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县
大名县,是中国赵都下辖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东与山东省冠县、莘县毗邻,南与南乐县相连,西与魏县交界,西北与广平县为邻,北与馆陶县接壤。大名县下辖12个镇,8个乡,面积1053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大名县户籍总人口92.8万,常住人口72.7万。大名县人民政府驻大名府路313号。
大名县坐落于华北大平原南端,属掩埋古河道的壤质土冲积平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大名县境内河流有卫河、漳河、马颊河等三条主要河流纵贯全境,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寒同期。姬郑三年(公元前632年)晋伐取五鹿(大名古地名,今北沙窝庙一带)归晋;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建元城县,为建县的开始;后汉刘承祐元年(公元948年)改广晋府为大名府,改广晋县为大名县,此为"大名"命县的开始;1961年5月,大名属邯郸专区;1970年,邯郸专区改称邯郸地区、市合并,称邯郸市,大名县属邯郸市至今。
2020年大名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9:28.1:53,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96.3亿元,位居全市第12名。大名县在现代农业方面形成了面粉、花生、香油三大特色产业;工业方面以食品加工、电气电缆、智能制造三大产业为主导。
大名县是民族宗教工作重点县,全县有回、满、藏、壮、苗等13个少数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大名县两次为都,七为陪都,形成了藩镇文化、运河文化、石刻文化、红色文化等多种文化脉系;截至2022年年末,大名县拥有4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处国家AAA级景点,截至2020年,县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142项。
名称由来
“大名"二字是个兴旺强大起来的吉词,“大名"这个吉词用在府名上,始于李适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距毕万封于魏已有1443年的历史。这时驻在魏州(今大名县城东北5—25里处)的魏博节度使田悦与芦龙军节度使朱滔、恒州团练使王武俊结盟抗唐命,各自称王,田悦称魏王。为取吉兆,把魏州之“魏"改为“大名",把魏州的“州"改为“府”,魏州之名改为“大名府”,"大名府”名就此开始。
大名县之名始于五代十国后汉。至后汉刘承祐元年(公元948年),认为“汉"已代“晋",于是追缘唐朝田悦魏州改名之意,将广晋府改名“大名府”、广晋县改为“大名县”。至此,有了大名府,也有了大名县,大名县名一直延续至今。
历史沿革
先秦
卫成公三年(公元前632年)晋伐取五鹿(大名古地名,今北沙窝庙一带)归晋。魏文侯七年(公元前439年)得邺地,改曰魏,大名县境属魏;至其子魏击时,将邺作为别都,今大名县境内一块属地作为其公子元的食邑。
秦汉至南北朝
秦属东郡。汉属冀州魏郡,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建元城县,为建县的开始。刘奭初元元年(公元前48),元城县委粟里的王政君被封为孝元皇后,而后王氏家族受封有十侯五大司马,委粟里改称贵乡。
三国曹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划魏郡东部为阳平郡,辖元城县。前燕建熙元年(公元360年)析元城县西部置贵乡县,先属贵乡郡,后属昌乐郡,不久废,魏县、元城县仍为旧属。后赵属阳平郡,前秦、后燕属贵乡郡,魏属阳平郡。南北朝北魏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复置贵乡县,后又省。东魏天平二年(公元535年)分馆陶县西界复置贵乡县,此时元城、贵乡、魏县均属魏尹。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魏县及元城县俱废,并入贵乡县。
隋唐至宋元
隋朝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元城县、魏县从贵乡县分出复置;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元城、贵乡改属魏州。
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武阳郡为魏州,属河北道;元城、贵乡、魏县均属魏州。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废元城入贵乡,仍属魏州。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魏州为冀州。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复改冀州为魏州。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契丹攻陷冀州,河北震动,提升狄仁杰为魏州刺史,契丹不敢进犯,百姓安居乐业。圣历二年(公元699年)分贵乡县复置元城县,贵乡、元城、魏县均属魏州。天宝(公元742年)魏州改为魏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改为魏州。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田悦私自改魏州为大名府。
五代十国、后梁承唐制。后唐属魏州;同光元年(公元923年)三月升魏州为东京兴唐府,改元城县为兴唐县,改贵乡县为广晋县;同光三年(公元925年)改东京兴唐府为邺都魏州。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七月改兴唐府为广晋府,改兴唐县为元城县。后汉乾佑元年(公元948年)改广晋府为大名府,改广晋县为大名县,此为"大名"命县的开始;元城、大名、魏县均属大名府。
北宋,先属河北路,后属河北东路大名府。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将大名县并人元城县,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复置。金属大名路大名府。元属中书省大名路。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省元城县入大名县,不久复置元城县。
明清
明属中书省大名府。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五月,省大名入魏县。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9年)复置大名县,县治所在府城内。
清代承明制。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特设三省总督驻扎大名,节制直隶、山东省、河南省三省,县属大名府。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改属直隶行省大名府(行省设巡抚驻大名,是河北省有省会的开始)。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省魏县,306村归大名,31村归元城。
中华民国
民国2年(1913年)属直隶冀南道。民国3年(1914年)属直隶大名道,同年复置魏县;不久,元城、魏县俱废,并入大名县,原魏县划为西区,原大名为中区,原元城县为东区。民国17年(1928年)属河北省大名专区。民国25年(1936年)试行行政督察专员区,属大名专区。民国26年(1937年)属河北省十六督察区,同年11月12日,日本侵略军攻占大名,城内建日伪政府,城外呈无政府状态,12月,成立大名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1938年1月,日本侵略军建立伪县政府,中共直南特委在清丰县梁村成立清、(丰)、南(乐)、大(名)抗日救国会,3月建立抗日武装—大名县第四区抗日游击大队,5月,中国国民党丁树本、陈明韶接受共产党联合抗日主张,在北张村建立大名县抗日政府,属冀南区。民国28年(1939年)12月,八路军第129师政委邓小平在大名县善乐营(今大名县营镇乡东、西营镇村)召开会议,分析当时形势,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斗争。1940年1月,丁树本南逃,政府溃散;同年2月在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大名县抗日民主政府,同年分大名县为元城、大名、魏县3个县,属冀台豫边区冀南区十专区。1945年1月16日,在八路军二十三团配合下,原日伪“东亚同盟自治军”军长王天祥策动旧部突击团在大名起义,3月,山东省朝城县的张鲁、王奉镇两个区并入元城县,元城县改为元朝县,5月4日,日伪军向安阳逃窜,大名县、元朝县全部解放。1945年7月,划城区及周围建大名市。此时,市、县分设,属冀南三专区。1946年降大名市为县辖市。1949年8月,改为城关区,同时废元朝县,将元朝县的张鲁、王奉两个区划归山东莘县,其余全部并入大名,此时大名县属河北省邯郸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8年10月,废魏县入大名县。1960年5月,撤邯郸专区,大名县改属邯郸市。1961年5月,恢复邯郸专区,大名仍属之。1961年6月,魏县从大名分出复置。1970年,邯郸专区改称邯郸地区、市合并,称邯郸市,大名县属邯郸市至今。
地理
位置境域
大名县位于邯郸市东南端,位于东经114°58′11″—115°28′28″,北纬36°05′07″—36°30′10″之间,东与山东省冠县、莘县毗邻,南与南乐县相连,西与魏县交界,西北与广平县为邻,北与馆陶县接壤。县境东西长45.45千米,南北宽37.58千米,面积1053平方千米。
气候
大名县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寒同期。大名县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宜人;冬季寒冷少雪,全年的主导风向为南风,其次是北风。历年平均降水量为504.9毫米,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份,平均降水量为307.1毫米;冬季12-2月降水稀少,以雪为主,平均为16.1毫米;春秋两季的降水量变化较大且不稳定;年降水量在300-800毫米的,占85.2%;降水频率在83%以上的降水量在700毫米以下,降水频率在73%以上的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全年日照时数为2595.7小时,平均每天日照时数为7.1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8.6%,2月份日照时数最少,5月份日照时数最多。
地质
大名县属华北地台断坳带的一部分,处在内黄隆起与临清坳陷交界处,具有第四系继承老构造的断坳特点,故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此地原是一个海湾,由于漳河、黄河的高速冲积沉淀而于新第三系的中新世形成陆地,随着漳河、黄河的频繁改道和冲刷,沉积层越来越厚;据《黄淮海平原农业图集》中“黄淮海平原沉积层厚度图”测算,大名县的垂直沉积厚度为5600米,以下为岩石层。埋深400—600米,是冲积湖积—冰水沉积物,岩性特征为红色、紫色、紫灰色或灰绿色粘土及砂粘土夹沙层,粘土细腻,有灰白条纹和斑点。埋深360—420米,为冲积洪积沉积物,岩性特征上段为锈黄、红色、棕褐色粘性土夹灰黄色砂层,土层内见长石及钙质小白点,具有黄土状碎块结构;下段为棕红、棕褐色粘性土夹砂层。埋深120—260米,为冲积洪积沉积物,岩性特征为灰黄、棕黄色或棕褐色砂粘土及粘砂土夹砂层粘性土,具黄土状结构。埋深10—70米,为冲积洪积、冲积湖积的沉积物,岩性特征以灰黄、褐黄色砂粘土及砂粘土夹砂层为主,另有黑色淤泥质粘性土夹粉细砂层,结构疏松。
地形地貌
大名县坐落于华北大平原南端,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属掩埋古河道的壤质土冲积平原。海拔最高点是王村乡田固村为49.29米,最低点是漳、卫河汇流处南侧39.8米,高差9.49米,坡降比约为1:4000。以卫河为界,卫西为漳河冲积扇的边缘,土质粘重;卫东是由黄河冲积物形成的,土质以沙为主。大名县因系河流冲积平原,微地貌复杂,但平原是构成大名地貌的主体,占总面积的90%以上。沙丘主要分布在废黄河。龙王庙、北峰、张铁集等乡镇较多。其中三角店、曹任村、魏任村、大龙、小龙、前沙河路、后沙河路、刘万税等村以及卫河东边黄河故道上的沙丘较为集中,而且高大,沙丘一般高2—7米,总面积3.5万亩。
土壤
大名县的土壤共分2个土类(褐土、潮土),5个亚类(褐土性土、潮褐土、潮土、褐土化潮土、盐化潮土)。大名县的土壤养分状况是少氮、缺磷、中钾、有机质缺乏;从对微量元素的化验看,大名县土壤中铁、铜含量较高,锰大多数都在三级以上,个别地块为四级,锌大都处于4—5级,含量较低。褐土性土亚类本亚类只有1个土属1个土种,即沙质褐土性土,境内面积35767.7亩,主要分布在龙王庙、大龙、孙甘店等乡镇废黄河的沙丘上,占农业、林业、难利用土地的2.78%;潮褐土亚类本亚类有壤质潮褐土和粘质潮褐土两个土属12个土种,境内面积79791.3亩,主要分布在铺上、北马头、杨桥、儒家寨一线西侧,占农业、林业、难利用土地的6.2%;潮土亚类本亚类有沙质潮土、壤质潮土和粘质潮土3个土属,境内面积1034491.46亩,占农业、林业、难利用土地的80.32%,沙质潮土主要分布在卫东,其它两个土属主要分布在卫西;褐土化潮土亚类在大名县为1个土属即壤质褐土化潮土,境内面积68639亩,主要分布在塔头、大龙、孙甘店等乡的河流自然堤上,占农业、林业、难利用土地的5.3%;盐化潮土亚类大名县盐化潮土共分两个土属(氯化物硫酸盐盐化潮土、硫酸盐氯化物盐化潮土),9个土种,境内面积69256亩,主要分布在大街、殷李庄、旧治、西付集乡、黄金堤和上马头乡,铺上、北马头等地也有零星分布,占农业、林业、难利用土地的5.4%。
水文水利
水文
大名县境内河流有卫河、漳河、马颊河等三条主要河流纵贯全境。卫河在大名境内河道长48.5千米,左堤长38.3千米,右堤长31.79千米;漳河在县境内河道长27千米,左堤长22.65千米、右堤长29.78千米,行洪能力为700立方米/秒;马颊河县境内河道长25.2千米,行洪能力达到246立方米/秒。
水利
大名县境内拥有九里沟排渠、小引河匡公堤闸、龙王庙扬水站、窑厂灌区渠道工程等水利工程27项。漳、卫河汇流的三角地带为大名泛区,漳卫河堤防总长123.4千米,承担着本地滞沥和漳河超量洪水的分洪任务,对减轻卫运河洪水压力和保护漳河左堤、卫河右堤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大名县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23.31亿立方米,可利用量仅为2.2亿立方米。大名县年均径流深30.1毫米,径流总量0.317亿立方米,占降水总量的5.3%。河渠入境总水量为21.41亿立方米,其中,卫河年均入境水量17.506亿立方米,漳河年均入境水量2.964亿立方米,马颊河年均入境水量0.839亿立方米,黄河故道年均入境水量0.027亿立方米,魏大馆渠年均入境水量0.074亿立方米。大名县地下水呈西南—东北条带状分布,水文分为卫东全淡区、浅层淡水发育区、浅层淡水不发育区、无浅层淡水区;雨水年均补给1.262亿立方米,河渠年均渗漏补给0.099亿立方米,灌溉年均回归补给量0.230亿立方米,井浇年均回归补给量0.013亿立方米,总补给量为1.604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3月,大名县总面积为1052.98平方千米,土地总面积1580828.1亩。其中耕地1146296.1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2.5%;园地63986.7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05%;林地87745.5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55%;其它农用地55105.1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49%;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83435.6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1.61%;交通用地8687.4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55%;水利设施用地7740.7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49%。未利用土地14282.3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9%。其它土地13548.4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86%。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大名县境内林木主栽树种有泡桐、榆树、东樊各庄香椿、柳树、国槐、刺槐、杨属、桑树、杏树、枣树、梨树、苹果树、桃树、葡萄、枸杞;药用类植物有马勃、莱子、板兰根等;花卉有茶花、马缨丹、太阳花等;禾本科杂草有遏佩兰、芥、诸葛菜等。
动物
大名县境内家养动物有梅花鹿、水貂、鹦鹉等;野生动物中,鸟纲有鸬鹚、鸿雁、老鹰等,哺乳纲有刺猬、殿、豹猫等,两栖纲有癞哈蟆、青蛀等,爬行纲有蛇、麻晰等,毛足纲有蚯蚓等,腹足纲有蜗牛、纤翰等,多足亚门有蚰蜒等,蛛形纲有蛹虎、蝎、拉土蛛等,甲壳亚门有鼠妇等,昆虫纲有蚂蚁等,鱼纲有鲤鱼、卿鱼、罗非鱼等,爬行纲有金龟、签、游蛇科等,甲壳纲有米虾、青虾、水蚤等。大名县拥有国家级保护动物无蹼壁虎、百灵鸟、棕褐色画眉鸟、棕褐色云雀鸟等。
自然灾害
大名县气象灾害主要有旱涝灾害、干热风、冰雹,生物灾害有蝗灾。旱涝灾害的成因主要是降水变率大、季节分布不均、暴雨集中和雨季始末日期不定;洪涝主要分布在漳卫河之间的三角地带,沥涝主要分布在卫东的低洼地带,如翟滩洼、寺头洼、黄河故道周围等。干热风是小麦灌浆到乳熟阶段的常发灾害,按干热风强度分类,大名县轻干热风出现频率为16.7%、中干热风出现频率为29.2%、重干热风的出现轰率为54.2%,风力≥17米/秒的大风、大名县历年平均18天,最多年份达53天(1965年),大风日数以3~4月为最多,占全年大风日数的38.6%。冰雹灾害主要发生于夏季,大名县属于轻雹区,降雹出现时间以3~7月为主,以麦收前后出现的机率较多。生物灾害以蝗灾为主,蝗区主要分布在漳河泛区、黄河故道、老柴河、洪涯江、固城洼、寺头洼等地带。
行政区划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3月,大名县下辖12个镇,8个乡。大名县人民政府驻大名府路313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大名县户籍总人口92.8万,常住人口72.7万。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大名县城镇化率为43.76%,男女比例为99.19,全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占比26.81%,15-59岁人口占比55.00%,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19%。
民族
大名县境内以汉族为主,有回、满、藏、壮、苗等1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比例近3%,其中回族27525人,占全县少数民族人口的99%,分布9个乡镇30个村(街),营镇回族乡是邯郸市仅有的两个民族乡之一,回族姓氏中以杨、马居多;蒙古族在全县为少数民族中人数第二,散居在全县20个乡镇。
方言
大名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同时又受冀鲁官话、北方官话的影响,是一个情况较为复杂的过渡区,大名话有如下几个特点:大名话读为舌根浊擦音[v]声母字;大名话尖团分读,古精见组字音孑然不同;大名话有四个单字调,古清人、次浊入今读阴平,古全入读阳平。
宗教
大名有天主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五大宗教。县城内保存着多处风格迥异的历代宗教建筑,有千年古刹临济宗祖庭兴化寺;有建于明代的南关清真寺和建于元末明初的金滩镇清真寺;有法国天主教堂又称天主教宠爱之母大堂,有美国耶稣教于1925年创建的以西医为主的宣圣会医院旧址等。天主教约在清朝爱新觉罗·旻宁、咸丰年间传入大名;佛教在东汉刘祜永初元年(公元107年)传入大名,大名佛教的盛期在唐朝。大名县共有信教群众5万多人,其中伊斯兰教29072人,天主教7100人,基督教10170人,道教5482人,佛教3400人;宗教活动场所93处,其中伊斯兰教18处、天主教23处、基督教38处、道教4处、佛教10处,共有教职人员79人。
经济
综述
大名县是国家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大名县在现代农业方面形成了面粉、花生、小磨香油三大特色产业;工业方面以食品加工、电气电缆、智能制造三大产业为主导。2019年大名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7.4:29:53.6;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96.3亿元,位居全市第12名,2022年全县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1.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64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7.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7.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8.7亿元。
第一产业
现代农业方面,形成了面粉、花生、香油、养殖四大特色主导产业,以华都峪口“小优鸡”、唐人神生猪、君乐宝乳业集团等为龙头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快速发展。面粉产业县内年产值达50亿元,全县面粉年产销量近2000万吨,是国内产销量最大的县域,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中国面粉之都”;县内龙头公司五得利公司先品牌价值约54.13亿元。花生产业年产值近10亿元,大名县常年播种面积30余万亩,年加工转化花生15万吨以上,年产值近15亿元,花生加工企业约20余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家。香油产业年产值达13.5亿元,全县登记注册的香油加工、经营企业约120余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大名小磨香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在养殖及果蔬产业中,全县特色动物养殖主要有梅花鹿、非洲鸵鸟、貂、猕猴、狐属、懒兔等十余个品种,存栏3500只(头),养殖范围覆盖全县半数乡镇,年产值近千万元;全县蔬菜面积约14万亩,水果面积约4万亩,果蔬种植及加工类市级以上龙头企业9家。
第二产业
大名县依托大名经济开发区平台,形成了以食品加工、电气电缆、智能制造三大产业为主导,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蓬勃发展的产业体系。2022年,大名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9.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5.8亿元,全县食品加工、电气电缆、智能制造三大产业集群产值分别达到278亿元、114亿元、56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处置低效用地406亩,盘活闲置厂房3.2万余平方米,完成企业置换4家、升级改造9家;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税收收入分别增长72%、37%。
第三产业
旅游业、物流业、商贸业是大名县服务业的重点产业。2018年,大名县共接待外地游客42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收入1.3亿元;2023年4月,大名县与魏县、馆陶县等地方签约组建大运河旅游联盟。截至2018年大名县电子商务仓储物流服务中心建成5个乡镇分拨中心,609家村级网点物流集散站点,日配送量达2000余件。2022年,大名县引进35家电商企业入驻,网络零售额达到6.08亿元。
经济开发区
河北大名经济开发区是省级经济开发区,由“三园”组成,包括京府工业园、城西工业园和装备制造园。其中,京府工业园成立于2003年,位于县城东部及南部,建成区面积12平方千米,以“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电缆电力、商贸物流、塑编包装、新材料”六大产业为主导,是国家第一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城西工业园以精细化工产业为主,发展化工新材料、膜化工等关联度高的战略新兴产业;装备制造园重点发展金属制品、新能源环保设备、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优势产业。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7年,大名县被授予“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称号。2020年全县高考本科上线3003人,本科上线率64.2%,3名学子考入清华北大,首年实现“十大名校”录取10人,“985院校”录取47人。大名县连续六年被授予“高考先进县”,大名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45年8月,是河北省首批重点中学,连续三年被授予“清华大学生源中学”。2015-2020年大名县连续6年被评为“全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高考先进县”。
医疗事业
截至2020年4月30日,大名县共有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34家,医疗保障定点零售药店30家,其中,重点医疗机构大名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7年7月,总占地面积92550平方米,开放床位1500张,日平均门诊量2000余人,日平均住院病人1300余人,拥有102个科室,其中职能科室25个,医技科室17个,临床科室42个。
(二级)、大名县负有保健院(二级)、大名县精神病医院(二级)等。
文化事业
2022年,大名县举办送戏下乡等文化活动200余场次,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系列活动。2023年,大名县豫剧北派艺术研究院被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评为“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基层文艺院团先进集体)”,大型现代豫剧《郭隆真》在共产党员网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播出。
体育事业
截至2020年,大名县有12处社会足球场地,轮滑、篮球、体医健身、健身步道四大体育主题公园。2022年,大名县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健步走、2022年国际奥林匹克日暨全民健身等主题体育活动。截至2023年8月,大名县举办第四届冰雪运动会、“全民健身日”夏令营青少年体育比赛等丰富活动。
人居环境
2022年,大名县新改建游园11处、公厕9座,改造老旧小区19个,安装道路护栏3.1万米,增设公共停车泊位1265个,打造样板示范街3条,荣获“省级洁净城市”,明城街区创建成为“省级美丽街区”;全年修建农村道路165千米、改造危桥2座,硬化小街巷5.6万平方米,改造卫生厕所1万余座,荣获“全省村庄清洁行动全域示范县”;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83,PM2.5平均浓度48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达到245天。
社会保障
2022年,大名县实施10件民生实事和29项民生工程,民生支出达到35.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6.5%;新增城镇就业7626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6108人。2022年以来,城乡医保住院累计报销92419人次,累计报销41482.78万元;城乡医保慢性病门诊就医累计185222人次,累计报销7807.9万元;城乡医保普通门诊就医522054人次,累计支付1963.79万元。
交通
综述
大名距离石家庄市、济南市、郑州市三个省会城市均在200千米左右,地处中原经济圈、环京津经济圈、山东半岛经济圈三大“经济圈”之间。大名县拥有一条铁路即邯济铁路,两条高速即大庆-广州高速公路、青岛—兰州高速公路,五个高速出入口即大广高速大名西口、铺上口、沙圪塔口,青兰高速金滩镇口、大名北口,一条国道即106国道,七条省道即215、313、常元线、肥馆线、丛峰线、龙束线、224省道,每百平方千米道路路网密度达到132千米。
公路
截至2021年年末,大名县有各级公路1335条,里程1786.5千米,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千米169.9千米,高速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千米6.6千米,公路密度和高速公路密度均位全省最高。
铁路
大名县境内有邯济铁路通过,铁路里程为2.5千米,境内目前暂无火车站。
人文
综述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大名县两次为都,七为陪都,形成了藩镇文化、运河文化、石刻文化、红色文化等多种文化脉系;大名县境内现有宋、明两代古城,存有五礼记碑、天主大教堂、兴化寺、马陵道等180余处历史古迹,截至2022年年末,大名县拥有4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处国家AAA级景点。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年末,大名县拥有4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7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一般文保单位。
五礼记碑
五礼记碑全称为“御制大观五礼之记”碑,现存于大名县石刻博物馆。碑为青石质,高12.34米、宽3.04米、厚1.08米,总重量140.3吨。碑首精雕八龙戏珠,碑额阳面篆刻“御制大观五礼之记”,阴面为宋徽宗御书“五礼之记”碑文,侧面残存柳公权的墨迹,赑屃座缺头。该碑残存着两代大书法家的墨迹,碑侧的唐代柳体镌刻美观劲拔,宋代瘦金体镌刻宕逸秀丽,是研究“柳体”楷书和“瘦金书”的重要资料。2006年5月,五礼记碑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名府故城
大名府故城位于大名县城东北,以大街、御营、双台三村为中心,今东门口、南门口、铁窗口、北门口四村是故城的东、南、西、北四大城门旧址。大名府故城始建于前燕建熙元年(360年),分皇城和外城。皇城平面略呈正方形,周长1.83千米,有五门;外城长24.3千米,有九门。另有上下水关两座。大名府故城为宋代陪都——北京(大名府)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2006年5月,大名府故城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名天主堂
大名天主堂位于大名县城内,建于1921年,哥特式建筑,由钟楼和礼堂组成。教堂平面呈十字形,正面朝北,堂内高大宽敞,穹隆拱顶,由14根6米多高的圆石柱支撑。周围墙上有各式多格窗户百余个,均镶嵌五彩玻璃,对花拼接,花形图案各异。大名天主堂是用“庚子赔款”修建的,是天主教在邯郸市地区传播发展的例证,为研究中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2013年3月,大名天主堂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狄仁杰祠堂碑
狄仁杰祠堂碑位于大名县旧治乡孔庄村北。该碑为青石质,碑身高4.46米,宽1.46米,厚0.46米。碑首精雕四龙,碑额阳篆“大唐狄梁公祠堂之碑”,碑身阳面刻记碑文,冯宿撰文,胡澄书丹,记述狄公在魏州做刺史时的政绩及重修祠堂经过。碑体下部及龟座淤埋地下,地上3.1米,地下1.36米。祠堂碑碑额、碑身一体,赑屃碑座。2019年10月,狄仁杰祠堂碑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0年年末,县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142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3项、市级38项、县级142项。
草编(大名草编)
大名草编是一种传统民间家庭编结手工艺,流行于河北省省大名县卫河以东地区。清代雍正年间,草编技艺从山东掖县传入大名县西付集乡朱家村,后又进一步传到卫河以东地区,流传范围遍布整个大名县境。大名草编以麦秆为原材料,充分利用草本植物柔韧的秆、皮、芯、叶、根,创造和总结出编、结、辫、扣、扎、绞、缠、网、串、盘等丰富的编结技法。草编制品以草席、草帘、草垫、草篮、草扇、草帽、草鞋等实用品为主,也有一些用作陈设的观赏品。
大名小磨香油制作技艺
大名府小磨香油始产于明朝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加工史,大名府小磨香油初期为冷浸油,后将香油的冷浸改为热炒制作,其制作工艺流传至今。大名府小磨香油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香油产业也已成为大名县域经济的三大特色产业之一。
习俗
传统节日
春节迎接新年、扫尘讲卫生,故称扫尘节。“陈”与“尘”同音,扫尘也叫扫陈,有除旧迎新之意。大名有些地方也把腊月二十四日称扫尘节。农历腊月三十日晚上,家家户户有早上吃饺子,中午吃大锅菜,夜里守岁的习惯。正月初一,起五更,放鞭炮,男女老少着新衣,跪拜祖先牌位,晚辈向长辈磕头拜年,长辈给儿孙小孩“压岁钱”。正月初二,大名东部新出嫁的闺女要回娘家,曰“回门”,新女婿给岳父送的礼物要双数,忌单数。正月初三忌出门或宴客,只在自家中祭祀天地神祇、祖先家神,或闺女回娘家给祖先上坟烧纸。正月初四,大名卫河以西地区闺女回娘家请女婿。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不得以生米为炊,要吃饺子,“捏破五”,以补破五之破。正月初七,大名民间过人胜节,民间有用七种蔬菜熬“七菜粥”的习俗,另有吃面条的习俗,讲究面条越长越好,取长寿之意。正月初八俗称“谷日”,喜晴忌阴,晴兆五谷丰收,阴兆谷物荒歉。正月初九俗称“天日”,旧时有祭天的礼仪。正月初十俗称“石头生日”,凡磨、碾、碓臼、捶布石等均忌动用。
民族服饰
大名县回族人由于长期和汉族人杂居相处,其服装、穿着大体与汉族一样。只是常到清真寺做礼拜的乡老和宗教人士要戴礼拜帽,男的戴白礼拜帽或戴黑礼拜帽,妇女扎手帕和包头(白色或黑色)。饮食业的生意人戴礼拜帽。以示回族。
文化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大名县两次为都,七为陪都,形成了藩镇文化、运河文化、石刻文化、红色文化等多种文化脉系,体现了大名县的历史文化内涵。
藩镇文化
地方藩镇割据发端于河北,“河朔三镇”以其强大的军事势力与唐王朝形成对抗局面。其中魏博(今大名)居河朔腹心,为三镇之首,一度成为北方藩镇割据的首府和中心。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魏博节度使田悦自称魏王,将“魏州”升改为“大名府”,“大名府”名由此开始。
运河文化
隋唐时期的中原地区大运河途经大名府故城,先称永济渠,后称御河、卫河。元代之后虽然大运河不再流经大名府,但大名府仍是运河沿线重要支流之一。至今大名境内仍保存有山陕会馆旧址,卫河船渡,漳、卫河汇合处,官厂村砖窑旧址、龙王庙以及古河道、古码头、古堤坊等丰富的运河文化遗存。大名府因运河的开凿而兴盛,也因运河的改道而衰落。
石刻文化
大名现存的大量碑刻,是府城沧桑历史的见证。据不完全统计达200余通,其数量之多、规制之高、规模之大、雕刻之精美,均居河北省首位。其中,何弘敬墓志铭为我国唐代墓志碑之冠;五礼记碑是目前我国保存完整的第一大古碑;马文操神道碑开启了行书碑文的先河,书法价值极高。
红色文化
抗日战争时期,大名作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建有兵工厂、印刷厂、被服厂等,被誉为“小太行”;解放战争期间,大名干部北上南下支援新解放区的巩固建设;位于大名城内的河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是“直南党的策源地”,涌现了数十位省部级干部、百余位司局级干部。河北省立第五女子师范学校是冀南豫北“妇女解放的策源地”,开妇女砸碎封建枷锁、寻求解放之先河。
饮食
大名的主食以面条、馍、饼为主,肉食以猪、羊、鸡、鱼为主,是中国北方食文化的典型代表。大名县主食以面条馍饼为主,现在大名人食用的“粉食”绝大多数是由小麦粉制成;大名的副食菜肴以各类蔬菜﹑豆制品(包括豆芽、豆腐﹑腐竹、豆瓣酱等),菌类为主,而不以肉食为主;在饮文化方面,大名轻茶重酒。
地方特产
二毛烧鸡
“二毛烧鸡”雅称“珍积成烧鸡”,始创于爱新觉罗·颙琰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8月8日)直隶大名府城内(今河北省大名县)。中华老字号百年品牌“珍积成烧鸡店”的技艺可以归纳为:“选料精、配料全、造型美、火候准”,“珍积成烧鸡”现已载入国家级《辞海》《中国商业百科全书》《中国商品指南》。
五百居香肠
五百居香肠是以新鲜猪大腿肉、肋肉、臀部肉、腰肉为主料,大多为瘦肉;肠衣为漂洗洁净无暇的猪肠衣;辅料有石落子、砂仁、香精、精盐、砂糖、纯高梁酒及陈年酱油等。每灌14厘米左右用麻绳结扎,边灌边扎,直至整条肠衣灌满,然后经恒温烘干而制成。成品色泽纯正,肠条饱满,粗细均匀,肥瘦适宜,香味醇厚,甜咸兼具,软滑利口,食之不腻,且耐久存。
郭八火烧
“郭八火烧“作料齐全,制作精细,风味独特,火烧层多且薄,每张均有二十五层至三十层,外表金黄瓜亮,呈现石榴行状,吃起来发酥里筋,焦香可口,味香诱人。1966年,周恩来总理来大名视察时,也品尝了“引入火烧”,并接见了郭瑞同志,赞扬他打火烧的技艺。
滴溜酒
滴溜酒传统酿酒工艺成熟于唐初,神功元年(697年),狄仁杰入朝封为丞相,便将大名滴溜酒晋献给女皇武则天,武则天品尝后赞誉为“天下美酒”,便旨封为皇宫御酒。大名滴溜传统酿酒工艺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实用价值及经济价值。自然发酵的大名滴溜酒含有丰富的醇、酸、醛、、等有机物质,此物质具有强体健身、促进血液循环、延年益寿等功效。
芝麻焦烧饼
芝麻焦烧饼为大名县风味食品之一,已有百年之久,其制作原为吊炉烘焙,现多为烤炉烘制。芝麻焦烧饼为圆饼形,两面沾有芝麻,有咸、甜之分,现开发、研制了豆沙、枣泥等系列加馅产品。芝麻焦烧饼的特点是入口香脆,落口回香,焦而不硬,香而不腻。
风景名胜
综述
大名县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文物资源,文化积淀雄厚,拥有“览在宋城,游在明城,玩在新城”的特色旅游体系。截至2023年5月,大名县共有国家AAA级景点1处,即大名县石刻博物馆。
著名景点
大名县石刻博物馆
大名县石刻博物馆占地15亩,现有石刻200多件,有中国最大的古碑"五礼记碑",开中国碑刻行书先河的马文操神道碑,朱熹写经碑,程子视箴碑,明嘉靖陈皇后家族谕祭碑等。 大名县石刻博物馆为隶属于县文保所的一个集石刻保护、旅游、观光的一个开放场所。展览以邯郸市石刻文化遗存为主题,反映邯郸地区自北朝至宋代石刻艺术,展厅面积600平方米,展出精品文物70余件,石窟造像图片86幅,共分北朝造像、隋唐造像、五代十国及宋造像、北朝刻经拓片四部分。
明清古城
明清大名府古城即今大名县城,清顺治五年至十六年,为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及直隶巡抚驻地,又是大名道、大名府、元城县、大名县等机构驻地,俗有“大小72衙门”之称,被誉为“中国第一衙署城”。现主要景区有古城楼(城楼,马道,马面,城墙,护城河),古教堂(即天主教堂),古槐(即明代卧龙槐)。明大名府城门城墙已被批准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亩森林生态园
大名千亩森林生态园位于县城东北部,是集生态、文化、度假、休闲、娱乐形象为一体的城市大型综合性项目,园内包括:主入口景区、中心景区、历史文化展示区、历史遗迹保护区、滨河景观区、生态隔离区、上水关、草阶景观等多个功能区。
著名人物
获得荣誉
2013年,大名县被誉为“中国面粉之都”、“中国花生之乡”、“中国小磨香油之乡”、“中国食品工业强县”、“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等称号。
2018年,大名县被评为全省农村电子商务全覆盖先进单位,被省商务厅授予“兴农扶贫大名县品牌站”、“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2019年2月2日,大名县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20年4月,大名县入选“河北省2019年度体育工作最佳县(市、区)”。
2020年6月3日,评选为“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2020年6月30日,大名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9月,被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授予“河北省食品产业强县(市、区)(创建型)”荣誉称号。
2021年4月,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参考资料
大名县县情概况.邯郸市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大名县地理位置.邯郸市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行政区划代码.便民查询.2023-08-19
做好我县民族宗教工作的思考.大名政协.2023-08-30
大名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名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邯郸市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邯郸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名单.邯郸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23-08-19
漫漫千年史 悠悠大名府.微信公众平台.2023-08-19
全国邮政编码大全.360地图.2023-08-19
大名县政府办公室2022年政府信息公开指南.邯郸市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大名县人口数据.红黑人口库.2023-08-19
大名县地貌特征.邯郸市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经大名县卫河、漳河泄洪的水去哪里了?.澎湃新闻.2023-08-19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历史沿革.中国小康网.2023-08-30
2022年邯郸各区县GDP排行榜.买购网.2023-08-19
大名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2021.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30
大名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20年工作总结.邯郸市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大名历史大事记(1).澎湃新闻.2023-08-30
大名历史大事记(9).澎湃新闻.2023-08-30
大名县土壤.邯郸市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30
大名县河流.邯郸市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大名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大名县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的通告.邯郸市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31
大名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调整完善.邯郸市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31
已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大名县公安局抓获两名非法捕捉野生动物嫌疑人.澎湃新闻.2023-08-31
河北大名:以林长制助推野生动植物保护.微信公众平台.2023-08-31
乡镇介绍.邯郸市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大名县委书记高巍主持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调度会议.邯郸市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大名县人大常委会就引河综合治理开展专题调研 .搜狐网.2023-08-19
县长之窗.邯郸市大名县人民政府.2024-03-07
大名县政协主席巩建山、政府副县长闫国辉到大名校区调研百年校庆筹备工作.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3-08-19
大名县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微信公众平台.2023-08-31
话说大名(7)——人口状况.网易.2023-08-19
大名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31
河北历史文化古城镇 :人文荟萃 鼎鼎“大名” .搜狐网.2023-08-19
大名宗教——天主教.澎湃新闻.2023-08-19
大名宗教——佛教.澎湃新闻.2023-08-19
河北省)2020年大名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县情资料网.2023-08-30
大名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邯郸市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邯郸大名:“高新工业”提速跨越发展.今日头条.2023-08-19
走进县城看发展: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今日头条.2023-08-31
大名县城乡总体规划.邯郸市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邯郸3地加入!大运河旅游联盟组建!.微信公众平台.2023-08-31
元成物流村村通,方便百姓你我他.微信公众平台.2023-08-31
振奋!大名县公布《大名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搜狐网.2023-08-19
河北大名经济开发区简介.邯郸市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大名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纪实.搜狐网.2023-08-19
河北大名一中欢迎您!.搜狐网.2023-08-31
河北大名|做好“+”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澎湃新闻.2023-08-19
大名县人民医院2023年助理招生.微信公众平台.2023-08-31
大名县妇幼保健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等级复审.微信公众平台.2023-08-31
大名县精神病医院.大名县精神病医院.2023-08-31
大名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31
大名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31
大名县荣获全省体育工作最佳县!.邯郸市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大名县2022年国际奥林匹克日主题活动在森林生态园拉开序幕.祖国网.2023-08-31
大名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31
大名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邯郸市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31
大名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邯郸市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31
大名县医疗保障局 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谋划.邯郸市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大名县交通便利.邯郸市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大名县明年总投资近6亿元!新建、改建这些道路、桥梁!.网易.2023-08-19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邯郸市人民政府.2023-08-19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寺及石刻.邯郸市人民政府.2023-08-19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邯郸市人民政府.2023-08-19
芝麻焦烧饼.邯郸市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30
五礼记碑.邯郸市人民政府.2023-08-19
大名府故城.邯郸市人民政府.2023-08-19
大名天主堂.邯郸市人民政府.2023-08-19
狄仁杰祠堂碑.邯郸市人民政府.2023-08-19
邯郸非遗在身边,传统技艺亮绝活.澎湃新闻.2023-08-19
大名小磨香油制作技艺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殊荣.网易.2023-08-19
河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族文化资源库.2023-08-19
河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族文化资源库.2023-08-19
大名小磨香油制作技艺.邯郸文旅.2023-08-19
大名节令习俗——传统节日.澎湃新闻.2023-08-19
二毛烧鸡.邯郸市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大名五百居香肠.邯郸市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郭八火烧.邯郸市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30
大名滴溜酒.邯郸市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30
大名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推进会.微信公众平台.2023-08-31
大名县全力打造“宋府明城”.搜狐网.2023-08-31
大名县石刻博物馆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邯郸市人民政府.2023-08-19
大名县石刻博物馆.邯郸市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晁哲甫.邯郸市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杨堃.邯郸市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柴鸿儒.邯郸市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http://www.daming.gov.cn/zjdm/lsrw/201710/t20171020_724281.html.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邓丽君.邯郸市大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电商直播助力 脱贫攻坚 .邯郸日报.2023-08-1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命名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等 239个地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决定.中国政府网.2023-08-19
大名县荣获全省体育工作最佳县!.澎湃新闻.2023-08-19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评估结果的通知.福建省卫健委.2023-08-19
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公布.中国网.2023-08-19
河北省食品产业强县(市、区)名单发布.人民网.2023-08-19
全国农技中心关于发布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和“统防统治创建县”名单的通知.湖南植保植检信息网.2023-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