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麦嘉谛

麦嘉谛

麦嘉缔(Divie Bethune McCartee,1820-1900),字培端,是一名美国医疗传教士,美北长老会最早派往中国的传教士之一,医学博士。1845年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传教士、医生麦嘉谛(Divie Bethune Mccartee)在江北区槐树路设崇信义塾,为浙江省最早男子小学堂。

人物生平

麦嘉谛1820年1月13日出生在费城。他曾先后在纽约哥伦比亚学院和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并在宾大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1840年他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在宾夕法尼亚州斯古吉尔县卡本港(carbon)的煤矿工人中行医。

1841年1月在当地公开宣誓入教。

1843年8月,麦嘉谛成为长老会派往中国的医学传教士。10月9 日,他同柯理夫妇以及詹姆斯·格兰杰·布里奇曼(James Granger Bridgman)一同乘坐“女猎人号”离开纽约

1844年2月19日抵达香港特别行政区。作为医学传道会委派的代理人,他于6月12日乘船北上,20日到达宁波市。麦嘉谛在宁波为传教事业工作多年,期间偶尔会到舟山市和镇海暂住。

1853年2月1日,他和同一教团的三金夫人(MrtRankin)的妹妹胡安娜·马帝尔达奈特(Juana Matilda Knight)结婚。

1856年11月,麦嘉谛夫妇前往纽约, 1858年5月返回。

1862年7 月,他前往山东芝开设新的传教站,不过最终于1865年9月16日返回宁波,在那儿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

1872年,麦嘉缔前往日本,担任东京大学法律兼博物学教授,随行的中国籍义女金韵梅便在日本上学。后来麦嘉缔又把她送到美国留学,使她成了中国近代第一位女大学生、留学生。

1900年7月17日,麦嘉谛逝世。

主要事迹

1844年6月,抵达宁波市,在佑圣观内施医传教。他翻译了第一本宁波方言的《路加福音》,又一度担任美国驻宁波的首任领事(代理)、邮政局主政,以及清廷出使日本钦使的顾问。

1845年,麦嘉谛在宁波创办崇信义塾(the Ningpo Boy’s Academy/Boarding School),该校于1867年迁往杭州市,改名为育英义塾(Hangchow Presbyterian Boys' School),即之江大学的前身。

1850年到1853年,麦嘉缔陆续编著了《平安通书》4册,由长老会的花华圣经书房出版,介绍天文、气象常识。他对中国博物学也颇有研究,在亚洲文会的刊物上发表不少论文,其中有33篇系用中文撰写。

1872年,麦嘉缔前往日本,担任东京大学法律兼博物学教授,随行的中国籍义女金韵梅便在日本上学。1881年,金雅妹中学毕业后,麦嘉缔又把她送到美国留学,使她成了中国近代第一位女大学生、留学生。

个人作品

中文

1. 《三字经新增注解》(Commentary on the Trimetrical Classic),43页;宁波;1846年。这是麦都思博士那本小册子的注释本,1847年在宁波市出版该书修订本,名《三字经注释》,16页,后同一印刷所发行了该书的插图本,名《绣像真理三字经注释》,17页,1863年在上海重版时无插图,16页,名《真理三字经注释》。

2.《悔改说略》(Brief Discourse on Repentance and Faith), 10页;宁波;1847年。官话本,1852年在宁波重版,8页,名《改悔信耶稣略说》,1860年在上海重版,名《悔改信耶稣说略》。

3.《鸦片六戒》(Six Warnings against Opium),7页1 宁波市;1847年。这是帝礼仕往 品(参见帝礼仕作品第1号)的重版,重版时加上了麦嘉缔医生的附录,后再版时又加上了麦嘉缔写的一篇序言和一位中国医生的一些处方,共9页,由于新出台的条例 [注释: 这里指的是1858年11月中央在上海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一译注]使鸦片贸易变为合法,原先的“六戒”不适用于新形势,麦嘉缔医生将其全部改写后,1864年在上海出版,名《劝解鸦片论》,5页。

4.《新增圣书节解》(Commentarv on the Epistle to the Ephesians),2卷;130页;宁波;1848年。这是米怜作品的修订本(参见米怜作品第19号),书中的名称术语部相应地换成了当时通用的译名,书口题名为《新遗诏书注解》。

5. 《罪人得赦之法》(The way of pardon for sinners),宣传单;宁波;1848年。该宣传单主要节选自米怜对《以非所书》所作的评论(参见米怜作品第19号),后以小开本书的形式出版。

6. 《耶稣教例言》(christian customs),7页;宁波市,1857年在宁波重版,4页,1862年在上海重版,12页。

7. 《耶稣降生言行韵文》(Life of Jesus in verse),6页;宁波,这是高大卫作品(参见高大卫作品第6号)的修订本,再版时4页,1863年在上海重版时10页。

8. 《灵魂贵于身体论》(The worth of the sou1),4页;宁波。这是对《马太福音》第十章第28节的简单论述,1863年在上海重版,6页。

9. 《万国纲鉴》(Universal History),132页;宁波;1850年。这是部实猎作品(参见郭士立作品第34号)的删节版。

10. 《灵魂总论》(Brief Discourse on the Soul),3页;宁波;1848年。官话本,1863年在上海重版,5页。

11. 《信经注释》(The Apostle' s Creed,with Commentary),4页;宁波;1848年,该篇经改写后以《信操三纲》为名在宁波市出版,加入了《主祷文》和《十诫》以及二者的注解, 16页,1861年在上海重版,22页。

12. 《敬上之道》(Duty to superiors),宣传单;宁波;1848年。该宣传单由《圣经》选文组成。

13. 《孝敬父母》(0bedience to Parents),宣传单;宁波;1848年,该宣传单由《圣经》选文组成。

14. 《论说谎》(0n Lying),宣传单;宁波;1848年。内容选自米怜博士的宣传册(参见米怜作品第4号)。

15. 《安心解难良方》(Efficacious Prescription for giving Peace of Mind),宣传单;宁波。石印祈持式文,印纸为黑纸白字。

16. 《救主耶稣代我罪而死》(Jesus died for our sins),宣传单;宁波市,该宣传单曾以书的形式再版。

17. 《信歌》(The Creed in Verse),宁波,该篇和一首韵文形式的祷告文一同印在一幅扇面上,后以书的形式重版,祷告文还曾以单页形式在登州单独发行。

18. 《耶稣教要诀》(Fundamental Truths of 基督教),16页;宁波;1849年。这是先前出版的某一宣传物的增订一本,1857年重版, 11页,1860年经大量改动后由同一印刷所以 《耶稣教要旨》为名重版,15页,后又从中选出重要的12篇,1864年以宣传单的形式在广州市出版,没有题名。

19. 《祈持入门要诀》(Manual of prayer),24页;宁波;1849年。1863年在上海重版,31页,这是关于祷告文性质的一篇文章,插有《圣经》选图以及各种场合所用的祈祷式文。

20. 《新灵魂篇大全》(Treatise on the soul),第一部分;66页;宁波;1850年。这是米怜博士论述文(参见米怜作品第18号)第一卷的修订本。

21. 《初学编》(Bible History),3卷;166页;宁波;1851年。该书为依照尤修主教(usher)的年代表排定的《圣经》所载历史系年,另有关于《新约》和《旧约圣经》之间联系的内容以及下限至1846年的教会简史。

22.《赞美诗》(Hymns of praise),16页;宁波;1851年。这是23首赞美诗和颂歌的合集,主要为翻译作品,曾在福州市重版。

23. 《Lu hyiao ts(路小子)》(Frank Lucas),9页;宁波;1852年。宁波方言本,用罗马字拼写印行。

24. 《救灵魂说》(Discourse on the Salvation of the Soul),7页;宁波;1852年。这是关于 《约翰福音》 第三章第16节的讲道文,选编自米怜博士的作品。

25. 《真理易知》(Easy Introduction to Christian Doctrine),16页;宁波;1853年。1862年在上海重版,21页。

26. 《平安通书》(Peace Almanac),宁波市;1850-1853年。该书每年出版,1850年第一期有38页正文和7张印有天文、地理和机械图表的折页;收录了大量有用且有趣的内容,1851年这期开本大了很多,包括33页正文和12张大折页;内容重新排列,并加入了新的资料。1852年这期共42页正文和一张折叠图版;内容大致同前一年,亦有增加,1853年这期共34页正文和3张折页,加入了许多新的内容。

27. 《灵魂篇》(Treatise on the Soul),26页;宁波;1856年。这是前第20号作品的删节本。

28. 《圣经类书》(Scripture Collection),2卷;75页;宁波;1856年。这是根据主题排列的《圣经》各章节内容。

29. 《福音合参便蒙》(Harmony of the Gospels),142页;1861年。该书共分9卷,还有一篇序言和大量索引,正文前是《摩西十诫》。

30. 《耶稣教救世要道》(Important Discourse on Salvation),主要由《圣经》中关于上帝唯一性和本质的内容以及救赎罪人的方法组成。

31. 《免祸要言》(Important counse1 to avoid returning to Idolatry),宣传单;宁波;1862年,韵文形式。

32.《西士来意略论》(Western Scholar' s Reasons for coming to China),登州;1863年。1864年在上海重版,6页,经修订后1865年在上海又一次重版,同时还刊登在1865年的《唐番和合通书》 上。

33.《怕死》(The Fear of Death),芝罘区;1863年;双色印刷。

34.《有罪》(Atonement for Sin),芝罘;1863年;双色印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