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等毛短舌紫菀

等毛短舌紫菀

等毛短舌紫菀(Aster sampsonii (Hance) Hemsl. var. isochaetus Chang),菊科紫菀属植物。

简介

桑氏紫菀(广州市植物志)黑根紫菀(全国中草药汇编)

多年生草本,基部木质,有根出条及不定根。茎直立,高50-80厘米,挺直,有细沟,被开展或稍曲的短粗毛,中部以上有帚状分枝,下部有枯萎的叶柄残片。下部叶匙状长圆形,长2.5-7厘米,宽0.5-2厘米,下部渐狭成长柄,顶端钝,有小尖头,边缘有具小尖头的疏锯齿;中部叶椭圆形,长3-4厘米,宽0.5-1.5厘米,基部渐狭,无柄或有短柄,全缘或有1-2对锯齿;上部叶小,线形;全部叶上面被短糙毛,下面被短毛且有腺点,中部在下面凸起,有离基三出脉及侧脉。头状花序径0.8-1.5厘米,疏散伞房状排列;花序梗短或长1-4.5厘米,有渐转变为总苞片的钻形苞叶。总苞倒锥形,长4-5毫米,径5-8毫米;总苞片4层,覆瓦状排列,线状披针形,外层长2-3毫米,宽0.3毫米,细尖,被密短毛;内层长达5毫米,宽0.5毫米,顶端尖,边缘宽膜质,有缘毛。舌状花约十余个,管部长1.5毫米;舌片白色或浅红色,长4毫米,宽1.2毫米。管状花花冠长3.2毫米,管部长1.2毫米,裂片长1毫米,上部有腺;花柱附片长0.5毫米。冠毛白色,1层,较管状花花冠稍短,有多数微糙毛。瘦果长圆形,稍扁,长1.5-1.7毫米,一面有肋,被短密毛。花果期7-10月。

产地

产于广东省湖南省等省。生于山坡草地或灌丛中。

白舌紫菀(紫菀属 baccharoides Steetz.) 接近,主要以总苞片狭披针形、顶端尖为区别。此种曾被列于狗娃花属 (Heteropappus) 中,但总苞片及花冠的构造与该属的构造有基本的区别。

原变种,舌状花,无冠毛。分布于广东(云浮市仁化县、鼎湖山等)。

等毛变种,舌状花有与管状花同样的冠毛。头状花序3至较多个生于枝端或单生于叶腋,全部排列成多花的圆锥状伞房花序;花序梗短至长达1厘米。产于广东省北部(乳源瑶族自治县)、湖南省南部(宜章莽山)

种中文名:等毛短舌紫菀

种拉丁名:Aster sampsonii (Hance) Hemsl. var. isochaetus Chang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属拉丁名:紫菀属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