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78年的湖南工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截至2012年,学院已开设了4个本科专业和1个专科专业,其中1个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专业-1个湖南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学院共有教职工54人,“双师型”教师达70%以上。学院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了“基本知识----综合应用----工程能力----创新意识”四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历史沿革
1978年湖南工学院创建之初开设了电气自动化专业,2003年原湖南建材高等专科学校与原湖南大学衡阳分校两校合并筹建湖南工学院,2004年两校进行院系及专业整合,组建了新的电气与信息工程系,2012年经学校院系调整,电气与信息工程系调整为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科建设
截至2012年,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开设了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通信工程4个本科专业和1个电气自动化技术专科专业。其中1个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1个湖南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自动化专业,1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自动化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12年,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共有教职员工54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3人,湖南省优秀教师1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3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教学能手1人,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实验教师1人,校级示范教师2人,同时具有讲师与工程师以上职称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0%,此外还有兼职教师16人(含企业指导教师6人),其中客座教授3人。
成就荣誉
截至2012年,学院主持省级以上科研课题27项,市级科研课题12项,主持省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9项,主持湖南省大学生研究与创新性实验项目4项,教师公开发表了科研教研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的20余篇,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学生自1997年以来连续8届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全国一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优秀组织奖2次。学生连续 6届参加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和赛区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和三等奖12项。学生参加省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和三等奖16项。学生连续2届参加全国及湖南省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竞赛获全国三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2项。连续2届参加衡阳市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获二等1项,三等奖3项。我院第一批赴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2+2”项目留学生于宏(电信0702班学生)于2012年获得了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一年一度的“金斧头”奖(该校本年度唯一获此奖项的国际学生),并同时获得了北亚利桑那大学的全额研究生奖学金,将继续留在该校担任教授助理,开展项目研究。
教学设施
截至2012年,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下设电工电子、自动化、电子信息等教研室,建有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中心,包含电工电子实验室、信息处理与通信基础实验室、电气与控制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和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实验室用房总面积4000平方米,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固定资产1600余万元,建设了20余个校外实习场地与师资队伍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截至2012年,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拥有1个挂牌的“湖南省普通高校基础课教学示范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1个挂牌的“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实习教学基地”----电工电子实训基地,1个挂牌的“湖南省普通高校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电气与控制工程实践教学中心,1门省级精品课程----《电路分析》,1部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电路分析》,1个湖南省高校优秀教研室----自动化教研室,1个“湖南省普通高校省级教学团队”----电工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教学团队,1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