想不到会有今天吧?”“完全想不到。按照中外军队的行军原则,步兵正常日行不足百里,可是……可是你们违背了行军原则,一天竟急进200多里,我根本没想到你们会来得这么快。”说完颓唐地低下了头。师政委雷起云微微一笑:“我们是用共产党人的意志和决心创造了新的原则。”活捉汤尧,一举歼灭蒋介石留在大陆的最后一个兵团,是对蒋介石反攻大陆图谋的一次致命打击。战后,为表彰110团的重大功绩,上级授予该团“生擒匪首汤尧”锦旗一面,并授予郝正富“战斗英雄”称号。
资料来源:
文艺影视
参考资料
活捉汤尧 歼灭蒋介石留在大陆的最后一个兵团.共产党员网.2024-11-27
解放云南 (1993).豆瓣电影.2023-11-27
解放大西南.央视网.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