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里镇
牙里镇(YaliZhen)隶属魏县,位于河北省魏县南部,东与边马乡相连,南与张二庄镇接壤,西与泊口乡为邻,北与双井镇交界。辖区面积48.35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牙里镇户籍人口为68583人。距离县城27千米。面积48.1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1967人(2017年)。
该镇辖33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牙里东街村。魏(县)张(二庄)、牙(里)回(隆)公路过境。耕地55450亩,种植模式以蔬菜、小杂果、油料为主。巩固发展了安庄笤帚加工、牙北养蝎、西刘庄废品回收、楼西皮毛加工、苏庄木材加工、吕村养殖六大支柱产业。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后,为大名县牙里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7月,魏县恢复建制,属魏县。1953年,设立牙里乡。1958年,改设牙里公社。1984年,改为牙里镇。1989年,张辉屯乡并入。截至2020年6月,牙里镇辖33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牙东村。
2018年,牙里镇有工业企业1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4个。
历史沿革
1945年为五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7月,魏县恢复建制,属魏县。1953年设牙里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1989年,张辉屯乡并入。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牙里镇隶属于河北省邯郸市魏县,位于魏县南部,距县城27千米。牙里镇地处魏县南部,东与边马乡相连,南与张二庄镇接壤,西与泊口乡为邻,北与双井镇交界。辖区面积48.35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
辖牙北、牙东、牙西、牙南、侯东、侯西、小侯、西侯、西吕、靳庄、曹庄、牛庄、安庄、赵庄、任村、母街、冯屯、苏庄、卞村、胡村店、长兴东、长兴西、南长兴、西长兴、前大堡、后大堡、北杨庄、南杨庄、西南庄、后马庄、西刘庄、西楼底东、西楼底西33个村委会。
2011年末,牙里镇辖牙东、牙西、牙南、牙北、卞村、苏庄、胡村店、前大堡、后大堡、南长兴、后马庄、西刘庄、长兴东、长兴西、西长兴、西楼底东、西楼底西、任村、曹庄、冯屯、靳庄、西南庄、母街、牛庄、侯东、侯西、小侯、西侯、南杨庄、北杨庄、赵庄、安庄、西吕33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6月,牙里镇辖33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牙东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牙里镇辖区总人口613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6995人。另有流动人口12705人。总人口中,男性31300人,占51.1%;女性30000人,占48.9%;14岁以下10421人,占17%;15~64岁49040人,占80%;65岁以上1839人,占3%。总人口均为汉族。人口出生率15%,人口死亡率11%,人口自然增长率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277人。2017年末,牙里镇常住人口51967人。截至2018年末,牙里镇户籍人口为68583人。
经济
牙里镇耕地面积53670亩,全部为水浇地,以种植小麦、玉米、蔬菜为主。2018年,牙里镇有工业企业1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4个。
牙里镇是一个人口大镇,也是劳务输出大镇,每年输出劳务一万多人次,其中经输出在外发展成“经济能人”和“企业老板”的不在少数。如何将在外经济能人“引凤还巢”,使他们积极返乡创业,服务家乡发展,成为了该镇领导深深思考的一个问题。为全面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该镇专门成立了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指导办公室,由政府镇长任主任,一名副镇长任副主任,三名专职人员组成办公室成员,开设专门服务窗口,为外出返乡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项目论证等多方面服务,为他们返乡创业搭建了一座畅通无阻的致富“金桥”。牙里镇已为110名在外“经济能人”建档立案,为引导他们成功返乡创业奠定基础。
该镇大力实施“引凤还巢”工程,做强做大劳务循环产业,已成功“引”来在山东东营务工的杜桂法返乡,成功创办了“旺发溶剂油”项目,在信阳市务工的刘永返乡创办了“义和”化工项目。还有十几人正在同镇项目办一起进行投资项目的考评论证。2008年10月份以来,牙里镇党委政府共举办座谈会两次,引回返乡创业项目2个,预返乡创业项目3个。通过全镇上下不懈努力,在外务工经商者已返乡创业68人,投资建设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5个,500万元以上的项目28个,50万元以上的项目25个,为下一步全镇经济的强劲发展积蓄了后劲。
文化
产业特色
牙里镇是农业大镇、人口大镇。镇政府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镇反哺农村的方针,把工业经济发展、财税收入增长,最大限度地向农业和农村倾斜,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牙里镇着重加强以农村沼气、安全饮水为重点的“水、路、电、气、讯”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牙里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坚持捆绑使用扶贫开发、农业开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基本农田整理、村村通公路等各项支农惠农资金,积极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基本农田整理、优质小麦基地县、农产品加工基地示范县等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养殖业,把养殖业培育成了该镇农业的第一主导产业。
特色经济
笤帚
牙里镇安庄村因家家户户缚笤帚,全村农民的年收入共达550余万元,户均收入2.6万元,人均收入达7000多元。安庄村已有30多年缚笤帚的历史,该村家家都是手工作坊,人人都是缚笤帚能手,每人每天能缚200多把,过去,产品主要有已去籽粒的高粱穗为原料的草制笤帚和以竹枝为原料的竹制笤帚两大系列、10多个品种。
为发展该项目,牙里镇政府成立了笤帚供销公司,千方百计解决村民在资金、购料、运输、销售等方面的难题,为困难户解决小额贷款,多方跑销路,使安庄村产业越做越大,品种也发展到低、中、高3个档次、12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河南、安徽、山东等10多个省市和地区,供不应求。
无公害蛋鸡
牙里镇西吕村是远近闻名的养鸡专业村。从2002年开始,他们引进饲养无公害品种蛋鸡,他们的鸡蛋都贴上了“绿色’标签,价格比普通鸡蛋每公斤高出0.4-0.6元,供不应求。西吕村聘请县内知名的养殖专家做技术顾问,采用先进的中药配方,严格管理,科学防疫,有效控制药物残留;在饲养方面,定时定量地来喂养、补养,有效地提高了蛋白质含量和营养价值。由于这种无公害鸡蛋符合绿色标准,深受人们的青睐,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该村养殖户眼睛紧盯市场,市场需求什么就发展什么。他们一举淘汰了老牌品种的蛋鸡、全部更换成了无公害蛋鸡,此举大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乡镇企业
地名由来
因镇政府驻牙东村而得名牙里镇。
交通
牙里镇有234省道过境,魏(县)张(二庄)、牙(里)回(隆)公路过境。境内长23.9千米。
社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牙里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33个。有线电视转播站1个,有线电视用户0.9万户,入户率90%。
教育
2011年末,牙里镇有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2000人,专任教师88人;小学17所,在校生3400人,专任教师16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310人,专任教师6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牙里镇有中心卫生院1处,门诊部70个;病床90张,专业卫生人员110名,乡村医生103人,33个村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牙里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34户,人数2713人,五保户170人,敬老院2所,收养农村五保户人员80人。
邮政电信
2011年,牙里镇有邮政局1个。报纸、期刊累计征订1.2万份(册)。固定电话用户9800户,移动电话用户34280户,宽带接入用户0.8万户。
基础设施
2011年末,牙里镇有镇区自来水厂1座,深水井2眼及成套净化设备。
2011年末,牙里镇有镇区35千伏变电站1座。
2011年末,牙里镇有镇驻地花坛12个,绿化面积0.12公顷。
共谋发展
牙里镇为密切与在外“经济能人”的联系,加强与他们的感情沟通,牙里镇党委政府通过举办在外“经济能人”座谈会,关心关注在外人员的企业发展状况及个人的思想动态,鼓励他们常回家看看,多为家乡的繁荣发展献计献策,通过座谈交流,一方面,在外“经济能人”了解了家乡的优越发展环境和优惠发展政策,同时也为当地政府带来了较前卫的市场信息,其次,镇党委政府也把牙里作为一个“窗口”,第一时间宣传给那些在外“经济能人”们,通过相互交流、相互结合,共谋牙里大发展之策。同时,该镇还邀请“返乡创业”典型做成功经验介绍,以增强他们返乡创业的信心,加快他们返乡创业的步伐。
为打造一支返乡创业队伍,该镇党委政府专门召开全镇机关干部和镇直各部门一把手大会,动员各界力量参与到活动中去,要求各镇直部门负责人和各战线领导联系一名在外“经济能人”或“企业老板”,引领创办一个“返乡创业”项目,结识一位返乡创业成功朋友,让“已返乡者”与“待返乡者”结成帮扶队子,为他们提供交流平台,使他们互通信息,互学经验,共谋发展之路。同时该镇坚持做到以自己的真挚情感打动人,以自身实际发展带动人,以和谐文明的镇域环境吸引人,引导在外务工经商者积极主动返乡创业。为使这项工作落在实处,镇党委政府决定年终将对各分包项目领导进行综合排位考评,对成绩突出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该镇通报表扬,位次靠后的要视轻节严重给予批评处理。
参考资料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2021-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