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庄
张家庄伫立于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407乡道,西北6.5公里。如恋人般依偎着一个叫贾家庄的村子。一个平淡却不平凡的村子,这个村里由九个大队组成,据收电费的透露人口约为2400人。经村口修自行车的证实该村是由山西大槐树移民过来的,已有近400年历史。
历史
洪洞县大槐树古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这里洪洞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省、河北省、河南省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省,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村名由来
这是老辈流传下来的说法,以前这里不叫张家庄,他是由姓赵的地主霸占的村名自然也就叫赵兴庄,后来一户张姓人家移民过来后,也许是留恋这里的美吧,便居住于此地。直到红色遍地,在党的引领下,打跑了地主土豪,这里才更名叫张家庄。
小学
百草园,张家庄人的记忆,共同的成长,张家庄人的家人。
所属变更
1958年,宁晋县县、赵县、新河县三县合为宁晋大县,当时成立宁晋县农业中学,1961年改为农场,以场部临近村名命名为国营大曹庄管理区农场,属邢台专区。1962年9月归河北省直辖,1979年3月,根据省政府指示,规模扩大,宁晋县属的大曹庄、徐家河两个公社和素邱公社的鱼滩头、贾家庄、张家庄三个大队归农场管理。
代码
~201徐家河村~202老王庄村~203刘家场村~204宋家庄村~205泊里庄村~206榆树庄村~207盐厂前村~208盐厂后村~209张家庄村~210贾家庄村~211鱼滩头村
交通
中通外直,是对她的描述。商家必争,是对他的阐述。村口的公交车可以以此证明。
旅游
说到旅游,本村人肯定会说河包海,花开并蒂,东道沟当然也不会被人们遗忘。河包海,东道沟相望于张家庄村东西两面相望却不相见。有的旅游景点拼的是历史有点则把名人当卖点,要的是感恩,一种井水之情。
经济
这里只有4000亩地,这里只有2400人,这里的粮食却养活了几倍于劳动力的人口。别人说是为了生活,张家庄人却说为了大家能活的更好。
集市庙会
逢五见十是这里的集市,大意就是生活五光十色吧。四月初一时这里的庙会,每逢这一天各地的小商小贩,歌舞曲艺便聚于村子里,戏声,歌声,叫卖声,声声入耳。那一声冰糖葫芦,听得那么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