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公园
南郊公园,又称武侯祠园林区、成都武侯祠西区,是成都武侯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属于三国文化体验区,于1943年建成,位于成都市武侯祠大街231号。
南郊公园的前身为川军抗日将领刘湘墓园。1953年,刘湘陵园与武侯祠合并,统称南郊公园。1974年,成都武侯祠从南郊公园中划出。1981年4月,南郊公园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南郊公园新增茗华苑和部分绿地。2003年12月,南郊公园并入武侯祠,成为成都武侯祠园林区。
南郊公园为中国传统官式建筑,是西南地区唯一的北方风格两周王陵建筑,内设有亭阁、红墙、湖泊及拱桥等景观。
历史沿革
南郊公园的前身是民国时期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席、抗日战争时期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墓园,于1943年在武侯祠西侧建成。1953年,刘湘陵园经过修整,与相邻的武侯祠合并,统称为南郊公园。1974年,南郊公园与武侯祠分治,刘湘墓地属南郊公园管辖。
1981年4月,南郊公园被成都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南郊公园内建成茗华苑,并新增部分绿地。2003年12月,为保护和利用好三国文化遗产,成都市政府决定武侯祠与南郊公园合并,成为成都武侯祠园林区。
主要景点
南郊公园内设有亭阁、古建筑、红墙、湖泊及拱桥等景观,并建有长廊和林荫花径,以及娱乐游艺和体育设施。
建筑特色
南郊公园为中国传统官式建筑,是西南地区唯一的北方风格两周王陵建筑,兼具北方园林的红墙拱门与南方园林的小桥流水,园内建筑气势宏伟、布局严谨。
获得荣誉
1981年4月,南郊公园被成都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事件
2025年,成都市掀起“捡红豆”热潮。随着红豆杉种子逐渐成熟落地,众多市民前往南郊公园、成都植物园、桂溪生态公园、望江楼公园等地采集红豆,并用于制作文玩手串、耳饰、种子画等工艺品。2025年3月30日下午2时左右,南郊公园红豆林内已有大量市民在草丛间寻找红豆。南郊公园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自同年2月起,公园内采集红豆的市民数量增加,部分市民甚至于清晨6时许便携带手电筒前来寻觅。工作人员指出,红豆具有一定毒性,且市民进入草丛采集红豆易导致植被踩踏,因此公园方面定期巡逻,并在发现相关行为时进行劝导。
参考资料
历史文化.武侯区人民政府.2025-03-31
武侯文博 |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上).微信公众号.2025-03-31
武侯区.武侯区.2025-03-31
成都武侯祠.成都武侯祠.2025-03-31
嗨,浆洗 | 看,文韵悠长.微信公众号.2025-03-31
导览及展览.成都武侯祠博物馆.2025-03-31
【历史文化】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澎湃新闻.2025-03-31
刘湘:【用全民族的铁血涤净六年来的奇耻大辱】.抗日战争纪念网.2025-03-31
武侯祠历史上的几次重大变化.成都武侯祠博物馆.2025-03-31
成都“红豆热”暗藏危险,专家提醒:此豆非彼豆,误食会中毒.腾讯网.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