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广西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成立于2009年,是从1988年原物理系开设电子专业开始。2009年1月以原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两个工科本科专业和电路与系统硕士学位点为基础,成立了电子工程学院。

截至2020年10月,电子工程学院下设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三个学系,开设有三个本科专业,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办学历史

广西师范大学从1988年开办电子专业,已走过了三十余年富有成效的办学历程,以其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载入了广西师范大学工科教育的史册。2009年1月,学校成立了电子工程学院,学院经过10余年的发展,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办学规模都得到了极大提升。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0年10月,学院下设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和电子信息工程实验中心,开设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全日制本科专业,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10月,学院拥有教职工70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和高工17人,具有博士学位29人,在读博士2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30余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1人,广西教学名师1名,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1人,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人选2人,B类漓江学者3人,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广西高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

教学成果

近年来,学院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取得累累硕果,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0余项(其中冠军2项)、二等奖30余项。自2016年以来,学院开展了电子信息工程独秀实验班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在全院范围内选拔优秀学生,独立编班,汇聚优质资源,采取小班化教学模式,实行学业导师制,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成效,独秀班学生表现出了较突出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学术研究

建设成果

学院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绩。近年来,学院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余项、国家科技部项目2项、自治区级科学基金30项、市厅级科研项目50余项、自治区教改项目10余项、合作开发项目14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合作)1项、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省级自然科学三等奖各1项、省级青年科技奖1项、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合作)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材三等奖1项。

研究平台

学院拥有众多省级学科支撑平台和配备齐全的教学科研实验室。电路与系统是自治区重点学科,与广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共建“计算机软件与通信工程”自治区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和“数据挖掘信息安全”广西重点实验室,“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与自动控制实验室”和“非线性电路与光通信实验室”均为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研究中心”获得广西高校重点创新平台,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示范中心,“现代电子科学与技术”是自治区教育厅人才小高地建设创新团队,“智能检测与自动化控制”是桂林市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社会服务

学院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多次成功举办大型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积极与企业合作,近年来,成功完成了“竹砧板加工全程机械化生产线技术集成与示范”、“太阳能并网和离网发电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智能卡片拷贝烧写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和“自动进给多通道干料原木多片锯的开发与应用”等30余项产品,已产生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过亿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