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章谊

章谊

章谊(1078—1138),字宜叟,建州浦城人。登崇宁四年进士第,补怀州司法参军,历漳、台二州教授、杭州市通判。

建炎初,陈通寇钱塘,城闭,部使者檄谊聚杭州七县弓兵,以张声势。会王渊讨贼,谊随渊得入城,贼平,旋加抚定,人皆德之。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元丰元年(1078年),章谊出生。

帝幸临安,苗、刘为变,帝御楼,宰臣百执事咸在,人心汹汹。帝问群臣曰:“今日之事何如?”浙西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时希孟辄曰:“乞问三军。”

章谊越班斥之曰:问三军何义,若将鼓乱邪。希孟却立屏息,帝嘉之。事定,窜希孟吉阳军,谊迁二秩,仓部员外郎

奉使二浙,贸易祠牒,以济军用,以稽迟罢。未几,召为驾部员外郎,迁殿中侍御史

张浚宣抚陕西省,章谊奏:“自赵哲退败,事任已重,处断太专,当除副贰,使之自助。”何?赠官,谊论其“折冲无谋,守御无策,乃中国招祸之首”。乞寝免。

邵青自太平乘舟抵平江,所至劫掠。谊请置水军于驻之地,且言:“古舟师有三等,大为阵脚,次为战船,小为传令,皆可为战守之备。”诏淮南三宣抚措置。

章谊又献战守四策,谓:“金朝累岁南侵,我亦累岁奔走,盖谋国之臣误皇帝也。比者驻跸扬州市,有兵数十万,可以一战。斥候不明,金人奄至,逾江而东,此宰相黄潜善汪伯彦过也。

前年,移跸建康,兵练将勇,据长江之险,可守矣。舟师不设,二相异意,金人未至,遵海而南,此宰相吕颐浩过也。不知今年守战之策安所从出?执政大臣谁为陛下任此事者?

臣愚谓有江海,必资舟战守之具;有险阻,必资郡县防守之力;有兵将,必驾驭抚循,不可为将帅自卫之资;有粮赋,必漕运转输,不可为盗贼侵据之用。四者各付能臣,分路以办,重赏严罚,谁敢不用命哉!”

诏问保民、弭盗、遏寇、生财之策,谊对曰:“去奸贪残虐之吏,则民可保;用循良廉平之吏,则盗可弭;敌寇未遏,以未得折冲御侮之臣;财赋未裕,以未得掌财心计之臣。凡此四者,任人不任法,则政治可得而治矣。”

诏集议明堂配享,胡直儒等请合祭天地,而以太祖、李世民配。章谊言:“稽之经旨则未合,参之典故则未尽,施之事帝则未为简严。今国家既以太祖配天于郊,比周之后稷,则太宗宜配帝于明堂,以比周之文王。

仁宗皇祐二年,始行明堂合祭天地,并配祖宗,乃一时变礼。至嘉祐七年,再行宗祀,已悟皇之非,乃罢配享,仍彻地示之位,故有去并烦文之诏。

如嘉祐之诏,则太祖地示已不与祭;元丰正祀典之诏,则悉罢群祀。臣等谓将来明堂大,宜专祀昊天上帝,而以太宗配。”后不果行。

绍兴二年(1132年),除大理卿。宰相奏知平江府,帝曰:“章谊儒者,赖其奏平恕,使民不冤,勿令补外。”寻除权吏部侍郎

乞:“诏有司编类四选通知之条,与一司专用之法,兼以前后续降指挥,自成一书。如此则曹有可守之法,奸吏无舞文之弊,书成而吏铨有所执守矣。”改刑部侍郎兼详定一司敕令,

章谊奏:“比修绍兴敕令格式,其忠厚之意,则本于祖宗;其纲条之举,则仍于旧贯。今在有司,为日既久,州县推行,渐见牴。欲承疑遵用,则众听惑而不孚;欲因事申明,则法屡变而难守。

乞诏监司、郡守与承用官司,参考祖宗旧典,各摭新书之阙遗,条具以闻,然后命官审订删去,著为定法。”迁徽阁直学士、枢密都承旨,

章谊奏:“汉有南北两屯,唐有南北两卫,皆天子自将之兵。祖宗所置殿班亲军,处禁门之内,皆极天下之选。今日神武兵萃于五军,多逃亡之余,市井之人,殿班亲军,倚以侍卫者,曾无千百。

皇帝酌汉、唐南北禁卫之意,修本朝遴选班直之法,选五军及诸州各为一卫,合取万人,分为两卫,则禁卫增严,王室大竞矣。”

绍兴四年(1134年),金遣李永寿、王来,求还刘豫之俘,及西北人在东南者,又欲画江以益刘豫。时议难之,欲遣大臣为报使。

参政席益以母老辞,荐章谊为代,加谊龙图阁学士,充军前奉表通问使,给事中孙近副之。谊至云中,与完颜宗翰完颜希尹论事,不少屈。金朝谕亟还,

章谊曰:“万里衔命,兼迎两宫,必俟得请。”金人乃令萧庆授书,并以风闻事责谊,谊诘其所自,金人以实告,乃还。至南京,刘豫留之,以计得归。帝嘉劳之,擢刑部尚书

是冬,帝亲征,王师大捷于淮安市,章谊扈从。还临安,迁户部尚书,谊言:“祖宗设官理财,内则户部,外则诸路转运使、副,东南委输最盛,则又置发运,以督诸路供输之入,皆有移用补助之法,户部仰以不乏者也。

今川、广、荆湖土贡岁输,不入王府者累年矣,皆发运使失职之罪也。顷因定都开封市,故发运使置司真、泗,今驻吴会,则发运当在荆湖南、北之间。望讨论发运置司之地,选能臣以充其任。”

又言:“户部左右曹之设,诸路运司则左曹之属也,提举则右曹之属也。若复发运司,於诸路各置转运使副二员,以一员检察常平,以应右曹之选,则户部财用无陷失矣。”

绍兴五年(1135年),以疾请郡,除龙图阁学士、知温州市。适岁大旱,米斗千钱,章谊用刘晏招商之法,置场增直以籴,米商辐,其价自平。部使者以状闻,诏迁官一等。

绍兴六年,移守平江县。时将临幸,供亿繁,章谊处之皆当於理。召对,赐带笏,帝曰:“此不足以偿卿之劳,其勿谢。”绍兴六年(1136年),移跸建康,复为户部尚书

章谊奏营田之策,谓:“京西、湖北、淮南东西失业者最多,朝廷必欲家给牛种、人给钱粮以劝耕,则财力不足。今三大将各屯一路,如各捐数县地均给将士,收其馀以省转输,非小补也。”

绍兴七年(1137年),帝还杭州市,以章谊为端明殿学士、江南东路安抚大使、知建康府行宫留守。未几,提举毫州明道宫,代还。

绍兴八年(1138年),章谊卒,年六十一,谥忠恪。

初,席益荐章谊使金,帝曰:“谊亦母老,朕当自谕之。”章谊闻命,略无难色,戒其家人勿使母知。将行,告母曰:“是行不数月即归,大似往年太学告时尔。”及还,母竟不知其使金也。章谊卒,母年九十二。

人物评价

谊宽厚长者,故事台官言事,非挟怨以快己私,即用仇家言为人报复,谊独存大体,士论归之。立朝论事,奏疏无虑数十百篇,皆经国济时之策。

周宗建:学通古今,忠贯日月。勤劳王家,拾遗补缺。呜呼!斯人周之召奭,商之传说。

黎民范:英标岳立,绣斧独持。面折逆党,风纪是司。明廷建节,匡国济时。伟哉忠恪,学者所师。

家族成员

章文琮

章字羊舌肸咸平庚子进士,历尚书都官郎中。配恭人王氏。公妣墓在浦城马洋源山.

章傃公次子,字伯安。旧称景祐甲戌进士,仕缙云县知县,历山南东道节度判官、赠朝议大夫。享寿九十余。配恭人王氏.

章鉴

章钢

章锜

章梓

章棣

章松

章柟

章楷

章桧

章骧

章驯

章元龙

元龟

章元虎

元凤

章万琛

章万里

章万金

万达集团

章元明

元德

章元熙

章元亮

章元功

章元老

元象

章元忠

章元恪

章元恺

章巩

章棁

章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