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峪镇
汤峪镇是眉县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位于眉县东南部,毗邻横渠镇、秦岭和周至县厚畛子镇。汤峪镇总面积291.51平方千米,下辖1个社区和12个行政村。根据2020年6月的数据,汤峪镇户籍人口为40246人。2011年,该镇的农业总产值达到2.3亿元,工业总产值为11.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0.12亿元。 汤峪镇是陕西省重点建设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也是眉县太白山管委会托管的一部分。镇内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著名的景点包括始建于周代的汤峪温泉和钟吕坪,西周遗址,东坡区新石器时期,以及三国名臣法正的故里等。汤峪镇依托太白山打造了一个景区级的西部旅游度假小镇,集旅游、餐饮、度假和休闲为一体。镇内还有直达专用高速道路,方便游客从西安市到达汤峪镇。 汤峪镇在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2016年,它被评为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的第一名,并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小镇。同年,它晋升为国家级5A级旅游景区。2017年,汤峪镇在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评比中获得先进镇的称号,并在综合考核排名中连续两年获得第一名。同年,它在全省重点示范镇一季度观摩讲评会上获得地方生产总值接近或超过百亿级的第一名。
历史沿革
因境内汤峪山口有温泉而得名。
汉代属眉县。
隋义宁二年(618年),设置过凤泉县。
唐贞观八年(634年),撤凤泉县并入眉县。
明、清为汤峪里。
民国二年(1913年),设乡。
1958年12月,并入周至县。
1961年9月,复归眉县,辖11个生产大队。
1997年7月,改为镇。
2002年10月,小法仪镇并入汤峪镇,辖18个行政村。
2005年10月,黑峪村与二郎沟村合并为新联村,郭家寨村与井沟村合并为钟吕坪村,长凹村与黄西庄村合并为郝口坡村,辖16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汤峪镇地处眉县东南部,东与横渠镇接壤,南依秦岭与西安市周至县厚畛子镇相连,西与金渠镇、营头镇为邻,北接槐芽镇。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1.6千米,总面积291.51平方千米。其中陆地234.7平方千米,占89.2%;水域28.3平方千米,占10.8%。
地形地貌
汤峪镇地处秦岭北麓太白山脚下,地势南高北低。地形主要为秦岭褶皱带。主要山脉有秦岭山脉。境内最低点位于八庄村,海拔492米。
水文
汤峪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汤峪河,从上王村至屈刘堡村.流经境内潼关寨村、闫家堡村,长34.2千米,流域面积395.09平方千米,年均流量2.1立方米/秒。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汤峪镇境内有种子植物1550种,其中稀有植物达60余种。动物资源主要有熊瞎子、云豹、麝等14种,多分布在秦岭山地和太白县深山区,其中云豹、秦岭羚牛、麝、锦鸡属国家级保护动物;野生鸟类有山鹰、白脸山鹊、灰顶白芬等13种。
矿产资源
汤峪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资源主要有石英石、白云石、正长石等。另有丰富的地下热水资源,蕴藏量200万立方米,年均产57万立方米,水温高达50—70℃。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汤峪镇辖16个行政村;下设134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汤峪镇下辖1个社区、12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楼观塬村。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汤峪镇辖区总人口3953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656人,城镇化率6.7%。另有流动人口1875人。总人口中,男性20408人,占51.6%;女性19126人,占48.4%;14岁以下5243人,占13.2%;15—64岁30899人,占78.2%;65岁以上3392人,占8.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50人。
截至2018年,汤峪镇户籍人口4024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汤峪镇财政总收入365.1万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1万元,比上年增长10.2%。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个人所得税1.5万元,增值税7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1.2%、142.3%、66.7%、90.6%。人均财政收入92.4元,比上年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7220元。
2018年,汤峪镇有工业企业18个;其中,规上企业2个。
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19个。
第一产业
2011年,汤峪镇农业总产值2.3亿元,比上年增长9.5%,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49%。2011年,汤峪镇粮食生产18099吨,人均458千克。其中小麦10022吨,玉米8077吨。2011年,汤峪镇生猪饲养量3.4万头,年末存栏2.2万头;羊饲养量0.4万只,年末存栏0.3万只;牛饲养量0.3万头,年末存栏0.29万头;家禽饲养量5.1万羽,上市家禽3.1万羽2011年,汤峪镇生产肉类2721.95吨,其中猪肉2555.35吨,牛肉9.6吨,羊肉157吨;禽蛋126.7吨,牛奶1065吨;畜牧业总产值0.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7.40%。截至2011年末,汤峪镇累计造林6.3万亩,其中防护林1.3亩,经济林1.2万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25万株,林木覆盖率72.3%。2011年,汤峪镇水果种植面积4.39万亩,产量26483吨,其中猕猴桃25061吨,苹果735吨。2011年,汤峪镇大型农业机械0.4万台(辆)。
第二产业
2011年,汤峪镇工业总产值11.7亿元,比上年增长27.6%。2011年,汤峪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职工52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2家,职工582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4亿元,比上年增长9.5%。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汤峪镇有商业网点20个,职工60人。2011年,汤峪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0.12亿元,比上年增长0.14%;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7%。截至2011年末,汤峪镇农村信用联社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1.4亿元,比上年增长96.9%,人均储蓄3542.1元;各项贷款余额3788万元,比上年增长10.2%。
文化
文物古迹
汤峪镇自然景色优美,历史文化深厚;境内有始建于周代的汤峪温泉、钟吕坪,西周遗址,东坡区新石器时期,三国名臣法正故里等著名名胜古迹。
交通
2011年,汤峪镇客运总量73万人次,货运总量80万吨。镇村级公路50条,总长43.965千米。法汤高速公路过境,境内长7千米,双向4车道,有汤峪旅游区1个出口,通往汤峪、法门寺。107、209省道过境,其中107省道境内长2千米,双向4车道,通往西安市;209省道境内长3千米,双向两车道,通往乾县。有县镇村级公路3条,总长17.8千米。汤峪口、小法仪、汤峪客运站,日均发送45辆客车,日客运量2000人次。2011年末,镇区道路总长度2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4米;道路铺装面积8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26平方米;城镇桥梁2个,总长度0.18千米。2011年末,镇区开通公交汽车线路2条,运营总里程达12千米,公交运营车辆12辆,其中汽车12辆,万人拥有量为0。3台,年客运量47.3万人次;出租车50辆,万人拥有量1.3台,年客运量3.65万人次。
社会
教育
截至2011年末,汤峪镇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560人,专任教师45人;小学6所,在校生1450人,专任教师12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500人,专任教师11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大中专院校分校2所,分别是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校、长安大学。
体育
截至2011年末,汤峪镇有体育场地48个。8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60%。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汤峪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6个,卫生院2个;病床60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45张,固定资产总值0.026亿元。专业卫生人员35人,执业助理医师3人。2011年,汤峪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5万人次。
旅游
温泉资源
汤峪镇现有温泉井4眼,其中自流井1眼,地处疗养院内西边,出水量为259.2M3/日,水温45-58℃;人工井3眼,疗养院内1眼(汤1孔),水温49.6℃,出水300M3/日,塘子街村井1眼(即汤2孔),井深627.15m,水温57-62℃,出水量300-450M3/日,镇政府温泉井1眼,现在玉泉公司项目区院内(编号1338),井深703.83m,水温45℃,出水量501M3/日,目前该井还未利用。现全镇总出水量约1100M3/日,探明可采水量38×104M3/a,开采潜量比例52.6%。由于目前出水量低,利用率不高,洗浴设施简陋,如需充分利用,开发温泉,还需另凿新井。
自然资源
汤泉湖:有“小西湖”之称的石门汤泉湖,左有“涌金门”,右有“泻玉门”护卫着浩广阔的汤泉湖。其泉水源于秦岭深山的汤峪河,水域辽阔,水源充足,先后汇集水层沟、齐沟等13水至汤峪口,流域80%以上系石山区,故河水清澈,湖面如镜,光可见人,四面群山环抱,更有“青浦区”、“翠微”、“锦芮”和“绣虎”四小峰作屏,把汤泉湖点缀得秀丽明媚。湖面达30公顷(约合450亩),水深40余米,有山、有河、有沙滩、有森林,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现已成为人们泛舟垂钓、休闲度假的天然森林公园。
西峰山:海拔1700多米,重峦叠嶂,层林尽染,天然地成为汤峪湖之西屏,其上有四峰点缀,分别为“青浦峰”、“翠微峰”、“锦芮峰和“绣虎峰”。景观丰富,大有江南水乡之秀。
东峰山:是石门关的右侧门户,海拔2100多米,是附近诸山的最高峰。此山势圆而峰尖,酷似日本的富士山,沿山有上山石踏步,山上有道教观宫玉皇殿、老君殿等十多处殿宇,顶峰为无极圣母洞,乃诸殿中之主殿,也是蓝田县境著名的道教观宫。
云台山:位于镇南15公里处,雄、秀、奇、险集于一身,“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其最佳写照。山上自然景观遍布,宗教景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更有丰富的珍禽异兽、奇花异木等自然资源,山顶上的“”等道教遗址,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又是晚唐诗人郑谷的“蓝田别业”旧址,王维、贾岛、张乔等大诗人,在这里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诗,其诗“秋山清若水。吟客静于僧”、“小径通商岭,高山见杜陵”,为我们设景立点,提供了“诗以兴游”建设丰富园林的基础。
紫云山:距云台山不远,因岱顶有铁瓦殿覆盖峰端,故又称铁冠山。这里是汤峪河的源头,南北水系的分水岭,自然景观变化万千,令人称奇,尤其是冬消夏冻的“六月冰洞”更是叫绝。现已被省、市列为待开发的原始森林公园。同时,李自成屯兵石门关、汉刘秀避难地“刘秀窑”、古长安通巴蜀的古栈道遗址等人文景观也都极具开发价值和潜力。
获得荣誉
2020年7月,汤峪镇汤峪村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汤峪镇为“国家卫生乡镇”。
参考资料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国家统计局网.2021-05-27
陕西政务服务网(宝鸡).陕西政务服务网.2021-05-27
眉县人民政府 政务要闻 汤峪镇汤峪村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眉县人民政府网.2021-05-27
全国爱卫会关于2019年国家卫生城市(区)和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复审结果的通报.中国政府网.2021-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