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四清
连四清,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硕导。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数学学习与教学心理。
人物简介
职 称:教授、硕导
学 位:博士
毕业院校: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数学学习与教学心理
教学活动
2011年9月至10月 数学教育实习 本科生(19人)
2011年7月至2011年7月 数学学习心理学 教育硕士
2010年至2011年第二学期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 本科生(40人)
2010年-2011年第一学期 高观点下初等数学讨论班 研究生
2009年9月至2010年10月 教育实习(延庆县第五中学)本科生(10人)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 本科生(60人)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 研究生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数学学习心理学 研究生
2008年9月至2009年10月 教育实习(附中)本科生(10人)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 2005级本科生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数学学习心理学 07,08级研究生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数学教学论 07,08级研究生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数学学习心理学 07级教育硕士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数学学习心理学 05级、06级硕士研究生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数学教学论 05级、06级硕士研究生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文献选读 05级、06级硕士研究生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 数学系05级师范生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教育实习 05级师范生(9)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数学学习心理学 2008级教育硕士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数学学习心理学 05级教育硕士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 数学科学学院本科生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教育实习 04级师范生(9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 数学学习心理学 2004级教育硕士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教育实习 03级师范生(10人)(西直门中学)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 数学学习心理研究 数学系2001级本科生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 数学学习心理学 05级教育硕士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 数学系2001级师范生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 数学学习心理学 04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 数学学习心理学 教育硕士同等学力班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 数学学习心理学 2003级教育硕士
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 高等数学 中文系2002级1,2,3班
2002-2003学年第二学期 数学学习心理研究 数学系2000级本科生
2002-2003学年第二学期 数学系心理学研究 数学系02级教育硕士
2001-2002学年第一学期 数学教育心理学 教育硕士选修课
2001-2002学年第一学期 高等数学(90人)信息工程学院信息工程专业2000级5、6班
2001-2002学年第二学期 高等数学 信息工程学院信息工程专业2000级5、6班
2000-2001学年第一学期 高等数学 中文系2000级(1)、(2)、(3)班
2000-2001学年第二学期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 数学系97级(3)班
2000-2001学年第二学期 数学学习心理学 数学系96级本科生
1999-2000学年第二学期 高等数学 计算机系1999级(3)、(4)班
主要论著
33.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特征对其解法迁移的影响. 数学教育学报,2014,23(2):57-59.
32.“合情推理”辨析 课程、教材、教法,2012,32(5):54-57.
31.自我解释对等差数列概念和通项公式远近迁移的影响 数学教育学报,2011,20(2):23-25
30.中国数学教育心理研究30年 科学出版社.
29. 高中生数学问题解决图式归纳方式的比较研究 数学教育学报,2010,19(1): 41-43.
28.高中生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个体差异研究 数学教育学报,2009,18(2):46-48.
27. 学生数学经验知识和元认知对解题策略的影响 数学教育学报,2009,18(1):31-33.
26.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distribution strategy of the working memory resources during space geometry. Journal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2009,2(2):68-79.
25.复习课中利用开放性问题的实践与探索 数学通报,2008,47(8):33-35,37.
24.空间几何问题解决过程中工作记忆资源分配策略的个体差异 数学教育学报,2007, 16(4):52-55.
23.工作记忆在简单整式和判断中的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3(3): 32-36.
22.概率计算中概率乘法问题的商 数学通报,2007,46(8):55-56.
21.中学数学困难生的元认知技能干预效应研究 中学数学教与学(初中读本)(全文转载),2007,(2):4-7.
20.中学数学学困生的元认知技能干预效应研究 中学数学教与学(高中读本)(全文转载),2007,(2):4-7.
19.工作记忆在简单指数乘法等式判断中的作用 心理科学,2007,30(2):281-284.
18.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地解决两类习题 数学通报,2007,46(2):45-47.
17.工作记忆在数学运算过程中的作用 心理科学进展,2007,15(1): 36-41.
16.语音环路和视空间模板在同底数幂比较过程中的作用 数学教育学报,2007,16(1):55-58.
15.中学数学困难生的元认知技能干预效应研究 数学教育学报,2006,15(4): 62-65.
14.数学认知能力和语言认知能力的分离现象 数学教育学报,2006,15(2): 22-24
13.认知负荷理论与数学教学样例设计. 数学通报,2005,44(11): 22-24.
12.中学数学学困生题后反思的元认知技能培训. 数学教育学报, 2005, 14(2): 56-58
11.中学生心理旋转能力的发展性及其与智力的相关性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69-72
10.中学生空间认知能力发展与数学成绩关系及与智力的相关性研究. 数学教育学报, 2005, 14(1): 57-58.
9.中学生空间图形认知能力的发展研究. 数学教育学报, 2001, 10(1):75-78
8.中学生空间图形认知能力发展的性别差异研究. 数学教育学报, 2001, 10(4): 93-95.
7.数学教学新探索 数学通报, 2000, (4): 8-10.
6.作高成绩下降可能的原因. 数学教育学报, 2000,9(1): 44-47.
5.思维障碍的排除 中国教育学刊, 2000, (2): 46-48.
4.数学能力发展四等级模型.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6): 100-104.
3.认知策略引导思维的过程与数学教学 数学通报,1999,(3):5-8.
2.谈解题的思维过程教学 辽宁教育,1998,(10): 38-39.
1.浅论解题的思维过程数学通报,1998,(2): 2-5
科研项目
2010年01月-2012年12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规划基金项目:数学类比迁移问题研究(项目号:09YJAXLX018) 教育部
2007年01月-2009年12月 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骨干教师项目 北京市教委
2002年01月-2003年12月 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项目:中学数学教学教程 北京市教委
2000年01月-2000年12月 校青年重点课题:数学学习心理的实验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
2000年01月-2000年12月 校教改项目:数学学习心理学课程的设置与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
1997年01月-2000年12月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新体系的建立 市教委
1996年01月-2000年12月 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子课题:中学生数学能力培养与发展 北京市教委
1996年01月-2000年12月 全国教育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中学生数学学习规律与方法研 教育部
所获奖励
2007年10月 全国首届Ed.M优秀教师
2007年01月 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
社会工作
2010年6月 北京市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 副理事长
2009年1月-2010年12月 北京市教育学院 春分化雨指导教师
2007年9月至2008年8 第十三届华罗庚金杯 主试委员,副主任委员
2007年10 海淀区教师基本功大赛 评委
2007年7月-2007年12月 教育学院春风化雨项目 指导教师
2006年至今 数学教育学报 编委
2006年1月--2009年12月 北京数学会 第七届理事会理事
2006年12月16日-17日 北京市海淀区教委中教处 数学教学世界技能大赛评委
2006年12月 全国高师数学教育研究会 副秘书长
2005年12月3日--11日 北京市海淀区立新中学 北京市海淀区“新课标理念下教师基本功暨教学现场展示”比赛评委
2005年、2006年 华罗庚少年数学邀请赛命题主试委员会 委员
2003年--至今 希望杯数学邀请赛命题委员会 委员
1994年--至今 中学生数学“中学生数学”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