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民间舞蹈
泰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的民间舞蹈文化。这些舞蹈分布在泰国的不同地区,包括北部、中部、东北部和南部等地。
南旺舞
南旺舞,又称圈舞,是一种传统的民间集体舞。最初属于泰国东北地区的民间舞蹈"笙"的一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为了促进文化的繁荣,泰国政府总结了"笙"的19种基本舞步,简化为10套南旺舞的基础动作,并在全国推广。南旺舞的特点是舞姿优雅,步伐轻快,手势柔美。通常男女配对跳舞,女性通过面部表情、上半身和手臂的动作来传达情感,男性则用双臂保护女性并围绕她跳舞。每一套动作都有对应的音乐和歌曲伴奏,其中一些知名的曲目包括《好月光》《嘿嘿哈》和《十二月月儿明》。此外,南旺舞也深受东南亚其他国家年轻人的喜爱。
北方舞蹈
泰国北部的舞蹈种类多样,其中包括长甲舞、蜡烛舞和北方舞。这些舞蹈原本属于宫廷舞蹈,但现在已成为民间庆祝活动的一部分。由于该地区靠近缅甸,因此泰国北部的舞蹈带有明显的缅甸特色。长甲舞的服装特点是黑色和红色相间的衣服,手指上戴着金色的长指甲,头发盘成发髻并悬挂着花朵装饰物,这与缅甸舞蹈的服饰相似。蜡烛舞则是表演者手持点燃的蜡烛跳舞,身体弯曲扭曲,手臂做出方形的屈伸动作,这也类似于缅甸舞蹈的表现形式。
中部舞蹈
泰国中部的舞蹈展现了当地居民开朗幽默的性格和朴实乐观的生活态度。兰达舞的主要形式是男女对唱对舞,例如在《划船歌》的表演中,演员们一边唱歌,一边模仿划船的动作。特腾舞的名字来源于这种舞蹈特有的鼓声,男性舞者背着光亚与女性舞者一起跳舞,伴随着木琴、锣、钹和铃铛等打击乐器的演奏,气氛热烈欢快。竹竿舞则是在地面上放置竹竿,表演者在竹竿之间跳跃,随着竹竿敲击速度的变化调整舞步,整个过程充满欢乐活力。
东南部舞蹈
"笙"是泰国东北部的一个重要民间舞蹈类别,包含多种舞蹈元素。"笙"的意思是"跳",是所有民间舞蹈的总称。这个舞蹈系列包括捕鱼舞、饭篮舞等多种形式,描绘了农民在田野里送饭、在池塘里钓鱼以及采摘食用野菜等乡村生活的场景。舞蹈开始时有一段前奏,表演者随着光亚和排笙的伴奏边唱边跳,随后男女搭档起舞,并根据小铙钹的节奏改变动作。这种舞蹈节奏明快,舞步潇洒流畅,表演诙谐有趣。
南部舞蹈
诺拉舞是泰国南部的传统舞蹈,被认为是泰国舞蹈中最古老的类型。广义上,诺拉舞指的是泰国南部的所有舞蹈,而在狭义上,则专门指源自洛坤的舞蹈。诺拉舞以其优美的舞姿、雕塑般的造型和细腻多变的舞步而闻名,尤其以手臂的各种姿态著称。泰国的孔剧和洛坤剧的表演形式都受到了诺拉舞的影响。此外,泰国南部还有西维猜舞,尽管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变迁,这种舞蹈仍然保持着马来舞蹈的独特风格,如修长的舞姿和缓慢的踮脚舞步。
参考资料
泰国文化 | 泰国舞蹈历史.泰国留学网.2024-10-29
泰国的传统舞蹈,最后那个你是不是跳过?.泰道SPA.2024-10-29
泰国民间表演艺术.搜狐网.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