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周春

周春

周春(年卒年月不详),又名培春或春之,脸上有豆斑,浑名“豆皮春”,祖上居白云区龙归镇南村,后迁太和镇沙亭岗村,家境贫寒,祖辈均为佃户,青少年时喜好武艺,常脚穿石锁,臂举大石练功,成年后为广东三合会首领之一,参加过三元里街道抗英战斗,清咸丰四年(1854)参加广东天地会起义,自称大都督,失利后北上归附太平军咸丰八年(1858)随石达开西征,次年底复归侍王李世贤,因功封怀王,天京陷落后去向不明。

人物生平

1854年(咸丰四年),佛山天地会首领陈开,在佛山起义,有鹤山市人李文茂及周春等在广州市北郊响应,聚众数万,以江村为基地,起义会头裹红巾,称红巾军,又叫红兵。据同治《广州府志》卷八十二、前事略载:咸丰四年六月中旬,城北李文茂与鸦湖甘先、沙亭岗村周春等聚众江村,到黄婆洞拜会竖旗,决意反清。他们头裹红巾,世称“红巾军”。周春自称大都督,率红巾军千余人。

同年7月,周春会同陈开、李文茂进攻广州,两广总督叶名琛在英国驻香港总督包令等支援下死守。次年红巾军被击败,周春率众撤出广州,联合粤北各路起义军韶关市(今韶关),苦战数月未取。

1855年(咸丰五年)五月,周春带领起义军自韶关入湖南省,6月克桂阳县,8月占茶陵县,9月由茶陵入江西省,9月13日攻占永新县。彼时,周春部众已扩大至数千人。继而攻安福。9月底,大败赣州市总兵于安福。10月中旬,太平军石达开部由湖北入江西。周春率部加入太平军,隶石达开麾下。

周春加入太平军后,仍自树旗号,称“花旗军”。“花旗军”与各路军配合,连克临江、奉新县安义县、进驻吉安市,大破樟树镇湘军大营,迫使湘军首领曾国藩退缩南昌市

1856年(咸丰六年),石达开任周春为指挥。次年,升总制,曾国藩向朝廷奏称:“由茶陵县江西省境者,以周培春人数为最多。”又致书其弟曾国荃道:守吉安县者为周亚春,绰号豆皮春,贼中颇有名迹。同年,太平军内讧,周春率“花旗军”与石达开部将领赖裕新随石达开独立行动,从赣赴浙、闽、湘、桂。1860年初(咸丰十年),同广东天地会头目谭星等脱离石达开东走,为中队前忠先锋,转战于粤、湘、赣边境。

1861年(咸丰十一年),周春率“花旗军”由武平县复入江西,重归太平军,与侍王李世贤部会合,隶其麾下。是年,“花旗军”向浙江省推进,攻克武义县。7月与谭星等再赴江西德兴九都、新建,以反攻皖南,遇阻退回开化县华埠。后封怀王。

1863年(同治二年)3月,怀王周春同章王林绍璋等自皖南经句容市、会合丹阳市陈时永等进逼镇江市,谋北渡长江,为清兵所败,退回句容。4月,联合李世贤部再逼镇江,仍受阻。后不详。

周春失踪后,由周社福承统其残部,称“幼怀王”,随侍王李世贤、宋康王汪海洋转战闽粤。1866年(同治五年),在丰顺县白水寨被清兵所擒杀害。

周春后嗣三子,名自成、自耀、自福。自成、自耀随父在“花旗军”中服役,生死不详。幼子自福从小隐姓埋名,寄养于广州龙眼洞一樊姓人家,14岁化名看牛仔,回龙归镇南村镇寻根问亲,旋往南洋谋生多年,归国后潜居南村复姓周。自福卒于1928年,终年72岁,现有传人男丁八人。

其他信息

据周春后裔提供:原随周春征战的园夏村人,回乡后寻到自福,说:天京失陷后,战事失利,“花旗军”被阻长江,在进退维谷之中,周春拔下一枚牙齿与一位乡人,嘱带归故里,并对跟随远征的乡人说,或战或走任由选择。又有沙亭岗村村民传:随周春起事后逃返乡者有40余人,在沙亭村北帝庙聚合后各自散去。

另据太和、龙归一带村民传:周春之妻,是周春在太和墟比武识得女子,女子常操石飞砣习武,人称“飞砣凤”,后与周春结为夫妻,周春起事后,随夫征战。“飞砣凤”真实姓名及籍贯不详。

参考资料

周春-广州市清代人物专题.博雅人物网.20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