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带齿颌鲷
金带齿颌(学名:Gnathodentex aurolineatus),又称金带鲷、黄点鲷,是裸颊鲷科的一种鱼类,属于辐鳍鱼纲鲈形目。
形态特征
金带齿颌鲷体银灰色带黑色调,有若干金黄色或橘红色的纵线,背后侧有一大黄斑。眼径十分巨大,约略与吻长相等。尾鳍深分叉,背鳍硬棘10~11枚、软条10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9枚。体长可达30厘米。
体延长而呈长椭圆形。吻尖。眼大。口端位;两颌具犬齿及绒毛状齿,下颌犬齿向外;上颌骨上缘具锯齿。颊部具鳞4-6列;胸鳍基部内侧不具鳞;侧线鳞数68-74;侧线上鳞列数5。背鳍单一,不具深刻,具硬棘X,软条10;臀鳍硬棘III,软条8-9;胸鳍软条15;尾鳍深分叉,两叶先端尖锐。体背暗红褐色,具数条银色窄纵纹;下方体侧银至灰色,有若干金黄色至橘褐色纵线;尾柄背部近背鳍后方数软条之基底有一大形黄斑。各鳍淡红色或透明。
分布范围
西起非洲东岸,东至土木土群岛,北至日本南部,南迄澳洲。包括东非、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塞舌尔群岛、红海、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印度、阿拉伯海、阿曼湾、孟加拉湾、缅甸海、日本、中国台湾地区、中国大陆、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洲、圣诞岛、新喀里多尼亚、斐济、菲律宾、所罗门群岛、瑙鲁、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马绍尔群岛、马里亚纳群岛,法属波里尼西亚、萨摩亚群岛、图瓦卢、东加、基里巴斯、库克群岛等海域。
栖息环境
栖息于3 - 30米为3 - 30米礁区、近海沿岸、舄湖以及靠近外部或非外部坡度的礁石附近。
生活习性
群居性鱼种,常常成群巡游在湖礁石平台或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珊瑚礁的上缘区,较少落单行动。金带齿颌鲷是夜行性的,白天在珊瑚丛上缓缓或静止的栖息在珊瑚丛上,晚上则游到珊瑚礁外围寻找底栖性的小章鱼、乌贼、小鱼、虾及蟹类等为食物。
主要价值
一般以流刺网、潜水或陷阱法等方式捕获,为肉质鲜美的食用鱼,适合各种的烹调方法。体内可能有累积热带鱼毒,国外有中毒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