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望林纳
奈望林纳(Rolf Herman Nevanlinna,1895年10月22日-1980年5月28日),原姓Neovius,是一位芬兰数学家,专攻复变函数论。他在单复变量亚纯函数内万林纳理论的研究上有重要贡献。奈望林纳曾在赫尔辛基大学学习,师从E.L.林德勒夫。计算机与信息学领域的内万林纳奖以他的名字命名。单复变函数领域的权威拉尔斯·阿尔福斯也是他的学生。
简介
1917 年获硕士学位,1919 年又获博士学位。从1922年起一直在赫尔辛基大学任教。受。皮卡、.波莱尔、J.雅克·阿达马及G.瓦利隆等人所形成的函数论学派的影响,奈望林 纳建立了亚纯函数的一个一般性理论,从这个理论可以推出一系列关于亚纯函数的值分布的结果,丰富并推进了前人的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使他成为现代亚纯函数理论的创始者。
1917年毕业于赫尔辛基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191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26年任教授。
1924年成为芬兰科学院院士,后任芬兰数学会会长。曾任过秋里赫斯基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教授。
1926-1940年任赫尔辛基大学教授。
1959~1962年任国际数学家协会主席。
奈望林纳(Nevanlinna,Rolf,1895-1980),荷兰数学家。生于荷兰约恩苏,卒于赫尔辛基。早年就沉寂于赫尔辛基大学,师从林德勒夫(Lindelof,E.L.),1919年获得博士学位,后曾任中学老师。从1922年起,他任教于赫尔辛基大学,1926年任教授,1936-1937年曾任哥廷根大学访问教授,1941-1945年任赫尔辛基大学校长。1946-1963年苏黎世大学客座教授,同时为荣誉教授。1963年退休,返回了赫尔辛基。1959-1962年,他曾任国际数学联盟主席。1948年成为荷兰科学院院士,1975年被选为荷兰科学与文学学院荣誉院士。此外,他还是德国科学院(1938年)、哥廷根市科学院(1967年)的荣誉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1967年)、丹麦科学院(1967年)的外籍院士;1967年,他还成为法兰西学院的通讯院士,1970年成为匈牙利科学院院士,并曾获多所大学的荣誉学位。
辉煌事迹
对数学的改写
奈望林纳是芬兰数学学派的著名人物,是现代亚纯函数论的创始者。
奈望林纳早期在亚纯函数方面有重要贡献。1922年,他在解析函数的边界性质方面证明了:若f(Z)∈N,f(Z)不恒等于0,则f(Z)几乎处处有非切向边界值f(e次幂iQ),且log|f(e次幂iQ)|∈L'[0,2pai]。1925年,他在亚纯函数的研究中建立了两个基本定理。他这方面的工作使值分布理论出现了新面貌,并开始了值分布的近代理论,即奈望林纳理论。这是20世纪数学发展中的一个重大成就。1935年,他开创了调和测度方面的研究,并做出了重要贡献。从1940年开始,他把闭黎曼曲面上的尼尔斯·阿贝尔积分理论推广到了开黎曼曲面上,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后来他还在相对论、微分几何及几何基础等方面做有贡献。晚年他研究了数学教学改革,并有多篇论著。1958年,他曾获国际维赫里(Wihuri)科学与艺术奖,获荷兰白玫瑰大铁十字勋章等。
名学著作
1929年,《皮卡一波莱尔定理与亚纯函数理论》;
1953年,《单值化》(中译本,科学出版社,1960);
1970年,《解析函数》(原版为德文,1935出版)。
他的学生阿尔福斯就因对“奈望林纳理论”的研究有一系列成果而获首届菲尔兹奖。
参考资料
奈望林纳 简历 - 名人简历.名人简历.2022-02-11