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厚壳桂
云南厚壳桂(学名:Cryptocarya yunnanensis H. W. Li)是樟科厚壳桂属的一个种。种加词 yunnanensis 意为“云南省的”。
形状特征
云南厚壳桂为乔木,高达28米,胸径达70厘米;树皮灰白色。老枝近圆柱形,具细条纹,干时黄褐色,无毛;幼枝纤细,圆柱形,直径约3毫米,具纵向细条纹,近枝梢处被极细的黄褐色微柔毛,下部渐变无毛。叶互生,通常长圆形,偶有卵圆形或卵圆状长圆形,长7—19厘米,宽3.2—10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薄革质,上面干时褐绿色,下面色较淡,两面晦暗,无毛,羽状脉,中脉及侧脉在上面平坦,下面多少显著,侧脉每边5—7条,横脉及细脉网状,两面多少明显;叶柄长1.5—2.5厘米,腹面略具槽,背面近圆形,无毛。
圆锥花序腋生及顶生,有时少花,短于叶很多,长仅2—4厘米,有时多花密集,长近叶片之半或以上,长5.5—12厘米,后者常多分枝,分枝纤细,长达4厘米;总梗长1—5.5厘米,与各级序轴被极细的微柔毛,常带红色。花淡绿白色,长约3毫米,花梗长1—2毫米,密被极细微柔毛;花被内外两面被微柔毛,花被筒陀螺形,长1.5毫米,花被片长圆状卵形,长1.5毫米;能育雄蕊9,长约1.5毫米,花药2室,花丝被柔毛,第一、二轮雄蕊花药长圆形,略短于花丝,药室内向,第三轮雄蕊花药卵圆状长圆形,药室侧外向,花丝基部有一对具长柄的圆肾形腺体,退化雄蕊位于最内轮,箭头状长三角形,具短柄;子房棍棒形,连花柱长近3毫米,柱头头状,不明显。果卵球形,成熟时长16毫米,直径12毫米,先端近圆形,基部狭,幼时绿色,熟时黑紫色,无毛,有不明显的纵棱12条。花期3—4月,果期5—6月。
分布范围
产于云南省南部。
生长环境
生长于山谷常绿阔叶林或次生疏林中,坡地或河边,海拔550-1100米。
近种区别
云南厚壳桂与海南厚壳桂(Cryptocarya hainanensis Merr.)相近。
保护现状
云南厚壳桂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保护级别为濒危(EN)。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Cryptocarya yunnanensis |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植物智.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