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井镇
双井镇,隶属魏县,地处魏县东南,东与大辛庄乡相连,南与牙里镇为邻,西与南双庙乡接壤,北与野胡拐乡相接。辖区面积48.77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双井镇户籍人口为51258人。
历史沿革
始建于隋唐时期,享有“千年古镇”之誉。
民国时期,属大名县管辖。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7月,魏县恢复建制,属魏县。
1950年,属魏县四区。
1953年,设双井乡。
1958年,改设双井公社。
1984年,政社分设,改置双井镇。
1989年,刘深屯乡并入。
1997年,面积49平方千米,人口4万,辖东北庄村、河南村、付夹河、茜圈、东西寨、西西寨、双东、双西、双南、双北、木南、木西、木东、姬照河、李照河、张照河、后王圈、前王圈、马郑圈、永东、永西、野庄、东王村、更化村、前文义、刘深屯、陈圈、董圈、樊圈、北照河、贾圈、后文义32个行政村。
双井镇位于魏县城南15公里处,古称寒泉镇。因位于卫河北岸,故又有卫阳之称。东汉时,镇内挖有二井相并,水一苦一甜,甜井打水可波及苦水晃动,故改寒泉镇为双井镇。古井久没于卫河故道中,今存二井位于镇西南南门遗址处,现已干枯。清雍正本《魏县志》载:“镇之南门二井乃明嘉靖间乡人补凿。”
双井通泉是明清魏县八景之一,据康熙帝本《魏县志》载:“双井通泉,原名‘双井寒泉’,又名‘双井灵源。’,后改为‘双井通泉’。源于双井镇南街南端的古双井,二井相并,仅距五尺余,其下泉水相通,汲之则一甘一咸,不相混合,其景即为双井通泉。”
卫河魏县段历史上曾是古代大运河的一部分,古称淇水,东汉为曹操所修之卫河,隋为隋炀帝所修之永济渠,宋元称“御河”,明代因其发源于“卫辉府”(治所在今河南汲县),终止于天津卫,取首尾两端“卫”字,故改名卫河。双井曾是古运河重要渡口和码头,自隋唐以来就是贯穿南北交通之要地。据新版《魏县志》载:“隋炀帝诏征河北省诸郡百万民工开凿的永济渠就是从河南内黄县西北入魏县境,在今旧魏县村北折而向东,经户村南,双井北、申桥北、从南北拐出魏县境,入大名县东北流。”唐朝,双井镇为御河魏县段一货运集散地,舟来车往,商贾云集,贸易繁荣。开元二十八年(740年),魏州刺史卢晖疏通御河,并在御河两岸建房百余间,储存江淮运来的货物,转而运销各郡县。明代卫河南省徙,自回隆镇入魏境,至泊口折而向东,流经牛庄、双井东、冯摆渡等村,入大名境。据明《正德大名府志》记载“双井镇枕卫河西岸,通舟辑之利。”
双井镇历史上又是兵家驻防之要地,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朝廷诏命辅府、县筑堡维安,双井因“据漳、卫之阳,利通舟辑,民物丰阜,甲于诸镇。”遂修筑城堡,名“双井堡”。双井堡由魏县知县冯惟讷所修,始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九月,讫于二十二年(1543年)正月,历经一年零四个月。据民国本《大名县志·建置志》载:“双井堡垣高丈有八尺,下厚如之,上厚几尺,广袤五百六十三丈。辟前、后、左、右为门,因门为楼,乘为,除道于垣门之内外,以便巡徼。道外为池,池外为防,复籍乡勇千有四百,以为捍御,圪然为漳南巨镇。”后双井堡毁于清中期水患,现仅存遗址。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双井镇辖双井东、双井西、双井南、双井北、河南省、木南、木西、木东、李照河、姬照河、张照河、北照河、付夹河、东西寨、西西寨、前王圈、后王圈、茜圈、马郑圈、陈圈、董圈、樊圈、贾圈、东北庄村、野庄、前文义、后文义、更化、东王、永东、永西、刘深屯32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6月,双井镇辖32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双井西村。
地理位置
河北省魏县双井镇(Shuangjing Zhen)位于魏县东南部,辖3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双井西村。魏(县)张(二庄)公路和双(井)边(马)大(辛庄)公路交会过境,省道314途径双井,使双井到魏县的时间缩短到10分钟左右。
地形地貌
双井镇地势略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水文
双井镇境内有东风渠,长13千米。
人口
2011年末,双井镇辖区总人口493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7818人。另有流动人口10182人。总人口中,男性34832人,占70.7%;女性14468人,占29.3%。总人口均为汉族。人口出生率13.7‰,人口死亡率4.2‰,人口自然增长率9.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006人。
2017年末,双井镇常住人口47079人。
截至2018年末,双井镇户籍人口为51258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双井镇财政总收入471万元,比上年增长0.6%。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70万元,增值税240万元,企业所得税60万元,个人所得税5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4.4%、2%、2.4%。
2018年,双井镇有工业企业4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72个。
农业
2011年末,双井镇耕地面积4.5万亩,人均1亩,大部分为水浇地,以种植小麦、玉米、蔬菜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
工业
2011年末,双井镇已形成面粉加工业、金属加工业等新兴产业,面粉、铝制品、五金线材、服装、浸出油、型煤加工等企业28个。
2011年,双井镇工业总产值达4.1亿元。
金融
2011年末,双井镇有3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6400万元,比上年增长6%;各项贷款余额400万元,比上年增长2%。
电信业
2011年末,双井镇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20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双井镇有幼儿园(所)9所,在园幼儿1672人,专任教师35人;小学10所,在校生3275人,专任教师11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505人,专任教师11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双井镇有魏县第二人民医院1所,村卫生所8个,门诊部(所)30个;床位285张;专业卫生人员633名;32个村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广播电视
2011年末,双井镇有8家有线电视转播站。
社会保障
2011年,双井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88户,人数2644人;敬老院1家,床位11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83人。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双井镇有邮政所1个;电信企业2家,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2万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95%;移动电话用户1.5万户,宽带接入用户0.8万户。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双井镇有镇区自来水厂1座;深水井28眼及净化设备,年供水5.56万吨。镇区主要街道两侧铺设排水管道约5000米。
供电
2011年末,双井镇有镇区35千伏变电站1座。
交通运输
2011年末,双井镇有镇区开通公交汽车线路2条。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因镇政府驻双井村而得名双井镇。
参考资料
河北魏县:水稻试种成功.今日头条.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